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对近百万北京官民百姓来说,这个冬天心情绝对是跌宕起伏。
一开始的时候,当得知建奴攻破蓟北边墙攻入大明境内的时候,满城百姓绝对是人心惶惶,所有人都预料到建奴很快会兵临北京城下。
大明开国以来,经历过数次北京被围,以北京城防的坚固,不管是蒙古人还是建奴,想攻入北京城根本不可能。但是北京城是个近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百姓们日常生活所需,柴米油盐,皆需要从外面运入。
一旦建奴兵临城下,必然会封城很长一段时间,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对百姓们的生活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当时百姓们人心惶惶的同时,在有心人的蛊惑下,对督师辽东的孙传庭也产生了怨恨,认为若不是孙传庭无能,建奴岂能越过辽西从蓟北攻入?所以当时朝野间掀起了一阵对孙传庭的声讨。幸亏有皇家百姓报替孙传庭说话,大肆宣扬辽西兵去年对建奴的战绩,才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舆论。
但皇家百姓报毕竟是刚成立不久的报纸,再加上这个年代识字率很低,想靠一份报纸完全控制民议也不太现实。
再加上孙传庭为人孤傲,在朝中没有靠山,而其蓟辽总督的位置更是大大肥缺,每年过手数百万钱粮更是惹得很多人垂涎。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朝野对孙传庭的评价并不太高。
而等到建奴袭掠京畿,屠戮房山、固安等城以后,朝野间更是议论纷纷,对孙传庭按兵不动不肯和建奴交战非常不满。
幸亏朱由检是一个重生者,清楚建奴实力是多么强大,担心兵败会引得更大的恐慌,没有为朝野间舆论影响,没有逼迫孙传庭和建奴决战。
这一段时日,北京封城,外面粮食物质运不进来,天寒地冻,物价飞涨,很多百姓家里连炭火都没得烧,整个城内是真的人心惶惶。
直到辽东大战的消息传来,先是得知周遇吉攻下辽南三州,和曹文诏合兵在海州击败数千建奴骑兵,然后又得知刘兴祚兵出皮岛,下镇江、克凤凰城,百姓们的精神气才算提了起来。而当卢象升直捣黄龙攻下建奴旧都赫图阿拉消息传到北京城时,真的是满城大震,接着是满城狂喜!
多少年了,面对北方的蒙古东北的女真,都是被人家压着打,萨尔浒一战,大明征召十多万大军兵分四路进攻建州,却连赫图阿拉的城墙都没有看到,便被人家各个击破打的落花流水。
十多年来,大明和建奴大战数次,却接连战败,丢了整个辽东数千里江山。
为了应对建奴,朝廷不得不加征辽饷,每年耗费数百万两银子,国库连年亏空,贫民百姓被税赋逼得背井离乡去做流民,整个北方流民无数,陕北差点酿成规模庞大的民变。
无论是边军,还是北方百姓,对建奴都非常的恐惧。没想到今日,在建奴攻破边墙肆掠京畿之时,明军竟然在辽东发动了反击,攻破了建奴老巢!
这让百姓们如何不兴奋?
而更让百姓们高兴的是,建奴老巢被袭,必然不会在大明境内多待,肯定会迅速撤退返回关外。这样的话,北京城也会早日开放城禁,城外的物质才会运送进来,大家的生活才会好起来。
而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此,建奴退兵了,撤离了京畿。
建奴退兵了,城禁开放,普通百姓生活又和从前一样,自然是值得高兴的事。但对朝堂官员们来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正在撤退的建奴军队?
建奴撤退,带走了袭掠的粮食财富,还携裹了十多万青壮百姓,若是让他们就这样安然退走的话,对大明朝廷威信是极大打击。
必须得救回被掠的百姓,这在朝堂上已经形成了共识。
所以对孙传庭和建奴在永平府打的这一仗,北京朝野充满了期待。
卢象升在辽东的势如破竹,让朝野间产生了幻觉,觉得建奴八旗兵也不过如此,孙传庭统率着京畿所有军队,各省勤王军也受其辖制,兵力是建奴的两倍还要多,未必不是建奴对手。
卢象升率领三万禁卫军都能杀入建奴老巢,孙传庭手握十万大军,如何不能救回被掠的百姓?
正因为期望很大,所以当孙传庭和建奴大战的结果传回时,很多人都表示不可接受。
虽然救回了百姓,可却有数万百姓惨死在战场,孙传庭当时手握六万大军,却被建奴打的只剩下一万余人,若非张世泽带兵及时赶到,说不定辽兵便全军覆没!
虽然建奴退了,虽然也解救下了数万百姓,但在很多人看来,建奴是主动撤退,是主动放弃这些百姓,孙传庭并没有什么功劳,反而问题很大。
张世泽歼俘蒙古人两万骑?在很多人看来,这功劳根本就不能安在孙传庭头上,反而是孙传庭用兵失误的见证。
试问,若是孙传庭不把张世泽的延绥军派往蓟北,而是随军一起向建奴进行追击,那么永平府的战况就不会如此了,说不定明军能正面击败建奴,救回十多万百姓,而不是导致数万百姓被杀。
所以,在永平府大战战报传回北京时,很多官员对孙传庭非常不满,开始上疏弹劾孙传庭。
刑科给事中毛士龙,上疏弹劾孙传庭三项大罪,一是指挥失误,明知建奴经永平府退兵,却把战斗力最强的延绥兵派往蓟北,有私放建奴之嫌疑;
二是残民以逞,为了战功下令屠戮百姓,直接导致数万百姓惨死在战场;
三是以败为胜,冒领部下战功,欺骗朝廷。永平府一战,孙传庭六万大军只剩下一万余人,损兵大半却上疏言胜,“孙贼暴虐无耻,试图欺瞒陛下欺瞒朝廷。请朝廷罢免其蓟辽督师之职,锁拿进京问罪。”毛士龙在奏疏中如是道。
毛士龙上疏弹劾之后,其他言官们纷纷响应,弹疏潮水般涌向朝廷。
经历了前段时间朱由检的打压,这些言官们都憋着一口气,现在终于要爆发出来。
这些言官们,相当一部分是东林党人,比如毛士龙等人,也有温体仁一系。
孙传庭在战斗中真的下令对建奴携裹的百姓动手,这算是一个污点,这些自命清高的言官们自然不会放过。
拿下一位蓟辽督师、天下第一封疆大吏,在很多言官看来,若是能成功罢免孙传庭,将是他们的极大政绩,自然要咬着不放。
也有言官弹劾孙传庭的目的,是其背后势力看上了孙传庭蓟辽督师的位置,毕竟每年数百万两银子的钱粮,只要稍微过下手便是一笔庞大的财富,想想都心动。
而孙传庭在朝中并无靠山,根本就没人给其说话。
于是,整个朝廷再次出现弹劾孙传庭的浪潮,大有非要拿下孙传庭不可之势。
当然,拿下不拿下孙传庭,不在这些言官,而在皇帝是如何决断。
若是在第一次当皇帝时,面对如此情形,朱由检早就慌了,肯定会下旨罢免孙传庭。而事实上,上一次当皇帝的时候,朱由检便多次罢免孙传庭,甚至把孙传庭下狱数年之久。当时罢免孙传庭的原因便是听了言官们的弹劾,还有他自己急躁的性格。
而现在,经历了一次亡国之痛,朱由检性格改了许多,人也成熟了很多。经历了魂游四百年,他看透了很多事情,知道孙传庭是真正的忠贞之人,知道孙传庭的才能。
和那些只会嘴炮的言官们相比,孙传庭才是国之干城!
然而,很多时候,本性想彻底改变却并非容易,对永平之战,朱由检说实话也感到有些迷,认为以孙传庭的能力不应该打成这样。
是不是孙传庭没有经历太多历练的原因,是不是自己拔苗助长一下子把其提到高位?朱由检有些怀疑。
于是便召来洪承畴,询问其对永平府之战中孙传庭的表现如何看。
洪承畴是兵部尚书,各地的战报第一时间要送到兵部,自然对永平之战非常了解,甚至对永平之战进行了复盘。
“陛下,微臣认为,孙传庭在此战中表现中规中矩,并无太大问题。”洪承畴道。
“御史言官们弹劾孙传庭指挥失误,不该把张世泽派向蓟北,而是应该集中兵力追击建奴。有了战斗力强大的延绥军加入,说不定能够击败建奴。但以臣看来,他们过分夸大了延绥军的战斗力。
臣看过战报,当时张世泽赶到战场时,绝大部分蒙古人都在弃马进攻山上的蓟州军,迎战张世泽的蒙古兵只有数千骑,延绥军兵力是出击的蒙古兵数倍,又装备大量火器,击败他们理所当然,张世泽击败出击蒙古骑后,迅速开到山下,堵住了攻山的蒙古人退路,轻松占据蒙古大营,然后和蓟州兵上下夹击,迫降了攻山的蒙古兵。
故延绥军的战斗力固然很强,但其之所以能围歼蒙古人更多是运气使然。有了延绥军的加入,孙传庭也未必能够击败建奴。
试问,若非张世泽率兵击败了蒙古人,一旦蒙古人听从黄台吉的命令开赴永平府战场,孙传庭必然会面临建奴和蒙古骑兵两面夹击之势,很可能直接导致兵败。
至于屠杀百姓之事。当是时,十余万百姓受到建奴驱赶冲击我军营地,若是不把这些百姓驱散,恐怕等不到建奴杀来,明军会被百姓冲溃。而事实也证明,山东、河南、山西三路勤王军也确实被百姓冲溃,只有孙传庭直属的辽西兵没有溃败,这说明孙传庭采取的应对没有问题。
当这些百姓受到建奴驱赶冲击我军营地的时候,便不能把百姓当做百姓看到,事实上他们已经成了建奴的帮凶。所谓慈不掌军便是如此!从这点来说,孙督师的应对并无问题。
以臣看来,孙督师能坚持打到最后,六万大军剩下一万余人还坚持战斗,足以说明其能力。没有多少将帅,在己方兵力折损大半的时候,还能坚持战斗到底。”
洪承畴为朱由检分析着当时的战局,认为孙传庭的表现没有问题。
“陛下,虽然从过程来说,永平之战打的过于惨烈,我军折损严重,也有三四万百姓惨死。但从结果来说,永平之战,使得建奴损失了数千兵力,逼得建奴抛弃了劫掠的财富物质,放弃了俘虏的十多万我大明百姓,仓皇逃出边墙。
再经过黄得功的拦截,又使建奴损兵数千。建奴攻入边墙时,加上蒙古人有六万大军,据臣估计,其撤出边墙时也就剩下两万多人,损兵过半。
当然其损失的大部分是蒙古仆从军,来自归附其的蒙古部落,建奴满八旗损失不大。但是建奴经此一战,其在蒙古部落中的威望必然降落,归附建奴的蒙古部落肯定不会愿意成为下一个土谢图部。而见识了我明军的强大之后,归附建奴的蒙古人必然会犹豫,只要我大明稍微拉拢,会有很多蒙古部落选择抛弃建奴归附大明。
而建奴损失巨大,却什么都没有得到,仓皇逃归老家。故从结果来说,此战我明军取得了大胜,孙传庭功不可没!”
朱由检点点头,脸色和缓了起来:“爱卿所言甚是。”
经过洪承畴的分析,朱由检突然觉得,现在大明的形势竟然如此的好。和这么好的形势相比,区区一些损失根本不值一提!
永平之战中,损失的军队大部分都是三省勤王军,这些地方军队本就战斗力孱弱。而真正的精锐比如辽西兵、宣府兵、延绥兵却损失不太大,算是历练了出来。
洪承畴继续道:“陛下,建奴主力退出了关外,下一步必然会在辽东发生大战,卢象升未必能打的赢建奴主力,但只要能安然撤退辽南、辽西,保存禁卫军实力,此战便算大胜。在这个时候,孙传庭手中的军队非常重要,应该让孙传庭尽快率军赶往辽东,支援卢象升。大战之时,自然不能临阵换帅,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能罢掉孙传庭。”
朱由检点点头:“所有弹劾孙传庭之奏疏,一律留中。传旨,命孙传庭督帅军队,迅速赶往辽东接应卢象升。”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一开始的时候,当得知建奴攻破蓟北边墙攻入大明境内的时候,满城百姓绝对是人心惶惶,所有人都预料到建奴很快会兵临北京城下。
大明开国以来,经历过数次北京被围,以北京城防的坚固,不管是蒙古人还是建奴,想攻入北京城根本不可能。但是北京城是个近百万人口的大城市,百姓们日常生活所需,柴米油盐,皆需要从外面运入。
一旦建奴兵临城下,必然会封城很长一段时间,物资紧缺,物价飞涨,对百姓们的生活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所以当时百姓们人心惶惶的同时,在有心人的蛊惑下,对督师辽东的孙传庭也产生了怨恨,认为若不是孙传庭无能,建奴岂能越过辽西从蓟北攻入?所以当时朝野间掀起了一阵对孙传庭的声讨。幸亏有皇家百姓报替孙传庭说话,大肆宣扬辽西兵去年对建奴的战绩,才一定程度上扭转了舆论。
但皇家百姓报毕竟是刚成立不久的报纸,再加上这个年代识字率很低,想靠一份报纸完全控制民议也不太现实。
再加上孙传庭为人孤傲,在朝中没有靠山,而其蓟辽总督的位置更是大大肥缺,每年过手数百万钱粮更是惹得很多人垂涎。在有心人的推动下,朝野对孙传庭的评价并不太高。
而等到建奴袭掠京畿,屠戮房山、固安等城以后,朝野间更是议论纷纷,对孙传庭按兵不动不肯和建奴交战非常不满。
幸亏朱由检是一个重生者,清楚建奴实力是多么强大,担心兵败会引得更大的恐慌,没有为朝野间舆论影响,没有逼迫孙传庭和建奴决战。
这一段时日,北京封城,外面粮食物质运不进来,天寒地冻,物价飞涨,很多百姓家里连炭火都没得烧,整个城内是真的人心惶惶。
直到辽东大战的消息传来,先是得知周遇吉攻下辽南三州,和曹文诏合兵在海州击败数千建奴骑兵,然后又得知刘兴祚兵出皮岛,下镇江、克凤凰城,百姓们的精神气才算提了起来。而当卢象升直捣黄龙攻下建奴旧都赫图阿拉消息传到北京城时,真的是满城大震,接着是满城狂喜!
多少年了,面对北方的蒙古东北的女真,都是被人家压着打,萨尔浒一战,大明征召十多万大军兵分四路进攻建州,却连赫图阿拉的城墙都没有看到,便被人家各个击破打的落花流水。
十多年来,大明和建奴大战数次,却接连战败,丢了整个辽东数千里江山。
为了应对建奴,朝廷不得不加征辽饷,每年耗费数百万两银子,国库连年亏空,贫民百姓被税赋逼得背井离乡去做流民,整个北方流民无数,陕北差点酿成规模庞大的民变。
无论是边军,还是北方百姓,对建奴都非常的恐惧。没想到今日,在建奴攻破边墙肆掠京畿之时,明军竟然在辽东发动了反击,攻破了建奴老巢!
这让百姓们如何不兴奋?
而更让百姓们高兴的是,建奴老巢被袭,必然不会在大明境内多待,肯定会迅速撤退返回关外。这样的话,北京城也会早日开放城禁,城外的物质才会运送进来,大家的生活才会好起来。
而后来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此,建奴退兵了,撤离了京畿。
建奴退兵了,城禁开放,普通百姓生活又和从前一样,自然是值得高兴的事。但对朝堂官员们来说,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应对正在撤退的建奴军队?
建奴撤退,带走了袭掠的粮食财富,还携裹了十多万青壮百姓,若是让他们就这样安然退走的话,对大明朝廷威信是极大打击。
必须得救回被掠的百姓,这在朝堂上已经形成了共识。
所以对孙传庭和建奴在永平府打的这一仗,北京朝野充满了期待。
卢象升在辽东的势如破竹,让朝野间产生了幻觉,觉得建奴八旗兵也不过如此,孙传庭统率着京畿所有军队,各省勤王军也受其辖制,兵力是建奴的两倍还要多,未必不是建奴对手。
卢象升率领三万禁卫军都能杀入建奴老巢,孙传庭手握十万大军,如何不能救回被掠的百姓?
正因为期望很大,所以当孙传庭和建奴大战的结果传回时,很多人都表示不可接受。
虽然救回了百姓,可却有数万百姓惨死在战场,孙传庭当时手握六万大军,却被建奴打的只剩下一万余人,若非张世泽带兵及时赶到,说不定辽兵便全军覆没!
虽然建奴退了,虽然也解救下了数万百姓,但在很多人看来,建奴是主动撤退,是主动放弃这些百姓,孙传庭并没有什么功劳,反而问题很大。
张世泽歼俘蒙古人两万骑?在很多人看来,这功劳根本就不能安在孙传庭头上,反而是孙传庭用兵失误的见证。
试问,若是孙传庭不把张世泽的延绥军派往蓟北,而是随军一起向建奴进行追击,那么永平府的战况就不会如此了,说不定明军能正面击败建奴,救回十多万百姓,而不是导致数万百姓被杀。
所以,在永平府大战战报传回北京时,很多官员对孙传庭非常不满,开始上疏弹劾孙传庭。
刑科给事中毛士龙,上疏弹劾孙传庭三项大罪,一是指挥失误,明知建奴经永平府退兵,却把战斗力最强的延绥兵派往蓟北,有私放建奴之嫌疑;
二是残民以逞,为了战功下令屠戮百姓,直接导致数万百姓惨死在战场;
三是以败为胜,冒领部下战功,欺骗朝廷。永平府一战,孙传庭六万大军只剩下一万余人,损兵大半却上疏言胜,“孙贼暴虐无耻,试图欺瞒陛下欺瞒朝廷。请朝廷罢免其蓟辽督师之职,锁拿进京问罪。”毛士龙在奏疏中如是道。
毛士龙上疏弹劾之后,其他言官们纷纷响应,弹疏潮水般涌向朝廷。
经历了前段时间朱由检的打压,这些言官们都憋着一口气,现在终于要爆发出来。
这些言官们,相当一部分是东林党人,比如毛士龙等人,也有温体仁一系。
孙传庭在战斗中真的下令对建奴携裹的百姓动手,这算是一个污点,这些自命清高的言官们自然不会放过。
拿下一位蓟辽督师、天下第一封疆大吏,在很多言官看来,若是能成功罢免孙传庭,将是他们的极大政绩,自然要咬着不放。
也有言官弹劾孙传庭的目的,是其背后势力看上了孙传庭蓟辽督师的位置,毕竟每年数百万两银子的钱粮,只要稍微过下手便是一笔庞大的财富,想想都心动。
而孙传庭在朝中并无靠山,根本就没人给其说话。
于是,整个朝廷再次出现弹劾孙传庭的浪潮,大有非要拿下孙传庭不可之势。
当然,拿下不拿下孙传庭,不在这些言官,而在皇帝是如何决断。
若是在第一次当皇帝时,面对如此情形,朱由检早就慌了,肯定会下旨罢免孙传庭。而事实上,上一次当皇帝的时候,朱由检便多次罢免孙传庭,甚至把孙传庭下狱数年之久。当时罢免孙传庭的原因便是听了言官们的弹劾,还有他自己急躁的性格。
而现在,经历了一次亡国之痛,朱由检性格改了许多,人也成熟了很多。经历了魂游四百年,他看透了很多事情,知道孙传庭是真正的忠贞之人,知道孙传庭的才能。
和那些只会嘴炮的言官们相比,孙传庭才是国之干城!
然而,很多时候,本性想彻底改变却并非容易,对永平之战,朱由检说实话也感到有些迷,认为以孙传庭的能力不应该打成这样。
是不是孙传庭没有经历太多历练的原因,是不是自己拔苗助长一下子把其提到高位?朱由检有些怀疑。
于是便召来洪承畴,询问其对永平府之战中孙传庭的表现如何看。
洪承畴是兵部尚书,各地的战报第一时间要送到兵部,自然对永平之战非常了解,甚至对永平之战进行了复盘。
“陛下,微臣认为,孙传庭在此战中表现中规中矩,并无太大问题。”洪承畴道。
“御史言官们弹劾孙传庭指挥失误,不该把张世泽派向蓟北,而是应该集中兵力追击建奴。有了战斗力强大的延绥军加入,说不定能够击败建奴。但以臣看来,他们过分夸大了延绥军的战斗力。
臣看过战报,当时张世泽赶到战场时,绝大部分蒙古人都在弃马进攻山上的蓟州军,迎战张世泽的蒙古兵只有数千骑,延绥军兵力是出击的蒙古兵数倍,又装备大量火器,击败他们理所当然,张世泽击败出击蒙古骑后,迅速开到山下,堵住了攻山的蒙古人退路,轻松占据蒙古大营,然后和蓟州兵上下夹击,迫降了攻山的蒙古兵。
故延绥军的战斗力固然很强,但其之所以能围歼蒙古人更多是运气使然。有了延绥军的加入,孙传庭也未必能够击败建奴。
试问,若非张世泽率兵击败了蒙古人,一旦蒙古人听从黄台吉的命令开赴永平府战场,孙传庭必然会面临建奴和蒙古骑兵两面夹击之势,很可能直接导致兵败。
至于屠杀百姓之事。当是时,十余万百姓受到建奴驱赶冲击我军营地,若是不把这些百姓驱散,恐怕等不到建奴杀来,明军会被百姓冲溃。而事实也证明,山东、河南、山西三路勤王军也确实被百姓冲溃,只有孙传庭直属的辽西兵没有溃败,这说明孙传庭采取的应对没有问题。
当这些百姓受到建奴驱赶冲击我军营地的时候,便不能把百姓当做百姓看到,事实上他们已经成了建奴的帮凶。所谓慈不掌军便是如此!从这点来说,孙督师的应对并无问题。
以臣看来,孙督师能坚持打到最后,六万大军剩下一万余人还坚持战斗,足以说明其能力。没有多少将帅,在己方兵力折损大半的时候,还能坚持战斗到底。”
洪承畴为朱由检分析着当时的战局,认为孙传庭的表现没有问题。
“陛下,虽然从过程来说,永平之战打的过于惨烈,我军折损严重,也有三四万百姓惨死。但从结果来说,永平之战,使得建奴损失了数千兵力,逼得建奴抛弃了劫掠的财富物质,放弃了俘虏的十多万我大明百姓,仓皇逃出边墙。
再经过黄得功的拦截,又使建奴损兵数千。建奴攻入边墙时,加上蒙古人有六万大军,据臣估计,其撤出边墙时也就剩下两万多人,损兵过半。
当然其损失的大部分是蒙古仆从军,来自归附其的蒙古部落,建奴满八旗损失不大。但是建奴经此一战,其在蒙古部落中的威望必然降落,归附建奴的蒙古部落肯定不会愿意成为下一个土谢图部。而见识了我明军的强大之后,归附建奴的蒙古人必然会犹豫,只要我大明稍微拉拢,会有很多蒙古部落选择抛弃建奴归附大明。
而建奴损失巨大,却什么都没有得到,仓皇逃归老家。故从结果来说,此战我明军取得了大胜,孙传庭功不可没!”
朱由检点点头,脸色和缓了起来:“爱卿所言甚是。”
经过洪承畴的分析,朱由检突然觉得,现在大明的形势竟然如此的好。和这么好的形势相比,区区一些损失根本不值一提!
永平之战中,损失的军队大部分都是三省勤王军,这些地方军队本就战斗力孱弱。而真正的精锐比如辽西兵、宣府兵、延绥兵却损失不太大,算是历练了出来。
洪承畴继续道:“陛下,建奴主力退出了关外,下一步必然会在辽东发生大战,卢象升未必能打的赢建奴主力,但只要能安然撤退辽南、辽西,保存禁卫军实力,此战便算大胜。在这个时候,孙传庭手中的军队非常重要,应该让孙传庭尽快率军赶往辽东,支援卢象升。大战之时,自然不能临阵换帅,无论从哪个角度,都不能罢掉孙传庭。”
朱由检点点头:“所有弹劾孙传庭之奏疏,一律留中。传旨,命孙传庭督帅军队,迅速赶往辽东接应卢象升。”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