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九死一生充军路 盛世平民炼狱苦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南宋客家人第三十章 九死一生充军路 盛世平民炼狱苦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出得温州城,押解队伍并没有走官路。而是抄着小路前进。

    南方少雨雪,亦寒苦难耐。一众遭难的倒霉人,自知前路未卜,生死难料,双目呆滞,没了生气。除了偶尔响起的皮鞭抽打声,就是押解军士的呵斥催促声。

    徐吉的后面绑着的,是徐吉刚进大牢时,见到的那位老者。这几天夜里睡得并不舒服,双手束缚,席地而眠怎么能好受。徐吉这年轻的身子骨都被冻醒多次。更不用说是那些身体带伤的可怜人了。

    此时的徐吉还是有些内疚和自责的,因为自己的胡作非为不知连累的多少人。若是不见,心里不去想反而没有那么重的愧疚。如今身在其中,日日看着他们受苦,让徐吉内心备受煎熬。

    徐吉想不通,为何会不问青红皂白就直接把众人发配边军。虽然徐吉知道现在边境战事吃紧,需要补充人员。可是如此而为,朝堂上就没人说句公道话么?徐吉非常的不解,徐吉在牢狱中也曾把自守的想法,传给了家里。徐谦的回复是万万不可。因为即使自守,被抓去的众人亦不会脱罪。只会因此让徐家万劫不复。

    徐吉每每想及此事,都会愤怒异常。无力感让徐吉恼羞成怒,呼吸急促,却无处发泄。

    “小子,如果你想活的长久一些,就放松身心,呼吸均匀。”身后传来那老者的提醒。

    “老伯,这世道就没有公平可言了吗?他们为何会如此?因言获罪,岂是明君所为?天日昭昭,公理何在?”徐吉有些愤怒的说。

    “年轻人,跟官家讨天道公理,就像跟小姐讨贞操一样,妄想!”那老者呵呵一笑,深沉的说。

    “劝你还是不要多想,先关心一下自己的处境吧。若你一直如此这般情绪激动,当这口气泄了之后,你也就走不到终点了。盛极则衰,源远流长,因怒气而激发的潜力固然勇猛,却不持久。平心静气则后力绵绵,方能久处。”那老者呼吸悠长,绵绵不绝,似是有些窍门。

    “多谢老伯提醒,我就是有些不忿,这世人本就艰难,如此草菅人命,百姓哪里还有活路。就不怕激起民变?”徐吉心情稍微平复了一些,仍是心有不甘的说。

    “其他的老夫不知道,就现在而言,活着比什么都重要。”那老者说完就不再言语,依然如方才一般缓慢悠长的吐纳着。

    就在此时,有一位腿上带着鞭痕又被冻伤严重的囚犯,忽然倒下了,呼吸眼看就没有了,那押解军士仍然无情的抽打催促着,二十人锁成一队,一个倒下,众人难行。

    最后那人终是被鞭子送去往生,徐吉心里默默的祝福他来世投个好人家,入得太平盛世,免遭苦难。军士解开他的铁链,两人把尸体抬到了远处树林里,随便丢掉,就返回队伍中。

    越向北行,天气越冷。近日死去的老弱病伤着渐多。徐吉庆幸自己一直锻炼,体格还算健壮。方才坚持了下来。即使如此,也是手脚耳朵也被冻伤了,又麻又痒。幸好队伍经过一个小村庄时,肖勇打点了押解军士,给徐吉换掉了身上脏烂的衣裳和磨破的鞋子。否则徐吉不敢想象此时下场会是如何。

    这一路徐吉跟老伯时不时的聊上两句,仅知其名杨烨,至于身世他却并未提及。见其衣着亦是破烂不堪,已是不能遮风御寒,徐吉心有不忍,就嘱咐肖勇也为其准备一套衣物鞋帽。

    之后杨老伯就显得和善了许多,偶尔也会提点徐吉如何控制呼吸,让自己保存热力,抵御严寒。说来奇怪,按照老伯的指点,一天行路下来,徐吉感觉不再那么疲惫。耐力亦是有所增加,夜晚睡眠质量也好了起来。

    再往北行,即是东阳,流民稀稀疏疏的向南而去。一路上或是躺在地上哀嚎呻吟的病患,或是拄拐背着行李的老者、青壮。或是有气无力,无精打采的妇孺孩童,皆是瘦骨嶙峋,面无菜色。

    见到押解队伍,都是远远的避开,麻木的看着众人离去。时不时的还会发现一些被抢的身无长物的流民,跪地向军士讨些吃食,换来了一顿鞭打,方才连滚带爬的跑掉。

    徐吉甚至时不时的看到一些被糟践的女子,赤身裸体的死在草丛中,几只乌鸦围着给其送葬,唱着别样的悼词。

    行至新合之时,肖勇在此出现,给徐吉和杨老伯更换了衣物。提及此处卖儿卖女的甚多,是否要买一些回去使唤。被徐吉严厉的呵斥了一顿,让其给他们采买些粮食救济一番。若自愿去温州茅草城的,就租船助其前往。有自愿卖身的方可挑选几个好苗子,给其一条活路。肖勇点头离去。

    跟徐吉在一起的二十人,至此仅余十二人,三队合成了两队前行。一路上徐吉按照杨老伯的指点呼吸吐纳,受益匪浅。衣食无忧,行路的辛苦就不再难熬。天寒地冻的,让徐吉手脚的冻伤痛痒难耐,想挠一挠,却又痛的动不得。

    过青山镇,遥望临安,繁华似锦。笙歌漫舞,其奢靡烂,让人向往不已。徐吉从未想过第一次靠近临安却是以如此身份而来。徐吉一众病死、累死的已经差不多有总数的三分之一,长长的队伍,明显减少了一大截。

    从刚开始的愤恨怜悯,到如今的习以为常,视而不见。死人已经在徐吉心里惊不起一丝波澜。如今脑海中一直演绎着自己学过的功夫,时时温习,日日如此。这一路的收获,也就是把杨老伯教授的呼吸吐纳之法变成了习惯,不用再刻意练习。

    即使如此,如今的徐吉已经消瘦了许多。菱角分明的脸孔,让人见了不再以为是十二岁的孩童,反而觉得像是十七八的弱冠少年。

    期间徐吉因为吃冷食,腹泻了一天,整个人差点虚脱,无力赶路,为此身上挨了十几次鞭子。好在肖勇及时出现,打点了一番,送了些热食汤药来,徐吉的身子方才慢慢好转。

    按照肖勇打听来的消息说,至此方才走了一半的路程。徐吉真不敢想再这样下去,还能坚持多久。最后又会剩下几人。前世徐吉还非常不解为何对流放如此惧怕,此间经历的苦难,唯有亲临方能品出个中滋味。

    在世人的印象中,流放等同于死亡,刺配等同于地狱,即使熬过了漫长的路途,战场上谁又能走出那吃人的人间地狱。

    一路上遇到的难民,虽然也苦,却是还有一丝活着的希望。刺配边军,就是十死无生,难怪一路倒下去的人,皆是面带解脱的微笑。

    过安吉,近广德县时,肖勇再次出现,带来了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那就是徐谦拿出两万贯银钱打点关系,却是没人敢收,于是没能洗脱徐吉的罪名,说是史家打过招呼,着重照顾徐家,谁为徐家说话,谁就是与史家为敌、

    徐吉这几日也想过乐清之行的点滴,徐家当时换掉了周财生这个乐清掌柜,让史家意识到了徐家有陷害史家的动机,虽然没有证据,但是这样就足够让史家把徐吉当成重点怀疑对象了。比一般的谣言者着重点名不能放过的人。

    徐吉现在并不担心自己,再坏又能坏道哪去。徐吉开始担心徐家,担心自己的父母。甚至有点担心临安徐家了,想来以后他们可能会更加不好过吧。

    “也不知道小露最近如何了,于夫子想必更加反对这门亲事了吧。”在午餐之后,徐吉叹了口气自言自语道。

    “小子,最近呼吸吐纳有进步啊,老夫就再教你一点战场生存法门。”杨烨吃完干巴巴的炊饼,用袖子擦了擦嘴说道。

    “好啊!还请前辈赐教。”徐吉听得此事顿时来了精神,很是礼貌的说道。

    “做你前辈,老夫还是有些资格的。见你这后辈还看得顺眼,就提点你几句。战场上要不得仁慈,老夫怕你到时下不去手,反而害了自己。

    你且仔细听好了,对敌之时用最省力的招式,最快捷简单的攻击出手,只有留有充足的体力,不管是进攻还是逃跑,你方能有一丝活下来的希望。

    有机会就找几个可靠的兄弟在身边,把后背交给他们你才放心。面对骑兵,你若不是弓箭手,那就尽量避开他的攻击范围和冲击的路线,若实在避不开,那就试着躲开他的攻击吧,如果你有机会躲过去,那就尽全力在其后方骑兵攻来之前,伤其坐骑。其实小股的步卒被骑阵冲锋,是没有几率生还的。

    面对抛来的箭雨,要尽量呆在原地,缩小身体,在箭雨中,越是乱跑,中的箭越多。有护盾就撑好护盾。

    最后警告一句,千万别做第一批逃跑的人,逃跑也别跟着众人跑!观察对我形势,选择方向很重要。”杨烨严肃的说完,看了远处押解的军士说。

    “杨老伯,为何不先杀死骑兵反而伤马?”徐吉不解的问。

    “你知道骑兵跑起来有多快?他们只需要把弯刀横着架在马脖子一般高,从你身边跑过你就死了。你哪里来的反应速度快过一闪而过的战马?”杨烨嗤笑着鄙视了徐吉一番。

    “为什么不做第一批逃跑的人?跑得慢了不就死了吗?”徐吉还是不解的问。

    “哈哈!第一批逃跑的人,都是被监军杀死的,而不是死于敌军。”杨烨有些苍凉的说。

    “金军就这么厉害吗?他们也是人,为何我大宋却是屡屡战败?”徐吉继续问道。

    “一只羊即使带领了一群狼也敌不过几只鬃狗。更何况一只羊带领了一群贪财怕死的猪呢。”杨烨很是鄙夷的讽刺道。

    “不会吧,你看这押解军士,也是训练有素,勇武有力,怎会如此不堪?”徐吉疑惑的问。

    “也就欺负老百姓,才能显出他们的恶行。面对金军鞑子,就是怂包一群。”杨烨轻蔑的说。

    “百姓国家耗费无数银钱,就是养出了这样的军队吗?貌似繁华的盛世,平时却被衙役酷吏盘剥,稍有反驳就惹来灭门之祸。交的苛捐杂税养了一群只知道欺负自己人的恶犬。遇到天灾人祸,首先倒霉死去的还是百姓。为了一丝活的希望,迁徙千万里,又被沿途盗匪**掳掠。我看到了一幅什么样的人间炼狱图啊!”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南宋客家人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南宋客家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南宋客家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南宋客家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