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章 本质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知否:我是皇太子第二百五十章 本质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司马光招呼王安石落座,就有丫鬟端着茶水进来奉上。

    司马光把人打发下去,看向王安石说道:“你是来做说客的?”

    王安石答非所问道:“我还以为君实不会让我进门呢。”

    “来者是客!”司马光冷淡道。

    王安石闻言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

    “我之前几次来汴京述职,想要来见见君实,又怕被拒之门外,而犹豫不决。如今仔细想想,倒是我犯蠢了,以君实的性子,怎会如此?”

    他和司马光并不是在汴京相识,后来两人理念不合,断绝了联系。

    这些年他几次来汴京述职,都曾想过来见见司马光,却又担心被拒之门外,始终没有来。

    如今仔细想想,司马光是把礼仪仁智信给刻到骨子里的人,有人登门拜访,是不可能拒之不见的。

    司马光闻言沉默了一会说道:“你非想不到,而是没有把我说服我,所以不来。”

    两人早年政治主张还未完全形成,相交莫逆,互为知己。

    后来在解决朝廷积弊上有了分歧,谁都说服不了对方,才断了联系。

    不过两人对于对方的才能都非常认可,觉得若是两人能够思想一致,能够更好更快的解决朝廷积弊。

    因此两人心里都没有放弃过说服对方。

    王安石说他是怕被拒之门外所以没有来。

    但是司马光却清楚,王安石之所以不来,是因为没有把握说服他。

    王安石闻言一愣,失笑道:“你这性子一点没变,说话还是这样让人听了不痛快。”

    “我喜欢实话实说。”司马光淡淡道。

    王安石也不纠结这些,说道:“我听说你被殿下罚在家中思过,正好这两日有闲,过来看看你。”

    “殿下实行了你的新法,对我所谏之言,弃如敝履。所以你觉得自己赢了,想来说服我?还是给太子殿下当说客的?”司马光说道。

    “都不是。”

    王安石摇头道:“我这些年一直在总结朝廷积弊,思考解决之法。后来有幸入东宫当差,便将这些年所总结出来的新法呈给太子殿下过目。

    我自认为所献之新法,都是良策,可是殿下却指出许多疏漏之处。

    如今实行的青苗法,是我根据殿下之言完善后的。即便如此,依旧出现了许多问题。

    而这些问题并非是青苗法本身的问题,而是地主乡绅和百姓引发出来的。

    地主乡绅不愿意看到青苗法实行,而百姓大多数却又没有偿还能力。百姓还不起,官府总不能如那些地主乡绅一样,逼迫百姓卖儿卖女,卖田卖地。

    若是审查不严格,钱收不回来,就没有钱继续往外借。

    但审查太严格,符合条件的人,大多数都不需要向官府借钱。青苗法就成了笑话。”

    所谓青苗法,按照王安石原本的想法,是借给百姓度过青黄不接之时。

    同时百姓因为家里出现变故,没钱买农具种子,可以向官府借钱,而不耽误耕种。

    目的是为了让百姓不用去向地主乡绅借,避免被剥削。

    同时也是防止土地兼并的办法。

    因此按照他本来的想法,审核机制要有,却又不能太过严格。

    毕竟这是惠民之策,条条框框太多,还如何惠民?

    但是赵兴却把审核机制定的非常严格,王安石一开始并不理解。

    赵兴并没有说太多,只给他简单的算了一笔账。

    赵兴算的这笔账很简单,一个百姓需要多少亩田地,才能保证去掉税收后,和平常日常所需,还有结余。

    只有这样的人家,才能保证借了钱,能够还的起,且不影响以后生活。

    这个其实和后世贷款,银行会查流水一样。

    银行要计算借款人,在去掉正常开销后,剩下的钱能够还每个月的月供才行。

    王安石有些过于理想化,一开始很难接受。

    在他看来青苗法的目的就是为了惠及百姓。

    要是按照赵兴的要求来,符合条件的百姓不多,那么青苗法的意义何在。

    赵兴却反问他,朝廷本机缺钱,若是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朝廷哪来的钱继续往外借?

    而且一旦百姓还不上,官府又过于宽容,一些符合条件却不需要借款的百姓,也会去借。

    还是抱着不还的那种心态去借的。

    若是条件放的更宽松,借的百姓就更多了,朝廷如何负担的起?

    这些把王安石问的哑口无言。

    王安石的本不是一个会轻易动摇自己信念的人。

    青苗法实行后,除了租种官府田地的佃户外,其余百姓符合条件的不多,借钱的就更少了。

    这让他对自己所制定的那些新法产生了动摇。

    司马光听出了王安石话中的动摇之意,有些诧异。

    不过心中更多的还是欢喜,冷淡的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介甫你能想明白这些就好了,旧法虽说有弊端,但是毕竟实行了这么多年,有什么弊端一眼可见。但是新法并没有用过,有什么问题不得而知。实行后,出现问题,最终受苦的还是百姓。”

    “君实误会了。”王安石摇头道:“我动摇的是自己太过自以为是了,而不是对于变法有所动摇。”

    司马光闻言脸色一沉,说道:“青苗法实行后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也听说了,各地乡绅地主抵制,这还是太子殿下担任开封府尹的前提下。若是推广全国,引起的动乱更大。太子殿下都在朝堂上说,不会将青苗法推广全国,可见太子殿下都看出了其中的问题,难道这还不能让你醒悟么?”

    “君实所言我都明白,所以我才来找你。”王安石沉声道:“君实你向来求稳。你又想稳又想解决积弊,得等到何年何月才能有所进展?大宋积弊严重,已经到了不得不变的地步了,能等下去么?

    我也知道自己以前有些过于激进了,我想着我制定新法,你找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加以完善。

    我们两人联手,制定合理完善的新法出来。”

    “哼!”

    司马光没想到王安石竟然反过来劝他,冷哼一声道:“你简直不可理喻!自古以来变法成功过几次?你想效仿商公变法图强,但是你有想过商公为何能够成功么?”

    “我自然想过,不过我曾听殿下谈论过对变法的看法,殿下谈论时,也曾谈论过商公变法。”王安石说道。

    司马光闻言,没有说话,等待王安石的下文。

    他对于赵兴如何看待变法,也十分好奇。

    王安石顿了顿说道:“殿下说变法其实就是在争饼,而这个饼就包含了天下百姓。”

    司马光很想说这是谬论,但是他知道王安石还未说完,耐着性子没有打断。

    王安石自顾自的说道:“原本这张大饼已经分好了,但是地主乡绅,官员勋爵想要吃的更多。他们吃的多了,朝廷就吃的少了。

    但是朝廷吃的少了就吃不饱,自然会想办法吃的更多。

    然而地主乡绅和官员勋爵又不可能把吃进嘴里的吐出来,饼也没有变大,朝廷却要吃的更多,这些最终就需要百姓来承担。

    变法就是要想办法减轻百姓的负担,让地主乡绅官员勋爵把多吃的大饼给吐出来。

    殿下说变法会触动很多既得利益者的利益,所以反对阻力非常大。

    而商公变法,虽然触动了一些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却又给了他们新的利益,同时又捧出一个新的既得利益群体,这才是他成功的关键。”

    司马光闻言沉默了,在他看来商鞅变法成功,一来是得到君主的强力支持,二来也是因为当时的秦国小。

    常言道船大难调头,秦国哪能和现在的大宋相比。

    但是听完王安石的话,他仔细思考一番,确实有存在一定的道理。

    商鞅变法虽然损害了一些秦国公卿的利益,却也让秦国公卿得到了一些利益。

    像废除井田制,允许土地自由买卖,给了公卿兼并土地的机会。

    而重农抑商,禁止的是民间,公卿该经商还是经商。

    无非由明转暗,却少了很多竞争。

    这样公卿虽然利益受损,却也得到了一些新的利益,反对阻力并没有那么大。

    而军功制度,又让很多靠着功勋的人成为朝堂新贵,有了话语权。

    这些人都是新的既得利益者,对于变法自然拥护。

    其实在赵兴看来,变法就是改变利益分配方式,让慢慢变得不合理的分配方式,从新变得合理。

    而权力是支配利益分配的重中之重,所以,几乎所有变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集权的问题。

    而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只能慢性死亡。

    要不怎么说天下大势合就必分,分久必合呢。

    “殿下的见解倒是别具一格,不过也有一些道理。既然如此,你就应该知道变法几乎不可能成功的。”司马光说道。

    大宋现在的情况,变法只会损害既得利益者的好处,给不了他们别的好处。

    而且文官一家独大,武将、外戚都制衡不了。

    这种情况下,变法是不可能成功。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知否:我是皇太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知否:我是皇太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知否:我是皇太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知否:我是皇太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