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章 辛永宗首战即溃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宣和之宋江崛起第三一章 辛永宗首战即溃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梁山军各暂编营换装后的第一次队列会操很成功,虽然这一次的会操实际上展示的东西不多,但是当曾任朝廷青州兵马统制的总教官,大宋宣和年间排名笫十一的好汉秦明站在校场上时,其江湖上的霍霍威名还是令到在场的众官将肃然起立,只见此刻的秦明:手诺“轰天”狼牙棒,头戴乌亮兜鍪、身穿青色战袍、连环锁甲吞肩兽、狮蛮宝带腰中悬、狼牙令旗手中拈,真个是凛凛英雄世罕见。

    当台上的秦明用洪亮的嗓音喊着一个个分解动作的命令时,校场上五个营的士兵旋即用娴熟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地将持矛战术动作演练、刀斧砍杀演练、弓箭射击演练、盾牌手与长枪兵的对抗操练等科目一一展露在众人面前。

    面对眼前枪如林,刀如狱的凛冽军姿,那些前来观看的官军将校们无不例外地大大地惊讶了一把。

    这还是上午所见到的那伙衣冠不整、乌合之众的草寇吗?

    他们站在那里,就仿佛一座座矗立的铁塔,虽然此刻的脸上或许还少了些杀气,可却有了几分军人的威武。作为长期驻防在边界的一线部队,肖洪他们自然知道,在冷兵器时代当两支军队正面碰撞时,个人的单兵技击水平并不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最大的依靠其实就是军阵、是绝对服从的军纪。结为一个整体来对敌,一但阵破,即使是一群身经百战的老兵,也会被钢铁般移动的战阵碾得粉碎。

    虽然五个营三仟人的会操时间加起来也才一个时辰。展示的内容也并不多,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胜捷军的公子哥将领和那些并没多少军事经验的军官们觉得梁山军弄的很花哨,很热闹,只没有看出这些东西有什么用。可陪同前来观看会操的霸州边防军指挥使肖洪及属下的都头们心中却有了一些异样的感觉。

    笑纳了梁山军厚赠的刘光国、辛永宗二人,在观操后同样回馈给了梁山众将一份礼物。那是一份童太尉送给宋江等人的人情,也许对出手阔绰的童太尉来说,这是一份根本不必记挂在心上的小礼,或许还有点不好意思拿出手的意味,远不如来个几千贯的钱钞实在。但作为干孙子的刘光国们却还是把它当成一件大事、一件大礼,慎重其事地吩咐宋江们要牢记童太尉的恩情。

    七十二张黄麻诰身

    朱武、黄信、孙立、宣赞以下七十二人的官诰:

    殿侍、下班祗应(备注:初级武官、无品);

    三十五张黄宣诰身

    卢俊义、吴用、公孙胜以下三十五人的官诰:

    承信郎、三班借职(备注:从九品、武官第52级);

    另外还有一张单独的诰身

    宋江:保义郎、右班殿直(正九品、武官第50级,也就是俗称的小使臣)。

    “听闻昔日江湖都称宋殿直为‘呼保义’宋江,可惜名不符实。今童太尉有爱才之癖,故擢升宋殿直为‘保义郎’,以成汝“保义”之名,对此宋殿直应常怀忠义之心,尽心报答童太尉的提携之恩才是。”刘光国、辛永宗等人酸溜溜地改称了宋江的新职位。

    其实也不怪刘光国们的眼界太小,实在是宋朝官员与吏目区分得极清,官品贵重。先不说文官系统,单说武官,普通武选人入官无外乎二个途径:一是进入武学,殿试后合格者可直接授官;一是经贵人举荐或立有军功,经报三班院(低职武官的考核机构、类同于低职文官的考核部门‘流内铨’)考核合格后方可授官,而且第一次授官者还必须亲自赴京接受枢密院副都承旨、直至赵宋官家本人的各级面试。刘光国、辛永宗二人走的就是第二条路,好在殿试中,各项考试结果都是中式(合格),方得以进入大宋全国在册武官人数也不过万余名的官人行列,而究其二人的指挥使职位此刻也不过是官人中最低级的三班借职而已。

    “何敢劳少帅提醒,我等众兄弟自归降以来,无不以朝廷大事为重,赤心为国为民之心,苍天可鉴。”宋江呵呵地微笑道,却在言语间有意无意地混淆了朝廷和童太尉之间的区别,国家、人民与朝廷的区别。

    “旬日前,我军奉枢密院和路中帅府将令,以兵微将寡之师、装备低劣的血肉之躯与辽常胜军血拼一昼夜,终于以惨重的代价夺取了辽国一座城池,并斩首数百级,开宋辽边境战的首战胜绩。但我军头目中也有林冲、柴进、呼延灼、武松、张顺、张横、童猛等七员将校阵亡。故尚需麻烦几位指挥将七人官诰纳回童太尉为是。”鉴于林冲、柴进等人多次表示不愿再次接受皇封,只愿为梁山兄弟尽一份兄弟之义,故宋江、吴用等人经专门讨论后,考虑到朝廷上下担忧梁山实力过强,必欲削减其军的政策,同时也结合到以后战略跃进的需要,经上述各位兄弟的同意,也就选择了在以后的战斗中将这些兄弟以阵亡的名义,从梁山108将的大名单中分批隐匿出去的策略。

    宋江缓缓地讲述着不久前的战斗,言语却无战胜者的豪迈,相反却表现出沉重和感伤。

    “什么?取得了一座城?只阵亡七名校尉和数百兵卒?对方是郭药师的常胜军?还斩首数百级?”刘光国、辛永宗二人彻底震惊了。

    “是。此战已具结呈报安抚使司和枢密院,红旗报捷信使已于前日出发,朝廷的查验复核的制使也应该在旬天内抵达。”秦明斩钉截铁地回答道。

    对于秦明的回答,刘光国可不敢置疑。别看人家现在不过是从九品的三班借职而已,官衔品级比自己还低,可人家毕竟是做过青州统制的军官,说起来跟自己的父兄们也是一般大小的中级军官了,不说别的,若是进京办事,都够得上随班上殿参加大朝会的资格了。但又有点不死心,所以又接着问道:“秦统制匆恼,本官也不过随口问问而已,并无半点怀疑贵部战绩的意思。只是不知道信使是谁?可还能够追赶得上?”

    “信使仍是新投军的雄州军汉史剑英,此人体格健壮、武艺出众,骑术甚好,能连续在马上呆上三、四个时辰也不觉累。此刻应该已从大名府安抚使司出来转道上京都去了。”随军负责起草文告的盛诗呤回答道。

    刘光国一听,大感失望,心中埋怨董渊、贾评这二个文官,要不是他俩拖拖拉拉,胜捷军岂不是可以赶上这一场胜仗了吗?要知道,终宋一朝,虽然是文贵武贱,但历代官家却是极重军功,往往一战成功,将校们便可连续升上数级,士兵若有斩获,也能鲤跃龙门,一步跨入官人的行列了;而在和平期间,武官们则升迁极慢,甚至数年不得升迁,而士兵们想要升迁为军官,更是不可能的事。

    讪讪然出了宋江大营,刘光国、辛永宗二人垂头丧气地和肖洪一行回到了益津关驻地。

    此刻霸州都监周尽忠、走马承受田继承因不胜其烦胜捷军先锋营这邦丘八们的到来而借故领军回转霸州去了,临行时留下将令,吩咐霸州军前营指挥肖洪暂时留驻益津关,协助胜捷军处理前线的相关事宜。

    送走刘光国一行,宋江次日便在野山坡军营召集主要将领和随军谋士开了个情况通报会,“朝廷方面作为伐辽主力的西军至今仍未有任何行动。但显然作为朝中主战派代表的童贯已经有点按耐不住了,不然这次童贯也不会给第一批到达前线的我军以破格的赏赐了,这100多名大、小草寇头子呀,都成了官人,朝廷可真是大手笔呀。”说到这里,宋江和与会众人不禁都哈哈大笑起来,“从今天的情况来看,胜捷军二个指挥千余人能作为本次伐辽大军中第二拨抵达前线的部队,表面上来看是有点令人大跌眼镜。但明眼人都知道,作为童太尉亲军的胜捷军能这么听话,恐怕也是童太尉下了死命令的缘故。从这些情况综合起来分析,现在大军集结尚待时日,而在西军主力未动之前,宋、辽之间没有大战的可能。”

    说到此处,宋江停顿了一下方才继续说道:“但问题是刘光国、辛永宗这二个二货,会不会因见到我军这伙他们眼中瞧不起的草寇都打了胜仗而小觑了辽军的战力呢?,若他们被所谓的战功迷了眼睛的话,说不定会孤注一掷,去偷袭辽军,那么局面就复杂了,大家议议,若发生这种情况的话,我军当如何应对?”

    “那帮官兵整日价牛皮哄哄的,让他们去打常胜军,吃点苦头也好。”李逵忍不住首先开了腔。

    史进也道:“以我军五个营打常胜军一个营尚且打得蛮吃力的,若胜捷军要是自以为是地想正面攻打常胜军的话,必定全军覆没。但是如果准备充分,以小部队去偷袭一下常胜军分兵驻守的村镇的话,倒是有可能取得一点小胜。”

    秦明沉思了一会,开口说道:“观刘光国之语言行,这人有点小聪明但又好占点小便宜,今日其奉令到达前线,仅靠这二个指挥的兵力,想大打估计他也不敢,很可能会如史进所言,打一小仗然后不论战果如何,夸大战绩上报朝廷,以求功赏。”

    士子盛诗呤道:“朝中有人好做官,何况童太尉目前急需用捷报来刺激西军尽快出兵。前已有我军的红旗报捷,所以刘光国倘有斩获,童太尉必会重赏,消息传到西军,自能起到刺激西军的效果。”

    朱寿庆、武松均点头称是,武松补充道:“无论刘光国如何动作,我军均观望便是。只是目前附近各山头匪患严重,我军是否可以剿匪为名,以剿代练,尽快使这几个营的新兵成长起来。”

    这边正在谈话间,那厢梁山军的斥侯兵已连珠价哨探来报:

    “胜捷军连夜出动二个都200人,动向不明。”

    “辛永宗二个都偷袭常胜军运输队,已被常胜军运输队百余名老军打得全军覆灭,仅辛永宗及二个都头趁乱逃回了益津关。”

    “益津关已关闭了关门,关内正在紧急调动兵卒,城关上的防御明显增强。”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宣和之宋江崛起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宣和之宋江崛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宣和之宋江崛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宣和之宋江崛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