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望都之战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捺钵王朝之辽圣宗第一百零四章 望都之战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燕燕听隆绪的表态,知道他一定会支持按律处置,满意地点了点头。转眼看到仍然跪着的萧挞凛,想起一事,便不叫他起来,冷冷道:

    “有件事还要问你,去冬你多次提出要加强西北兵力,削弱达览阿钵的兵权以防不测。还说萧图玉不能胜任西北招讨使。问你有什么根据,你只说萧图玉做了达览阿钵的女婿,必不能约束他。当时哀家就觉得奇怪,疑你说话藏头露尾定有原因。现在看来一定是道士奴说了什么。”

    挞凛羞愧得满脸通红,懊悔道:

    “太后明鉴,说得正是。微臣糊涂,没有说实话。道士奴说达览阿钵答应一旦他们在朝廷得手,就起兵响应。”

    “太妃呢?”

    “太妃,太妃和阿钵一心。”

    燕燕呵呵笑了,手点着挞凛道:

    “总算道士奴没有得逞,不然现在达览阿钵就起兵杀来了,不但道士奴留不下一条命,契丹都会亡国。萧挞凛啊萧挞凛,你为了义气,竟然宁可冒这样的风险!你知罪吗?”

    挞凛张口结舌。他绝不单单是为了道士奴,这件事牵扯到皇上,危及两宫之间的微妙关系。他本想消除祸患于无形,没想到惹了更大的麻烦。作为一个处事谨慎的老将,他不应该犯这种错误,这件事实在有些不可思议。道士奴怎么可能在如此严密的看管之下策动完成政变这么大的事呢?他开始想不明白,现在越琢磨越觉得有鬼。一定是有人买通了看守的人,有意偷偷放耶律高十等人出入,让道士奴顺利实现他的计划,然后再布下天罗地网。他玩弄道士奴于股掌之中,也玩弄自己、皇帝和朝廷于股掌之中。这个人是谁呢?只有隔壁那个留守府中的梁国王有此心机手段。可是现在什么也不能说,只能认罪,他重重地磕头道:

    “臣知罪,臣错了。请让臣去西北接替萧图玉,戴罪立功。如果达览阿钵有异志,臣一定能制服他,不让他威胁朝廷,保西北一方平安。”

    “保西北一方平安?以你的处世原则、你和太妃的关系和阿钵的交情,他们真的反了你下得了手吗?怎么知道到时候你不会循私情放他们逃走呢?”

    萧挞凛忍不住抬头,疑惑地看了一眼太后,太妃是他敬重的人,可更是太后的亲姐姐啊,萧二嫚死后太后只有这一个同胞姐妹了。即使徇私情至少也有一半是为了太后啊。当他看到对面那双眼睛里闪着的冷澈的光,心里不得不佩服那中间显示的冷静。

    这时,北枢密院的一个官员匆匆来到门口,朝里面探头探脑张望,韩德让起身走了出去。不一会儿转回来的时候,他的脸上带着微笑,朝燕燕和隆绪抱拳道:

    “恭喜太后和皇上,咱们的驸马送贺礼来了。”

    众人都是一怔。这位大丞相很少谈笑风生,今天显然是为了缓解这里的紧张气氛才有意开玩笑。

    燕燕道:

    “驸马?哪个驸马?萧排押吗?”

    皇帝的女儿都还没有出嫁。萧恒德死后,燕燕只有两个女婿,一个是萧继远,就在眼前,另一个是东京留守萧排押。

    德让笑道:

    “太后忘了义成公主吗?银夏的使者刚刚到,今年三月,李继迁攻占了灵州,将那里改名为西平府,准备立为首府。朝廷五年前封他为西平王,这下总算名至实归了。”

    这个好消息实在来得很及时,众人都松了一口气。燕燕也缓和了脸色,微笑道:

    “可不是女婿么?可怜耶律汀那孩子,出塞十好几年了吧,总算熬出了头。萧挞凛你起来把,达览阿钵的事回头再好好说。”

    “太后,义成公主出嫁十六年了,是打败赵光义大举进攻那年的事。”

    德让道。他没有明说,可是所有的人都想起了耶律休哥。燕燕看了他一眼,叹道:

    “当年韩德威提出和亲,大臣们都反对,觉得李继迁成不了气候。韩德威说河西战略地位重要,李继迁有不俗之气,一旦成功就可以成为掎角之势牵制开封。真的被他说中了。”

    “母后英明,采纳了他的主张,经过十几年现在大家才看清楚母后当年何等远见卓识。”

    隆绪忙不迭地迎合称颂。韩德让道:

    “据枢密院的情报,去年年底,灵州告急,开封进退失据,将七月刚刚任命的镇、定、高阳关三路副都部署兼镇州都部署王超紧急调往西边担任西面行营都部署,率领六万兵马支援灵州。结果他率领着大队人马还没赶到,灵州就陷落了。恰在此时咱们打了遂城、保州几仗,宋军前线空虚,我军屡屡得手,赵恒气得直跺脚呢。现在灵州一失,宋国西北塌了一角,不但通往西域的道路断绝,连西北战马的来源也没有了。而且只怕今后这个李继迁有了灵州做根据地会闹的更欢了。”

    帐中议论纷纷,刚才剑拔弩张的气氛松弛下来。耶律隆庆见机道:

    “灵州变天,开封必定调整军事部署,咱们也要研究如何应对,加上北边的达览阿钵,有好多大事都要商议。但今天大家都又饿又乏了,母后,皇上,不如明天朝会接着再议。现在那边的婚宴还一直等着不敢开始呢。”

    燕燕看了一眼帐中的铜漏,有些惊讶道:

    “这都过了未时,都怎么还在等。不是让他们先开始的么?“

    隆庆道:

    “母后和皇上不到谁敢动筷。”

    燕燕忽然觉得肚子咕咕在叫,见大家都眼巴巴看着自己,笑道:

    “是哀家的错了。别让几个蟊贼搅了隆庆的大喜。走吧,走吧,都去好好贺一贺。隆庆,继远,你们是主角,快快换了衣服来。齐国和玫儿嘴上不敢说,心里不知道有多委屈呢。”

    众人如蒙大赦纷纷去了,燕燕走到床边,看着隆绪扶起皇后,也挽了菩萨哥的一只手,边走边说道:

    “我的儿,把你和宝宝饿坏了吧。让你不要来你非要来,来了就着急上火又没人顾上照顾。哪里就到了那步田地。姑姑从来没有怀疑过你和皇帝的孝心。”

    搀着菩萨哥另一只手的隆绪赶紧道:

    “母后明鉴。”

    燕燕瞥了皇帝一眼,柔声对儿媳道:

    “你什么也不用操心,只要好好把孩子生下来,这一次一点闪失都不能有。天可怜见,要是个男孩子,他可是要当咱们契丹的嗣君呢。”

    燕燕不止一次说过要立菩萨哥的儿子做太子,菩萨哥总是谦逊推辞,这一次却挣脱太后和皇帝的手臂要大礼谢恩,被燕燕紧紧攥住没有让她跪下。菩萨哥只好屈了屈膝,哽咽道:

    “谢母后,我一定好好把他养大,不辜负母后的厚望。”

    统和二十一年(1003年)的新年朝廷是在燕山北麓的鸳鸯泊过的。结冰的湖面白雪如银霜雾迷蒙,天鹅北归,野鸭成群。然这里的天鹅嗉子里很少珍珠,冰下的鱼虾也没有那么肥美。行营春捺钵不去长春州而到鸳鸯泊往往意味着放弃一次豪华的猎事,而准备开始一场南边的大战。

    自从李继迁攻下灵州,朝廷就决定趁着开封首尾难顾打一场一决胜负的大战。从先帝的保宁十一年(979年)赵光义发动第一次进攻南京的战战争算起,这场南北战争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现在双方都明白了,南北势均力敌,契丹兵强马壮,宋国国力雄厚,谁也改变不了现状。然而要想彻底了结恩怨,直接和谈走不通。曾经有过不止一次的媾和尝试都没有成功,也注定不能成功,只有以战止战以战求和。

    南京留守耶律隆绪经过几次尝试,知道靠自己一举收复两州三关的梦想只是缥缈云烟,不再一马当先叫喊开战,而宁愿将军国大事的谋划权交回到北枢密院,大丞相韩德让开始冷静筹谋下这场大战。在坐冬议政的朝会上他谈出自己的想法:

    “李继迁势头正盛,开封首尾难顾。开封屡屡扩大军队招募丁勇,全国兵力已经比赵匡胤时增加一倍,达到大约六十万。按照它重内轻外的国策,永远要留一半军队在开封周围。现在南方和各地边防最少占用十万,西边调用了十万,河北最多还有十万兵力。咱们调动二十万大军,就可以和宋人决一雄雌。”

    隆绪毫不犹豫地首先表示支持,说道:

    “丞相说得对,现在开战时机正好。“

    这样的大事别人都不敢轻易开口,耶律隆庆见无人接茬,便调侃道:

    “丞相一贯主张每一仗都要有明确的目标,这样一场大仗要达到什么目的呢?总不会是要灭了宋国吧。“

    ”老朽刚才说了,现在不是五十年前,双方势均力敌,谁也不可能吞掉了对方。这一战就是要打到赵恒投降求和。“

    ”其实开封早就求和了,只要咱们开口,我想完全用不着大功干戈。“仍是隆庆说道。

    ”那样的求和事实证明行不通,这一次必须要按咱们的条件缔结和约。”

    “什么条件呢?”耶律隆庆问。

    “这场仗是赵光义挑起来的,打了这么多年,死了无数人,百姓受了无尽的苦,朝廷花了流水般的银子,总要让开封付出代价,咱们的条件就是收回两州三关。”

    韩德让的话让隆庆怔了一怔,想起四年多前自己新官上任时主张武力收复两州三关何等气壮山河,可是打了多年,亲自领兵、充当前锋都没有能改变边界一步。不管是打是谈,他倒真想看看自己这个武将做不到的事一只会夸夸其谈的文臣如何做到。他往椅子背上一靠,闲闲说道:

    “小王忝为南京留守,何尝不是这样想的,可是打了几年也没有结果,这次全看丞相的了。”

    会议决定立即开始集括兵马,准备年底之前开战。与此同时,继续骚扰和破坏边境上修筑的防御工事,为出兵减少阻碍。其时,宋国边界的水泊塘陂已经连成一片,只有从边吴淀(今保定清苑区东约三十里)到长城口还有百余里没有合拢。这里是太行山脚,地势高亢,留不住水。这里成为是契丹骑兵出入的通途,也是耶律隆庆两次发兵的进军路线。赵恒采纳大臣的建议,制定了修建方田的战略,所谓方田,就是在地上挖宽五尺(约今一米五)深七尺的大坑,连成一片,后面配以栅栏,形成密密麻点般的陷马坑。这个战略早在赵光义时就被提出,这个时候才大规模付诸实施。

    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和北府宰相耶律奴瓜奉命率一万人马兵出战。他们在定州以北五十里的地方和宋军遭遇。这时王超已从西北又调回河北,担任定州行营都部署。他派副都部署王继忠为前锋出战。萧挞凛知道宋军畏惧野战,保守持重的特点,布兵切断前锋的后路,威慑定州主力不敢增援。王继忠手下只有一千五百人马,等到发现被包围已经后撤无路,援军无望。激战了两个昼夜,王继忠走投无路,举手投降。

    韩德让正在北枢密院筹划即将开始的大战。手下官员来报,萧挞凛和耶律奴瓜出并骚扰得胜,俘虏了宋军的定州副都部署王继忠。德让一听大喜,真是困了就来枕头。定州是河北三镇之一,从这个副都部署口中一定能了解更多宋军的军事部署情况,决定亲自提审。在这之前,他审问了其他被俘的宋军,了解王继忠的情况。几个人了解下来,韩德让大喜过望,深信这次捉到了一条大鱼,这条大鱼的价值远不止一个前线副都部署,三年前俘虏的高阳关都部署康保裔比他的官还大。这个王继忠的特殊身份正是韩德让此时求之而不得的人!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捺钵王朝之辽圣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捺钵王朝之辽圣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捺钵王朝之辽圣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捺钵王朝之辽圣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