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这次参加游湖赏花的世家夫人小姐确实不少,加上各自的仆从丫鬟,车马算得上是浩浩荡荡。
秦岳带人前后检查了一番,确定没有问题后便整队出发。
宋挽带着阿炤和乐安与阮氏坐一辆马车,阮氏抱着阿炤感慨道:“说起来我已经有好些年没有出门游玩了。”
她虽有诰命在身,也不缺钱财,但也是年纪轻轻守了寡,不愿出门听那些闲言碎语,更无心招惹麻烦。
宋挽温声说:“既然如此,这次姑母就趁机好好散散心,以后只要姑母愿意,也可以与我多出门看看热闹。”
阮氏笑道:“是要多出来看看才行的,不然以后年纪大了,想出来都走不动道了。”
游湖的地方在城郊,马车走的不快,日落时分才到。
宋挽刚下车,陶巧巧便带着青萼过来,欢快的说:“阿挽,姑母,你们终于到了,我带你们去放东西。”
陶巧巧很是轻车熟路,宋挽疑惑的问:“你怎么好像对这里很熟悉?”
阮氏笑着说:“这座别庄是国公府的产业,郡主在这里是理所应当的。”
陶巧巧讶异的问:“姑母怎么知道?”
阮氏说:“这是卫家那小子从我手里买去的,我怎么不知道?”
刚好有几辆马车停在她们旁边,听到阮氏和陶巧巧的对话,车上的人俱是不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表情才好。
国公府和越安侯府未免也太有钱了。
这个别庄原本是阮氏用来避暑的,卫恒买下来以后又扩建了不少,亭台水榭,应有尽有,这次御史夫人还特意请了一个戏班子来表演。
宋挽她们人多,卫恒特意让人留了一个单独的院子给她们,陶巧巧好久没和紫叶在一起了,两人正好同住,多出来的一个房间,住了赵曦月。
赵曦月见到阮氏有些拘谨,说了会儿话才放松下来,对宋挽说:“我也没想到御史夫人会给我发帖子,听说有阿挽在,我便也来凑凑热闹。”
赵曦月在曹家基本算得上是寡居,难得有机会外出,语气难掩兴奋。
说话的时候,赵曦月的目光不住的往两个孩子身上飘,轻声说:“小孩子长得很快呀,早知道阿挽要带他们一起,我该把闲来无事做的两双鞋子带来给他们看看合不合脚的,要是入了冬,怕是又长大了。”
她是真的喜欢孩子,除了阿炤和乐安,给春秀的儿子也做了不少衣服鞋子。
宋挽说:“也没有长得这么快的,阿炤身上这件衣服还是你上次送的,穿着还很合身呀。”
赵曦月花了很多心思做东西,阿炤身上的衣服针脚细密,图案也漂亮。
阮氏插进话来,问:“这衣服是公主做的?”
赵曦月点点头,知道阮氏见过的好东西数不胜数,有些羞赧,低声说:“我在家也没什么事做,就做做这种小玩意儿消遣时间。”
阮氏诚恳的夸赞:“这衣服做得很漂亮的,我之前还以为是阿挽自己做的呢。”
宋挽笑着说:“我的女红只能算是勉强,哪有公主厉害,姑母这是在笑话我呢。”
阮氏还想打趣,御史夫人便打发了丫鬟来请她们去参加晚宴。
晚宴设在湖边的凉亭里,这会儿天已经黑了,凉亭四周点上灯烛,晚风习习,确实比闷在家里惬意多了。
宋挽和阮氏的身份不低,被御史夫人叫去同坐,赵曦月则和宋秋瑟、陶巧巧、紫叶坐在一处。
其他世家夫人小姐也都和自己交好的人挨着坐。
所有人落座以后,御史夫人象征性的说了几句话,然后便有乐师上来弹奏曲调助兴。
众人听了一会儿,突然有人问:“夫人怎么没请叶小姐,相爷虽然辞了官,叶家在瀚京的地位也还是摆在那里的呀。”
御史夫人说:“我哪能忘记清灵呀,我叫人给相府递了帖子,相府的人说清灵去别庄休养了,不喜打扰,又说他们夫人犯了头疾,不便出门,这日头一天比一天毒辣,她们不愿凑这个热闹也是应该的。”
“我前些日子与叶夫人见面她还是好好的,如今怎么突然犯了头疾?”
有与叶夫人有些交情的世家夫人发问。
御史夫人虽然想探听八卦,却也不敢得罪阮氏,温声说:“天气这么热,胃口不好,身体不舒服是正常的,今天在路上我也觉得心口发闷呢。”
御史夫人说着作势捶了捶胸口。
这个话题便被转移过去,又有夜风送来荷花清香,消减暑热,众人的注意力便被转移到清新解腻的吃食和周围的风景上。
阿炤和乐安能吃一些流食了,宋挽和阮氏先给他们喂东西吃,等他们吃饱再交给白荷和奶娘抱走。
阿炤和乐安相当听话,胃口也是很好的,一点儿都不哭闹,御史夫人见了笑着说:“这两个孩子的眉眼都随了娘,可真漂亮,还这么乖巧,性子怕也是随的阿挽。”
坐的近,御史夫人对宋挽的称呼也亲昵了些。
有人跟着接话,说:“是啊,定远侯夫人真是好福气,一生就生对龙凤胎,这下儿女双全,以后就再也不用愁了。”
这个时代,子嗣对女人来说就是最大的依仗,所以这个话题一出,好些人都提起兴趣,七嘴八舌的打听宋挽怀孕之后都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希望能捕捉到蛛丝马迹,好让自己也生一对龙凤胎。
不过这种事都是听天由命,不为人力改变的,宋挽柔声说:“不管生儿子还是女儿,一个还是两个,都是命数,大家不必这么强求,放松心情,安心养胎才是正道。”
宋挽是这么想的也才这么说,话音落下立刻有人尖声道:“夫人如今儿女双全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若你此番诞下的是女婴,想法只怕会大不相同。”
循声望去,那人瞧着很是面生,宋挽并不认识,疑惑的问:“夫人何出此言?”
那人说:“儿子是家里的顶梁柱,女儿是迟早要泼出去的水,当然不可同等对待,如此简单的道理,定远侯夫人难道不懂?”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秦岳带人前后检查了一番,确定没有问题后便整队出发。
宋挽带着阿炤和乐安与阮氏坐一辆马车,阮氏抱着阿炤感慨道:“说起来我已经有好些年没有出门游玩了。”
她虽有诰命在身,也不缺钱财,但也是年纪轻轻守了寡,不愿出门听那些闲言碎语,更无心招惹麻烦。
宋挽温声说:“既然如此,这次姑母就趁机好好散散心,以后只要姑母愿意,也可以与我多出门看看热闹。”
阮氏笑道:“是要多出来看看才行的,不然以后年纪大了,想出来都走不动道了。”
游湖的地方在城郊,马车走的不快,日落时分才到。
宋挽刚下车,陶巧巧便带着青萼过来,欢快的说:“阿挽,姑母,你们终于到了,我带你们去放东西。”
陶巧巧很是轻车熟路,宋挽疑惑的问:“你怎么好像对这里很熟悉?”
阮氏笑着说:“这座别庄是国公府的产业,郡主在这里是理所应当的。”
陶巧巧讶异的问:“姑母怎么知道?”
阮氏说:“这是卫家那小子从我手里买去的,我怎么不知道?”
刚好有几辆马车停在她们旁边,听到阮氏和陶巧巧的对话,车上的人俱是不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表情才好。
国公府和越安侯府未免也太有钱了。
这个别庄原本是阮氏用来避暑的,卫恒买下来以后又扩建了不少,亭台水榭,应有尽有,这次御史夫人还特意请了一个戏班子来表演。
宋挽她们人多,卫恒特意让人留了一个单独的院子给她们,陶巧巧好久没和紫叶在一起了,两人正好同住,多出来的一个房间,住了赵曦月。
赵曦月见到阮氏有些拘谨,说了会儿话才放松下来,对宋挽说:“我也没想到御史夫人会给我发帖子,听说有阿挽在,我便也来凑凑热闹。”
赵曦月在曹家基本算得上是寡居,难得有机会外出,语气难掩兴奋。
说话的时候,赵曦月的目光不住的往两个孩子身上飘,轻声说:“小孩子长得很快呀,早知道阿挽要带他们一起,我该把闲来无事做的两双鞋子带来给他们看看合不合脚的,要是入了冬,怕是又长大了。”
她是真的喜欢孩子,除了阿炤和乐安,给春秀的儿子也做了不少衣服鞋子。
宋挽说:“也没有长得这么快的,阿炤身上这件衣服还是你上次送的,穿着还很合身呀。”
赵曦月花了很多心思做东西,阿炤身上的衣服针脚细密,图案也漂亮。
阮氏插进话来,问:“这衣服是公主做的?”
赵曦月点点头,知道阮氏见过的好东西数不胜数,有些羞赧,低声说:“我在家也没什么事做,就做做这种小玩意儿消遣时间。”
阮氏诚恳的夸赞:“这衣服做得很漂亮的,我之前还以为是阿挽自己做的呢。”
宋挽笑着说:“我的女红只能算是勉强,哪有公主厉害,姑母这是在笑话我呢。”
阮氏还想打趣,御史夫人便打发了丫鬟来请她们去参加晚宴。
晚宴设在湖边的凉亭里,这会儿天已经黑了,凉亭四周点上灯烛,晚风习习,确实比闷在家里惬意多了。
宋挽和阮氏的身份不低,被御史夫人叫去同坐,赵曦月则和宋秋瑟、陶巧巧、紫叶坐在一处。
其他世家夫人小姐也都和自己交好的人挨着坐。
所有人落座以后,御史夫人象征性的说了几句话,然后便有乐师上来弹奏曲调助兴。
众人听了一会儿,突然有人问:“夫人怎么没请叶小姐,相爷虽然辞了官,叶家在瀚京的地位也还是摆在那里的呀。”
御史夫人说:“我哪能忘记清灵呀,我叫人给相府递了帖子,相府的人说清灵去别庄休养了,不喜打扰,又说他们夫人犯了头疾,不便出门,这日头一天比一天毒辣,她们不愿凑这个热闹也是应该的。”
“我前些日子与叶夫人见面她还是好好的,如今怎么突然犯了头疾?”
有与叶夫人有些交情的世家夫人发问。
御史夫人虽然想探听八卦,却也不敢得罪阮氏,温声说:“天气这么热,胃口不好,身体不舒服是正常的,今天在路上我也觉得心口发闷呢。”
御史夫人说着作势捶了捶胸口。
这个话题便被转移过去,又有夜风送来荷花清香,消减暑热,众人的注意力便被转移到清新解腻的吃食和周围的风景上。
阿炤和乐安能吃一些流食了,宋挽和阮氏先给他们喂东西吃,等他们吃饱再交给白荷和奶娘抱走。
阿炤和乐安相当听话,胃口也是很好的,一点儿都不哭闹,御史夫人见了笑着说:“这两个孩子的眉眼都随了娘,可真漂亮,还这么乖巧,性子怕也是随的阿挽。”
坐的近,御史夫人对宋挽的称呼也亲昵了些。
有人跟着接话,说:“是啊,定远侯夫人真是好福气,一生就生对龙凤胎,这下儿女双全,以后就再也不用愁了。”
这个时代,子嗣对女人来说就是最大的依仗,所以这个话题一出,好些人都提起兴趣,七嘴八舌的打听宋挽怀孕之后都吃了什么做了什么,希望能捕捉到蛛丝马迹,好让自己也生一对龙凤胎。
不过这种事都是听天由命,不为人力改变的,宋挽柔声说:“不管生儿子还是女儿,一个还是两个,都是命数,大家不必这么强求,放松心情,安心养胎才是正道。”
宋挽是这么想的也才这么说,话音落下立刻有人尖声道:“夫人如今儿女双全自是站着说话不腰疼,若你此番诞下的是女婴,想法只怕会大不相同。”
循声望去,那人瞧着很是面生,宋挽并不认识,疑惑的问:“夫人何出此言?”
那人说:“儿子是家里的顶梁柱,女儿是迟早要泼出去的水,当然不可同等对待,如此简单的道理,定远侯夫人难道不懂?”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