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归来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千岁词第472章 归来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他们就是琅琊关外那批罹难的寄籍部牧民罢?”

    谢昭神色黯然道。

    卓南表情也很沉重。

    他缓缓点头,一时之间有些茫然的抬起头来看向谢昭。

    “.嗯。”

    卓南哑然沉思,若是这些遇难的牧民实则是死于刀剑,却被将伤口改造成“马枪”,那么下手之人若按常理来论,必然就不可能是南朝天宸人。

    否则,南朝人岂不是脑子被马栓夹坏了,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所以,莫非这些还当真不是南人所为?

    那么又会是何人、或是何方势力?

    中州瑞安?

    若是真遇到了“乾坤剑仙”和“孤狼剑仙”,她这个半吊子的“千岁剑仙”未必就能毫发无损的全身而退!

    谢昭瞬间通过卓南的表情,敏锐的找到这面诡异之局的一丝裂纹。

    虽说先前已经命烽火卫带话回去了,但是她比烽火卫迟了四天未归,只怕凌或那厮在琅琊关内已然快坐不住了。

    卓南走了。

    前半夜,谢昭一直清醒着,直到后半夜,两天一夜没有合眼实在困顿,她才不自觉陷入了黑甜。

    九微山萍水相逢、一路同行,虽未来得及告别,但倒也省得她再去浪费口舌扯谎骗他。

    “在这之后,北朝邯庸认为是南朝天宸琅琊关守卫屠杀了他们寄籍部的牧民,于是血洗琅琊关外南朝哨兵所,至此彻底打破两邦和平,这便是挑起北朝邯庸和南朝天宸开战的开端。”

    待到她再次醒来,天已经朦朦转亮了。

    凌或一脸焦灼的自语。

    谢昭瞬间觉得脊背发寒,一股莫名的寒意霎时窜上颅顶。

    但是这心虚并没维系多久.因为很明显,卓南这老小子也未必跟她说了什么实话就是了。

    她摇头喟叹,不知是嘲讽还是悲哀,道:

    给人“添麻烦”的卓南此时手里还端着给“善解人意”的谢昭煮汤用的小锅。

    这里水茂丰盛,和昨夜荒郊野岭无处借宿自是不同。

    “这都已经过去这么多天了,谢昭还迟迟未归这简直是胡闹!我当初就不应该纵容她独自去北朝邯庸!”

    但是众人还没来得及喜极而泣,居然发现长公主殿下居然没有跟着烽火卫一起回来?

    凌或当时脸色就不对了,下意识的一句“谢昭难道出了什么意外”都已到了嘴边,但是细看冯彦希和烽火卫们脸上并没有悲戚之色,才堪堪收回嘴边那句话。

    “当然不是!”

    他们二人突然相顾无言。

    真是讽刺。

    但是他们的“好日子”过到第三天时,就集体笑不出来了。

    卓南一顿,他目光如炬的看向谢昭。

    冯彦希道:“我们这次在北边闹得动静实在太大了,现在北面只怕全线戒严,很难突破。

    如此也好。

    不若我一个人去接应好了,一个人目标小也更容易混进去。”

    冯彦希眉头上皱出了一个川字:“这”

    其实半梦半醒时,附近之人的动作,谢昭隐约中是有所察觉的。

    他们似乎也没那么无聊。

    与此同时——

    卓南不解:“为什么不去牧民家借宿?往生台距寄籍部牧民的聚居地很近。”

    他们没那么大胆罢?

    他闻言挑了挑眉,将小锅架在谢昭生好的火堆上,没有说话。

    面前的篝火还未熄灭,冒着温暖的火光。

    当初谢昭走后没两日,北朝邯庸宇文部的大军进攻的步调突然停滞不前,凌或便心中微微放松,猜到必然是谢昭成了事。

    “死关?”

    他素来冷静自持,脸上难得会带着如此生动的表情,愁的几乎头发都快要掉光了。

    “他”的手竟然深得如此长,又如此老谋深算。

    如今他骤然查出这事儿或许其中另有隐情,这不是在开玩笑吗?

    他们邯庸皇朝自诩理直气壮来势汹汹,若是最终证明这只是一场乌龙,他们北朝皇庭的脸面还要不要了?

    甚至在二十年前,就已暗中在北朝邯庸、南朝天宸和西疆酆斓各自渗透!

    而且还叫“他”当真渗透到了真正的顶层去!这如何能不令人胆战心惊?

    要知道在二十多年前,就连谢昭都未曾出生!

    而那个背后之人,竟然已经在着手一场倾轧天下的大棋了!

    事已至此,两个人明显都是“动机不纯”,所谓的祭拜亲友,完全都是借口罢了。

    他再一次消失了,就像他当初突如其来的出现一样。

    但是两人十分默契的,任氏谁都没再提这一茬。

    “血洗琅琊关哨兵所?”

    更何况他早已利用这几日时间,将老君山一些实用的守城阵法倾囊相授,北朝一时之间也没什么动作,即便他现在离开了也没什么影响。

    她蹙眉:“难道这不是邯庸宇文部骑兵所为?”

    她有点看不透那层层迷雾下,看不清轮廓的那个幕后黑手究竟所图为何。

    尤其不适合多人一起行动,咱们得目标太大了若是引起对方警觉打草惊蛇了,恐怕主子更是难以悄然归来。

    只怕与“阿若娅”大同小异,都是个假名字罢?

    谢昭无声的搔了搔鼻子,他们两个也就半斤八两吧。

    交战之中北朝死伤的将士的性命呢?

    这些沉甸甸的人命,又该记在谁的头上?

    卓南想到的这些,谢昭自己早已在脑子里过了一遍。

    西疆酆斓?

    天色昏暗下,两人一前一后下了往生台,朝着身后草场上的马儿走去。

    两个人按理说都是有所收获,但是情绪却都各自有些低迷。

    “北朝邯庸宇文部的骑兵向南推进时,琅琊关哨兵所便已是一座空无一人的死关!”

    只有凌或心中明白,谢昭并未完全恢复鼎盛之实力。

    她虽然早已在大半年前前往边塞之前,就服下了“悲花伤月”的解药,但是她的身体损耗早已不是单纯毒伤的程度。

    若不是今日,在日头将落的阿尔盖草原上,在这个天葬往生台上,再由她这个离经叛道之人,不顾死生忌讳率先剖开这些寄籍部往生者的遗体

    ——那么,那一切似乎都是合情合理,严丝合缝的!

    因为在北朝邯庸和南朝天宸数百年来纷争不断的世仇之下,即便两国当真发生冲突大战再起,也根本无人会怀疑或是细查!

    昏暗的天光即将消散。

    北朝邯庸以为是南朝天宸琅琊关战士屠杀了他们的寄籍部落的牧民,而南朝天宸边关则以为北朝邯庸祸心再起、无故掠关,将琅琊关哨兵所屠戮殆尽夷为平地。

    于是,谢昭打算明天一早,找个由头说要归家远远看上一眼,便借机甩脱卓南。

    虽说两个人一路同行,最终若是连句正经的告别都没有,她多少也会有那么一点自己不太地道的心虚。

    谢昭目光沉沉的望向卓南,苍鹰和秃鹫的鸣叫声还盘旋在头顶。

    纷纷自荐要过境去北朝邯庸寻找谢昭,但是却被皱着眉头的都统冯彦希拦住了。

    可谁曾想到与此同时,跟随她一道出行的烽火卫们尽数安全返回琅琊关,并带回了天宸长公主已率众烧毁半数北朝邯庸宇文部王帐粮草大营的好消息。

    他正皱着眉梢思考由凌或前往北朝邯庸接应谢昭的可行性,外头突然有一烽火卫一脸惊喜交加小跑入内——

    烽火卫们慌了神,且自责不已。

    卓南脸色铁青,他缓缓摇头。

    无缘无故,“千岁剑仙”为何多日不曾折返?

    难道还真是出了什么差池?

    可是众人细想又觉得不可思议,因为这天下之大,又有何人能扳得住“千岁剑仙”的脚步?

    因为,即便是冯彦希和那些同去北境的烽火卫们,也明显无法那么冷静了。

    谢昭心知既然此间事了,自己也是时候该走了。

    若是狼骑回到寄籍部部落首领大亲王阔落台处,将娅郡主的奴隶跑了这事儿报了上去,只怕到时候不止塔拉大叔一家,即便是寄籍部其他牧民家中,她这个消似南朝人的陌生面孔也不可能再去借住了。

    谢昭可不敢带卓南去塔拉大叔家借住过夜,她怕宇文娅已经带着狼骑回到寄籍部追查过她了。

    而昨晚不远处那个北朝邯庸男人卓南,却早就不见了踪迹。

    就着阿尔盖草原上北风,谢昭揣着心事合上眼。

    双方都被对方的“恶行”所激怒,战事进而一促而起,也都觉得自己才是被迫害的一方。

    她望着篝火里新添不久的干草,有些慨叹的自言自语道:

    “如此也好。”

    如今虽然不知幕后黑手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如此“良苦用心”的设局激起南北两邦之战,但她既然得知这背后还有千丝万缕的阴谋,就必须尽快返回琅琊关才行。

    他们北朝邯庸如今与南朝天宸打了大半年的仗,彼此早已水深火热如火如荼了,两国之间之前那些年难得的和平局面,现也早就被打破。

    凌或蹙眉摇头,道:“都统若是离开,烽火卫又有何人同领?如果需要一人接应‘千岁剑仙’,那个人也该是在下。”

    卓南皱眉。

    他乃圣王境,且在军中并无挂职,来去自由。

    但是潜意识中,她似乎觉得这样也不错,于是并未出声阻拦卓南的离去。

    虽然谢昭不曾见过卓南的身手,但是胆敢孤身横跨北朝邯庸的人,身上必有所恃。

    谢昭心虚的生着火,东拉西扯道:

    “卓南兄,这年月谁家的日子都不好过啊,你说咱们要是去牧民家里借宿,人家说不好是不是又得杀羊款待咱们,你是守礼之人,可不兴给人添麻烦啊!”

    若是她再不回去,就怕凌或关心则乱,会出关寻她。

    “——报!冯都统!是千岁、千岁殿下她回来了!”

    “当真?”

    众人豁然而起,各个喜不自胜!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千岁词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千岁词》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千岁词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千岁词》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