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荣辱与共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捺钵王朝之辽圣宗第一百零三章 荣辱与共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母后,发生了什么事?”隆绪声音沙哑地问道。

    燕燕看了皇帝一眼,语调清冷地道:

    “皇帝不知道么?”

    这句话说得隆绪心里一个激灵,攥紧的手心里渗出汗水:

    “儿子毫无所知。”

    “等等,隆庆回来就清楚了。”

    萧挞凛一听到出事就冲向门口,见南京留守府的亲兵们在帐门外筑起了一道严密壁垒,一个小校拦住挞凛,老将大声吼道:

    “本帅是南京统军使,你不认识吗?”

    士兵恭谨却坚决道:

    “王爷有命,为了太后、皇上的安全这道防线不许任何人出入。”

    “谁在负责,把他叫来!”

    小校不理他,气得挞凛跺脚大吼:

    “南京军队都归老子指挥,梁王府出事必须出去调兵,你们有几个脑袋敢拦老子!”

    可是如同对牛弹琴。挞凛奔回到太后面前,脸涨得紫青,强压着激愤定声道:

    “请太后下旨让我出去,我要去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好调兵指挥。”

    燕燕不慌不忙道:

    “挞凛,我知道你忠勇尽职,可是隆庆既然已经有了安排,没有说需要你去支援,你就在这里陪着本宫和皇帝,保护皇后和长公主。咱们去新房里面歇息,你就在这里把守和安抚宾客。”

    “梁王府兵力有限,我必须出去才能协助梁王调动南京军队!”

    “这个不必担心,你没见萧继远去了,他有北府两万兵马可以调动,无论什么事也足以应付了。”

    挞凛像被噎住似地梗了梗脖子,说不出话来。

    新人的洞房和主帐相互连接,里面一切供张齐备,正好用来休息。燕燕让皇后躺到床上,自己和长公主斜倚在榻上。韩德让坐在太后身边的椅子上。他从开始到现在都一言未发,但是显然早已心中有数,一副稳如泰山随时准备参赞大局的神色。萧玫倚在母亲身边,心里憋屈得直想吐,又想放声大哭。好好的婚礼给搅了不说,讨厌的萧菩萨哥还睡到她的婚床上。可是她听到了太后的话,知道事情非常严重,不敢放肆撒娇只好暗自委屈。

    耶律隆绪坐到皇后床边,用手抚着被子安慰怀孕的妻子,也竭力镇定着自己。他的脑子里却如遭了雷击般久久回不过神来。当他听见母后说调动了北府兵时更为惊诧了。北、南两府掌握着除了幽云、渤海之外契丹旧有部族的所有户籍,也就是兵籍。战时负责集括兵马,平时各握有约两万人马的常备军。这些军队驻扎全国各地,并不在南京。这一次不用萧挞凛的南京兵、不用驾前御林军,而是调来萧继远的北府兵,不但舍近求远,而且显然早有准备。他越想越觉得事情诡异莫测令人毛骨悚然。

    帐外的声音清晰可闻,兵器相碰铿锵作响,喊杀声声不绝于耳,激烈的打斗声持续了一个多时辰才渐渐平缓,最后终于停止。

    时近正午,人们都口干舌燥饥肠辘辘的时候,帐门呼啦啦地大开。梁国王和萧继远被一小队亲兵簇拥着走进大帐。他们泥汗交流的脸上红光焕发目光炯炯,身上的崭新吉服变得污浊破烂血迹斑斑,在众目睽睽之下两个人昂首阔步走进内帐。隆庆对太后施了一礼说道:

    “母后,谋反已被平定,一切都不出咱们所料。母后布署英明,用兵如神,贼人不堪一击,遭到惨败。”

    “他们一共有多少人?”

    “耶律高十煽动了御林军一个将四个指挥的人马,可是有一个指挥临时拉稀,只来了三个指挥,还有一些宫里的内侍和侍卫,一共不到两千人,被打死了两百多,其余全部落网,为首的也都生擒了。”

    这时在外面大帐里维持秩序的萧挞凛走了进来,燕燕对齐国和萧玫道:

    “齐国你下去吧。玫儿,你的婚礼虽然被搅了,可是你和隆庆已经拜完天地成了夫妻。现在你是这座王府的女主人,让你娘帮着你指挥下人们安排中午的婚宴吧。咱们这里说完话也要去喝杯喜酒呢。你们出去时把隆祐叫进来,他年纪不小了,也该他来一起听听。”

    耶律隆祐今年二十四岁了,刚刚被晋封为楚国王,已经娶妻生子。他性情恬淡,没有担任朝职,平时也很少与王公大臣们交结。就连娶王妃也避开了最得势的外甥女们,只找了一个漂亮的远枝国舅族女子。今天他带着王妃来参加二哥的婚礼,刚才乱起来时,他站到萧挞凛的身边帮助维持秩序,却没有跟着进来。

    萧玫恨恨地瞪了隆庆一眼,又瞥了瞥躺在绣满鸳鸯和并蒂莲花帷帐中的菩萨哥,想说什么没有出口,不情不愿地被母亲拖着走了。一会儿耶律隆祐走了进来,燕燕让他坐在椅子上,说道:

    “隆庆,继远你们也都坐下,你把事情的经过说说。皇帝,挞凛,事先没有对你们讲,因为牵扯到御前侍卫和南京统军使,不是哀家信不过你们,只是为了避免万一打草惊蛇。”

    隆绪和挞凛一听都惊得张口结舌,隆庆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燕燕示意让他先喝口水。洞房里的桌案上备有茶水点心,萧继远过去倒了两杯茶,递给隆庆一杯,两人都一饮而尽。隆庆清了清嗓子说道:

    “去年咱们刚刚出兵回来,就接到密报,说有人秘密联络御前侍卫、御林军和宫中内侍,想要发动政变,软禁母后,拥戴皇上亲政。”

    此话一出,如又一道晴天霹雳,耶律隆绪几乎昏厥,正在晕头转向,却见萧挞凛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磕头道:

    “微臣该死!去年耶律道士奴到统军使府说这件事。微臣知道这是大逆不道,痛骂了他一顿。怕他执迷不悟还把他关在府里严加看管。微臣糊涂,看在宋国王的面上,没有举发。想不到他竟然还是做出这种丧心病狂的事来。臣有罪,请太后处罚!”

    隆庆的嘴角微微向上翘了翘,似笑非笑地说道:

    “统军使把他们关起来,严令不许放他们出去,可是却忘了他们出不去却有人能进来。这次的谋反行动由耶律道士奴谋划,耶律高十负责实施。今天本王大婚,太后和丞相离开大营来到本府,他们认为是最佳时机,便决定动手。要不是本王发现,派人潜入其中,掌握了他们的行动计划,今天是个什么结局就难以预料了。还要和萧大帅打个招呼,本王派人进了统军使府,把耶律道士奴等人也全都抓了。”

    耶律隆绪恍然大悟,知道是道士奴潜入南京联络年轻激进同道,做出了这件陷自己于万劫不复的泼天大案。他恨死了这个道士奴,十三年前击鞠场上袭击韩德让就惹了天大的麻烦,看在耶律休哥的面上母后和韩德让没有深究,对他网开一面。他却不知收敛而且越走越远。他也恨极了萧挞凛,将道士奴带在身边不但麻木不仁失于管教,出了事不和自己这个皇帝又是当事人商议,却私自捂住,酿成如此大祸。想到刚才太后那一句“皇帝不知道么?”,又想到这次行动将自己瞒得如此密不透风,他的心里一阵战栗,直直地跪到挞凛身边,脸被痛苦扭曲,说道:

    “母后,儿子有罪!竟然不知道身边侍卫有这等险恶之人。失察之罪,请母后处罚。”

    萧燕燕看着他,面色如霜,说道:

    “失察?确是失察。皇帝何必如此,哀家又没有怪你,快点起来吧。其实耶律道士奴他们想要哀家归政何必造反,他们完全可以堂堂正正提出来。哀家早就要归政,是皇帝几次都坚决不肯,哀家才勉为其难。谁不知道享受安逸,谁愿意操碎了一颗心还遭人嫌憎。”

    隆绪哪里敢起,磕下头去,流出泪来,道:

    “母后,儿子该死。请母后千万不要提归政二字。儿子在母后面前永远是愚钝无知的小儿。如果不是母后主持,契丹早都冰消瓦解,哪里有今天的万里江山,儿子何来皇位可坐。母后不辞劳苦为国辛劳,实是儿子无能离不开母后的庇护。儿子的真心天日可鉴,佛祖为证。儿子衷心祝愿母后万寿无疆,永永远远为契丹遮风挡雨,让朝廷安如磐石。耶律道士奴等人妄心揣测,离间君臣母子,十恶不赦,罪该万死。”

    “母后,臣妾和皇上一样,对御前有人心怀异志茫然失察,请母后降罪。”

    一个凄凄楚楚的细柔声音响起,皇后萧菩萨哥不知什么时候从床上下来了,挺着微微隆起的肚子颤巍巍跪到皇帝身边。隆绪看着她,禁不住眼泪滂沱而下,握住了她的手。萧燕燕大惊道:

    “菩萨哥,你这是做什么,不要命了吗?皇帝,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快起来,把皇后扶到床上去。哀家不是说了没有怪皇帝,更没有皇后的事!”

    隆绪起身来扶,菩萨哥却跪着又磕了一个头,流着泪倔强道:

    “母后,皇上和臣妾夫妻同心,荣则共荣,辱则同辱,不论皇上有什么错,臣妾都一起承担,绝不置身事外。请母后一并降罪。”

    燕燕连连点头道:

    “哀家知道了,你快起来,好好躺下。唉,今天议事你不应该参加的。”

    见菩萨哥躺到床上,燕燕松了口气,转脸对萧挞凛道:

    “你也起来吧。哀家知道你的忠心,没有告诉皇帝和你不是不相信你们,而是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才能让贼人完全没有防备。你什么都好,就是为了所谓义气是非不分当断不断。要是你知道了今天的布置,一定会制止高十,放道士奴逃跑,对不对?这样一来反贼还会藏在皇帝和哀家身边,随时都会危及朝廷。所以才瞒着你,让他们跳出来自投罗网。”

    燕燕语气中带了宽和,她对萧挞凛的为人非常了解,知道他没有参与此次谋反,只是恨他险些贻误大局。三萧是她最亲信的股肱臂膀,现在萧恒德已死,只剩下萧挞凛和萧排押。西北、南方危机四伏,战争迫在眉睫,正是用人之际,她不能再白白再折断一支翅膀。

    萧挞凛伏地痛哭,道:“臣愚钝,险些酿成大祸。反贼螳臂挡车,太后稳如泰山,他们永远成不了事。这些人谋反罪大恶极,十恶不赦。可是,耶律休哥在军中素有威望,还望朝廷对他的儿子留些仁慈。”

    萧燕燕冷冷道:

    “刚刚说句宽慰你的话,你就来替别人求情,忘了自顾不暇呢。哀家对耶律休哥比你们谁都更加同情。高粱河之战,先帝病重哀家身怀六甲准备抬棺出战,是休哥挺身而出拯救了契丹。那一次也是哀家亲手将他擢拔担任领兵。十几年前道士奴谋杀大臣,要不是看在休哥的面上对他网开一面,他哪里有今天。这一次他想要哀家的性命,哀家还可以饶他。皇帝你说呢?”

    燕燕突然发问,隆绪正坐在床边,握着菩萨哥的手,递过去感激的眼神。冷不防被问道,连忙肃容答道:

    “母后英明。朝廷现在实行新法,王子犯法与民同罪,无人能够例外。应该让夷离毕院和刑部审讯定谳。”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捺钵王朝之辽圣宗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捺钵王朝之辽圣宗》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捺钵王朝之辽圣宗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捺钵王朝之辽圣宗》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