迷失之境 第七十九章 战争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渝仙迷失之境 第七十九章 战争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夏睿仁缓缓走到沙盘站在吴优身边,右手伸出指着沙盘上的长龙关内标注的五十只小红旗道:

    “这是三边军所挖的地道出口,现在已经挖到长龙关内但出口此时还未挖通。在我军攻城之时我会下令挖通。”

    吴优闻言知晓这地道如果提前挖通定会被长龙关内的守军发现,但对于五十条地道如何在战时同时挖通心中亦有疑惑,毕竟五十条地道都分散在各地并不是一条。

    如果不能同时挖通的话长龙关内的守军看到敌后有人后定会采取行动,将未出来的人活活困在地道内。

    秦王夏睿仁看到吴优脸上的疑惑之色看了一眼身旁的卫远,卫远会意点头看着吴优一眼后俯身在沙盘上指着长龙关外的一个地方后说道:

    “这个地方是地道中分叉的位置所在,那里有一个通风口待我军出征时会有一个传令兵在此处等候殿下的军令。

    接到军令之后会以我军的传讯方法迅速传讯到每个地道出口处,届时便是挖通地道之时。”

    卫远正说着夏睿仁提着一个茶壶走了过来,倒了一碗茶递给卫远。

    卫远抱拳答谢后接过茶碗一饮而尽后,指着长龙关内的接近关口处的二个小红旗继续说道:“这个地方是最接近关口的地方,也是三边军最重要的任务。

    我会率领两万人从这个地方出来以最快的速度打开城门,让虎骑营进入长龙关。”

    说完卫远指着其余的小红旗道:“至于其余的军队出了地道之后便是迅速登上城墙破坏守城设施,让我军其余将士能快速登上城墙。”

    夏睿仁接着补充道:“梁国既然没有舍弃长龙关回师梁城,还调动了八万黑甲骑兵驻扎在那郾城外没有立刻前往这长龙关这是小看我大夏,料定我大夏不能在三个时辰之内攻破长龙关。

    对于梁国的轻敌我一直没有想通,不过任梁国如何狡诈,我大夏这四十万将士不止要在三个时辰内攻破长龙关,更要让八万黑甲骑兵命丧长龙关内。”

    夏睿仁话语一转看着吴优与萧崇武尊敬道:“届时还请吴馆长与萧馆长随着卫将军一同杀向那梁国敌军主将。”

    吴优与萧崇武尊敬回礼齐声道:

    “殿下放心便是!”

    随后吴优与萧崇武和卫远在军帐中细聊了出了地道杀向敌军的事,聊完之时已到午时吴优多日并未进食空腹难耐便匆匆离去。

    用过午饭之后,吴优一路朝着三边军的军帐走去。

    一路走来,吴优看到麒麟军中正在进行投石车云车等攻城装备的检修,一些士兵则往战车上搬运火油,整个军营一片忙碌都在为着不久的战争做准备。

    就在吴优回到三边军与老肖等平日间相熟之人相聊之时,秦王殿下的军令传出全军进入战时戒备明日点将出征。

    吴优听到军令后有些疑惑夏睿仁为何在一个时辰内便改变主意明日就要出征,吴优看着周围急匆匆跑动的兵卒朝着卫远的军帐走去。

    在军帐前被卫兵拦住说军帐内正在议事便在旁边等待,一会之后军帐内的将军一脸严肃的急匆匆走出来朝着自己的军队走去。

    卫远看到吴优后边向吴优走来边说道:“吴馆长你来的正好,我正要寻人去找你。”

    “卫将军,不知为何明日便要出征?”吴优疑惑道。

    卫远走在吴优身前之后迎着吴优向军帐内的椅子走去,边走边道:“刚才秦王收到夏城的八百里急报,诸侯国的联军已经开始进攻我大夏,王上命我军立即向梁国开战。

    秦王殿下收到密报后便召集将领前往军帐议事之后,我便急匆匆赶回来传令下去。”

    卫远给吴优倒了一碗茶水递给吴优后说道:“我三边军今晚便要开拔前往深山地道处,不参与明日的点将。”

    吴优接过茶水点了点头,三边军的兵卒虽然有十五万之多,但在几月前都是化整为零慢慢进入横城后开始进入军营,因此梁国并不知晓三边军的存在。

    夜间开拔不参与点将为的就是掩人耳目,不然在这两军交战之际日间行军便会暴露行踪。

    吴优喝完茶水后与卫远问了具体时间后,便告辞出了军帐朝自己的军帐走去。

    回到军帐后吴优将丝甲穿在身上后,将青铜剑背在身上缓缓走出军帐。

    申时末,卫远下令在训练场内集合军队。

    酉时军队集合完毕,吴优和萧崇武站在一旁看着训练场内的十余万的三边军将士,将士们都是轻装上阵并未身穿那铁甲重装,腰间佩挂着清一色的马刀正枕戈待旦望着训练场高台上的卫远。

    卫远扫了一眼训练场上的十余万士兵,中气十足大声喊道:“我是个大老粗不会讲话,我只希望现在站在这里的兄弟们等战胜归来后还依旧站在这里。”

    卫远说完之后面色凝重深深看了一眼训练场上的士兵,看着被月光和火光照耀的那些粗糙的脸卫远想要将他们的脸全部记在心中,沉默片刻后卫远拔出佩刀举向天空大喊:“出发。”

    十余万士兵闻言没有说话,回应卫远的只有整齐划一的转体声。

    先锋营开始朝着军营门口整齐划一的走去,后面的士兵则缓缓跟上没有一人掉队,每名兵卒走在夜色中抬头挺胸大步向前。

    吴优与萧崇武和卫远则跟在这些士兵的中间一起朝着军营外走去。

    三边军出了军营之后便把火把灭了只能借着夜光朝着深山走去,一路上整个三边军除了行进的脚步声没有听到任何其他的声音。

    吴优看着这只军队,似乎是行走在夜间的鬼兵一般。

    走在吴优和萧崇武中间的卫远将手里的一块干粮递给二人,二人接过干粮后便吃了起来。

    这干粮是硬邦邦的糗,这糗是军营中常见的干粮是用大米磨成粉加入水煮熟之后晒干而成。

    因为三边军隐蔽行军加之要在地道之中藏匿几日,不能生活做饭便只有吃这糗充饥,三人吃完之后喝完水继续行走在夜色之中。

    三边军走了一夜天蒙蒙亮之时,刚好抵达深山。

    到了深山之后卫远便下令原地休整两个时辰随后,进入地道,卫远下令之后待各将领安排好部下之后便召集将领议事。

    吴优与萧崇武没有一同议事,二人而是在一边的大树旁坐下之后靠着大树睡了过去。

    山林之中除了巡逻守卫的兵卒之外,其余的兵卒皆抱着马刀靠着大树或躺在地上睡去。

    就在三边军休息之时,南边军军营。

    十万金戈铁甲的虎骑营骑着战马与十五万全副武装左手持盾右手持刀或长枪表情严肃站在点将台下,一身金色戎装的秦王夏睿仁站在点将台上,神情肃然看着台下枕戈待旦的南边军将士。

    秦王夏睿仁环视一周中气十足开口道:“梁王不仁执政期间百姓生灵涂炭,更是犯下人神共愤的十宗罪........................

    诸君可愿随我一同出征,斩梁王收失地,恢复大夏一统?”

    “斩梁王收失地,恢复大夏一统..........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诸侯终不还。”

    二十五万将士的齐声同呼,声音直上云霄。

    秦王夏睿仁看着满是肃杀之气的南边军将士,拔出腰间佩剑指向前方大喊道:“出征!”

    出征二字一出,战鼓声响彻四方,下方二十五万将士的转体与兵甲的碰撞声与响彻四方的战鼓声弥漫在这片黄沙中朝着梁国的长龙关而去。

    夏城,大夏王宫。

    朝堂上,夏王一身黑色龙袍站在龙椅前看着大门处,随后一名斥候手持战报急匆匆跑入殿中单膝跪地后双手呈上战报道:

    “南边军今日寅时点将出征梁国。”

    夏王身旁的宦官走到斥候身前将战报拿在手上后朝夏王走去,斥候则在递上战报后退出殿中,夏王接过战报看了一眼,放在一旁。

    “报!”

    这是又一名斥候进入殿中,单膝跪地呈上战报道:“邯郸城击溃吴国第一次攻城,杀敌三千。我方伤亡三百。”

    “报!”

    “郦城成功击溃越国第一次攻城,杀敌五千。我方伤亡八百。”

    战报不时传入朝堂之中,夏王闻言不动神色站在龙椅前看着满朝文武缓缓开口道:“户部尚书,粮草是否征召完了?”

    一名花白老者走出人群站在殿中向夏王行了一礼后缓缓道:“禀王上,各地粮草已征召完毕,正在与兵部交接,不日便能送往三边军之处。”

    夏王闻言点了点头,望着兵部李尚书道:“李尚书,兵部这次押运粮草要慎重而行,切勿让那敌军密探探听到消息,采取那烧粮之策。”

    兵部尚书闻言走出人群向夏王行礼道:“王上放心,这粮草老朽以性命担保定能送至那三边军,至于那敌军密探,我兵部已在夏城中抓获千人有余,还有一些余孽正在查获之中。”

    夏王闻言扫了一眼殿中的文武百官,肃然道:“南边军正在出征梁国,三边军则在抵御敌国来犯。寡人希望在站的大臣们能为我大夏尽绵薄之力而不是伺机行那浑水摸鱼之事。

    如若被我得知,寡人定不顾君臣之情,诛九族行极刑。”

    夏王此言一出,满朝文武皆行跪拜大礼齐声道:“臣等定会为大夏收复失地,恢复大夏一统鞠躬尽瘁。”

    ~~~~~

    梁国,长龙关。

    关中将军府议事厅,长龙关主将梁南与副将梁儒和十几位身穿戎装的将军坐在厅中。

    坐在主位的梁南沉声道:“不知道我那位哥哥是怎么想的,将那黑甲骑兵放在郾城外,我上书申请让那黑甲骑兵与我猛雄军出关与那南边军一战也被驳回。”

    坐在副位一身儒衫的梁儒抿了一口茶后放下茶盏,摇了摇头微笑道:“将军,南边军二十五万兵力我长龙关的猛雄军则十五万兵力,加之那郾城外的黑甲骑兵八万也才二十三万兵力,如果出关与其正面开战的话,我军胜算不大。”

    “那便要让我猛雄军十五万儿郎在这长龙关上憋屈的看着那关下的南边军攻城吗?”梁南愤然道。

    梁儒沉思片刻后继续开口道:“这南边军是秦王夏睿仁的军队,夏睿仁此人掌管南边军八年多,此人在治军上一直严明,在战术上也研究颇深。

    明知我梁国有猛雄军十五万与黑甲骑兵十万共二十五万兵力,夏王却偏偏让夏睿仁带着这二十五万精兵来攻梁国,要么这南边军不止二十五万要么就是在其余三边军中定有所谋。”

    梁南也不是愚蠢之徒,闻言后便知道意思,便开口问道:“依儒兄所言,这秦王夏睿仁打的是什么算盘?”

    梁儒闻言端起茶盏喝了一口茶,放下茶盏后看着厅中的其余将领问道:“关中是否有何异常?”

    “关中在年前便封关,每日都有士兵在关中巡逻查探,并未有任何异常。”一名将军起身抱拳道。

    梁儒点了点头道:“今日斥候来报,秦王夏睿仁在寅时便点将出征我长龙关,三日后便会到达关外,关中守城设施是否有所不足?”

    一名黑脸将军闻言起身抱拳道:“年前国中便运来许多守城设施,三日前便已全部运上城墙上,火油与石头和弓箭等物,都已配置好。

    能够支撑敌军攻城二月有余。”

    梁儒听完汇报后,沉思一会后继续问道:“梁城来的闫先生如今在何处?”

    “这些日子一直在将军府内,并未去往他处。”

    梁儒点了点头道:“如今大战在即,国君既让我们守城我们便守好长龙关,只要拖住大夏南边军一月多大夏自然会退兵,如果不退兵大夏的三边军定会被破。

    不过对于这南边军我一直心生不安,望诸位回去后多加检查攻城设施和提振士气,一有情况及时禀报。”

    梁儒说完之后看向梁南,梁南放下茶盏朗声道:“他大夏既然敢来,我们猛雄军就让他们留下点什么东西。不然还真的以为我梁国是吃素的。”

    梁儒等梁南说完之后,在细细安排了一些守城之时的细节,待议事厅里的人走后便缓缓走出议事厅朝着一座庭院走去。

    夏城,沐阳公主府。

    沐阳公主夏朝雨与简茹坐在软塌上低头看着手中的信。

    沐阳公主合上信纸看着对面的简茹轻声说道:“小茹,这几日我进宫时我父王便告知我这夏城中有那敌国密探,再加上最近开始打战了,你最近还是不要乱走动。”

    简茹闻言臻首微点,轻声回道:“吴优在信中也跟我讲了,让我待在守尘馆内照顾好父亲母亲,不要到处走动。”

    沐阳公主夏朝雨闻言,看着窗外横城的方向道:“也不知道萧崇武和你家吴优现在在干吗?”

    “今日我来的时候街上就一直有人在讨论着这战事,听他们说今日战报传回夏城中秦王已经开始向梁国出征,想来他们也快到那长龙关了。”简茹沉思后说道。

    “也不知道那长龙关怎么样?难不难打。”沐阳公主夏朝雨睁大眼睛话语一转看着简茹问道:“小茹,你不是从小就生活在梁国吗?你跟我讲讲。”

    简茹闻言低头看着桌上的茶盏回忆片刻后,缓缓回道:“这长龙关我来夏城的时候在那里住过一晚,关内就不像那城池四面都是城墙,只有一道城墙。

    那道城墙很长也很雄伟,都是那青砖石所建的,我来的时候就看到城墙上都是那身穿黑甲的兵卒,我想这一战我们并不好打。”

    沐阳公主夏朝雨闻言点了点头,不知在想着随后莞尔一笑道:“萧崇武和你家吴优都不是那平凡之人,定会跟我那弟弟很快的攻下那长龙关的。

    到时将那人神共愤的梁王抓获收复失地后,到时我和你一起去你的家乡看看。”

    简茹闻言微笑回道:“我的家乡就是一个小村庄,公主去了定会不习惯的。”

    “有什么不习惯的,萧崇武跟我讲过的那小村庄内的人都很好,萧崇武还跟我讲了他们从梁国来夏城的时候,还到一个老爷爷家中讨吃的,那老爷爷家徒四壁还是给了一些东西给他们两个吃。

    但那老爷爷的孙子被梁王的人强行抓去当兵,真不知道梁国的人都那么好,为什么会有梁王这种人。”

    简茹看着沐阳公主本来温柔的样子说着说着便愤慨起来的样子,想到先前与吴优和萧崇武二人从家中前往邺城之时遇见的那三十骑黑甲骑兵,不分青红皂白就要抓他们,还让手下杀了吴优与萧崇武留下自己,简茹如今想起也有些气愤说道:

    “上梁不正下梁歪,梁王如此手下的人也如此,就是苦了平民百姓。”

    沐阳公主夏朝雨闻言想起那辛苦劳作的平民百姓,惆怅道:“不知道这次打仗会死多少人,也会有多少老爷爷失去自己的儿子和孙子。”

    简茹闻言想到那远在邺城的师父,不禁有些担忧。

    沐阳公主夏朝雨看到了简茹眼中的担忧,知道简茹在担心自己的师父便开口安慰简茹道:“小茹别担心,这打仗肯定打不到邺城。你师父定会没事的。”

    简茹臻首微点看着沐阳公主自嘲道:“我们这些女子能做的就只有在家中整天忧天忧地的,其他的啥也不会。”

    沐阳公主闻言抓住简茹的手轻声说道:“我们女子在家中能不让外面的夫君担忧就好,至于那外面的事情就让他们男人去干。

    我母后在我成人之时便跟我说作为女人不要让自己的夫君操心担忧就是对自己夫君最大的支持。

    那时我还小不太懂,如今都三十岁了才知道我母后就是这么一直支持着父王。他们两人的感情也一直这么好。”

    简茹闻言也想起简宵和庄如霜二人相濡以沫的日子,随后看向窗外的桂花树好似吴优的声影在窗外的桂花树前一般。

    长龙关关外地道内,吴优与萧崇武随着三边军在休息两个时辰后便跟着卫远进入这地道,十五万将士井然有序的在地道中行走,在岔路口时朝着自己的方向走去。

    吴优与萧崇武便一直跟着卫远身边,一直朝着长龙关关口处的地道走去,在地道内断断续续走了一天一夜后,终于到了地道出口处。

    随后地道内的三边军便开始在地道中修身养息等着秦王夏睿仁的命令,等了两日之后地道上开始传来震动,地道中的三边军知晓秦王夏睿仁率领大军到了长龙关外。

    长龙关外,二十五万精兵整整齐齐站在距长龙关五十里处。

    阵前,一辆六马战车站在中央处,战车上站着一名身穿金色戎装面容英俊充满肃杀之气的年轻男子,男子身后屹立着一把战旗,战旗随风飘扬一条龙好似活了起来,龙的上方写着一个夏字。

    在六马战车身旁站着金戈铁马的十余位将军,将军们身后是左手持盾右手持刀或枪的麒麟军将士,在这些将士们身后,则是投石车云车等攻城装备。

    在这些装备背后则是十万金戈铁甲的虎骑营。

    整整二十五万精兵屹立在长龙关外,纹丝不动空气中弥漫着肃杀之气。

    秦王夏睿仁站在战车上看着那长龙关上的守将,扫视一番后便想让身边将军前往关门前劝降叫阵,就在此时。

    漫天箭雨和石头朝着南边军飞来,秦王夏睿仁猛的一抬手,这一抬手战车上的亲兵便开始挥动旗帜,旗帜一挥战鼓声响。

    “杀....杀.....杀......”

    战鼓声一响,喊杀声一出,作为冲锋营的麒麟军不惧那漫天箭雨和石头,不惧生死将盾牌抵在身前挥动着马刀吼着杀声朝着长龙关冲去。

    冲锋的士兵中不时有人缓缓倒下,但身后的士兵依然不畏惧顶着前方倒下的战友继续朝着长龙关冲锋,身后跟着抬着云梯的士兵。

    战鼓号角声响彻云霄,投石车上的石头都淋上了火油点燃后,投石车便把石头往长龙关内投去,伴随着这些石头的还有麒麟军中弓箭手射出的弓箭,弓箭上也带着那火油布。

    这些石头和弓箭朝着那长龙关飞去,砸在长龙关的城墙上和钉在城墙上的木柱上,或者砸到那城墙上正往关外射箭的弓箭手身上。

    随着双方的你来我往,向长龙关发起冲锋的麒麟军不断有人倒在火堆之中,长龙关上的士兵也不断有人掉落下来。

    随着时间慢慢消逝,双方的人越死越多,长龙关城墙下的人已经成了一座尸体形成的小山峰。

    但在麒麟军就要借着这些长龙关敌军的尸体登上城墙之时,城墙上的长龙关守军向城墙下的尸体倒火油,火油淋在这些尸峰上随后一把火把丢在尸峰上。

    尸峰燃起熊熊大火,这些大火上弥漫着黑烟。

    秦王夏睿仁看着城墙下的这一幕,在看到来不及从尸峰上下来的麒麟军将士身上燃起大火在尸峰上挣扎时,秦王夏睿仁面色阴沉抬起右手,身后的亲兵打起战旗随后鼓声和号角声一转。

    撤退的号令响彻战场,麒麟军的弓箭手和投石车掩护着冲锋的将士撤退,这一战一退便用去了一个时辰。

    南边军向后撤退五十里后,安营扎寨。

    秦王夏睿仁在军帐之中召集各大将领听着统计伤亡的士兵。

    今日一战,伤亡八千。

    特别在长龙关的敌军在尸峰上倒火油燃烧尸峰之时,损失惨重。

    秦王夏睿仁坐在座位上面色阴沉,看着诸位将军道:“今日一战,虽损失惨重但也知晓了这长龙关内守城的决心,只是没有想到的是这长龙关的守军会使出这如此不尽人道之法。”

    几位将军闻言后都想起今日一战那尸峰上麒麟军冲锋将士被火烧的场景,皆面色阴沉。

    秦王夏睿仁沉默片刻后说道:“今日安营扎寨盯住那长龙关的情况,明日辰时之时在集合部队一举进攻长龙关。”

    诸位将军后闻言领旨告退。

    秦王夏睿仁看着众人退去之后,在桌上的之上书写之后交于亲兵吩咐亲兵之后,亲兵告退。

    地道内,卫远接着地道内微弱的火光看着一张纸。

    看完之后看着吴优与萧崇武道:“今日一战,我军伤亡八千。秦王让我们三边军随时待命,在三日后等候秦王命令挖通地道攻入敌后。”

    吴优与萧崇武听到伤亡八千之时,心里一沉。

    二人虽说也是经历过生死厮杀,但在南炎天之时但是修行者的单人厮杀并未与如今这种战争,听到今日试水一战南边军便伤亡八千,不知破长龙关之后与梁国的黑甲骑兵和进攻梁城要死多少士兵。

    卫远看到二人的异常伸手拍了拍二人的肩膀沉声道:“男儿生来便为打仗而生,战死沙场是我大夏男儿的荣耀。”

    吴优想到大夏要收复失地恢复大统不知要死多少将士心里更加沉重,有些后悔当日答应夏王之事,不过吴优想到即使没有自己,夏地上依旧会有战争。

    大夏也会收复失地,即使不收复失地也会有诸侯国进攻大夏。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有争斗就会有伤亡。

    吴优现在能做的就是尽量将伤亡减少,尽快的让大夏恢复这大一统。

    如何减少伤亡,吴优心里明确就是自己诛杀主将和其他的将领,让其群龙无首被迫投降。

    想到此处之后,吴优看向萧崇武正看着自己,吴优知道萧崇武心里的想法。

    与吴优一样想尽快的结束战争,随后萧崇武便是向夏王开始谈论以民为主的时候,这样一来夏地的百姓安居乐业,争斗之心便少很多,即便是有也能减缓争斗。

    至于以后如何,二人不知晓如今能做的便是眼前之事。

    翌日。

    秦王夏睿仁继续率领南边军攻击长龙关,但此次攻击并未有那麒麟军冲锋,而是以投石车和弓箭手等攻向长龙关城墙。

    双方你来我往,秦王夏睿仁一直没有下令冲锋,待一个时辰后鸣金收兵。

    长龙关内,将军府。

    议事厅内,梁南与梁儒二人皆坐在主位。其余诸位将军坐在两旁。

    梁南猛拍了一下桌子起身大声道:“这夏睿仁到底在搞些什么名堂?昨日我杀得正高兴便退兵,今日来了就投投石头射射弓箭。”

    身旁的梁儒闻言微笑道:“将军莫急,这秦王夏睿仁昨日试探了我军虚实被那尸峰燃油起火一招损失的有些惨重,今日这不痛不痒的招式也是情理之中。

    至于往后,定会继续如此。

    我想那秦王夏睿仁想的便是我长龙关内的火油用尽之后,便是他攻城之时。”

    梁南闻言坐下身子喝了口茶,沉声道:“这样一来没有了那火油不就静静等着夏睿仁攻破这长龙关?”

    梁儒闻言摇了摇头轻声道:“将军,这长龙关距离横城近还是距离郾城近?”

    “自然是郾城。”

    “既然如此,将军认为南边军中的火油粮草等物能用到何时?”梁儒笑了笑道。

    梁南闻言小眼睛转了转随后看着梁儒说道:“依儒兄所言,这南边军定会攻城?”

    梁儒点了点头,抿了一口茶水道:“我刚才所言这秦王定会等我长龙关内火油用光之时攻城,那我们就让他攻城。”

    梁南闻言眼神发出光彩,大喜道:“对对对,让秦王认为我们火油用光了他们便会攻城,等他们攻城之时外面在把火油在倒入城墙外,再来一招烧尸峰。”

    梁儒站起身子看着议事厅外,眼神露出精光道:“这次我定要让那南边军至少留下五万精兵。”说完话语一转看着梁南道:

    “还请将军向王上请旨让黑甲骑兵增援我长龙关。”

    梁南点头后,二人便走到议事厅中的长龙关布防沙盘开始部署,诸位将军与梁南闻言眼神都闪烁着光芒。

    南边营中主将军帐处,秦王夏睿仁指着沙盘与诸位将军说了半天之后,说到最后眼神中露出精光指着长龙关道:“明日便是破关之时。”

    吴优与萧崇武和卫远在地道内看着秦王夏睿仁传达的军令,上面写着明日做好将地道打通进关杀敌的准备。

    卫远看完之后便开始传令士兵今夜好好休息,做好战斗准备。

    吴优则想起夏睿礼四兄弟在其余地道之中,看着身旁的萧崇武轻声说道:“老萧,明日之战多照看一下我那四个徒弟。”

    翌日。

    长龙关外五十里处。

    六马战车上的秦王夏睿仁下了一道军令后,投石车和弓箭手开始朝着长龙关内投石射箭。

    双方你来我往,秦王夏睿仁看着长龙关投出的石头上不在淋火油时,眼神露出精光随后下了一道军令,战旗一打,战鼓号角声响彻云霄。

    麒麟军喊杀声冲天而起抵着盾牌挡着弓箭朝着长龙关冲锋而去。

    在麒麟军冲锋之时,八十里外的虎骑营战马也开始朝着长龙关而去。

    站在长龙关城墙上的梁南与梁儒心头一喜,知道这秦王夏睿仁上当了。梁儒向身后的传令兵下令让城墙上的士兵做好倒火油准备,关口处大门的士兵抵御住虎骑营的冲锋。

    梁儒下令之后看着身边的中年道士尊敬道:“闫先生,有劳了。”

    中年道士闻言微点头,便朝一边走去。

    麒麟军与虎骑营喊杀声冲天就在长龙关十里之时,秦王夏睿仁朝身旁的亲兵点了点头,亲兵领旨告退朝着地道通风口而去。

    就在亲兵走后的这一刻,一名道士从长龙关的侧面城墙处跃下城墙,朝着秦王夏睿仁的方向而来。

    秦王夏睿仁没有察觉到这一幕,但在道士下了城墙朝秦王夏睿仁冲来之时,所过之处麒麟军的士兵如割草一般倒下。

    这一幕引起夏睿仁身边一名将军的关注,便急忙汇报给秦王。

    秦王闻言望去,看到是一个人之时,身上浮现出浓厚的战意盯着那个人。

    身旁的将军急忙召集护卫守卫护住秦王夏睿仁。

    夏睿仁却打断了身旁的将军,让护卫推至一旁。

    让那名中年道士越来越靠近自己。

    地道处,接到秦王夏睿仁的传令后,便已最快的速度传到了每个地道的出口处,出口处的士兵们拿着铲子便开始朝着上方挖去,身边站着士兵手里拿着竹梯。

    就在长龙关外士兵们要开始爬上尸峰之时,地道挖通了。

    地道一通上面便掉下几名长龙关的守军,吴优拔出青铜剑杀死之后,士兵们便拿着手中的竹梯搭在洞旁,不顾身上的泥土朝着上方爬去。

    就在众人爬上去的时候,长龙关城墙上一名士兵慌慌张张朝着梁南和梁儒急喊道:“将军,敌军挖通地道出现在关内。”

    梁儒闻言大惊之色,大喊道:“快快快,往那地道洞口倒入火油阻挡他们出来。”

    “将军,火油都已搬到这城墙上,城下并未有火油。”士兵慌张道。

    梁儒颤抖的怒道:“将火油从城墙内丢向那地道出口,仍火把点燃。”

    “将军,下方敌军开始爬墙。”又一名士兵过来汇报道。

    正在看关内下方地道处出来的人,听到这名士兵的禀报大喊道:“推翻云梯,将爬墙的人都给我弄下去,火油倒向城内的地道出口。”

    “将军,城南有敌军杀上城墙。”

    “将军,城北有敌军出现在关内。”

    梁儒听着士兵的汇报满脸苍白,梁儒没有想到的是这地道竟然在长龙关内每一处都有。于是梁儒便只能继续喊着火油封住地道。

    可长龙关城墙很长,军令还未传至城墙的每一处。

    吴优与萧崇武从地道内出来后,便看到城墙内有士兵想要向地道出口倒火油,萧崇武袖中飞针一出。

    城墙上正在倒火油的士兵中了飞针后身体朝城墙下掉落,火油也跟着一起掉落在城墙下燃起熊熊大火。

    吴优见状也看向城墙上的士兵,发现有不少士兵正在往地道扔火油。

    吴优朝着城墙急速跑去踩着城墙而上,三息间便上了城墙挥动着青铜剑将那城墙上倒火油的士兵杀死。

    可城墙上倒火油的士兵太多,依旧有不少火油倒入地道出口。

    不少地道已经燃起了熊熊大火。

    吴优来不及思考,只能杀向那些倒火油的士兵,待把城墙上仍火油的人杀完之后。

    看向关内,已经有十处地道出口被火势封住。

    可这些地道内依旧爬出不少人,这些人身上燃起大火朝着身边的长龙关敌军抱去。

    与长龙关的守军抱在一起在地上发出撕裂的喊声双双在地上打滚。

    吴优随后看见地道上有不少士兵投身火海,以身灭火。

    看到这一幕,吴优心头一狠转眼看向那关门上的梁南与梁儒。

    挥动着手中的青铜剑朝着长龙关的中央的梁儒和梁南而去。

    城墙上的梁儒看着城墙上不断爬上的南边军士兵大慌失措。

    梁南则挥动着手中的虎牙枪发出怒吼声朝着那爬上城墙的士兵而去。

    吴优一路杀来看到正要急促下城墙的梁儒,急速朝着梁儒的方向跑去。

    梁南在城墙上看到满身是血的吴优朝这边跑来,心生好战之心挥动虎牙枪拦住吴优的去路。

    正在梁南要开口说话之时,吴优一个箭步便挥动着青铜剑朝梁南劈来,梁南将虎牙枪挡在身前却没有挡住吴优的青铜剑。

    “锵!”

    虎牙枪应声而断,梁南的身体朝着地下倒去。倒下之后梁南睁大眼睛,一道血痕出现在双眼之间随后身体一分为二,到死梁南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吴优杀死梁南之后从城墙上往关内看去,正看到梁儒慌慌张张骑上一匹战马便要逃跑。

    吴优一个侧身,缓缓跃下城墙。

    拿起身旁早已死去的长龙关守军的马刀,朝着梁儒的方向仍去。

    马刀穿透梁儒的身体,梁儒侧身落马。

    吴优杀完二人之后,卫远也带着三边军的将士将长龙关的关门打开,虎骑营便如猛虎一般进入关内。

    这些长龙关的守军在金戈铁马的虎骑营眼中便如那稻草人一般,被战马冲撞而亡或被虎骑营的将士们挥动着手里的长矛杀死,或被长矛钉在木桩之上。

    吴优站在关门前看着战火浓烟,血染黄沙的土地上,身体斜趴在地上或跪倒在地上或被钉在木桩上的尸体之时,一声惊喊声传来。

    “吴馆长,秦王殿下遇袭。”

    ————————

    PS:第十七天日万,有点赶。这几日每次卡着时间,过几日会好一点。求收藏,笔者拜谢。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渝仙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渝仙》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渝仙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渝仙》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