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回望来路,盘旋曲折如盘踞山野的长蛇,行走其间,犹如蚂蚁在转动的石磨爬行。再环望四周,竟然看不到一户人家,只有官府所建的守关小屋孤零零站立在那里。此时此刻,正是夕阳西下时分,乌鸦振着双翅往家里飞去。可是,作者那满含悲愤而又游移不定的心啊,怎么才能找到依附呢……一切景语皆情语。结合杨慎满腹经纶,却壮志难酬,进而入狱受刑、谪戌千里边关等史实读此诗,不禁使人怆然落泪。
正如俗语所言,真金不怕火烧。杨慎真不愧为文人中的真金。政治生涯遭受如此重创,仕途已经走到民尽头,但他良心不泯,正气犹存。到云南后,他发现昆明一带豪绅以修治海口为名,勾结地方官吏强占民田,化公为私,敛财肥己,坑害百姓时,不仅正义凛然地写了《海门行》、《后海门行》等诗痛加抨击,还特地写信给云南巡抚赵剑门,力陈此役“乃二三武弁投闲置散者,欲谋利自肥而倡此议”,希望其制止如此劳民伤财的所谓水利工程。
纵观杨慎的一生,最大功劳还在于,他开拓南疆,使滇西甚至整个云南与中原文化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融合。
云南古称滇国,虽在1900多年前即被大汉纳如自己的版图,但多年来“不以内地官守例之”,皆以本土大姓就官,实则为一个封闭的独立王国。就是到了中国疆土最为广阔的元代,其地也为梁王与大理段氏分而治之。所以,当时那里的文化状况,跟西藏、新疆、蒙古的情况不相上下,与中原文化相去甚远。所幸的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攻取了云南,在那里建立卫所屯田制度,先后移民汉族人口三四百万到云南,使云南人口的民族结构产生了变化;143年后,这里又来了一位堪称明正德,嘉靖两朝文坛泰斗和学界领袖的杨慎,从而加速了这里的文明进程。时年37岁的他,不间断在哪里开馆讲学,广收学生,孜孜不倦地考察、研究和写作。他攻诗、词、赋、散文、散曲、杂剧、弹词,考论经史、书画,研究训诂、文学、音韵、名物等,因而著述极丰。明万历间,张士佩巡抚杨慎老家四川,将其主要作品收入《升庵集》,编了81卷,包括赋及杂文11卷,诗29卷,杂著41卷。此后,人们又进一步收集他的作品,编辑为《升庵外集》《升庵遗集》《升庵长短句》《陶情乐府》《二十一史弹词》等,共145卷,真可谓汗牛充栋。如此多的著作,再加上他百科全书型的知识结构和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强大性格感召力,使得云南各族人民在他之后形成了一股学习中原文化的巨大潮流。
据有关方面统计,杨慎充军云南前,云南只有20余人写有著述,总量不过50种。然,自杨慎入滇到明末的120年间,云南就有150余人写有著作,总计超260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云南培养出了第一个少数民族学派——“杨门七子”。七子中的杨士云、王廷表、胡廷禄、唐锜四人后来均考中进士成为国之栋梁。
或许就因为这些,有史学家夸赞说,杨慎与抗倭名将戚继光一样,是明代最杰出的民族英雄。一些云南人还说得更通俗具体:神观音、孔明、杨慎是他们最崇敬的三尊神。
杨慎为封建文人,身上肯定会有不少瑕斑,但他那种不慕权贵,不为官是图,并在逆境中关注民生、服务社会进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高尚风范,实在令人敬仰。
明太祖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幼年时还被送到庙里当过和尚,成年之后,与农民出身的马氏结为夫妻。
那个时代的妇女都是要裹足的,而马氏从小就要下地干活,所以没有缠足,生就一双大脚。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虽然也感到马氏大脚有损自己的面子,但出于感激马氏多年来为他出谋划策有功,仍然封她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
马氏当了皇后,深居皇宫享受荣华富贵,但对自己的一双大脚也感到无可奈何,每当与客人相见,总是用衣服的下摆或裙子将脚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
有一次,马氏乘轿到金陵(现今南京)街头游览,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急忙把脚缩了回去,可人们早已看得一清二楚啦!
于是这件新鲜事传开来,轰动了整个京城,因为是姓马的露出了脚,“露马脚”一词便流传到今天,所以现在,对不便公开的不光彩的事的暴露,都称为“露马脚”。
明代,有一个能征善战的嗜好茶的茶人,这名大将军很喜欢收藏各种各样的茶具明,在他收藏的众多茶具中,他特别喜欢一个青花瓷的茶杯,此茶杯烧制精美,瓷釉光泽明亮,他经常爱抚把玩这个杯子,并引以为乐,并且他多次警告侍从和家仆一定要小心爱护,妥为保管。
有一天,大将军用这个名茶杯喝完茶后,又把茶杯放在手中把玩,一不小心,手一滑,茶杯差点就掉落在地上,大将军不愧是练过功夫的人,手上反应极快,连忙敏捷地抓住了茶杯,没落到地上。
就在大将军重新拿稳杯子后,他感到额头昌汗,心里有惴惴不安的感觉,这时大将军顿有所悟:自己一向以不“不惊”为信条,不知多少次在战场上,自己身处险境,不管情况有多么的危机,自己也从未有过一丝的惊惶和紧张,然而就在刚才茶杯坠落的那一刹那,自己却为一个广阔不及三寸,价位不过千两银子的茶杯,破坏了自己的信条。
参悟到了这一点,大将军立该拿起茶杯,往地上狠狠地摔去,只听“砰”的一声响,那只将军以前酷爱的茶杯顿时成为碎片。
玩物必会丧志,茶品高的茶人要完全做到“不动智”也非易事,“不动智”即心灵不为外部任何事物所牵挂,心智不会停留在任何一件物品或器具上,这也就是所谓的“无一物”境界了吧!
有眀一代,状元升官最快的恐怕就是魏藻德,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中状元。授修撰,十五年被超升为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不到三年就从正六品骤升为正三品,“乱世出英雄”。这可是前辈状元们望尘莫及的呀!遗憾的是魏藻德做官为政一无建树,二无学术,他的存在与升迁只能加速帝国的崩溃,成为崇祯皇帝在用人上失误的重要见证。
魏藻德,顺天通州人,崇祯十三年廷试的时候因为口才好,被皇帝相中,定为状元。皇帝当时问的问题是:目前内外交困,你有什么解决办法?魏答道:“知耻“,之后的两年间,还是因为嘴皮子麻溜,多次回答皇帝的提问很“到位”,于是崇祯认为魏藻德肯定有极大的抱负,破格提拔了他。
等到魏藻德任首辅的时候,眀王朝已经在风雨中飘摇了,而这个巧舌如簧极善忽悠的天子门生,竟然像变了一个人。喜欢沉默了,典型的例子就是崇祯十七年三月,兵临城下的李自成提出了和谈请求,条件是割地西北,封其为王,其军不受朝廷节制,他则放弃围攻北京退守河南,并以劲旅抵御清兵。平定内乱,这个条件虽然有违君臣大义,但不失为一个缓和局面的良机。山穷水尽的崇祯心有所动,征求魏藻德的意见。这个时候,哪怕魏藻德稍微表现出一点积极的姿态,眀王朝的历史就可能重写,但魏藻德不愿承担责任。在崇祯三番五次的询问下,始终沉默。不敢表态,而一向刚愎自用的崇祯偏偏喜欢在这种节骨眼上优柔寡断,因为没有得到首辅的支持。他也拿不定主意,最终放弃和谈,能让眀王朝喘息的一线机会丧失了,所以《明史》本传称“藻德居位,一无建白,但倡议令百官捐助而已,”皇帝问计,他说不出来,只是建议朝廷下令让朝臣捐钱,这哪里是首辅的作为呢?
京城陷落,像工部尚书范景文等一大批人死节,而我们的首辅魏藻德却投降了李自成,然而在农民军那里,他并没有受到优待,李自成责问他为什么不去殉死,这个曾经“知耻”的状元答道:“我正准备效力新朝,哪敢去死。”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崇敏指责其身为首辅而误国,魏藻德为自己辩解:“我本是书生一个,根本不懂得政事,加上崇祯无道,所以才亡了国。”刘宗敏听了大怒说,你从一介书生到状元,不到三年就做了宰相,崇祯哪点对不起你,你竟诋毁他,说罢,命人掌其嘴数十下。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正如俗语所言,真金不怕火烧。杨慎真不愧为文人中的真金。政治生涯遭受如此重创,仕途已经走到民尽头,但他良心不泯,正气犹存。到云南后,他发现昆明一带豪绅以修治海口为名,勾结地方官吏强占民田,化公为私,敛财肥己,坑害百姓时,不仅正义凛然地写了《海门行》、《后海门行》等诗痛加抨击,还特地写信给云南巡抚赵剑门,力陈此役“乃二三武弁投闲置散者,欲谋利自肥而倡此议”,希望其制止如此劳民伤财的所谓水利工程。
纵观杨慎的一生,最大功劳还在于,他开拓南疆,使滇西甚至整个云南与中原文化发生了一次巨大的融合。
云南古称滇国,虽在1900多年前即被大汉纳如自己的版图,但多年来“不以内地官守例之”,皆以本土大姓就官,实则为一个封闭的独立王国。就是到了中国疆土最为广阔的元代,其地也为梁王与大理段氏分而治之。所以,当时那里的文化状况,跟西藏、新疆、蒙古的情况不相上下,与中原文化相去甚远。所幸的是,明洪武十四年(1381),朱元璋攻取了云南,在那里建立卫所屯田制度,先后移民汉族人口三四百万到云南,使云南人口的民族结构产生了变化;143年后,这里又来了一位堪称明正德,嘉靖两朝文坛泰斗和学界领袖的杨慎,从而加速了这里的文明进程。时年37岁的他,不间断在哪里开馆讲学,广收学生,孜孜不倦地考察、研究和写作。他攻诗、词、赋、散文、散曲、杂剧、弹词,考论经史、书画,研究训诂、文学、音韵、名物等,因而著述极丰。明万历间,张士佩巡抚杨慎老家四川,将其主要作品收入《升庵集》,编了81卷,包括赋及杂文11卷,诗29卷,杂著41卷。此后,人们又进一步收集他的作品,编辑为《升庵外集》《升庵遗集》《升庵长短句》《陶情乐府》《二十一史弹词》等,共145卷,真可谓汗牛充栋。如此多的著作,再加上他百科全书型的知识结构和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强大性格感召力,使得云南各族人民在他之后形成了一股学习中原文化的巨大潮流。
据有关方面统计,杨慎充军云南前,云南只有20余人写有著述,总量不过50种。然,自杨慎入滇到明末的120年间,云南就有150余人写有著作,总计超260种。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在云南培养出了第一个少数民族学派——“杨门七子”。七子中的杨士云、王廷表、胡廷禄、唐锜四人后来均考中进士成为国之栋梁。
或许就因为这些,有史学家夸赞说,杨慎与抗倭名将戚继光一样,是明代最杰出的民族英雄。一些云南人还说得更通俗具体:神观音、孔明、杨慎是他们最崇敬的三尊神。
杨慎为封建文人,身上肯定会有不少瑕斑,但他那种不慕权贵,不为官是图,并在逆境中关注民生、服务社会进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高尚风范,实在令人敬仰。
明太祖朱元璋自幼家境贫寒,幼年时还被送到庙里当过和尚,成年之后,与农民出身的马氏结为夫妻。
那个时代的妇女都是要裹足的,而马氏从小就要下地干活,所以没有缠足,生就一双大脚。
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虽然也感到马氏大脚有损自己的面子,但出于感激马氏多年来为他出谋划策有功,仍然封她为明朝的第一位皇后。
马氏当了皇后,深居皇宫享受荣华富贵,但对自己的一双大脚也感到无可奈何,每当与客人相见,总是用衣服的下摆或裙子将脚严严实实地遮盖起来。
有一次,马氏乘轿到金陵(现今南京)街头游览,忽然一阵大风吹来,将轿帘掀起一角,马氏搁在踏板上的两只大脚,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她急忙把脚缩了回去,可人们早已看得一清二楚啦!
于是这件新鲜事传开来,轰动了整个京城,因为是姓马的露出了脚,“露马脚”一词便流传到今天,所以现在,对不便公开的不光彩的事的暴露,都称为“露马脚”。
明代,有一个能征善战的嗜好茶的茶人,这名大将军很喜欢收藏各种各样的茶具明,在他收藏的众多茶具中,他特别喜欢一个青花瓷的茶杯,此茶杯烧制精美,瓷釉光泽明亮,他经常爱抚把玩这个杯子,并引以为乐,并且他多次警告侍从和家仆一定要小心爱护,妥为保管。
有一天,大将军用这个名茶杯喝完茶后,又把茶杯放在手中把玩,一不小心,手一滑,茶杯差点就掉落在地上,大将军不愧是练过功夫的人,手上反应极快,连忙敏捷地抓住了茶杯,没落到地上。
就在大将军重新拿稳杯子后,他感到额头昌汗,心里有惴惴不安的感觉,这时大将军顿有所悟:自己一向以不“不惊”为信条,不知多少次在战场上,自己身处险境,不管情况有多么的危机,自己也从未有过一丝的惊惶和紧张,然而就在刚才茶杯坠落的那一刹那,自己却为一个广阔不及三寸,价位不过千两银子的茶杯,破坏了自己的信条。
参悟到了这一点,大将军立该拿起茶杯,往地上狠狠地摔去,只听“砰”的一声响,那只将军以前酷爱的茶杯顿时成为碎片。
玩物必会丧志,茶品高的茶人要完全做到“不动智”也非易事,“不动智”即心灵不为外部任何事物所牵挂,心智不会停留在任何一件物品或器具上,这也就是所谓的“无一物”境界了吧!
有眀一代,状元升官最快的恐怕就是魏藻德,崇祯十三年(公元1640年)中状元。授修撰,十五年被超升为礼部右侍郎兼东阁大学士,入阁辅政。不到三年就从正六品骤升为正三品,“乱世出英雄”。这可是前辈状元们望尘莫及的呀!遗憾的是魏藻德做官为政一无建树,二无学术,他的存在与升迁只能加速帝国的崩溃,成为崇祯皇帝在用人上失误的重要见证。
魏藻德,顺天通州人,崇祯十三年廷试的时候因为口才好,被皇帝相中,定为状元。皇帝当时问的问题是:目前内外交困,你有什么解决办法?魏答道:“知耻“,之后的两年间,还是因为嘴皮子麻溜,多次回答皇帝的提问很“到位”,于是崇祯认为魏藻德肯定有极大的抱负,破格提拔了他。
等到魏藻德任首辅的时候,眀王朝已经在风雨中飘摇了,而这个巧舌如簧极善忽悠的天子门生,竟然像变了一个人。喜欢沉默了,典型的例子就是崇祯十七年三月,兵临城下的李自成提出了和谈请求,条件是割地西北,封其为王,其军不受朝廷节制,他则放弃围攻北京退守河南,并以劲旅抵御清兵。平定内乱,这个条件虽然有违君臣大义,但不失为一个缓和局面的良机。山穷水尽的崇祯心有所动,征求魏藻德的意见。这个时候,哪怕魏藻德稍微表现出一点积极的姿态,眀王朝的历史就可能重写,但魏藻德不愿承担责任。在崇祯三番五次的询问下,始终沉默。不敢表态,而一向刚愎自用的崇祯偏偏喜欢在这种节骨眼上优柔寡断,因为没有得到首辅的支持。他也拿不定主意,最终放弃和谈,能让眀王朝喘息的一线机会丧失了,所以《明史》本传称“藻德居位,一无建白,但倡议令百官捐助而已,”皇帝问计,他说不出来,只是建议朝廷下令让朝臣捐钱,这哪里是首辅的作为呢?
京城陷落,像工部尚书范景文等一大批人死节,而我们的首辅魏藻德却投降了李自成,然而在农民军那里,他并没有受到优待,李自成责问他为什么不去殉死,这个曾经“知耻”的状元答道:“我正准备效力新朝,哪敢去死。”李自成手下大将刘崇敏指责其身为首辅而误国,魏藻德为自己辩解:“我本是书生一个,根本不懂得政事,加上崇祯无道,所以才亡了国。”刘宗敏听了大怒说,你从一介书生到状元,不到三年就做了宰相,崇祯哪点对不起你,你竟诋毁他,说罢,命人掌其嘴数十下。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