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佛道归宿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风吼证道录第五百零一章 佛道归宿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轮台大师带着一风和书礼继续往前,目标是山崖。

    在快到山崖的下面时,轮台大师让自己率领的西北僧兵前往山崖的另一端驻扎,绕过山崖,在山崖的北边,是一片平坦的黄褐色沙石地,有大片的营帐驻扎在那里。

    书礼便也安排黄成愉,将风吼军的兵马带过去,和西北僧兵团驻扎在一起,他和一风,还有一些万僧众及战斗团佛僧前往山崖下参观。

    这时,从山崖下面的大路上的北方走来一批佛僧,都是年老的和尚,但是他们每个人都是精神矍铄,气势不凡,一看就是西北佛道的领头人,向着一风迎接而来。

    一风也朝着他们走去,到了他们面前,才发现他们果然气质不凡,除了和轮台大师一般的有被西北风沙磨砺的岁月痕迹,他们的气势和威压都非同凡响,并且十分注重礼仪。

    在简单交谈后,一风也重新认识了他们非凡的谈吐和高深的佛理,不由得对他们心生敬佩。

    在交谈中,一风知道,如今西北佛道的聚集除了老弱的和尚,还能够保持一定战斗力的佛僧大概只有十万人了,这就是当初西北佛道六十万众在魏戬和杨炯的围杀中,残存下来的。

    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将近五十万的佛僧葬身在西北的戈壁荒漠的黄沙中······

    一风难以想象这个惨绝人寰的场景,数十万具尸骨被掩埋在黄沙里,在西北大风的摧残下化为西北土地的一部分,他们的血液被大地贪婪地汲取,却无法开出一朵花来,他们心中虔诚的信仰就此湮灭,却只能化为戈壁中大风的呜咽。

    这就是战争的残忍,这样的打击给了西北佛道重创,然而现在的这些西北佛僧依然还在坚持,不论他们坚持的是什么,都值得所有人尊敬。

    同时,他也知道了轮台大师其实就是如今的西北佛道的主事人,轮台大师在听闻锁州南部风吼军的动向后,预感到会发生战役,所以亲率西北僧兵团的一半兵马前往支援。

    果然,被轮台大师预料中,一风和董寒的军团在噶多山沟大战,当轮台大师赶过去的时候,恰巧遇到了溃败的神武军团。

    前事已叙,但是一风还是不明白他们为什么会如此固执地蜷缩在这里。

    当他委婉地表达了自己的疑惑时,轮台大师面对一风和书礼再三的质疑,并不直接回答,而是领着他们向着石崖走去。

    刚才,一风远远看到这座山崖时,便感觉不一般。这座巍峨高耸的山崖,面对着清澈的河流和翠绿胡杨及茵茵草地,自己本身却简陋无比,除了黄褐色的岩土便再无别的颜色。

    但是他在山崖上发现了十分熟悉的东西——佛窟。

    越走近山崖,越惊叹这山崖上的佛窟,是那样的令人震惊的壮观。和阿克隆沙漠入口的那一片佛窟相比,简直有天壤之别。

    不论从佛窟的密度、数量和开凿的历史——根据轮台大师的介绍,最古老的佛窟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这些都和两界寺旁的石窟有着巨大的差距,但最大的区别不是这些,而是佛窟的大小。

    在阿克隆沙漠入口的那片石窟,一风看到的最大的佛窟也不过数丈高,但是当轮台大师领着一风走入丹煌这片佛窟时,他完完全全被这里的佛窟震惊了。

    丹煌这片佛窟,历经了上千年,数量数不胜数,开凿的佛窟大小不一,但种类极其丰富,有用来朝拜的佛窟,用来静坐的佛窟,还有用来祭祀的佛窟。

    并且开凿的理由也五花八门,有许多佛窟并非是佛僧开凿的,是当地的百姓和官宦自己集资,聘请大批工匠前来开凿的。这也是当地百姓和官宦祈福求愿的另一种方式。

    有一段时间在西北流传着一个说法,要看西北的豪绅和官宦财力是否雄厚,权力是否强大,只要来丹煌看一下他们家开凿的佛窟大不大就可以判断出来。

    久而久之,这样的说法变成了一种风俗,即便是贫苦的百姓人家也有祈福的权力,这片石崖是天地间赐予他们的礼物,谁都无法据为私有,所以贫苦的百姓也会在生前攒够积蓄,就会请人来此为自己开凿一窟佛窟,为下一世积累福德。

    如果实在没有积蓄——这在贫寒的西北是再常见不过的事情了,那么他们就会想方设法,跪求别人在他们的佛窟中替自己画上一副佛像,哪怕是小小的一尊神佛,或者仅仅是一尊连法名都没有的神女,就绘画在壁画中一个不起眼的偏僻角落,可能绘像都不足三寸,但他们以此作为自己的供奉,这就算满足了他们此生最大的愿望了。

    这也是丹煌这片佛窟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原因,同时也是各个佛窟里,佛像佛天纷繁各异,异彩纷呈,形态万千的重要原因之一。

    和一风原来的认知不同,他来这里之前,还认为西北的许多佛寺也好,佛窟也罢,佛像都是在裸露的石壁上,用斧凿等工具雕刻出来的,现在在轮台大师的介绍下,才知道大部分的佛像都是泥塑的。

    泥匠工匠利用丹煌石崖前面的河流,将这里的泥土和开,变成黏糊糊有弹性的泥土,然后用外面枯死的树木砍伐过来,在佛窟中搭建一个支架,然后便往支架上涂泥巴,大量的泥巴堆积成胚胎,然后在此基础上塑形和涂彩。

    然而西北的气候冷热不均,又非常干燥,为了防止塑造好的泥像开裂或者收缩,工匠们还会在泥土中参入棉麻和农作物的秸秆等等东西,在不断摸索的工艺中总结出一套专门塑造佛像的方法,造就了丹煌这片佛窟的辉煌。

    石崖上搭建了十分稳固的木梯,在这样干旱的地方,基本上不用担心腐蚀朽坏,一风跟随着轮台大师在丹煌佛窟中进进出出,见识到了从未有过、且难以想象的奇观。

    这里的佛窟以一种无法言喻的壮丽呈现在一风的眼前,有整个洞窟都绘画着释迦摩尼佛的万佛窟,每一尊佛像不盈一尺,密密麻麻地绘制在硕大石窟的四面八方,就像有一万尊佛祖默默地俯瞰着芸芸众生,进入此窟,顿时便感觉自己的渺小,如同佛祖眼中的一只蝼蚁,或者一缕青烟,身不由己地从内心油然产生对佛祖的敬仰和崇拜。

    还要彩塑泥像硕大到令人惊叹的涅槃佛窟,以佛祖闭目侧卧的姿态为基础,长达数十丈高达数丈的佛像,下面是绚丽彩莲,每一片莲叶上都雕饰着精美异常的佛徒神像,而佛祖静默地闭上眼睛,将佛祖涅槃成佛那一刻的安详、深邃、浩渺展现得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除此之外,还有建造了高耸的祭坛的特殊佛窟,高耸巍峨到必须抬头仰望的端坐的弥勒大佛佛窟,令人眼花缭乱的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观音菩萨佛窟,等等,等等,数不尽也看不尽。

    眼中只剩下那些绘制精美的神女,那些仙花异草,那些飘扬的衣袖,那些飞行的神毯,那些蓝天祥云,那些高耸的神树灯盏,神佛那些淡漠平静的眼神,神女挥舞旋转的手臂和绦带,那些壁画上流传千百年不朽的惟妙惟肖的佛教经典故事重现;

    耳中只有那些壁画上宏大而浩瀚的神佛讲法之声、万千神佛聚集聆听的佛音,神女手中琵琶玉笛演奏出的神乐,那些神龙的龙吟、仙鹤的长唳、神虎的咆哮,甚至壁画中极乐净土的神河的流淌、河中莲花竟放的声音。

    这一切的一切前所未有地冲击着一风的神魂,在脑海中久久回荡,余音绕梁,挥之不去,佛道一切的庄严肃穆都有了形象的展示,就像一切深奥玄妙的佛理都有了简单明了的阐释,让神圣神秘的佛道在这个人间有了一个最完美的归宿。

    这样神圣完美的佛道胜地,怎么可能让西北佛道舍弃不顾!

    就在这一瞬间,一风便决定了一定要守护这片令凡间所有佛徒都向往并崇敬的圣地!

    然而,轮台大师在被震惊到无以复加的一风耳边说道,西北佛僧守护这片圣地,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风吼证道录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风吼证道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风吼证道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风吼证道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