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火中取栗(二)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元辅第259章 火中取栗(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北条家在三崎城之岛上本无驻军,但在城之岛对岸就是三崎城,而三崎城是有驻军的,只是由于北条家认为三崎城在自家伊豆水军和相模水军失败之前不会有什么危险,因此驻军人数非常有限,总共不过六百人左右。

    罗远派出的使者表示,海贸同盟已经成立“日本关东分舰队”,并指派他率领关东分舰队来关东地区设立基地,随行兵力为“巨舰三十余艘,大军万余”。他要求与北条氏政、北条氏直父子进行谈判,并明白表达:海贸同盟愿意出资租借三崎城为商贸基地。

    三崎城和城之岛相距只有七八里远,守军派人瞭望,果然望见巨舰三十余艘。不过对于“大军万余”,守军认为似乎有些水分,他们认为海贸同盟日本关东分舰队带来的兵力约在八千人左右。

    实际上这个估算在总人数方面还算比较准确,因为随行而来的正规兵力即陆战队虽然只有一千八百人左右,但海军人员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三十艘武装运输舰的随舰人员。

    按照京华武装运输舰的编制,每艘武装运输舰定员180人,三十艘就是5400人,再加上关东分舰队旗舰“左翼轻骑兵”号定员约300人,这就接近6000了。

    除此之外,由于早有预计,罗远认为自己要么需要改建三崎城,要么需要直接在城之岛布防,故而还经高务实批准,调了一千多名京华基建的设计工匠和强壮劳力,实际上全舰队带来了约9000人。只不过三崎城守军不太清楚各舰的实际船员人数,所以估算偏低了一点点,但也无伤大雅。

    九千对六百,而且对方拥有坚船利炮,如果真打起来,临海而建的三崎城铁定是挡不住的,因此三崎城守军立刻表示愿意谈判——当然不是他们谈,他们只能马上送信给小田原城,让北条氏政、氏直父子来定夺。

    罗远对此表示同意,因为他也打算趁此机会修建临时工事,以免北条家脑子抽风要武力夺回城之岛——这种可能性其实很低,但防还是要防的。另外,等到丰臣秀吉大军到位,也难说这位关白大人会不会要夺岛,毕竟他手里的水军实力只是相对于海贸同盟而言比较弱,单单相较于关东分舰队来说还是不弱的。

    城之岛建筑工事的举动当然瞒不过三崎城,但三崎城守军对此直接装聋作哑,只当不知道。他们手里只有六百人,其中武士只有约两百,而且只有几艘小船,对于对岸的城之岛完全没办法。

    北条家收到消息不慢,次日上午就接到了报告,而此时的北条家正处于“小田原评定”之中。所谓“小田原评定”,之前提过一句,在后世《日本国语大辞典》中是这样解释的:来源于天正十八年,丰臣秀吉进攻小田原城北条氏之际,城中对于合战的意见不合,白白浪费时日,指永远也没有结果的会议、商谈。又称“小田原谈合”、“小田原咄”、“小田原相谈”。

    具体道当前的北条家,则正是面临秀吉军的来袭,家中意见无法达成一致,延迟决定,这样没有结果的商谈称为小田原评定。

    这次评定已经持续了一个多月,从正月直到二月初,北条家几乎没有达成任何决策。这时主张固守的中心成员是松田宪秀,主张出击的是伊势定宗。不过,出击论的首倡者其实是钵形城主北条氏邦,只是他离得远了些,所以在小田原城反而是伊势定宗为核心。

    不过无论是伊势定宗也好,是北条氏邦也罢,都无法明确判断这样做究竟是对是错。北条氏政和北条氏直父子此时为决定采取固守还是出击迎敌的政策而举行过这样的大讨论本身谈不上有错。

    他们所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还在纠结于固守还是出击之时,丰臣秀吉的战略规划早已完成,这位日本关白的思路很明确:各个击******于攻方的秀吉方面,在进入天正十八年之后,已经开始了紧张的准备工作。早就被任命为小田原攻略先锋的德川家康,于正月二十一日召集诸将进行军事会议;被命令出动水军的毛利辉元,也在二十八日命令家臣开始准备。

    如果按照原历史上的情况来看,三月一日,秀吉会亲自率领三万两千的直属部队,从京都的聚乐第出发。不过,在此之前,先锋德川家康早已出征。

    三月二十五日或二十四日,作为先锋的德川家康军,与北条氏的前卫——守卫伊豆诸城的军队开始短兵相接。秀吉方对于北条氏的各支城,也早就做了详细的调查,哪座城有多少兵力,他都知道得一清二楚。

    己方实力被对方掌握这一点,北条家也是清楚的,对方能够出动的军队至少是自家的数倍,他们同样清楚,故而对于自家腹地忽然冒出来的海贸同盟势力,北条家又开始争吵起来。

    首先是对于这支力量的目的判断,北条家出现了两种看法:

    一种认为海贸同盟此来其实是秀吉的阴谋。这个观点主要由对秀吉经济实力的估算来支撑,因为在海贸同盟经营日本贸易这十余年里,海贸同盟的风格基本上可以用一句话来归纳“要钱不要命”。

    不要误会,这不是说海贸同盟武力抢掠,为了钱连自己的命都不要。这句话是站在日本人的立场来说的,指海贸同盟只想赚钱,不想杀人。

    由于这个固有印象,北条家一部分人认为海贸同盟肯定是收了丰臣秀吉的大笔报酬,帮丰臣秀吉在北条家的腹地先捅一刀——因为海贸同盟本身很有钱,所以肯定只有丰臣秀吉有足够的财力“收买”他们。

    但更多人还是不同意这个观点的,理由是海贸同盟一到就向北条家提议“租借”,并且明确表示愿意付租金。人家既然肯给钱,而且表示租金可谈,那指责他们是收了丰臣秀吉的钱做雇佣兵就没道理了。

    北条氏政这一次总算判断得比较快,认为不管怎么说,可以先谈。于是北条家开了一个自认为的高价:海贸同盟出资每年一万贯(永乐通宝)租借三崎城及附属地区,或以当前价格的大米来支付。

    此时的日本经济水平很低,三崎城又不发达,一年的税收顶破天也才区区两千多贯,按照每年一万贯来算,北条家赚得盆满钵满。不仅如此,那个可以用大米支付更是坑上加坑,因为马上就要大战了,各种粮食的价格都是一天一个价——不对,是一天几个价,天天都在涨。而大米作为武士阶级的主粮,更是涨到让人目瞪口呆。

    决议既下,次日一早便送去了罗远手里。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罗远当场表示接受,并表示愿意提前支付五年的租金,其中两成以永乐通宝支付,八成以大米支付。而且“为示诚意”,他愿意率领派船前往小田原城海边,当面与北条家达成交易。

    罗远提出的唯一要求也“妙不可言”,因为他要求租借三崎城五十年,每五年进行一次支付。

    北条家风雨飘摇,海贸同盟居然要达成这样的长期租赁,北条家收到消息简直欣喜若狂。要知道,哪怕是这一次的交易,北条家也能直接获得一万贯永乐通宝和大量大米,这对于稳定“笼城战”中的小田原城是有极大意义的。

    要知道,此时日本的大米亩产非常低,单季米的亩产大概只在200斤出头。

    当然,想估算古代米的价值非常麻烦,必须把所有情况都换算为古代标准。之前说过,日本此时的平民不是不吃米,他们只是不舍得**白米,因为白米、大豆之类的农作物的价格是最高的,也是大名最喜欢收集的。

    农民省下值钱的作物,吃些赤米、黑米、玄米乃至米糠、杂谷等等农作物充饥才是最划算的。由于资料不全,后世学者只能将手头的数据“理想化”处理。

    战国时代很难推算稻米在食物里所占的比例,不过有一份明治七年的数据显示,当年的农业占全国产值约6成,稻米约占总产值的4成,占农业的62.8%,那么按照这个比例,去掉烟草等经济作物,以及甘薯等外来作物,稻米产量在米、麦、豆、杂谷、果实等农作物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为76%。

    假如16世纪末水田是100万町,每反平均产1.4石,旱田50万町,每反平均产1.2石,总共加起来差不多2000万石,跟石高也差不多。果真如此的话,稻米产量在所有农作物中所占的比重就有7成,比明治时期少一点。

    呃,扯远了,总之在此刻的关东地区,也即北条家的地盘上,原先米价是一石米卖0.86贯,而在丰臣秀吉发布小田原征伐令之后不久,现在米价已经基本处于一石米卖2贯钱的高位了,翻了一倍不止。

    换句话说,罗远愿意把今后五年三崎城的租金用大米支付,就相当于他要一次性给北条家两万石大米。

    这些米可以供多少人吃多久?按照江户时代的扶持米,男每日5合,女每日3合,平均为4合。1000合为一石,即一石米可以供250人吃一天。

    小田原城虽然号称日本第一坚城,但实际上小田原城所属的相模国石高不到20万石,人口也远不如北条家掌握的另一关键国武藏国,因此在小田原城没有进行“笼城”时,城中人口不过四万余,就算进行笼城,预计人口最多也不会超过七万。

    换句话说,2万石大米,至少可以供小田原城在笼城阶段吃71天多。天降横财啊,你说北条家惊不惊喜?

    所以北条氏政一改拖拖拉拉的风格,立刻指示自己的儿子、北条家的当主北条氏直和关东分舰队使者签订合约,双方约定中比较重要的有如下几条:

    北条家代表“日本国相模守”将三崎城租借给海贸同盟,租期五十年;每年租金为永乐通宝一万贯,或当时等值的黄金、白银、大米,海贸同盟可选择性支付,支付每五年一次;“日本国相模守”确保租赁合法性,海贸同盟可在三崎城自行设置“城代”管理并按照需求驻扎军队、舰队保护三崎城安全。

    此外,北条氏直本人临时提出了一条密约,希望“在我方有需时,海贸同盟可以提供一定的支持,包括武力支持,北条家会对相应支持给予回报。”

    罗远的使者在补充了一句“贵方所言之回报需要与我方协商并达成一致”之后,果断表示了同意,并当初签订,双方换约保存。之后北条氏直当场下令给三崎城方面,撤回驻军至小田原城。

    然后罗远的使者心满意足地带着合约返回三崎城之岛,而北条氏直也兴奋地赶回城内,打算与父亲及诸位家中大老商议如何利用这份密约。

    罗远收到消息,立刻派陆战队标统高云平率领本部接收三崎城,当天完成三崎城移防工作,三崎城北条家守军撤离,赶回小田原城。

    京华基建方面的人随即跟进,进入三崎城开始对城防体系进行棱堡化改造,罗远本人负责港口设施的规划, 同时派船去萨摩联络当地舰队,向高务实申请紧急粮食支援——因为之前那笔租金粮其实原计划是他们要储备起来的军粮一部分。

    粮食问题不大,南疆方面这几年不仅早已恢复战前的粮产量,而且在京华的规划指导下,再加上对三大平原的开发,南疆的粮产量连年增长,已经拥有不小的出口盈余。两万石大米对日本一家大名而言是飞来横财,但对南疆来说却几乎只是九牛一毛罢了。

    白驹过隙,时光飞逝。作为秀吉这方,考虑到如果不把控制东海道的山中城攻陷的话,就无法进行下一步攻略。于是,秀吉在三月二十九日任命其外甥丰臣秀次为总大将,对山中城进行攻击。

    丰臣秀次亲自率领一万九千五百人的军队,再加上中村一氏、山内一丰、田中吉政、堀尾吉晴、一柳直末等成员,总数号称六万七千八百人。

    这个数字虽然多少有些夸张,但与山中城守兵四千,最多五千相比,攻方至少是守方的十倍左右。

    小田原征伐令下达之后,丰臣军与北条军的第一战即将打响。

    ----------

    感谢书友“书友20190724085311580”、“Tiger0756”、“特斯拉的漏电保护器”的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书友141219045004393”的6张月票支持,谢谢!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元辅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元辅》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元辅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元辅》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