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张知北不出意外的在沈重与韩之琪那次晚上会面两天后出现在奕州,除了陈欣和夏菁菁,没惊动任何人。他不动声色的早早走进了韩之琪今天要上课的大课教室,坐在教室后排,如果他不说话,的确很像一个普通大学生。
院里的大课是三个专业一个教室,超过两百人,不过除了翘课成为家常便饭的学生,大家一周都要见两三次,基本都算脸熟。突然来了一个一眼看去就能十分之一百肯定是个高富帅的人,绝对是夺人眼球的。
张知北有一种平和却隐隐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质由内而外的散发,其实他很好说话,即便在陌生人面前。不是寒冰,而是像淡水一样,不冷不热,让人感觉很淡,什么情绪都很淡。他会跟人微笑点头,说一声“借过”,然后再说“谢谢”。
没有任何动作,他依然成为了教室里当之无愧的焦点。
可就是那一种久居高位的气质,让诸多想要搭讪他的女学生不敢坐在旁边,广大男同胞自然更没那兴趣,于是他方圆三个座位空无一人,形成了一个非常奇异的真空地带。
他半低着头,手里拿着一本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一本《概论》,这是一会儿的课程教材。虽然他是为了韩之琪而来,但是此刻并没有刻意在等她,那本几乎没打开过的教材,他已经翻了几十页。
十分钟后,根据夏菁菁的判断,韩之琪果然准时到达教室,他随意的跟着其他人一起抬头看向门口,随后猛地一愣。柔和的盯着那个女孩看了近十秒钟,一直到韩之琪找好了自己的位子坐下。
他合上书本,一个人咧嘴笑了笑,心情突然好了起来。这个姑娘,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装作个假小子,虽然看过无数次她的照片,不过今天才算是当面见到她的真容。略施粉黛的面容精致到让他也感觉震撼,高挑完美的身材包裹在一件米黄色长款修身针织衫下,一头黑色齐腰长发自然披散,没戴耳环。
张知北几乎将所有细节看得清清楚楚,他是真心感谢韩立杰,这个未来的大舅子。
随韩之琪一起的还有另一个让张知北生出惊艳感觉的何可,以及装作不认识的夏菁菁。
两人的出现不出意外的夺取了所有人的目光,大家见怪不怪,除了一阵明显热闹许多的喧哗,没有什么额外的事情发生。张知北也没有上前和韩之琪打招呼,她没发现他。
没过几分钟,刚过不惑之年的年轻副教授稳步走上讲台,首先就往韩之琪那个方向瞟了一眼,发现两人都在,随后喜形于色。
“好了,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收一收,我们的课程即将起飞,请大家各就各位。”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习惯性的用这风趣的口吻做开场白。
“上个星期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题目,《论禾国精英和欧美精英的养成》,这个题目我想在本堂课结束前的二十分钟,大家可以拿出来讨论一下。好了,废话不多说,前面我们讲了改开顶层设计,这里面内容很丰富,我们今天继续。”
...
不得不承认,这副教授讲课很有一套,口若悬河只是基础,禾国开放几十年来许多激动人心的故事,他能够结合理论生动有趣的描述出来,诸多典例在课堂理论知识之下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就连张知北这个清华本硕毕业的高材生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有了私下和这副教授结交的想法,如果能够在奕大这样的高等学府认识一些有能力有见识的学院派教授学者,他未必不会动点挖墙脚的心思。
真正的人才,在哪儿都不会缺饭吃。
距离下课还有二十分钟,副教授准时而又恰到好处的掐断了讲课内容。
“好了,各位,今天的课业到此为止,现在开始我们的重头戏,《论禾国精英和欧美精英的养成》,那位同学有兴趣第一个发言?”副教授扫视了全场一圈,没人站出来。
等了一会儿,副教授无奈道:“各位帅哥靓女,给个面子,我站在台上没人搭理是很尴尬的...”
他有意无意看向韩之琪,不过这位女同学今天的状态似乎不太对劲,总是在发呆走神。
沉默片刻,他说道:“我设置这样一个开放讨论的环节,就是想培养大家独立思考和勇于批判的习惯...既然这样,那我先说点我的想法,算是抛砖引玉,然后大家各抒己见,如何?”
说完他不再管大家有没有回应,开始了自己的论述:“不知道在座同学有多少人知道‘钱学森之问’?”
大概也没指望这群学生有人回答,他自答说道:“‘钱学森之问’,出自我国伟大的已故科学家钱学森钱老,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为什么我们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几十年,为什么我们的经济腾飞了几十年,却一直没能培养出真正顶尖的人才?”
他双手轻轻放在讲台上,又推了一下眼镜,认真说道:“我的答案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信仰出了问题...各位是不是觉得,我的话题起得太大,答案太笼统?不妨往下听。
从两百年前的清末侵略战争开始,我们落后,挨打,我们穷了两百年,穷怕了。而最近几十年,我们又富了。我们用四十年的时间走过了欧美国家四百年的发展历程,钱包鼓起来了,但是我们的精神,没有跟上,还处于那个贫瘠的年代。
我们没了精神,所以缺乏了信仰,由此,功利主义开始盛行。
几年前,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提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的说法:‘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十安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民间现在有个很流行的说法,我们最顶尖的两大学府,清北一直在为西方发达国家培养高端人才,这个说法我不止一次在同学那里听到过,甚至还有一些老师教授,大都义愤填膺。
我不对此评价,可是各位,你们同意这个说法吗?
我见过很多家长,包括我的朋友,家里小孩才两三岁,就开始报钢琴班、舞蹈班、书画班,美其名曰,社会如此,我不能让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管家里条件好还是不好,借钱都要上,若是孩子自己的兴趣也罢,可到了最后,有多少孩子真的把这练成了一门技艺了呢?无非是家长拿出去显摆的资本罢了。
以上,是我说的信仰的问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信仰不再是报效家国,而是金钱世俗。
那教育的问题,又出在哪里呢?我认为,最大的一点,应试教育。
我不否认应试教育是前面几十年最能适应我们国情的教育方式。可是传统守旧的模式扼杀了我们太多的创意和想法,几乎有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仅仅将大学当成了一个步入社会的职业训练场。这在我们度过了最初的现代化阶段之后,劣势凸显得尤其明显。
时至今日,我们能拿得出手的诺奖,不足单手之数,这对于一个经济大国、教育大国而言,何其尴尬?若是长此以往不做变动,我断言,我们在本世纪上半叶都将于诺奖无缘!”副教授的点题在激昂中结束,他慨然长叹,眼神深邃而忧郁。这个所谓的《论禾国精英和欧美精英的养成》,被他完美的演说成了单纯抨击禾国教育的现状。
“这位同学,你有什么观点?大家交流一下。”副教授意犹未尽的收口,终于有人被他的言论打动,站了起来。
所有人都被吸引了目光,往教室后排转头望去,韩之琪一声低呼,感觉脑子里“当”的响了一声,他怎么来了!
大家屏气凝神,有的翘首以待,也有的等着看他笑话,这个陌生的高富帅,太爱出风头了些,上课之前,可一派高冷模样,现在就要原形毕露了。
张知北微抬眼睑,神色冷淡,副教授已经在第一时间有了一种不太喜欢的预感。
果然,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炸了几乎整个教室两百多人!
“谁教你的?”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院里的大课是三个专业一个教室,超过两百人,不过除了翘课成为家常便饭的学生,大家一周都要见两三次,基本都算脸熟。突然来了一个一眼看去就能十分之一百肯定是个高富帅的人,绝对是夺人眼球的。
张知北有一种平和却隐隐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气质由内而外的散发,其实他很好说话,即便在陌生人面前。不是寒冰,而是像淡水一样,不冷不热,让人感觉很淡,什么情绪都很淡。他会跟人微笑点头,说一声“借过”,然后再说“谢谢”。
没有任何动作,他依然成为了教室里当之无愧的焦点。
可就是那一种久居高位的气质,让诸多想要搭讪他的女学生不敢坐在旁边,广大男同胞自然更没那兴趣,于是他方圆三个座位空无一人,形成了一个非常奇异的真空地带。
他半低着头,手里拿着一本不知道从哪儿弄来的一本《概论》,这是一会儿的课程教材。虽然他是为了韩之琪而来,但是此刻并没有刻意在等她,那本几乎没打开过的教材,他已经翻了几十页。
十分钟后,根据夏菁菁的判断,韩之琪果然准时到达教室,他随意的跟着其他人一起抬头看向门口,随后猛地一愣。柔和的盯着那个女孩看了近十秒钟,一直到韩之琪找好了自己的位子坐下。
他合上书本,一个人咧嘴笑了笑,心情突然好了起来。这个姑娘,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装作个假小子,虽然看过无数次她的照片,不过今天才算是当面见到她的真容。略施粉黛的面容精致到让他也感觉震撼,高挑完美的身材包裹在一件米黄色长款修身针织衫下,一头黑色齐腰长发自然披散,没戴耳环。
张知北几乎将所有细节看得清清楚楚,他是真心感谢韩立杰,这个未来的大舅子。
随韩之琪一起的还有另一个让张知北生出惊艳感觉的何可,以及装作不认识的夏菁菁。
两人的出现不出意外的夺取了所有人的目光,大家见怪不怪,除了一阵明显热闹许多的喧哗,没有什么额外的事情发生。张知北也没有上前和韩之琪打招呼,她没发现他。
没过几分钟,刚过不惑之年的年轻副教授稳步走上讲台,首先就往韩之琪那个方向瞟了一眼,发现两人都在,随后喜形于色。
“好了,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收一收,我们的课程即将起飞,请大家各就各位。”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习惯性的用这风趣的口吻做开场白。
“上个星期我给大家布置了一个题目,《论禾国精英和欧美精英的养成》,这个题目我想在本堂课结束前的二十分钟,大家可以拿出来讨论一下。好了,废话不多说,前面我们讲了改开顶层设计,这里面内容很丰富,我们今天继续。”
...
不得不承认,这副教授讲课很有一套,口若悬河只是基础,禾国开放几十年来许多激动人心的故事,他能够结合理论生动有趣的描述出来,诸多典例在课堂理论知识之下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就连张知北这个清华本硕毕业的高材生也听得津津有味,甚至有了私下和这副教授结交的想法,如果能够在奕大这样的高等学府认识一些有能力有见识的学院派教授学者,他未必不会动点挖墙脚的心思。
真正的人才,在哪儿都不会缺饭吃。
距离下课还有二十分钟,副教授准时而又恰到好处的掐断了讲课内容。
“好了,各位,今天的课业到此为止,现在开始我们的重头戏,《论禾国精英和欧美精英的养成》,那位同学有兴趣第一个发言?”副教授扫视了全场一圈,没人站出来。
等了一会儿,副教授无奈道:“各位帅哥靓女,给个面子,我站在台上没人搭理是很尴尬的...”
他有意无意看向韩之琪,不过这位女同学今天的状态似乎不太对劲,总是在发呆走神。
沉默片刻,他说道:“我设置这样一个开放讨论的环节,就是想培养大家独立思考和勇于批判的习惯...既然这样,那我先说点我的想法,算是抛砖引玉,然后大家各抒己见,如何?”
说完他不再管大家有没有回应,开始了自己的论述:“不知道在座同学有多少人知道‘钱学森之问’?”
大概也没指望这群学生有人回答,他自答说道:“‘钱学森之问’,出自我国伟大的已故科学家钱学森钱老,即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为什么我们大力推行教育改革几十年,为什么我们的经济腾飞了几十年,却一直没能培养出真正顶尖的人才?”
他双手轻轻放在讲台上,又推了一下眼镜,认真说道:“我的答案是,我们的教育、我们的信仰出了问题...各位是不是觉得,我的话题起得太大,答案太笼统?不妨往下听。
从两百年前的清末侵略战争开始,我们落后,挨打,我们穷了两百年,穷怕了。而最近几十年,我们又富了。我们用四十年的时间走过了欧美国家四百年的发展历程,钱包鼓起来了,但是我们的精神,没有跟上,还处于那个贫瘠的年代。
我们没了精神,所以缺乏了信仰,由此,功利主义开始盛行。
几年前,北大教授钱理群先生提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的说法:‘我们的一些大学,包括十安大学,正在培养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体制达到自己的目的。这种人一旦掌握权力,比一般的贪官污吏危害更大。’
民间现在有个很流行的说法,我们最顶尖的两大学府,清北一直在为西方发达国家培养高端人才,这个说法我不止一次在同学那里听到过,甚至还有一些老师教授,大都义愤填膺。
我不对此评价,可是各位,你们同意这个说法吗?
我见过很多家长,包括我的朋友,家里小孩才两三岁,就开始报钢琴班、舞蹈班、书画班,美其名曰,社会如此,我不能让我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管家里条件好还是不好,借钱都要上,若是孩子自己的兴趣也罢,可到了最后,有多少孩子真的把这练成了一门技艺了呢?无非是家长拿出去显摆的资本罢了。
以上,是我说的信仰的问题,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的信仰不再是报效家国,而是金钱世俗。
那教育的问题,又出在哪里呢?我认为,最大的一点,应试教育。
我不否认应试教育是前面几十年最能适应我们国情的教育方式。可是传统守旧的模式扼杀了我们太多的创意和想法,几乎有百分之九十的大学生仅仅将大学当成了一个步入社会的职业训练场。这在我们度过了最初的现代化阶段之后,劣势凸显得尤其明显。
时至今日,我们能拿得出手的诺奖,不足单手之数,这对于一个经济大国、教育大国而言,何其尴尬?若是长此以往不做变动,我断言,我们在本世纪上半叶都将于诺奖无缘!”副教授的点题在激昂中结束,他慨然长叹,眼神深邃而忧郁。这个所谓的《论禾国精英和欧美精英的养成》,被他完美的演说成了单纯抨击禾国教育的现状。
“这位同学,你有什么观点?大家交流一下。”副教授意犹未尽的收口,终于有人被他的言论打动,站了起来。
所有人都被吸引了目光,往教室后排转头望去,韩之琪一声低呼,感觉脑子里“当”的响了一声,他怎么来了!
大家屏气凝神,有的翘首以待,也有的等着看他笑话,这个陌生的高富帅,太爱出风头了些,上课之前,可一派高冷模样,现在就要原形毕露了。
张知北微抬眼睑,神色冷淡,副教授已经在第一时间有了一种不太喜欢的预感。
果然,他开口的第一句话,就炸了几乎整个教室两百多人!
“谁教你的?”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