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直到定下这造船出海,以平双屿岛及其周围海盗倭寇的策略后,孙宁才终于有了打道返回金陵的意图。
不过在此之间,他还是在浙地逗留了有段时日,只为更近距离地了解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地制造船厂,操练水兵。
为此,孙宁甚至以皇帝之尊特意跑到海边查看水情地里,虽不能真给出一个合适的决定,却也大大提振了相关人等的士气,也让当地百姓愈发的拥护皇帝,信任官府。
如此,直到八月中旬,孙宁才正式起驾,返回金陵。
毕竟,这浙地的过海准备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没个一年半载,别说出兵破贼了,就是想乘船过海,都是一个极大的冒险。
而至少对目前的朝廷来说,来自北方的威胁终归是要大过海那边的,尤其是在开封那边的游说迟迟未能有所回报之下,就要更小心会出现什么计划之外的变故了。
话说,自那封加盖了诸葛青云和柯永盛官印的条件书信送来,又被孙宁即刻否掉之后,开封秦玉德方面就再没有过下一步的回应了。这都过去足有两月有余,照道理,怎么也该有所表示才是啊。
所以,在离开杭州,重新将目光落回到北边时,孙宁心里自然也犯起了嘀咕,甚至担心起那两个使者真在开封会有什么危险。
不过这份担心却在回到金陵之后,便迅速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混杂了恼火、无奈等等情绪的感觉。
因为就在他回金陵的第二天,就跟约好了似的,还没来得及召见沈舟等重臣呢,诸葛青云和柯永盛二人,便风尘仆仆,极其狼狈地前来求见,请罪了。
仔细打量二人,孙宁便可看出他们确实是才回到金陵。
虽然他们身上的官服什么的看着依然簇新挺括,但那满脸的风尘之色,以及浓重的身心俱疲的感觉,却是怎么都掩盖不住的。
其中柯永盛的一双眼睛到此时都还满布血丝,一看就是不知多少天没能睡过一个囫囵觉了。
再配合他们求见时所谓的请罪一辞来看,很显然,他们这次受命出使开封应该是出了大问题,失败归来了。
不过孙宁依然是不动声色,平静道:“说说吧,你们为何要来请罪。”
“陛下,是臣无能,未能说服那秦玉德归顺朝廷,反倒让其趁机提出了诸多有辱朝廷的条件来……”
两人对视一眼后,还是由身份更高的诸葛青云叩首作答,柯永盛则伏于身侧,一副甘愿受罚的模样。
“这写情况朕早已知晓,说些朕不知道的吧。”孙宁有些不耐地打断对方的说辞,示意他入主题。
诸葛青云低应一声,这才继续道:“当时那份所谓的归顺条件,臣虽然知晓,却并非出自臣之意,而是他们夺了臣二人的印信,威逼着臣写下的奏本。”
“这也算是有失朝廷威仪了,不过终究算不得什么罪过,还有呢?”
“事后,臣既感愤慨,又觉惶恐,便有意戴罪立功,想要说服开封城里其他之人为我所用。若是能让其中某人取秦玉德而代之,然后再让他归顺朝廷,不是一样的效果吗?”
“呵……”孙宁笑了,只是这笑声里却充满了调侃与不以为然。
这两人还真是够敢想敢做的,在敌人的城池内,以两个使者的身份,居然就妄图策反秦玉德身边之人?
这样的事情,历史上或许曾经发生过,但那必须得有种种内外因素合在一处才能成功。而光只凭两个使者的两张嘴巴,空口白牙之下,想要说服秦玉德手下反叛,就无异于是痴人说梦了。
所以孙宁给出的判断很是直接:“失败了?”
诸葛青云脸色一白,惭然拜倒:“陛下明鉴,臣知罪。
“此番计策不但失败,而且还被秦玉德所觉,直接下令捉拿臣等。要不是臣等稍有准备,那些护卫将士又以死相拼,恐怕就连臣二人都无法归转……”
确实,当日的他们两个,试图用某些说辞来打动秦玉祥这个开封城里的第二号人物来取代秦玉德。
诸葛青云为此也算是多番准备,甚至连他们兄弟两个当初起兵之前行商时的一些龃龉都拿了出来说事,而且还许下了一大堆好处。
可结果,他错了,他完全看错了秦玉祥。
对方压根就没有与兄长抢夺权威的心思,在虚与委蛇地套出他们的计划后,反手就向自己兄长说明一切,然后当夜,便调动兵马,包围了两人的住所,想把他们一举拿下治罪。
是手底下那几百护卫全力奋战,又替他们换了衣服,再纵火四周,引起更大的动荡,这才让他们得以趁乱而走。
再之后,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诸葛青云二人便在少数几个护卫的保护下,几经危险和辛苦,才从开封一路辗转逃回来。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杀,他们甚至还先往北走,转道洛阳,才得以脱身的。
虽然这一路的具体情况他们并没有明说,但只看他们这一副辛苦狼狈的模样,就可知道这两月的逃亡是有多么的艰辛了。说句九死一生,那也是半点不夸张的。
而在听完他们的讲述后,孙宁的一双目光便幽幽落定在二人身上,足有半晌,都未曾开口。
而诸葛青云二人,也都各自俯首,一副听凭处置的模样。
半晌后,孙宁才长长叹了口气:“哎,要我怎么说你们才好呢?你们之本心固然是好的,想要不负朝廷所托,奈何却是眼高手低,小觑了眼前之人。
“你以为他们只是商人出身的叛逆,便也把他们和西南山野中的那些头人土官一并视之了,以为在开封,也能和当初在黔州和滇南一样,随意挑唆,就可使内部分裂,以下克上了?
“这便是你们犯下的最大过错,而且还有一个大过,那就是如此大事,擅自做主。你们但凡差人问问朝廷,问问朕,也断不会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
“臣知错,臣知罪……”两人再度叩首,认罪。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不过在此之间,他还是在浙地逗留了有段时日,只为更近距离地了解当地情况,因地制宜地制造船厂,操练水兵。
为此,孙宁甚至以皇帝之尊特意跑到海边查看水情地里,虽不能真给出一个合适的决定,却也大大提振了相关人等的士气,也让当地百姓愈发的拥护皇帝,信任官府。
如此,直到八月中旬,孙宁才正式起驾,返回金陵。
毕竟,这浙地的过海准备不是能一蹴而就的,没个一年半载,别说出兵破贼了,就是想乘船过海,都是一个极大的冒险。
而至少对目前的朝廷来说,来自北方的威胁终归是要大过海那边的,尤其是在开封那边的游说迟迟未能有所回报之下,就要更小心会出现什么计划之外的变故了。
话说,自那封加盖了诸葛青云和柯永盛官印的条件书信送来,又被孙宁即刻否掉之后,开封秦玉德方面就再没有过下一步的回应了。这都过去足有两月有余,照道理,怎么也该有所表示才是啊。
所以,在离开杭州,重新将目光落回到北边时,孙宁心里自然也犯起了嘀咕,甚至担心起那两个使者真在开封会有什么危险。
不过这份担心却在回到金陵之后,便迅速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混杂了恼火、无奈等等情绪的感觉。
因为就在他回金陵的第二天,就跟约好了似的,还没来得及召见沈舟等重臣呢,诸葛青云和柯永盛二人,便风尘仆仆,极其狼狈地前来求见,请罪了。
仔细打量二人,孙宁便可看出他们确实是才回到金陵。
虽然他们身上的官服什么的看着依然簇新挺括,但那满脸的风尘之色,以及浓重的身心俱疲的感觉,却是怎么都掩盖不住的。
其中柯永盛的一双眼睛到此时都还满布血丝,一看就是不知多少天没能睡过一个囫囵觉了。
再配合他们求见时所谓的请罪一辞来看,很显然,他们这次受命出使开封应该是出了大问题,失败归来了。
不过孙宁依然是不动声色,平静道:“说说吧,你们为何要来请罪。”
“陛下,是臣无能,未能说服那秦玉德归顺朝廷,反倒让其趁机提出了诸多有辱朝廷的条件来……”
两人对视一眼后,还是由身份更高的诸葛青云叩首作答,柯永盛则伏于身侧,一副甘愿受罚的模样。
“这写情况朕早已知晓,说些朕不知道的吧。”孙宁有些不耐地打断对方的说辞,示意他入主题。
诸葛青云低应一声,这才继续道:“当时那份所谓的归顺条件,臣虽然知晓,却并非出自臣之意,而是他们夺了臣二人的印信,威逼着臣写下的奏本。”
“这也算是有失朝廷威仪了,不过终究算不得什么罪过,还有呢?”
“事后,臣既感愤慨,又觉惶恐,便有意戴罪立功,想要说服开封城里其他之人为我所用。若是能让其中某人取秦玉德而代之,然后再让他归顺朝廷,不是一样的效果吗?”
“呵……”孙宁笑了,只是这笑声里却充满了调侃与不以为然。
这两人还真是够敢想敢做的,在敌人的城池内,以两个使者的身份,居然就妄图策反秦玉德身边之人?
这样的事情,历史上或许曾经发生过,但那必须得有种种内外因素合在一处才能成功。而光只凭两个使者的两张嘴巴,空口白牙之下,想要说服秦玉德手下反叛,就无异于是痴人说梦了。
所以孙宁给出的判断很是直接:“失败了?”
诸葛青云脸色一白,惭然拜倒:“陛下明鉴,臣知罪。
“此番计策不但失败,而且还被秦玉德所觉,直接下令捉拿臣等。要不是臣等稍有准备,那些护卫将士又以死相拼,恐怕就连臣二人都无法归转……”
确实,当日的他们两个,试图用某些说辞来打动秦玉祥这个开封城里的第二号人物来取代秦玉德。
诸葛青云为此也算是多番准备,甚至连他们兄弟两个当初起兵之前行商时的一些龃龉都拿了出来说事,而且还许下了一大堆好处。
可结果,他错了,他完全看错了秦玉祥。
对方压根就没有与兄长抢夺权威的心思,在虚与委蛇地套出他们的计划后,反手就向自己兄长说明一切,然后当夜,便调动兵马,包围了两人的住所,想把他们一举拿下治罪。
是手底下那几百护卫全力奋战,又替他们换了衣服,再纵火四周,引起更大的动荡,这才让他们得以趁乱而走。
再之后,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诸葛青云二人便在少数几个护卫的保护下,几经危险和辛苦,才从开封一路辗转逃回来。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杀,他们甚至还先往北走,转道洛阳,才得以脱身的。
虽然这一路的具体情况他们并没有明说,但只看他们这一副辛苦狼狈的模样,就可知道这两月的逃亡是有多么的艰辛了。说句九死一生,那也是半点不夸张的。
而在听完他们的讲述后,孙宁的一双目光便幽幽落定在二人身上,足有半晌,都未曾开口。
而诸葛青云二人,也都各自俯首,一副听凭处置的模样。
半晌后,孙宁才长长叹了口气:“哎,要我怎么说你们才好呢?你们之本心固然是好的,想要不负朝廷所托,奈何却是眼高手低,小觑了眼前之人。
“你以为他们只是商人出身的叛逆,便也把他们和西南山野中的那些头人土官一并视之了,以为在开封,也能和当初在黔州和滇南一样,随意挑唆,就可使内部分裂,以下克上了?
“这便是你们犯下的最大过错,而且还有一个大过,那就是如此大事,擅自做主。你们但凡差人问问朝廷,问问朕,也断不会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
“臣知错,臣知罪……”两人再度叩首,认罪。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