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一十一章 古董店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之乘风而起第两千一百一十一章 古董店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遵循「整旧如旧」「最少干预」的修复原则,将原先的补纸揭开后二次利用。将册页展开,喷水湿润,毛笔蘸清水抹在先前修复的部位,让清水湿润补纸,待慢慢浸润,使糨糊的黏力有所下降,可以尝试用镊子轻轻地揭起一点,看试揭效果,如揭不开就适当延长浸润时间直到可以完全揭开为止。

    在湿润状态下,在露出残缺的孔洞四周补上糨糊,将揭下的补纸重新贴合原处、盖上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并用镊子将孔洞四周多余的补纸撕去。

    最后就是上手了,用手指将孔洞四周接缝边轻轻搓去一层,将其接触的地方调整成一个斜面,如此便能够减少交叠处的厚度。之后再经过压紧、阴干,重折之后,册页的内部就修补好了。

    经过这么一番修复后,不但尽量保留了第一次修复的原补纸,对新的虫蛀孔洞及脆化部位采用经过染色的竹纸与皮纸进行修复与加固,让先前的不当修复致使部分册页变厚、变形、不平整等问题得到了解决。

    修复后的册页平整柔软,补纸颜色与原书相互协调,同时糨糊浓度合适,保证了修复过程的可逆性,为以后的再次修复提供条件。

    最后就是封面的修复。

    封面是樟木板夹纸板后用绫锦装饰而成,这个修补的办法就相对简单,将木板板和纸板残缺的边角用大漆加瓦灰补齐,再用从杨大师那里定做的新锦裁剪出旧锦缺失的那些部位,用修复绢本的方法用胶水粘贴修复即可。

    不过这里用的胶水就不能再是浆糊了,而是利用骨角筋配方熬出来的动物胶。

    经过这么一番修复之后,《瘗鹤铭》和《千字文》都发生了一种神奇的变化,就是它们身上的「古味」依旧,但是「卷面」一下子变得干净了许多,而之前所有洞裂等伤处,都给修复得天衣无缝,开合自如间,竟然完全看不出之前在哪里曾经损坏过,让安思远和参与这项工程的一批批合作者都赞叹不已。

    因为实在是太过高兴,安思远还特意将两件修复后的藏品布置在了一个房间内,周围墙上都挂上了修复前后伤处的高清对比大照片,开了一个小范围的酒会来庆祝此事。

    在这个小范围的酒会上,周至也结识了几位著名的东方艺术品古董商和苏比,嘉德,大维德,菲利普斯拍卖行的大佬。

    这还是周至第一次和世界级的古董商和拍卖行大佬交流,当然安宅,坂本和林婉秋除外。

    周至对于权威是无所畏惧的,除了能够在学识上碾压他的那种,别的在他眼中都是「众生平等」,因此和这些人交流起来却也是轻松自然。

    除了这次主要展示的书画修复技术外,周至在瓷器,书画,明清家具上的造诣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级别,加之英语流利,因此交流起来常常还让大佬们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周至的书画修复技术的确高超,尤其是周至敢于干预前人的修复,用搓手指的办法推薄旧用补纸的边缘让大册页达到平整的效果,简直堪称超越前人,后浪盖前浪了。

    但是大家都还能够理解,毕竟如果一个人从小就开始接触练习一项专业技能,小二十年下来成为专家,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可当安思远给众人介绍周至还是港岛和内地最大的拍卖行,瀚海拍卖行的首席鉴定顾问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有些荒唐。

    可是真正的交流下来以后,所有人都又觉得名副其实,尤其是嘉德的幕后老板贝林爵士,旁敲侧击地告诉周至现在嘉德的事务正在疯狂扩张,既在纽市成立「东嘉德」以后,马上还要在港岛的办事处扩大为「太古嘉德」,想要挖周至加盟。

    周至当然只能婉拒,他和林婉秋的关系可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

    不可才经营出来的,而林婉秋背后不算国内的老林,还有港岛的势力——亲妈是港岛最大超商主人,后父是最大银楼主人,还有实力更雄厚的夫家。

    要是自己答应了老贝林,可能都等不到林婉秋来找自己,安心表姐就能先把自己捶死。

    她最恨二鬼子。

    不过贝林还是给周至留下了两张名片,一张是他自己的,一张是港岛现在的负责人袁曙华的,并且告诉周至袁曙华对他安思远珍藏拍卖会的四季创意,表示非常欣赏。

    这位也是一位女士,而且藏品众多,深通东方艺术,周至接下了名片,心想婉秋姐你的对手来了。

    不过这场对于周至来说有些小小无聊的酒会也不是全无收获,在大佬们的指点下,周至也得到了一张「宝藏地图」,第二天就开始了自己在纽市的「流浪之旅」。

    纽约最重要的艺术馆,画廊及拍卖行,基本都集中在曼岛四个区,由南向北分别是:下东(LoerEast),切尔西(Chelsea),中城(Midton)和上东(UpperEast)。

    而每个区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是当代艺术品,有的是古早店,而古代东方艺术品商店,则集中在了上东区。

    一路逛下来,周至可算是开了大眼界了。难怪林婉秋一直闹着要他跟自己每年「跑世界」,原来如今的海外和国内已经假货满天飞的古玩城比起来,当真堪称捡漏的天堂。

    今天是周至第三次从名为SeidenbergAntiques的古玩店路过,同样也是他第三次驻足。

    这是一家很大的瓷器店,说它很大倒不是说店面的面积和店员的人数,而是里边的东西。

    周至在这里见到的盘子都不能用「个」来论,而是论「摞」。

    一摞一摞的盘、碗放在地上,堆起有小腿那么高,店中的几面墙上都钉着搁板,板上放着三层壶、瓶、罐等瓷器,从墙角一直堆到接近天花板,只有隔板边缘不高的小铁围栏保护着,让周至真的担心万一来一场地震,会让这个古董瓷器行损失惨重。

    这里的东西品类也堪称琳琅满目,东南西北混杂,有来自英伦的骨瓷,来自中东的宝蓝花白底磁盘,有来自朝韩的粉影青,有来自岛国的各种烧。

    当然最多的,还是来自中国的各色瓷器。

    看得出来这个店就是转收各处老宅瓷器的,东西都非常便宜,大多数还是最近几十年内的东西,就周至感兴趣的东方瓷器来说,绝大多数都是民国瓷和建国后的景德创汇瓷。

    毕竟这两个时期,是中国瓷器流出的高峰期。

    免费阅读.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乘风而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乘风而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乘风而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