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一百一十章 改进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之乘风而起第两千一百一十章 改进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这个测试就算测出来修复用纸会发生洇化,解决起来也不复杂,只需要对修复用纸进行胶矾处理,反复多次,直到修复用纸的纸性达到和待补的纸张性能接近,就可以了。

    准备工作做完,接下来就该拟定修复方案了。

    最简单的修复方案当然就是如周至以前所做的那样,那就是只留画芯,其余全部换成新的,这当然是最直接,最完整,最有效的修复方法。

    不过这样的修复方法一般是在书画已经出现大问题,换成人来形容,也就是「并入膏肓」的时候,对于被前人珍而重之的这两个拓本来说,虽然已经有些问题,但还远没到那样的程度。

    所以两卷拓本都是「小病」,不过书画装裱不是真正的治病,这样的小病「调理」起来,其实远比「大换血」来得复杂得多。

    最后定下来的修复方案,是根据《瘗鹤铭》和《千字文》的整体现状,破损位置及修复要求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修旧如旧」,「最小干预」为修复原则,以传统修复技术为基础,只对两卷发生损伤的地方,进行局部修复。

    虫蛀孔洞采取手工补洞方式完成;对天头,地脚,折缝等部位的断口及脆化的部位,用相应的皮纸进行粘口及平贴加固,修复尽量沿着第一次精修的时候那些修复部位进行二次揭开,能利用的旧有补纸尽量利用,实在不行才换成新补纸,用浆水进行修复,对各种搭缝处进行精细处理,在现有条件下只做适度修复,只对当前损伤部位进行修复,而不是做全面的,超前的修复。

    这个难度更大,任何看过红楼梦晴雯补雀裘桥段的人都知道,修补,是比裁剪更难的手工艺。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在修复的时候,要如上一次的高人那样,为后人的下一次修复留够充分的余地。

    在方案得到安思远的认可后,修复工程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首先就是建立档案,对于每一处需要修复的破损的地方,都要摄影留下修复前的破损情况方面清晰全面的细节,同时还要记录下关于此处修复的相关事项,包括此次破损在拓本中的位置,厚度,色卡读数,酸碱度,周围情况,修复方案,所需备用材料等等。

    全部记录下来,并确定每一处损伤的修复细节后,就开始对作品进行除尘和消毒。

    在这里周至发现了一些新式的修复设备,比如用于除尘的除尘机。

    除尘机是通过特定频率的超声波设备对于待修作品进行除尘,让纸面上积累的灰尘脱离,再将作品放入通风柜中,调节到合适的吸风力度,配合软毛刷进行清扫。

    通过柜顶上方的吸风设备,清扫下来的灰尘会被吸入粉尘袋中,这个设备是以前周至没见过的。

    接下来就是选择相应的竹纸与皮纸,对书叶破损处的虫蛀孔洞、断口及脆化的部位进行修复与加固。

    由于竹纸呈黄色略带白色,皮纸近白色。这两种纸在纸张颜色上与原帖有较大差别,因此还需要对所选的补纸进行适当染色,达到修复后的效果能与原书叶相互协调、自然。

    调色所用的材料周至一般会用各种中药材,不过对于这两个拓本来说,选用西方人常喝的红茶包就够了。

    取红茶适量加水煮开。同时用干净的小纸条试色,颜色深适当加水,反之可以适当加一点红茶,反复几次试色直至接近原纸颜色,茶水就配好了。

    将纸以浸染的方式投入水槽中,浸染时间控制在三十分钟,后逐页揭开、提起晾至七分干,然后重新喷水湿润,压平,再与待修复处像对照,直到经过染色的竹纸与皮纸与待修处的纸张颜色用肉眼无法分辨后,方才合用。

    《瘗鹤铭》破损的虫

    蛀孔洞主要集中在天头、地脚。将拓本打开,正面向下,放于事先铺好纤维纸冷光源透光工作台上,修复破损的孔洞按照「先中间后两边」及「先补大,后补小」的顺序。用毛笔沾浆水,抹在孔洞四周,用配好的补纸,对好纸纹,平贴在孔洞上,稍加按压,盖上吸水纸吸去多余水分及余浆。

    再用镊子依糨糊湿印撕去多余的补纸,同时对搭缝进行精细处理。考虑到孔洞四周纸张物理性能有所下降,为更好地保护拓本,需要在对搭缝进行处理时,视实际情况适当扩展搭接处的宽度,一般控制在2.0—2.5毫米,以适当增加孔洞四周的拉力。

    而对于断裂、脆化部位加固,因长期外力作用,折缝有卷曲、折断、毛口等现象。地脚的不少部位有颜色较深的脆化痕迹。

    通过肉眼观察,可以发现拓本之前就应在这些部位出现过断裂,而且经过精心的修补,对于这些部位,处理断裂的方式,是事先撕好的皮纸条进行黏接,黏接方式是先拼对好缝隙,在两片单叶之间留有一丝空隙,自上而下抹浆水,将皮纸条贴于书口处盖上吸水纸,吸去水分,稍按压、黏紧,对地脚有脆化的部位同样抹浆水,也用皮纸条进行平贴,按压紧实,视实际需要撕去多余补纸边。

    需要注意的是,手工纸张其实是分正反面的,就是从纸浆水里将竹席抄起来后,贴着竹席的那一面和面对空气这一面,其纤维密度和组织方式上,是存在细微的差别的。

    此外因为竹帘上细竹丝的存在,也会导致纸张的疏密状态呈现稀疏交替的现状分布,所以在修补的时候,还要注意这些细节,将疏密、正反和方向都要与原本的纸张对齐。

    在修复的过程中,周至还发现前代修复者虽然手艺高超,但是首先于补纸的选择有限,故而在当时修复时,所用补纸厚度大于了原纸,而修复接缝处,可能又受限于视力,有些过宽。

    这两种情况就会导致修复后的的拓本书页不平整,尤其是后天被虫蛀以后,孔洞周围会生长出类似核桃纹的皱褶。

    不少经过修复的部位,看着没什么,触手就会感觉到发硬,致使整册书的天头、地脚的厚度,略高于其他部位。

    发现了这个新情况后,周至决心对原修的这些隐患部位进行改进。

    免费阅读.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乘风而起》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乘风而起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乘风而起》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