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顺天府燕王在北地广有贤名,但在金陵城他的名声却并不怎么好。最饱受人诟病的便是燕王分明是个宫女所出,还非要谎称是先皇后的子嗣。照读书人的话来说,似这等数典忘义、欺师灭祖之徒,就该削去王爵,永远钉死在耻辱柱上才是。
金陵是赶考最后一站,又是国子监所在之处,所以读书人颇多。《石头记》在金陵畅销,在其他地区却反响平平,想来也是这个缘故。
读书人骂起人来最是恶毒,引经据典不说,吐字文雅,但真要细究其中的折辱之意,实在是令人心惊。在金陵的读书人中,痛骂燕王俨然已经成为一种风潮,别的不说,光骂人几句便能扬名,这等好事,哪里去寻,读书人对燕王的各种爱称也纷纷出炉,什么“燕蛮子”、“燕认娘”,各式各样,五花八门。只是燕王守卫边境,痛击鞑子的功绩也被略过不提。
读书人的此等行径便无人管吗?自然不是,朝廷曾多次下令斥责,可咱大汉何曾有过因言获罪的先例?读书人议论朝政,痛砭时弊,这也是忠君爱国的表现。朝堂中的众位官员虽然不便公然表态支持诸位士子,但私下参加个诗会,附庸一下风雅,也是人之常情,说不上是什么上台面的事。如此说来,在背后推波助澜的人可远不止一两位,只是大家身份各异,目的也各不相同。有些人,甚至就是燕王曾经的门生故吏。
先皇在时,燕王也是颇受器重之人,手下门生故吏无数。多有传闻说先皇要将帝位传予燕王,不过在朝堂中的诸多明眼人心里,这纯属无稽之谈,不过有些人放出来造势的。太子仁厚,处理朝政也是滴水不漏,何况太子还是真真的皇后所出,这样的对手,只凭借军功是肯定无法战胜的。不过即便燕王的势力无法与太子相比,在朝廷中分量也不轻。
先皇大行之际,曾诏令所有皇子守孝期满后即刻返回封地,不得在金陵盘桓。“岂能因我一人之死而误天下时局?”辗转病榻之时,先皇竟还有如此振聋发聩的言论,众皇子只得拜服。待先皇殡天后,守孝三月期满,众皇子随即各自收拾行囊,赶赴封地,对繁华的金陵城没有一丝留恋。此事在百姓之中也流传甚广,先皇最终得谥号“文皇帝”,以彰其经天纬地之才,昭其道德博厚之性。
离开金陵这个权利汇聚之所,燕王的影响力迅速下降,官场上多得是锦上添花之辈,却少有几人愿意烧燕王这个冷灶。眼见燕王失势,此时还不明哲保身,再寻下家,难道是要与燕王同赴那极北苦寒之地?再等到燕王造反不利,搭上一家老小,同求午门问斩?
此外,还有个有趣的传闻,燕王失势愁闷,终日饮酒作乐,见往日偷效身边的诸人纷纷离去,怒骂道:“皆是些狼心狗肺的酒肉之徒,若吾登基为君,定要将这些小人一并斩绝。”谣言愈演愈烈,燕王赶忙上了一道折子,声明自己绝无怨怼,甘愿为皇兄镇守边疆。此事传开后,读书人愈发轻视燕王。
殿宇重重,楼阁森森,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恢宏,似乎再多的词汇都无法形容这座宫城的雄伟。在这宫城的御书房之中,中年帝皇正在悉心教授太子帝王之道。先皇之时,诸位兄弟相争,自己兢兢业业,生怕自己一步行差踏错,到了此时,自然不能让太子再重蹈覆辙,只要自己倾囊相授,再多加锻炼几年,太子自然会成为一个好皇帝。
“太子,燕王上表要起兵荡平天魔教总坛,请求朝廷援助兵马粮饷,若依你意,该当如何回复?”
除去太子的身份,跪坐一旁的便只是个十八九岁的少年,但不同的身份,让他自小远离了平凡人的生活。这个年纪便参议朝政,朝廷中人却也少有其他声音。一是太子着实优秀,二是这毕竟是皇家之事,虽然圣上宽仁,可这并不代表他手下便没有枉死的臣子。
“莫非内阁中的诸位师傅也没有论断吗?”按照朝廷祖制,内阁大学士除了协助皇帝处理朝政外,还要轮番给太子上课,教授治国之道。
“能坐到这个位置的,哪有傻子,皆说自己年老昏聩,无力裁决,恭请朕圣裁。”
“父皇,照皇儿浅见,这几位师傅皆是忠心为国之人,只是削藩风波日盛,他们想要独善其身罢了。”
“不必为你的几位师傅开脱,都是老人精了,有手段,知进退,都是好臣子,朕晓得。只是皇儿你要切记,师傅再好,也终归会有私心,朕更看重的,是你要有主见。”
太子躬身道:“皇儿受教。”
皇帝示意他无需行这些虚礼,随后太子又表述了自己的想法。
“皇叔此次动兵,无论是否真是想要平定魔教,只要大军开拨,便会造成粮草之上的损耗,人吃马嚼的都是天文数字。北地苦寒,大军粮草多依赖南方膏腴之地供应。往日皇叔北击蒙古,父皇也从未在粮草之上有所克扣,皇儿斗胆猜测,父亲应是收到了什么不同寻常的线报。”
皇帝对太子的一番推断显然很满意,“朝堂之外,江湖之中,悬空宝刹,重现世间。”皇帝的脸上也流露出向往之色,自己年少时也曾好弓马,憧憬过要做仗剑闯江湖的豪侠。
“既然如此,父皇,我们也该早做准备,皇叔那边就遣一内侍督军即可。”
皇帝没有责怪太子打断自己的遐想,身在此位,自当谋国。
“皇儿,若是内侍战死沙场又当如何?”
太子闻言色变,显然是听懂了皇帝话中未曾道破的含义。“皇叔竟敢行此悖逆之事?”
“这又有什么不敢的,你这皇叔,将朕安排在北地的钉子一一拔除,收兵之后还和朝廷讨要粮草军械。如果只是个内侍,想来在他心中也没什么份量。”
太子一时语塞,皇帝心道:即便生在皇家,到底也是少年郎。“不过内侍还是要派的,粮草也一并核算给他,北地锦衣卫的诸多千户所恐怕难堪重用,北镇抚司也该出动了,佛门圣地出世这样的大事,我朝廷可不能缺席。”
太子一时揣揣,皇帝亲热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无事,你还年轻,再来学过便是。”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金陵是赶考最后一站,又是国子监所在之处,所以读书人颇多。《石头记》在金陵畅销,在其他地区却反响平平,想来也是这个缘故。
读书人骂起人来最是恶毒,引经据典不说,吐字文雅,但真要细究其中的折辱之意,实在是令人心惊。在金陵的读书人中,痛骂燕王俨然已经成为一种风潮,别的不说,光骂人几句便能扬名,这等好事,哪里去寻,读书人对燕王的各种爱称也纷纷出炉,什么“燕蛮子”、“燕认娘”,各式各样,五花八门。只是燕王守卫边境,痛击鞑子的功绩也被略过不提。
读书人的此等行径便无人管吗?自然不是,朝廷曾多次下令斥责,可咱大汉何曾有过因言获罪的先例?读书人议论朝政,痛砭时弊,这也是忠君爱国的表现。朝堂中的众位官员虽然不便公然表态支持诸位士子,但私下参加个诗会,附庸一下风雅,也是人之常情,说不上是什么上台面的事。如此说来,在背后推波助澜的人可远不止一两位,只是大家身份各异,目的也各不相同。有些人,甚至就是燕王曾经的门生故吏。
先皇在时,燕王也是颇受器重之人,手下门生故吏无数。多有传闻说先皇要将帝位传予燕王,不过在朝堂中的诸多明眼人心里,这纯属无稽之谈,不过有些人放出来造势的。太子仁厚,处理朝政也是滴水不漏,何况太子还是真真的皇后所出,这样的对手,只凭借军功是肯定无法战胜的。不过即便燕王的势力无法与太子相比,在朝廷中分量也不轻。
先皇大行之际,曾诏令所有皇子守孝期满后即刻返回封地,不得在金陵盘桓。“岂能因我一人之死而误天下时局?”辗转病榻之时,先皇竟还有如此振聋发聩的言论,众皇子只得拜服。待先皇殡天后,守孝三月期满,众皇子随即各自收拾行囊,赶赴封地,对繁华的金陵城没有一丝留恋。此事在百姓之中也流传甚广,先皇最终得谥号“文皇帝”,以彰其经天纬地之才,昭其道德博厚之性。
离开金陵这个权利汇聚之所,燕王的影响力迅速下降,官场上多得是锦上添花之辈,却少有几人愿意烧燕王这个冷灶。眼见燕王失势,此时还不明哲保身,再寻下家,难道是要与燕王同赴那极北苦寒之地?再等到燕王造反不利,搭上一家老小,同求午门问斩?
此外,还有个有趣的传闻,燕王失势愁闷,终日饮酒作乐,见往日偷效身边的诸人纷纷离去,怒骂道:“皆是些狼心狗肺的酒肉之徒,若吾登基为君,定要将这些小人一并斩绝。”谣言愈演愈烈,燕王赶忙上了一道折子,声明自己绝无怨怼,甘愿为皇兄镇守边疆。此事传开后,读书人愈发轻视燕王。
殿宇重重,楼阁森森,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势恢宏,似乎再多的词汇都无法形容这座宫城的雄伟。在这宫城的御书房之中,中年帝皇正在悉心教授太子帝王之道。先皇之时,诸位兄弟相争,自己兢兢业业,生怕自己一步行差踏错,到了此时,自然不能让太子再重蹈覆辙,只要自己倾囊相授,再多加锻炼几年,太子自然会成为一个好皇帝。
“太子,燕王上表要起兵荡平天魔教总坛,请求朝廷援助兵马粮饷,若依你意,该当如何回复?”
除去太子的身份,跪坐一旁的便只是个十八九岁的少年,但不同的身份,让他自小远离了平凡人的生活。这个年纪便参议朝政,朝廷中人却也少有其他声音。一是太子着实优秀,二是这毕竟是皇家之事,虽然圣上宽仁,可这并不代表他手下便没有枉死的臣子。
“莫非内阁中的诸位师傅也没有论断吗?”按照朝廷祖制,内阁大学士除了协助皇帝处理朝政外,还要轮番给太子上课,教授治国之道。
“能坐到这个位置的,哪有傻子,皆说自己年老昏聩,无力裁决,恭请朕圣裁。”
“父皇,照皇儿浅见,这几位师傅皆是忠心为国之人,只是削藩风波日盛,他们想要独善其身罢了。”
“不必为你的几位师傅开脱,都是老人精了,有手段,知进退,都是好臣子,朕晓得。只是皇儿你要切记,师傅再好,也终归会有私心,朕更看重的,是你要有主见。”
太子躬身道:“皇儿受教。”
皇帝示意他无需行这些虚礼,随后太子又表述了自己的想法。
“皇叔此次动兵,无论是否真是想要平定魔教,只要大军开拨,便会造成粮草之上的损耗,人吃马嚼的都是天文数字。北地苦寒,大军粮草多依赖南方膏腴之地供应。往日皇叔北击蒙古,父皇也从未在粮草之上有所克扣,皇儿斗胆猜测,父亲应是收到了什么不同寻常的线报。”
皇帝对太子的一番推断显然很满意,“朝堂之外,江湖之中,悬空宝刹,重现世间。”皇帝的脸上也流露出向往之色,自己年少时也曾好弓马,憧憬过要做仗剑闯江湖的豪侠。
“既然如此,父皇,我们也该早做准备,皇叔那边就遣一内侍督军即可。”
皇帝没有责怪太子打断自己的遐想,身在此位,自当谋国。
“皇儿,若是内侍战死沙场又当如何?”
太子闻言色变,显然是听懂了皇帝话中未曾道破的含义。“皇叔竟敢行此悖逆之事?”
“这又有什么不敢的,你这皇叔,将朕安排在北地的钉子一一拔除,收兵之后还和朝廷讨要粮草军械。如果只是个内侍,想来在他心中也没什么份量。”
太子一时语塞,皇帝心道:即便生在皇家,到底也是少年郎。“不过内侍还是要派的,粮草也一并核算给他,北地锦衣卫的诸多千户所恐怕难堪重用,北镇抚司也该出动了,佛门圣地出世这样的大事,我朝廷可不能缺席。”
太子一时揣揣,皇帝亲热的拍了拍他的肩膀。“无事,你还年轻,再来学过便是。”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