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那天录制现场他真的加我微信,但进总决赛了嘛,他就让我先好好比赛,以后有什么想聊的话和DEMO可以发过来,他说他来管就行了。”
“人家非常非常有诚意,就想跟我一起玩。但大老师,我比完决赛之后就特别忙,也挺着急这个事的,您等我看一下档期,有空的时候我探索一下好吗?”
“跟您写东西我还是有点慌,我得好好想一想,别着急,咱们随时保持联系!”
采访结束,连续两个脱口秀素材让宁远收获满满。作为一名非资深的入门级脱口秀观众,从池子、思文和卡姆等人注定缺席开始,很多人本来不太相信这档子节目还能坚挺下去。
但现实打脸的速度,就像人家的热搜来得一样快。?
不过话又说回来,谁还能想到王建国竟然也有炒CP的一天?
说到底不过是些小彩蛋,发几颗糖可以是综艺拉流量的工具,却不会是脱口秀让人上头的理由。
归根结底喜剧本身就不缺市场,而脱口秀本身的冒犯属性,天然就很适合将想要吐槽的真心话,藏在嬉笑怒骂的段子中。
特别是在这个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的年份,经济下行、疫情侵袭,全世界都被调成困难模式,我们都有一丁点儿忧伤,都需要一丁点儿笑声。
对于胸怀一颗打工魂的广大打工人来说,生活已经足够感人,没有幽默的调剂可怎么行?
哪怕只是味精呢?
比如拆二代小块曾努力营造“我本质上还是一个穷人的人设,试图拉近和观众的距离。可惜精心设计的反差人设活不过两集,很快就暴露出和凡夫俗子距离甚远的一面。
相比之下老手们冒犯观众的套路,就要游刃有余一些。
王建国在半决赛中试图讲成年人世界的刻板印象,在决赛中讲起自己住600块出租屋的过去。
杨笠信手拈来的女性话题,怼天怼地怼空气,杨天真夸她是女流氓,有人说这是脱口秀咪蒙。
王勉在决赛的表演,唱出一个男青年人生失意时的逆袭,戳得我等凡夫俗子通体舒畅。
自带bgm的男人,唱出都市青年梦想中的逆袭。
加班、失恋、租房、性别之争、贫富差距……
中文互联网语境下的脱口秀,就这样越来越懂得撩拨都市年轻白领的情绪,用替观众自嘲的冒犯,解构社畜的苦闷。
节目看似主题和讨论内容非常自由,但内核依然是“吐槽大会”,只是吐槽对象从娱乐圈变成普通人的日常。
无论每期节目是什么主题,大多数演员都还是在寻找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能够激发受众愤怒、不解和无奈情绪的靶子。
以对事件和现象的吐槽和负面的情绪来输出观点,成为超越地域、行业、阶层等一切限制的观众代言人。
尤其早早退赛的思文,曾在上一季讲过自己姥姥喝咖啡的故事,活灵活现地重现一个可爱老太太没有烦恼的晚年生活。
更早前第一季冠军庞博、本季打进决赛的高学历才子呼兰、以及一大波程序员出身的演员,则分享不少工作趣事。
这也难怪,毕竟国内脱口秀演员本身都是半路出家,每个人大体上都有不太相同的生活积累。但在长期的脑力输出后,很多老炮似乎已经被压榨干净,更愿意说一些观众能迅速get到的内容。
节目到第三季,关照社会情绪确实也是节目自身选择的切入点。在这个前提下,脱口秀逐渐向加班和催婚这些共性的内容靠拢,你可以看到对老板的吐槽,对996的不甘,对客户的声讨……
替观众自嘲产生的情绪共鸣,事实上已经远大于喜剧本身。
最让宁远印象深刻的一场表演,居然还是自称成名二十余年的脱口秀元老罗永浩,在决赛期间贡献的一场脱口秀处女秀真还传。
老罗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欠六个亿之后的生活变化。债主们的小心思、家人相处的变化、朋友们的态度,种种场景和背后的观点,于观众而言其实都不陌生。
冒犯自己的老罗并没有为观众的爽服务,只是用好笑的方式讲述自己的平凡,以及告诉观众……
我是这么挺过来的!
宁远叹口气,这次采访明显感觉到如果可以选择,脱口秀演员肯定不会选择只在鸡汤和毒鸡汤的边缘疯狂试探。
作为一门冒犯的艺术,脱口秀本身的尺度其实相当大,但这几乎不可能在屏幕上被还原,看看池子曾经在《吐槽大会》调戏雪姨那一段。
很多人说脱口秀在线上和线下是两回事,线上表演的尺度终点,只是线下开放麦的起点。
在自己看来某种程度观众天然便有接受脱口秀的基础,粤语的栋笃笑、北方的单口相声、魔都的海派清口都有相似之处。
不同的是国人有欣赏喜剧的习惯,却没有被冒犯的传统。
也许他们今天还不太会在意这些争议?但没有人知道,哪天就会觉得宁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吐槽996比什么都安全。
上面不能说,下面不能说,负面的不能说,粗口不能说,冒犯的也不能说……
最后演员只能互相之间不咸不淡的调侃童年、离婚、cp这点事?
想起同样从小众开始走进大众视野的摇滚乐,在今年《乐队的夏天2》的舞台上,木马乐队曾演唱他们的经典曲目《舞步》。
当主唱木马开口唱到:“春天,老师们走了……”
有些挑剔的老乐迷还是从“爷青回”的感慨中转向“爷青结”的无奈。
因为这首歌原本是这么唱的:“春天,老师们死了……”
如果说传统喜剧艺术注定是分南北的,郭德纲和赵本山难以取悦南方观众,海派清口和栋笃笑又让北方人颇为费解……
那么脱口秀就成为弥合南北的通吃型喜剧,而相比于小品那种典型的晚会型模式,它显得随意太多。
换句话说比需要历经多年训练甚至需要童子功的传统曲艺更加自由,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如此,让表演者和受众都感到亲切,因为说的是具有共同经验的生活。
普世化的槽点,易于互联网传播的形式,所有人皆有可能参与的低门槛,像是损友间用吐槽拉近距离的聚会一样的表演形式,注定在这个流动频繁、与互联网伴生的时代备受年轻观众欢迎。
这就是大势所趋!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人家非常非常有诚意,就想跟我一起玩。但大老师,我比完决赛之后就特别忙,也挺着急这个事的,您等我看一下档期,有空的时候我探索一下好吗?”
“跟您写东西我还是有点慌,我得好好想一想,别着急,咱们随时保持联系!”
采访结束,连续两个脱口秀素材让宁远收获满满。作为一名非资深的入门级脱口秀观众,从池子、思文和卡姆等人注定缺席开始,很多人本来不太相信这档子节目还能坚挺下去。
但现实打脸的速度,就像人家的热搜来得一样快。?
不过话又说回来,谁还能想到王建国竟然也有炒CP的一天?
说到底不过是些小彩蛋,发几颗糖可以是综艺拉流量的工具,却不会是脱口秀让人上头的理由。
归根结底喜剧本身就不缺市场,而脱口秀本身的冒犯属性,天然就很适合将想要吐槽的真心话,藏在嬉笑怒骂的段子中。
特别是在这个没有最难只有更难的年份,经济下行、疫情侵袭,全世界都被调成困难模式,我们都有一丁点儿忧伤,都需要一丁点儿笑声。
对于胸怀一颗打工魂的广大打工人来说,生活已经足够感人,没有幽默的调剂可怎么行?
哪怕只是味精呢?
比如拆二代小块曾努力营造“我本质上还是一个穷人的人设,试图拉近和观众的距离。可惜精心设计的反差人设活不过两集,很快就暴露出和凡夫俗子距离甚远的一面。
相比之下老手们冒犯观众的套路,就要游刃有余一些。
王建国在半决赛中试图讲成年人世界的刻板印象,在决赛中讲起自己住600块出租屋的过去。
杨笠信手拈来的女性话题,怼天怼地怼空气,杨天真夸她是女流氓,有人说这是脱口秀咪蒙。
王勉在决赛的表演,唱出一个男青年人生失意时的逆袭,戳得我等凡夫俗子通体舒畅。
自带bgm的男人,唱出都市青年梦想中的逆袭。
加班、失恋、租房、性别之争、贫富差距……
中文互联网语境下的脱口秀,就这样越来越懂得撩拨都市年轻白领的情绪,用替观众自嘲的冒犯,解构社畜的苦闷。
节目看似主题和讨论内容非常自由,但内核依然是“吐槽大会”,只是吐槽对象从娱乐圈变成普通人的日常。
无论每期节目是什么主题,大多数演员都还是在寻找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能够激发受众愤怒、不解和无奈情绪的靶子。
以对事件和现象的吐槽和负面的情绪来输出观点,成为超越地域、行业、阶层等一切限制的观众代言人。
尤其早早退赛的思文,曾在上一季讲过自己姥姥喝咖啡的故事,活灵活现地重现一个可爱老太太没有烦恼的晚年生活。
更早前第一季冠军庞博、本季打进决赛的高学历才子呼兰、以及一大波程序员出身的演员,则分享不少工作趣事。
这也难怪,毕竟国内脱口秀演员本身都是半路出家,每个人大体上都有不太相同的生活积累。但在长期的脑力输出后,很多老炮似乎已经被压榨干净,更愿意说一些观众能迅速get到的内容。
节目到第三季,关照社会情绪确实也是节目自身选择的切入点。在这个前提下,脱口秀逐渐向加班和催婚这些共性的内容靠拢,你可以看到对老板的吐槽,对996的不甘,对客户的声讨……
替观众自嘲产生的情绪共鸣,事实上已经远大于喜剧本身。
最让宁远印象深刻的一场表演,居然还是自称成名二十余年的脱口秀元老罗永浩,在决赛期间贡献的一场脱口秀处女秀真还传。
老罗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欠六个亿之后的生活变化。债主们的小心思、家人相处的变化、朋友们的态度,种种场景和背后的观点,于观众而言其实都不陌生。
冒犯自己的老罗并没有为观众的爽服务,只是用好笑的方式讲述自己的平凡,以及告诉观众……
我是这么挺过来的!
宁远叹口气,这次采访明显感觉到如果可以选择,脱口秀演员肯定不会选择只在鸡汤和毒鸡汤的边缘疯狂试探。
作为一门冒犯的艺术,脱口秀本身的尺度其实相当大,但这几乎不可能在屏幕上被还原,看看池子曾经在《吐槽大会》调戏雪姨那一段。
很多人说脱口秀在线上和线下是两回事,线上表演的尺度终点,只是线下开放麦的起点。
在自己看来某种程度观众天然便有接受脱口秀的基础,粤语的栋笃笑、北方的单口相声、魔都的海派清口都有相似之处。
不同的是国人有欣赏喜剧的习惯,却没有被冒犯的传统。
也许他们今天还不太会在意这些争议?但没有人知道,哪天就会觉得宁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吐槽996比什么都安全。
上面不能说,下面不能说,负面的不能说,粗口不能说,冒犯的也不能说……
最后演员只能互相之间不咸不淡的调侃童年、离婚、cp这点事?
想起同样从小众开始走进大众视野的摇滚乐,在今年《乐队的夏天2》的舞台上,木马乐队曾演唱他们的经典曲目《舞步》。
当主唱木马开口唱到:“春天,老师们走了……”
有些挑剔的老乐迷还是从“爷青回”的感慨中转向“爷青结”的无奈。
因为这首歌原本是这么唱的:“春天,老师们死了……”
如果说传统喜剧艺术注定是分南北的,郭德纲和赵本山难以取悦南方观众,海派清口和栋笃笑又让北方人颇为费解……
那么脱口秀就成为弥合南北的通吃型喜剧,而相比于小品那种典型的晚会型模式,它显得随意太多。
换句话说比需要历经多年训练甚至需要童子功的传统曲艺更加自由,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如此,让表演者和受众都感到亲切,因为说的是具有共同经验的生活。
普世化的槽点,易于互联网传播的形式,所有人皆有可能参与的低门槛,像是损友间用吐槽拉近距离的聚会一样的表演形式,注定在这个流动频繁、与互联网伴生的时代备受年轻观众欢迎。
这就是大势所趋!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