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缺衣少粮人崩溃 衣带渐宽终不悔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南宋客家人第十二章 缺衣少粮人崩溃 衣带渐宽终不悔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第十二天徐吉瞪着通红的眼,一夜未眠,看着内河方向,望眼欲穿。咕噜叫的肚子抗议着海鱼汤太咸,灵儿为徐吉哭红了眼,灾民饿着肚皮开工却嬉笑连连,妇孺孩童干活亦是热火朝天。灾民共一千七百一十二人,壮劳力九百七十余,粮食告罄。一日一餐,海鱼汤每人一碗。刚来的六个活宝,垂头丧气待在徐吉旁边。海潮有气无力的偶尔涌现,已是爬不上岸边。

    午时开饭,一锅锅稀薄的海鱼汤飘着鱼腥味,徐吉把所有的灾民聚集起来,望着乱糟糟却寂静无声的看着自己的人群。看着他们脸上或是善意或是感激自己的笑容,看着虽然都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却依然满意的神情,徐吉看的很仔细。从一边看到另一边,从前面看到后面,直到被遮挡着看不见,方才回过神。

    那自从来到此世,就一直压抑的心终于释放出来,不再故作斯文,不再文质彬彬,有的只是自己的本性。

    “今天是八月二十九,十二天前,我派回内地购粮的船有三艘。七天前,我把自家父亲给的一半家产,仅剩的八千贯交给我的心腹,去内地购粮。”徐吉歇斯底里的喊着。

    “我不知道为什么都没回来,你们为了活命而来,你们带着希望而来,你们信任我而来,我都计划好的,第一次的三艘船说十天就能回来,第二次十二艘船,我说每满一艘就立刻返回的,我是让他就近买粮的。不该还不回来,你们不该挨饿的。吉,对不起大家,对不起你们对我的期望,我愧对了大家对我的信任,在此向各位认罪。”喊得泪眼横流的徐吉慢慢跪了下去,认认真真磕头施礼,一拜到地,久久不起。

    人群没有声音,依然静悄悄的,只是他们也像徐吉拜下,一拜到地!

    时间静止了,站着的,只有桅杆和茅草屋。这已经不能称为茅草屋了,这是一个庞大的茅草城。

    大海浪平了,不平的,只有徐吉和灾民的心。这时不该有一丝龌龊的,这是一片片纯洁又真诚的心。

    “哥哥快起来吧,自家们除了感激你,都不会怪你的。”一个瘦骨嶙峋的小女孩,六七岁,瞒姗的走到徐吉身边,海风吹荡着不合身的衣裳,像竹竿晾晒着衣裳随风飘扬。大大的眼睛,单纯又明亮。只见她伸出干瘦的双手,轻轻拽着徐吉的衣袖,就要扶起徐吉。干瘦的身躯哪里有如此力气,只能随着徐吉的衣袖晃荡。

    徐吉哭的痛彻心扉,他恨自己的无能,恨自己的无知。恨这社会不给人活路的机会。徐吉是知道的,吴掌柜可能背叛。但是李三不会,这里面一定是出了什么事。对于这些人,徐吉一定要找出来,徐吉暗暗发誓,定要与其不共戴天。

    从自己的懊悔中走出来,感觉有人在拽他,抬头看见了一双祈求的大眼,单纯又充满希望,徐吉的心是痛的,即使已经如此糟糕,他们依然相信自己,被信任的感动,徐吉不是没感受过,可是被如此多的人信任,那分量曾一度压得徐吉喘不过气。

    内心显些崩溃的徐吉,站了起来。再也不复之前的懊恼、挫败,眼中有的只有斗志,不论面前有什么,都不能将其挫败的斗志。人定胜天!

    掏出怀里本是留给灵儿的点心,塞到小姑娘的手中,宠爱的摸摸她的头,让其回到家人身边。来到人群前,将为首的几人一一扶起。众人或是感激的说几句,或是看着徐吉流泪,亦或是向徐吉抱拳施礼。

    “众志成城,只要我们熬过这艰难的几日,等到海外商船进港,我们依然有活路。得不到支援,那就凭我们自己的本事,挣一个活命的机会。这几天工地停工,都节省力气。粮食没有了,那我们就吃鱼汤。鱼汤没有了,我们就是喝水也要咬牙度过这几日。我相信人定胜天,事在人为!”徐吉扯着嗓子高吼着。

    一番安慰鼓励,众人开饭。徐吉亲自掌勺,给人盛鱼汤,都是贴着锅底捞的。一顿饭吃的凄凉无比,却都对明天充满希望,人群的秩序好了许多,不似开始的时候那般乱糟糟。看着人群散去,徐吉端着土碗勉强喝了一碗鱼汤,刚开始徐吉实在不喜此味,腥臭无比,难以下咽。现在虽亦是不喜,却不再那么难以入口。

    灵儿在一边总是说徐吉不该如此,唠叨着徐吉都瘦了许多。再下去就没法跟夫人交代云云。徐吉轻轻弹了灵儿额头一下,笑着说:“灵儿啊,跟着少爷受苦了,看看都瘦的皮包骨头了,不自知,却来责怪少爷,是不是讨打。”

    “这是灵儿分内之事,可是少爷啊,你本该锦衣玉食,这样做真的值吗?”灵儿疑惑道。

    看看身边这六个活宝也是好奇无比的看着徐吉,徐吉清清嗓子说:“你们可知,在这世上最珍贵的是什么?”

    “当然是黄金啊,有黄金就可以要自己想要的一切。”钱宝摸着脑袋憨厚的说。

    “不对,当然是粮食,只要有了粮食就不用再挨饿了。”周士财鄙视的反驳道。

    “我觉得应该是权利,看看那些官老爷们,一个个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样子,就神气。这点人,他一句话签个押什么的都搞定了,更不用咱们在这遭罪了。”李钧想了想说道。

    “我觉得吧,应该是权利、金钱、粮食都要有,你看我怀里还有一百贯的会票呢,可在这能买到粮食吗?所以说这一切都是最珍贵的。”吴举鹏汇总的说道。

    “我觉得最珍贵的还是亲情、友情,大不了有苦同享有难同当就是了,对了徐哥哥,为什么我们不走呢,去有粮食的地方。总比在这强些啊?”赵庭疑惑的问道。

    徐吉并没有回答他的问话,反而看着孙五,想是很有兴趣看看他会怎么说,众人亦是看着孙五,这让孙五有些拘谨。

    “我觉得最珍贵的是生命,人活着一切皆有可能。两腿一蹬万事皆空。”孙五鼓起勇气还是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众人哈哈大笑,都在嘲笑孙五怕死云云。徐吉饶有深意的看了孙五一眼,咳嗽一声止住众人嬉笑,转身看着远处一片片茅草房,井然有序,谁能想到十几天前,此处还是一片荒山野岭。

    “赵兄问为何不走,乐清县的流民都被县老爷们以学习之名,甩给了我们,以此可见,去哪里都是死路,至少这里有遮风避雨的茅草房,有充足的柴火取暖,去了别处连这些都没有了,老弱妇孺在此还有一线生机,若让其再走几百里,会死伤多少人,你们想过吗?会有谁愿意接纳这些可怜之人?只要熬到九月,海商进港,所需劳力甚多,却是他们的活路,去往他处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得熬过这个冬天才行。”

    “方才你们说的都有各自的道理,我却赞同孙五的说法,人这一生最珍贵的就是生命。活着就有希望,死了万事皆休。十几天前这里一片荒芜,谁能想到灾民逃到此处,仅仅给些粮食就建成了这浩大的茅草屋群,活人无数。否则天气转凉,风雪降临,缺衣少食,他们留下的可能大多就是枯骨一堆,若身染瘟疫,将拖累多少亲近之人。金钱固然重要,却并非万能,至少不能让人起死回生。权利亦是可贵,却需服务于百姓的,若是滥用却管不了人心,不能让人心服。亲情友情诚然珍贵,时间可能会让其酿出酒亦可能熬出毒,生命只有一次,我不敢赌。就像这次,我赌了人心,却是让千百人跟着饿肚子。以后我再也不会了,我只靠自己,告诉我,我能相信你们吗?”徐吉说着眼睛盯着六人看。

    “回答我,我能把后背交给你们吗?”徐吉见众人沉默,紧逼不舍的追问。

    李钧和吴举鹏被徐吉的气势吓得退后一步,不知所错的样子让徐吉突然笑了,说“是不能对吧,你们扛不起这份责任,你们只是舞勺之年的孩童,回到你们父母的怀里哭泣吧,做一个悠闲的公子去吧,这里不适合你们。”

    “谁说不能,你且莫小瞧了自家!我只是没想到你竟然说出这种话而已。”孙五红着眼睛吼道。

    “就是,我们哪有你说的那么不堪,男儿在世自有担当,我们扛得起!”赵庭也是有些不服气的说。

    “背嵬军之后个个都是有担当的好男儿,不服来战!”钱宝热血上涌的就要跟徐吉比个高下。

    “徐哥哥,我以为我们是兄弟了!”李钧复杂的说。

    “口说无凭,徐哥哥你且看以后就是,何以说出如此伤人心的话。”周士财眼神坚定的说。

    “周兄所言甚是,徐哥哥且看以后,再做定论便是。”吴举鹏亦是附和道。

    徐吉看着六个活宝,回头遣走了灵儿,严肃的说:“吉在此谢过诸位兄弟,我的后背就交给诸位了,现在劳烦诸位兄弟前去茅草城,每人挑选健壮的劳力五十人,进行操练。不求个人勇武,只求尊的号令,略懂军阵就好。”

    “粮食管饱,毕竟训练没有体力不行的,现在就把你们的私粮贡献出来吧。我知各位兄弟都把私房钱想法设法变成粮食,今日托人运来了。吉更知道诸位兄弟心有疑虑,我只是担心今年的海商会欺压灾民,所以让其有自保之力而已。”

    听得徐吉如此说,六宝却是松了一口气。背嵬军的第一条就是精忠报国,若让其造反却是万万不可。随即六人散去,按照徐吉的要求各自带着五十人,去后山远处的树林,进行秘密训练。至于今日运来的口粮本来就是准备分给众人的,既然都是吃,用于训练,对于自小接受军队式教育出身的这六人而言更能接受。

    紧了紧有些松弛的腰带,暗自叹息,这难道这就是所谓的衣带渐宽终不悔,我这又是何必啊!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南宋客家人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南宋客家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南宋客家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南宋客家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