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热火朝天庆开工 败家之名满州城(二)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南宋客家人第十一章热火朝天庆开工 败家之名满州城(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本就不多的粮食,看着灾民日渐增多,徐吉内心有些不安。或许不能指望官府能够支援安抚灾民了。这几百人坚持到九月商船到来,还是可以的,若人数一天天的增加,多大的家业也会被吃穷。想到此处,着灵儿把李三请来。

    徐吉把仅有的八千贯给李三并让他带上十二艘船,去内地购粮,顺便带着训练一百五十个好手。

    临行前徐吉找到李三叮嘱道:“李大哥,此去其一务必把这批人训练出来,如此下去,我们根本支持不到明年,成败在此一举。其二沿途募捐,出资者不管多少,刻碑赞颂,立于装船处。每满一艘,返航一艘,不得延误,我怀疑有人在阻挠此事,若沿途有人刁难,务必忍让,只要能把粮食运来,多花些银钱也无妨。”

    “其三石灰等消毒物品,药材亦是重中之重,药材只要采买到半船立马回航,不可马虎。现在西面生病者已超过四十人。若得不到控制,后果不堪设想。其五落实吴掌柜何时能返回,催促其日夜航行速回,不得耽误。望自珍重!”徐吉肃颜道。

    “少爷放心,李三定当不负公子信任,必会将此事办得妥当。”李三见徐吉竟然如此信任于自己,也是有点感动。

    “不论如何,船只分两拨,一波在明处,吸引目光。另支船队昼伏夜出,务必保证尽快将粮食运来。”徐吉向李三郑重的施礼道。

    “少爷,李三受不起您的大礼。士为知己者死,我李三这条命以后就是您的了。”李三回礼道。

    徐吉与李三又是密谈许久,方才让李三带着船只悄然出发。而徐吉心里却仍是隐隐觉得不安,却不知为何产生如此情绪。

    第六天,乐清知县派来贴司慰问学习,俨然把徐吉的义举当做了典范,欲要在乐清推广。乐清此举,俨然把徐吉的所作所为当做了敛财的手段,却让徐吉当恶人,此招不得不说是歹毒无比。虽然徐吉很不高兴,却也得带人前去迎接。只见那贴司带着浩浩荡荡的队伍,带着乐清知县的赞誉和勉励,对徐吉很是夸赞一番。

    可恨的是顺便捎了一些找不到来此之路的灾民,说是为灾民考虑,其县心怀百姓,不忍其多受苦难。替百姓指一条活路。徐吉事后落实,那都是逃去乐清的流民,却被乐清知县甩鼻涕一般,借着学习之名甩给了徐吉,让徐吉对乐清官衙所作所为好是气愤,背地里把那帮心思歹毒之人骂了个狗血淋头,方才稍稍解气。

    刚开始灵儿还小声的说,徐吉不该骂人,这样有辱斯文。可是当灵儿听明白个中缘由后,竟是陪着徐吉一起骂了起来。徐吉没想到一个小丫头骂起人来,亦是不逞多让,让徐吉听来也是过瘾非常。

    就在两人骂的有气无力之时,被吩咐去负责统计记录灾民信息的账房楚铭来找徐吉。乐清来的灾民已经接收完毕,都已安排到了工地具体工程中去。说如此下去会让本就缺少的粮食却是更加不够。

    看着楚铭拿来的名册,灾民人数猛然增长到五百七十人,粮食确实非常紧张了,徐吉只好让其着人到附近购粮,千方百计的才买来二十石,严冬将近,谁也不愿出售自家口粮,听说卖家如割其肉的心疼表情,让徐吉都没脸再次上门了。

    那贴司在客栈里装了一肚子美食、酒水而归,并且很幸运的捡到了徐吉掉到桌子上的一张会票。

    临走之时,邀请徐吉去乐清做客,好让其尽一尽地主之宜。其真诚之意让人难以推辞,徐吉不得不在众人离去之时强行挤出泪水,如此众人才心满意足的离开!

    第七天,本地里长带着几十把锄头,铁料三石,精米十二石而来,徐吉带领众人出迎一里。看着这群憨厚朴实的乡里老农,徐吉内心感慨:“徐吉代一众苦难民众,在此谢过刘里长大恩。”

    “徐公子,悲天悯人,心怀百姓。古往圣贤亦不过如此,实乃我辈楷模。”刘里长说。

    “刘里长谬赞了,吉担不起如此赞誉。”徐吉谦虚道。

    “佛家有云,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徐公子,此举实乃活人无数,让我辈亦是无比汗颜。于是号召全村之人,将自家口粮匀出一二,聊表心意。”刘里长感叹道。

    “多谢刘里长大义,此举亦是功德无量。”徐吉说。

    “徐公子诸事繁忙,老夫等人不便多加打搅,既然粮食物资俱已交付,这就告辞。”刘里长说着,饭也不吃就带着民众返回。

    第八天,灾民共计一千一百零五人,人员剧增导致粮食危机,一日一餐,每人一个馒头。居住紧缺,虽加紧施工,亦是不足,仍有不少露宿舍外,或是几家男女分开集聚一户。徐吉因为粮食的缺少,亦是节省口粮,饭食减半。从而导致体力不济,剧烈活动久了饿的就快,每日练功的习惯亦是被迫停了下来。

    徐吉知道在有心人的可以运作之下,四面八方的灾民都在向此汇聚,这大大超出了徐吉的预料。却是对此毫无办法。除非走人,不过如此一来,想必背后主使之人定当反口咬住此事不放,让徐家身败名裂都是小事。想到本事好心做事,却为小人算计,徐吉满心怒火却无可奈何,着实脑仁。于是着人带着写明自己猜测的书信,回温州城采购些许粮食应急。并请父亲查明此事,是否如自己所想那般,好有准备。

    第九天,因病死去一十四人,,全部火化深埋。石灰消毒,低烧或是有咳嗽异状者皆被单独隔离。严格控制人员接触。整个工地弥漫着恐慌。截至此时,共建可居住茅草屋四百六十二户,茅厕一百,浴池五十八间。柴草每户备满,剩余若干,欣喜的是在后山不远处发现少许石炭矿脉,掘之。粮食告罄,一日一餐,每人面羹一碗,说是面羹,却是麦粟煮粥,勉强充饥。

    第十天,父亲从温州城运来米五十石,说这是从城里粮店所能购买的极限。因淮甸瘟疫造成温州城恐慌,百姓兀自存粮,米价奇高,粮店限量惜售。这一些是同行看在往日的薄面方才高价采购而来。仅此一次,下不为例。

    至于徐吉所说之事,徐谦亦有所知。说这是本城同行史家勾结官府,顺势给徐家下的套。目的就是凭此拖垮温州徐家,至于幕后之人以及后续动作,徐谦说他会尽力处理此事。并着人送来书信三封。工地人员和徐吉都是一日一餐,每人稀粥一碗。

    父亲在书信上说,徐家以徐吉为骄傲,尽管满城都在私底下说徐吉是败家子。父亲还说母亲想念的紧,欲来港口探望,为父亲所阻。全家一切安好,城里有传言说流民生病者已有百人之多,却无医可用,无药所食。恐有大患,所以担忧徐吉的安全。一再嘱咐着说钱可以全部丢掉,徐吉不能少一根头发的回家!这让徐吉很是苦恼,最近头发掉的厉害,都想趴在地上全部找回来,包起来带回家。

    第二封信是于小露写来的,自述了这段生活中的琐碎,以及所见所闻的趣事。叮嘱徐吉注意身体,不可被人言所累。更是打趣说败家之名已传到乐清,戏称徐败家。要他有空去乐清自己听当地人是如何说道徐吉的,尤其商贾富家子弟对徐吉简直就是恨之入骨,徐吉的存在,导致乐清县令倡导商贾之家向他学习,家家都很是出了一次血。她说想看看徐吉亲耳听到当地商贾对其的评价,徐吉的脸会变成何模样。最后代她父亲向自己表达了敬佩之心。

    第三封是韩老写来的,他说本来是要把自己败家的本事编纂说书的,帮他在温州城宣传一二败家之名,谁知书没编纂完,满温州城都已经知晓了此事,让其好生懊恼了一番,责怪自己怎生不提前写信告知内情。

    戏言说完,又叮嘱平日别忘了练功,语重心长的说功夫亦是精于勤,荒于嬉。最后又嘱咐自己注意身体,还秘密的说自己已经遣了四个小后生来帮他,明天午时就到,可以帮着徐吉保护会票,也好让徐吉败家败得慢些。

    还絮叨说,本来还能多派两个的,最后考虑到徐吉粮食紧俏,就把那两个饭桶留下了,说写信的时候,那两个饭桶还要吵着自带吃食过来。让徐吉好是感慨了一阵子。

    第十一天,共建居住茅屋一千一百三十一户,茅厕三百有余,浴池一百间。煤炭每户三筐,计一百二十斤。灾民一千七百零六人,壮劳力八百七十余,粮食危机。一日一餐,海鱼汤每人两碗。午时前,韩老派来的保护会子的六个小后生押着十二石精米,蔬菜若干到来。

    六人分别为赵庭、钱宝、孙五、吴举鹏、李钧和周士财。皆是十四五岁的束发少年,个个勇武有力,一看便知都是练家子,稍有寒暄,却是知晓。都熟知战阵知识。想来也是,背嵬军的老人怎么能忍住不教授自家后辈。

    听他们在那叽叽喳喳的邀功,方才知道钱宝和周士财是偷着跑来的。近日忧愁随着跳脱的六宝嬉闹,消散些许。徐吉站在高处,向内地方向遥望,却是依然不见归来船只。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南宋客家人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南宋客家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南宋客家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南宋客家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