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生活在这个时代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异命起源第三章 生活在这个时代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书颖冰无奈,只得有意蹭了一点抹茶酱到嘴角边,然后发出了“唔嗯”的声音。

    罗昭远闻声迷迷糊糊地转过头看了她一眼,发现她的眼神已经不知道飘到了哪里去,可能是盯着天花板,也可能什么都没有看,总归不知道是在想些什么,明显是在走神。

    书颖冰的侧脸虽不比正脸更美,但却因为天然的半露而显出一种遮掩下的朦胧感,长长的睫毛下盈着一对清丽的眸子,让人联想到了月夜下闪着粼粼波光的小池塘。

    这时罗昭远也发现了她嘴角上的东西,下意识伸手拭去了粘在书颖冰嘴角的一点抹茶酱。

    “还说我。你啊,傻不傻,都沾嘴上了。”罗昭远嘿嘿地笑了笑,女孩像是明白了什么,脸不由红了起来,如同初放的樱花透出淡粉色的白。

    或许是书颖冰努力闪躲自己视线的举动有些笨拙,也可能是罗昭远听见她小声地、埋怨地嘀咕了一句“知道了”,他一时间变得很开心,内心也得意起来,全然没有意识到这是现代小情侣中常见的一幕——女生包容,然而男生智障。

    正巧这时,电视机循环播放着回到了城市新闻,主持人又念起了祁九德离奇死亡的案件,书颖冰她听得有些讶异,不由问了一句,避开了前面的话题:“这个人不久前刚来过我们学校做报告,我去听过,怎么就出事了?”

    罗昭远还想数落一下书颖冰不专心吃饭,才发觉这是自己起床时听到的那一则新闻,不由愣了一愣,也侧耳听起报道的内容来。毕竟事关白海,白海是跟他们生活联系最密切的部分,他们在本地就读的明江大学,正式的官方名称是白海大学明江分校区。

    至于白海是什么,这很难简单地说清楚,有一段相当长的历史,得从很早时候说起。

    回想起来,那是一个中国人在国际上饱受冷眼的年代,出于“种种的原因”,在国际大奖中缺席的总是中国人。拿不到最高荣誉的奖项,没有资格参加科研协议,中国的科学家出国面临严格的政治审查,经常被视作是从科技落后国派来的间谍,窥探别国的机密。

    在那个四处是旁观的冷眼,讥讽与嘲笑不断的环境中,有这样一群人站了出来——当良兰玉博士和她的研究团队宣布已经找到将人类寿命延长五十年的手段时,世界甚至还未从薛振博士成功治愈AIDS的震惊中恢复过来。

    这些人后来被认为是“白海时代”的开拓者,而今无一不是“白海”的巨头。

    有人欢呼,自然有人错愕。曾几何时被视作不可能的事情而今成了现实,历史的发展似乎总喜欢以出乎意料的一面向人们证明他们目光的浅短。连中国人包揽了那一年的诺贝尔生物学医学奖项这样的事情都发生了,那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

    这群疯子还大胆地指出:融合信息技术与生化科技的学术研究,将会成为未来三十年内颠覆人类社会的原动力,自然科学的想象力与社会学的想象力从此将合二为一,掀起新一轮的革命,其能量会远胜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更近于寒武纪的生命大爆发。

    这番话成为了二十一世纪最癫狂的论断,仍旧是带着讽刺和看戏的心情,许多人开始关注这个在生化领域研究不太受重视的东方国家。究竟中国在一鸣惊人后,是将继续一飞冲天、无可阻碍,还是说又会重重坠落、埋没于尘土?

    答案对当时的人们来说既模糊,也清晰。

    然而,尽管包括许多国民在内的人都没有对这之后的发展抱有更多的期待,但相较于之后的众多发现,这两项突破反倒像是大师随手的涂鸦,还远远不是巨匠手上那一幅可以流芳百世的《向日葵》。

    神迹确确实实出现了。

    继那之后,中国的生化领域就仿佛神话再临,不断产生着跨世纪的新发现,有人治愈了从前被视为是不可能的绝症,有人提出了端粒修复理论的大胆假设,有人发明了基因修复手术……霍许光、李木依、吴禹、陈健华、赵氏兄弟……在生化领域一个又一个不到二十五岁的革命与开拓者面前,同时期的无数老辈科学家只能黯然失色,渐渐无声。

    当星辰升起时,群山也为之沉寂。

    时人赞曰:“既有窥知上道之智谋,亦有邦国中兴之韬略,博古通今,是为圣儒,乃是当代知识分子中的楷模与典范。”

    这些年在大街小巷和各大网络社区沸腾的话题不是偶像也不是网红,而是这些年纪轻轻的中国科研精英。一袭干净的白衣配上冷峻的面庞,他们成为了新生代的少女杀手,很快藉由不知名的渠道,他们的个人信息就被刷爆了网络。直到人们在网上点开这些年轻科学家的资料时,大家才惊愕地发现他们所有人竟然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白海大学一期生。

    当时谈及国内最高学府,民间思维仍停留在首都那两个庞然大物上,思来想去大家本以为这莫名其妙冒出来的白海是哪儿的泥腿子,可是在白海大学的百科资料里他们却看到了让人跌破眼镜的字眼:直属中国生命科学院,“白海”计划设立。

    如果二十一世纪初有人跟你提到中国生命科学院,那是子虚乌有的东西,因为十年前中国生命科学院才脱胎于中科院,是国内专门攻克生化研究的最高学术领导机构。中国生科院在成立时被民众认为是一桩天大的笑话,可谁又能预测到形势在这短短数年里能有如此大的转变?咿呀学步的中国现在俨然成为了一骑绝尘的巨人,再无人敢去诟病一二,它在国民心中的光辉形象甚至盖过了原本的中科院。

    最早人们看到白海大学的招生介绍是中国生命科学院的直属院校,没人会当真,但事实确实惊到了那些早早做出判断的人,吃惊的程度完全不亚于你在路上看到一个挂着“中南海临时办事处”牌子的小破院,一脚蹬开大门想看看是哪来的江湖骗子,结果却被以擅闯国家机关的罪名起诉。

    可人们转念一想又觉得合理,比起一个泥腿子的身份,他们更愿意相信诞生出人才的地方特殊,与许多国家不同,中国人的内心有着根深蒂固的国族观念,他们的信仰是贫乏的,多数人都不信教,然而他们却对自身拥有的文化和社会群体有着强烈的归属和自豪感,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力恰恰成为了这个文明存续至今的关键。

    借助网络上的竞相吐槽,白海大学闻名全国,最终神化为了男女老少心目中的至高殿堂,远比旧社会的那座紫禁城,它更能收获一个国家全体国民内心的尊崇与敬畏。顺应着民众的呼声,不久后中央开启了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其中针对生命科学领域特许白海大学设直属初高中和本科生部固定培养人才,脱离高考招生,给予高度的放权。

    举国震惊。

    生活中,白海大学与药企巨头云都制药合作,使得原本昂贵的尖端药物在科研飞速发展的当下变得愈发平民,并彻底实现了全民的医疗保障,白海大学又与地产巨头凡达集团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建设了许多的益民广场,用于民众文娱健身和推广新型医疗设备,致力于从基因药物和体育锻炼两方面入手改善全民族的身体素质。

    中国人享受着科技进步带来的直接成果,时至今日,所有人都认为“白海”是建国以来最成功的一大创举。尖端领域学术理论对普通民众来说遥不可及,他们根本搞不明白,盲目的社会氛围也使得人们从来未曾多想,更别说是细细探究那些创世纪的科研成就的诞生是有多么的“不可能”——那些忽然出现的成果仿佛从天而降,像一夜之间荷花开满了整个池塘,除了用神迹来解释外,别无他法。

    现在每个小孩会高声呼出自己想要成为科学家的理想,更多的青年也愿意去投身学术研究,民众的精神中出现了“白海”这样的字眼,使得国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他们相信自己已今非昔比,同时真真切切触及到了那个全民族千百年的梦想。

    白海大学现今被视作是“生命科学圣地”,云集了全国乃至于全球各地有志于投身生化研究的非常人物,校长薛振本人的地位宛如教父。有传言,所有优秀的白海研究生在毕业前夕都会收到一封神秘的邀请函,邀请他们加入白海的地下研究机构,去进行“更深一步”的研究。那份邀请函上盖着中国生命科学院的章,只要回应这样的一封邀请函,你就能够成为科研精英们的一份子,从此是地位尊崇的“白海学者”,成为兴国兴邦的栋梁。

    可以说,这个时代是白海的时代,而中国,则是有了白海的中国。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异命起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异命起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异命起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异命起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