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3章 朋友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千岁词第473章 朋友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从天宸长公主殿下大尾巴狼似得安慰了心急如焚的众将士、并将骇人听闻的琅琊关血案真相告知大家,再到大堂内琅琊关将领和烽火卫们被她赶小鸡仔似得轰出去各司其职的这段时间,凌或凌少侠始终眉头皱得死紧。

    活像是能夹死苍蝇一般。

    待堂内再无第三人,也绝对不会有损天宸长公主殿下的天威凤仪后,少年圣王境高手终于缓缓开了口。

    只不过嘛,咱们凌少侠的语气也不算太美妙就是了。

    “独自一人深入北地潜进寄籍部腹地往生台,还险些被寄籍部狼骑抓到,谢昭,你到底知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

    这段不长不短的时间,凌或留手在琅琊关内,是真的心急如焚!

    这次昭歌之行,他们好像与什么犯克似得,先是韩长生不知脑子里哪根筋没搭对,突然不辞而别“回家”去了。

    然后,又是谢昭因南北战事临危受命,奔赴琅琊关前线。

    再后来是薄熄不知是避嫌也好、另有要事也罢,也辞别他们离去。

    直到这一次,谢昭竟又拖着个看似全头全尾十分唬人、实则七零八落四处漏风的破败身体,亲自带烽火卫深入宇文部大军背后腹地

    细想他们三人相识至今,还是第一次分开如此之久。

    而且还是在如此危险、如此艰难的时候!

    凌或本就是少年老成,思虑颇多之人,又如何能不忧心忡忡?

    看到谢昭平安无事归来后,他能坚持到这么久才发作,已经全然是大局观使然了。

    让他不得不压制自己火岩喷发般的火气,给这位号称是“南朝脊梁”的长公主殿下留一点“薄面”。

    毕竟大战当前,在琅琊关将领兵士跟前,怎能发作于皇朝的荣耀“千岁剑仙”?

    直到这会儿人都散尽了,凌或也就没什么顾忌了。

    谢昭看他表情,难免有些心虚。

    但是即便再来一次,她依旧会如此。

    “凌少侠,这段时间辛苦你了,我方才听彭萧说,你已将老君山的守阵阵法尽数教给了将士们。”

    凌或皱眉,看着一脸讨好赔笑的谢昭,凉凉道:

    “只是几个他们用得上的,并没有‘尽数’。你也别给我灌迷魂汤,没用。这些好听的话,剑仙您还是留着哄韩长生罢。”

    谢昭见蒙混不过去了,“嗐”了一声,无奈叹气道:

    “.凌或,其实我在做下决断、命烽火卫先行回营时便知道,此行冒进临时改变计划,必会让你们担心,但这实在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

    两朝交战无小事,但凡任何一件存疑之处,都值得仔细核查探究。

    将士们不能因为守护自己的疆土白白流血,还在马革裹尸后徒留杀戮他国百姓、先行引战的骂名。”

    她目光清澈,坦然直视着凌或的双眸。

    那神色并不咄咄逼人,却有种不可抗拒的力量。

    谢昭缓缓道:“于公于私,于情于理,我都有义务、也有必要,还驻守琅琊关多年的将士们一个真相,也还北朝邯庸人一个真相。”

    仗可以打,血可以留,但不能不明不白不清不楚。

    凌或无声的张了张口。

    他本想说“难道这些担子便只能由你来做吗?你如今那‘碎玉难合’的身子骨别人不知究竟,难道你自己也不晓得轻重?”

    可是话到了嘴边,理智回颅后,他却哑然无语了。

    因为凌或知道,当谢昭带着一小队烽火卫在北朝邯庸宇文部的地盘上骤然听闻战事另有蹊跷,在那个档口下足够机警、足够实力、也足够经验能深入寄籍部暗中查明真相之人,似乎确实只有她谢昭。

    虽然,烽火卫们最擅长的是深潜、刺探情报和听命行事。

    但是能结合打探而来的千头万绪的客观事实,分析出情报信息是真是假,或是说有几分真几分假,从而判断与还原出事件的真正真相,那便已超出了那些烽火卫的能力范围。

    别说是这些武夫了,就连朝堂之上善于心计谋略的文官大人们,也未必能做到如此严丝合缝的精准挖掘。

    但是自幼天生玲珑心,熟识人心、精通神台宫大梵音术、小梵音术的“千岁剑仙”却可以。

    所以,谢昭不出意外,毫无退缩之意的去了寄籍部。

    固然在那几天谢昭下落不明、毫无消息的日子里忧心如焚,但是凌或想通此节后,也没有任何理由继续责怪谢昭行事莽撞。

    他沉默良久,到底没再继续纠缠此事,只是轻声道:

    “谢昭,这几日按照你的嘱托,我在琅琊关替你收了‘十二扇刃’传来的天机鸟信笺。

    欧掌门受你之托一路保护西南援军北上,一路上虽然遇到几次截杀坎坷,但在‘十二扇刃’的护送下,西南援军将领们目前都安然无虞。

    想必再过两日,西南援军便能成功与北境琅琊关守军会师。”

    谢昭闻言,眼底闪过一抹温暖的淡淡笑意。

    她轻轻颔首,笑盈盈的低声道:

    “甚好,十三娘素来一诺千金。她所应承之事,便定会竭力做到。

    我既已求到了十三娘的头上,其实心里便已不怎么担心西南援军的安危。”

    毕竟除非是当世七大绝顶高手出手,否则等闲高手是决计无法从“十二扇刃”欧十三娘手中讨得丝毫便宜的。

    谢昭看了看窗外虽然微薄、却隐约也有些暖意的日头,恍然轻声笑道:

    “我也是,在草原上过得傻了。如今算算日子和他们的脚程,确实是过两天便会到了。”

    如此甚好。

    至少届时即便大战再起,北地兵强马壮粮草充足,也不至于像之前的几个月那般艰难。

    凌或静静回看她,道:“谢昭,我的意思是想告诉你,你的朋友们都愿竭尽全力相助于你,也希望你能活得轻松一些。”

    当然,也包括他。

    谢昭先是一怔,旋即失笑。

    见凌或面露不虞、十分严肃的样子,连忙正色的点了点头,找补道:

    “这是自然。你们都是重情重义之人,谢昭亦十分领情。”

    她难得认真的解释了一句。

    “只是有时事情撞在脸上,又时间紧迫不得不为之,所以避无可避只能挺身犯险。

    我保证,若是你们在跟前,我绝不会胡闹冒进逞英雄、置身自己于险境。

    放心罢,我亦明白自己身兼数职,在皇朝和江湖内外意味着什么,是不会不顾大局的。”

    凌或沉默的看了她好一会儿。

    见她此时神色坦然不似敷衍,这才转过脸去不再纠结。

    谢昭好笑的摇了摇头,道:

    “我去元将军和彭将军那边走上一趟,有点事情要与他们交代,回见。”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千岁词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千岁词》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千岁词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千岁词》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