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一花一世界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百工匠心第236章 一花一世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这是现存最大的一幅通景画,传说是宫廷画师郎世宁的学生王幼学所做。

    漫天的藤萝绘在精美的丝织品上,透过藤萝,你可以看到蓝天。由于年代久远,它变得脆弱残破,对于它的修复,,来自美国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参加过很多亚洲国家古老绘画的修复,他将加入通景画修复的团队。

    将巨大的通景画毫发无伤的揭下来没有成例可循,找到巨幅通景画的接缝处这是工作的第一步。

    把绘画的接缝处打湿、分离开,想用这种方法揭取壁画。然而,这样似乎不够安全,通过嵌入把壁画揭下来似乎也行不通。

    最后专家组决定,像这样把整个夹层都取下来可以最大限度保护壁画。

    这是用来修复通景画的新发明,和好的面团是用来除尘的,既可以粘掉画面表层的尘土,有不损伤颜料。

    这种海藻胶是用来固定颜色的,当它的比例为百分之二,温度在五十度时,可以达到最好的固色效果。

    画面失色严重的地方,需要第二遍补上海藻胶。纤维纸覆盖在通景画表面上,用排刷赶走里面的气泡,使纸张和壁画更紧密的贴合。

    已经支撑了通景画两百多年的底衬,现在要被小心的去掉,重新装裱新的命纸。

    因为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通景画的修复完全按照传统工艺流程进行。

    整个修复过程,需要大大小小近百道工序。七名专家历时一年多的努力,通景画的修复工作全部完成。

    最后的挑战是把通景画安全的安放回天花板。为了精准完美的回帖,修复组制作了倦勤斋模型,按照原大小缩小了九倍。

    反复试验确定无误之后,终于进入了真正的回帖过程。在天花板上每隔三十公分划线,划线处涂上浆糊和乳胶勾兑好的粘合剂。

    待粘合剂达到最佳状态时,把通景画卷起来,举至天花板,将壁画上的划线和天花板上的线精确吻合。

    整个操作过程严谨细致,这些措施让粘合更加牢固。终于,通景画完美的呈现在倦勤斋,如同两百多年前乾隆抬头仰望的一模一样。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百工匠心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百工匠心》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百工匠心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百工匠心》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