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墨子与道德经.第五十六章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原文】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1];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2],是谓玄同[3]。

    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注释】[1]塞其兑,闭其门:塞堵嗜欲的孔窍,关闭起嗜欲的门径。

    兑:穴窍。[2]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此句意为挫去其锐气。

    解除其纷扰,平和其光耀,混同其尘世。纷:纷争,纠纷。光:光芒。

    尘:尘土,尘垢。[3]玄同:玄妙齐同,道德很高的人。【译文】通达道的理念的人不用语言去表达道,用语言去表达道的人是不懂得道的人。

    懂得道的理念就要堵塞住那些可视、可听、可味的信道,关闭住那些世俗烦扰可以进入的门户,挫磨自己那些锋锐之处,解除自己那些无谓的纷扰,掩去自己的光芒,混同于尘世,同道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说的同于道。

    因此就应该做到:对待他人不可因其与自己亲近而亲近他,不可因其与自己疏远而疏远他;不可因其曾有利于自己而还利于他,不可因其曾有害于自己而害他;不可因其尊敬自己而尊敬他,不可因其轻贱自己而轻贱他。

    由此就能够得到普天下之人的爱戴。【解析】此章老子主要论述人如何才能同于道的问题。

    老子认为:人的品性的最高修为就是同于道,即以道之品性为己之品性。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说道具有挫磨万物锋锐、解除万物纷扰、把光和热均匀分配给万物、为万物创造一个可资生存的大地的功能。

    人要按照道的要求自行挫磨去自身之锋锐,自行解除自身之纷扰,自行与道融为一体。

    怎样按照道的要求去同于道呢?具体应做到

    “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墨子与道德经.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墨子与道德经.》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墨子与道德经.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墨子与道德经.》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