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打熬筋骨练此身 每逢佳节倍思亲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南宋客家人第六章 打熬筋骨练此身 每逢佳节倍思亲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徐吉跑去墙边,抓起长枪试着挥舞一下,满脸兴奋。学着杨老的样子,抚摸长枪。这一举动倒是让二老看的连连点头。

    “来,拿起你的枪向我攻击。”杨老说

    “这怎生是好,我先跟老丈学习枪法套路吧。什么招式都不会怎么攻击啊,再者弄伤杨老您就不好了。”徐吉有些忐忑的说。

    “你这小子,好生狂妄。手握兵器却不会攻击,还说什么弄伤老夫,气煞我也!”杨老听徐吉如此这般言语,气氛异常,话音刚落,长枪袭来。

    说时迟,那时快。徐吉明明看清了杨老向其攻来,却是无论如何都躲不开。本想连退带闪的躲避锋芒,结果却是还没见身体动作,就被长枪一下拍在胸口,荡了一个趔趄。瞬间胸口宛如砸了一块大石一般,喘不上气。浑身力气用不出来。胸口火辣辣的生疼。

    “再来!”杨老满意的看着自己的杰作,心情好了许多,厉声道。

    “得罪了,且让杨老知道此乃徐氏乱披风枪法。请指教!”徐吉稍一抱拳施礼道。

    谁挨打都有三分火气,徐吉前世倒是没少看功夫片,即使没怎么练过,乱刺乱打总归让其近不得身吧。俗话不是说过嘛,乱拳打死老师傅,且让你看看我的厉害,徐吉如是想着。

    只见徐吉活动了一下肩膀,深吸一口气,站得笔直,右手持枪,枪尖朝下,凝视杨老。感觉装酷装的还不够,左手摆出咏春起手式,右手随着身子把枪尖挑上了天。随后迈着小碎步向前冲起来,就在杨老错愕之时,徐吉倒先停于杨老攻击范围之外,抡圆了长枪,原地转圈。

    一边轮枪,一边大喊着:“陷阵之志,有死无生,此乃徐氏乱披风,看我枪出如龙。即使敌众我寡,亦能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哇呀呀呀~!”

    杨老这时反而抱枪而立,冷眼看着徐吉在眼前转圈。也不知转了多少圈,枪轮了多久,反正是人最后跑到对面韩老身边,被韩老一把抓住软绵绵的枪杆,令其动弹不得,反观徐吉,已然倒地不停喘息,两眼直翻,晕的天旋地转,已是不能站立。

    “这就是你徐氏乱披风枪法,简直惊天地,泣鬼神。寻常仙人亦不能近身。”韩老满脸笑容的揶揄着。

    “刚开始的气势不错,有点样子,被这小子唬了一下。最后看来还是银枪蜡头,中看不中用。”杨老随后说着:“突然冲来的架势,看上去气势汹汹,随即在我眼前转圈,转了一会儿,竟然从老夫眼里消失了。这小子不会是跑了吧。”

    说完这话,还故作疑惑的侧耳倾听了一会儿。臊得徐吉直接两眼上翻,想要晕死过去算了,这丢人丢大了。

    “小子,歇息够了赶紧起来继续,别想着在这装死。”韩老把长枪丢个躺在地上的徐吉说。

    “好吧,小子这次认真了。”徐吉无奈的起来,拍打了两下身上的尘土说。

    “求之不得,让老夫见识一下你徐家绝学到底有多厉害。”杨老不以为然的说着,随后还轻蔑的笑了笑。

    徐吉这小暴脾气,挽了挽袖子。啐了两口唾沫于手心搓了搓,狠狠的抓起长枪。想了想之前徐老的招式,似模似样的耍了几招。虽动作并不娴熟,却也学的有模有样。挥舞到生涩处,再停下来想一想,继续挥枪,也不着急向杨老进攻。

    如此这般过了半个时辰,杨老就这样静静的看着他耍宝,也不见有何动作。反观徐吉动作却愈加娴熟,基本招式连接转换的倒也连贯,练到兴起时,忽然向杨老攻去。

    嘴上喊一声:“小心了!”年轻的身体,敏捷还是有的,速度也不算慢,姿势不差。正在徐吉洋洋得意,自以为得逞的时候,只听“当~!”的一声,杨老横刀立马的站在那,徐吉直直刺出的长枪却被荡飞,远远的掉到地上。

    “速度不错,但并不能为求速度就握枪不稳。武器就是你的性命,人在枪在。战场丢掉武器跟死亡没什么两样。”杨老色厉内荏的训斥道。

    “下面我再把这一套枪法重新演练一遍,你从旁学习。”杨老说着就开始挥舞长枪。

    徐吉见此,连忙在不远处跟着挥舞,一边模仿,一边记忆招式动作。韩小六就在一边指点出徐吉的不足之处。并讲解动作要领。

    功夫这东西,从发力技巧到动作变换,以至于应敌运用技巧都需要师傅口口相传,亲自指点的。并不是给一本口诀功法秘籍就能练成的。

    当然,还需要刻苦练习,每日熟悉,才能练好练精。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说的就是如此。说话间,杨老收枪而立。徐吉却是自觉的从头开始继续练习。

    杨老和韩老见徐吉记熟要领,时间已不早了就让徐吉停下,并嘱咐一番,这段时间不用来此,让其在家勤加练习云云。徐吉就告辞二老,返回店铺。

    来到柜台,见到吴掌柜和伙计们都很是兴奋,遂一打听,原来明日就是中秋节。午后店里就要收拾妥当打烊,放假三天。就在这时吴掌柜近前说道:“少爷,账面已经妥当,不再变更。老夫已着下人收拾完整,是否现在关门打烊?”

    “既然吴掌柜已经安排妥当,那就都散了吧。这些您做主就好,莫需向自家请示。”徐吉笑笑说道。

    既然人家已经在赶着走了,徐吉也不多留。把账目锁进钱柜,走出店门,看着吴掌柜锁好贴完封条,对其拱拱手就离去了。

    走进庭院,就看见婉儿手里捧着一堆花灯,五颜六色的甚是漂亮。向前问道:“婉儿,这要作甚?”

    “啊,大哥回来了。明日中秋,要到前街河里放花灯的,那时小河灯浮漫水面,闪烁灿烂就像星空一样美丽。煞是好看。”婉儿叽叽喳喳的跟徐吉说着。

    “还有啊,大哥,过了十五,十六我们全家都要出远门的。”婉儿眨眨眼睛继续道:“每年此时,潮水比平时都要大的,浪头铺天盖地的从远处赶来,越来越高,越来越响,犹如万马奔腾,很是壮观。想必现在都有好些人前去观看了。”

    “每年也是十六的时候,观潮的人最是热闹,到了晚间人群涌动,各种好吃的好玩的也有卖的,可以一直玩到天亮不用睡觉。”婉儿越说越是兴奋,又说:“大哥,你想想啊,坐在小摊上一边吃着美味,头顶是圆圆的皓月,远处是高高的浪潮,万马奔腾般齐齐涌来,近处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大公子,小娘子的到处都是。想想就让人兴奋呢。”

    “好啦,好啦。留着精神后天去了再兴奋吧。可以让你兴奋一整天加一整夜。就怕到时候不知哪个小懒虫会打瞌睡奥。”徐吉溺爱的拍拍婉儿的肩膀说道。

    先去母亲处问候了一声,然后一个人回到房间。看着这陌生又才熟悉的一切。想着明日的中秋夜,徐吉没来由的想起前世。

    以前过中秋节,父亲总是在庭院里摆上桌子,供上各种月饼,苹果梨子什么的,吃货徐吉,总是一会拿点那,一会吃点这个。被父亲呵斥不断,跟屁虫的小妹自己总是不敢拿,徐吉拿来了,总要被她分去一大半。母亲就忙活一大桌子菜,一般都是自己和妹妹爱吃的。爷爷奶奶前几年也是过来的,自从分别离世之后,一家四口就围在桌子边,唠唠家常,互相说说这些日子的烦恼心事。

    后来,工作越来越忙。生活压力都挑在自己的肩膀上。生活中的各种开支催着自己不断前行。每次回到家也就不再与他们多说什么。即使有点闲暇也是窝在电脑前,父母过来说两句就应付,说多了就不耐烦。

    再后来自己到了这里,回不去了。抬头看天,太阳依然刺眼,许是看到时间久了,耀的眼睛生疼,泪流不止。心情烦躁就开始在屋子里练拳。或许只有自己一直忙碌着,才不会胡思乱想。

    自从昨天下午,徐吉除了吃饭一直到晚间饭前都窝在屋子里。在屋里疯狂的练功夫,累了就睡觉,醒了就继续。直到把自己折腾的筋疲力尽为止。

    丫鬟灵儿,来了几次,见徐吉在练功也就没说什么。直到母亲让她来喊徐吉吃饭。

    庭中一张大桌,其上摆满各种水果,小食,其中还有月团。又叫小饼。一大家子人按序就做,丫鬟小厮亦是在另一桌陪着。叽叽喳喳的说笑声,明明近在耳边,徐吉却觉得像远在天边。只是顾着吃食也不说话。

    “我儿怎生如此,莫非有何心事?”母亲关心的问道。

    “回母亲的话,孩儿没事,许是有些累了。”徐吉勉强的笑笑说。

    “听说我儿最近在练功夫,不知可有此事?”母亲接着问道。

    “奥?难道我儿志在驰骋沙场,得些军功回来,光宗耀祖?”徐谦饶有兴趣的插话道。

    “确有此事,孩儿跟几个战场老兵学了一些,用来强身健体的”徐吉说:“难道母亲看不出来,孩儿已经结实许多?”

    “回父亲的话,披甲上阵这种事情,孩儿是做不来的。仅是练些花架子,强身健气而已。”徐吉向徐谦回话道。徐谦听后点点头并未再多问。兀自喝着酒,听一家人在说着坊间的趣事。

    “本就管着账簿,是个劳神的营生。现在又练武劳费体力。再好的身子也不禁折腾的。”母亲责备的说:“看你这都憔悴了许多,还说身体结实呢。怎生让为娘放心。”母亲责备的说道。

    “劳烦母亲担忧了,孩儿没事,身体精神都好着呢。”感受到浓浓的关爱,徐吉笑了笑说。

    徐吉自我嘲笑了一番,内心想着:在这里亲情依旧,却想着得陇望蜀,世间哪里有那么多的两全其美。实在是贪心的紧。兄弟姐妹相处和谐,自己也没有以往的生活压力,生活节奏也是散漫异常,这种悠闲的日子还不知足。难道还要挖空心思,求那虚无缥缈的反穿回去?想来也是不可能之事,既然如此,何必自寻苦恼。过好现在,珍惜眼前的生活才是正道。

    想到此处,就与父母二姨娘,还有婉儿,徐莽他们一起开始了风花雪月的闲聊。一番热闹却也冲淡了徐吉那些乱七八糟的自怜自哀。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南宋客家人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南宋客家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南宋客家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南宋客家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