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大家在养殖场这边看热闹,见宋有福他们埋头干活,有村民就开始八卦起来了。
“你们听说了吗?罗秋菊重新嫁人了。”
正在铲土的宋老大停顿了下,没有抬头问又继续干活。
宋楚对这个八卦一点都不意外,像是罗家那种恨不得将女儿的价值全都榨干了,怎么可能会养着罗秋菊。
她也没开口问,其他人却忍不住问了。
“这么快就又嫁了?速度也太快了吧。”
“嫁给谁了?小坝村的吗?”
“没有,小坝村的人怎么可能会娶罗秋菊,娶回去还不得被老罗家吸干了,他们什么德行,大家都知道。”
“嫁去上河村了,我听在小坝村的亲戚说,那男人不单只四十岁了,还有好几个娃呢,不过却出了一百五的礼金。”
“上河村那也太远了吧。”
“近的村子谁不知道之前的事情,谁愿意娶这么个搅家精回去?”
“罗秋菊也愿意?”
那女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傻了,宋家日子不差,宋老大又勤快能干,重点还对她好。
她要为了娘家人离开宋家,现在居然还愿意嫁给四十岁的老汉子?
“不愿意又能怎么样,她们家又不是她说了算。”
“反正前两天结婚,被她两个弟弟直接送去了上河村,嫁妆什么的啥都没有。”
“老罗家也太狠心了,这就是卖女儿啊!”
有人小心的看了宋楚三人一眼,见她们没反应,忍不住道:“是啊,还卖了两次呢。”
“啧啧,罗秋菊长得也就一般,没想到二手价格还挺高的,比人家黄花大闺女的礼金还贵。”
“那男的家孩子多又没婆娘,花钱买回去照顾孩子呢。”
“真是作孽啊!”大家对罗家无语,对罗秋菊更无语。
自己的男人孩子不要,非要去补贴娘家,最后又被娘家卖了去给人当后娘。
村里的人对罗秋菊的遭遇并不怎么同情,都是她自己的选择,大家都觉得就是自找活该。
这件事对宋家的人来说,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
不过宋大妞和宋二娃听到外面那些传言后,更加的懂事了。
特别是宋二娃,也不像是以前一样只知道野出去玩,还会主动帮忙做事。
吃食方面也不再自私霸道,在宋楚的引导下,对宋大妞好了很多。
很多时候,成长懂事的背后得付出代价,这也是没办法的。
养殖场这边的鸡舍建好后,宋楚让人将小鸡孵化器搬了过来,机械厂那边又生产出两台拉了过来。
宋楚想将养殖场一次到位,所以将整片空地全都规划了进去,养鸡、养鸭、养鹅、养猪、养兔的都单独建了一块地方,最后连成一片。
养鸡的建好了,剩下的还在继续建。
又过了一周,两百只小鸡被孵化了出来。
养殖场这边招的十个人已经到位,男女都有,全是勤快能干或者有养鸡经验的人。
宋老四换到的砖瓦挺多,宋楚还让村里人重新翻修了榨油作坊。
因为四周是荒地,和大队申请之后,将院子扩大了出去一圈,又单独修了几个大工作间和仓库出来。
小鸡孵化出来后,宋楚就开始组织榨油作坊的人做豆腐。
除了可以换东西外,重点就是豆渣喂鸡。
经过一个多月的累计,老人们换了很多豆子回来。
宋楚又招了不少老人过来做豆腐。
又规定不用很早开始,上工时间再过来,然后一起干活的人有十来个,分摊下来比上工轻松多了,大家也都做得动。
这次没有单独选人,村里干得动的老人们都可以报名,如果身体不舒服的,还可以请假在家休息,按照上工的天数发福利。
干不了重活的人,榨油作坊和养殖场也安排了一些轻活,只是工资和福利比起其他人来会少不少。
可对于这些人来说,也无疑是一种救赎,他们终于可以不用拖累家里了。
这也让宋楚的名声在村里更上一层楼,村里的老人们提起她来,就基本没有不称赞的。
现在下坝村,谁要是说宋楚一句不好的话,绝对被喷。
老人们能够得到这样的工作都很珍惜,一早上就做出了不少豆腐。
“楚楚,这些做出来的豆腐要怎么办?送去城里换东西吗?”
宋楚笑着说:“今天第一天做出来的豆腐,让村里的人先尝尝吧,每家每户可以用工分来换豆腐,大家一起乐呵下。”
老人们一个个都高兴不已,“楚楚就是个好的,什么都为村里人着想。”
“那明天怎么办呢?总不能又让他们用工分换吧。”老人们更为宋楚和作坊考虑。
宋楚笑着说:“明天开始,做出来的豆腐可以挑着去其他村换豆子等,要是有多的我就让人拉去城里的厂子换东西。”
“这就好,咱们以后多做点豆腐拿去和那些大厂换。”
“对对,豆腐放不住的话,咱们还能多弄点豆腐皮和豆干出来。”
“我会做腐乳,要不要也做点拿去换?”
在作坊里干活,宋楚对这些老人都比较和善关心,也让他们有意见的都可以提,所以大家就七嘴八舌的说起来。
宋楚眼中尽是笑意,“这个好,做成豆腐皮、豆干、腐乳再拿去卖更省事,挑去换东西也能轻便点。”
“人家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作坊有你们这些老人,可都是宝,你们的意见很好,全采用了。”
不少老人们因为下不了工和干不了重活等,变成了负担,甚至被家里人嫌弃。
宋楚除了想要照顾老人们外,并不觉得他们是拖累,他们做事虽然慢点,可却比较有耐心和细心,阅历也更丰富,还会帮忙监督,她觉得挺好的。
老人们被宋楚这么一说,心里更高兴了,干劲十足,更是决定要帮她看好作坊,多弄点豆制品拿去换东西。
中午休息时间,村里的喇叭就响起了,让村民们想要豆腐的都可以用工分去作坊换。
就没有哪家不要的,现在其实吃个豆腐都不容易。
城里买豆腐还要票呢,在村里也没人会单独去做,所以一年中吃不上几顿豆腐。
现在听说作坊可以用工分换,大家都纷纷激动高兴的拿着盆跑去了榨油作坊,热闹无比。苦读书 www.kudushu.org
“你们听说了吗?罗秋菊重新嫁人了。”
正在铲土的宋老大停顿了下,没有抬头问又继续干活。
宋楚对这个八卦一点都不意外,像是罗家那种恨不得将女儿的价值全都榨干了,怎么可能会养着罗秋菊。
她也没开口问,其他人却忍不住问了。
“这么快就又嫁了?速度也太快了吧。”
“嫁给谁了?小坝村的吗?”
“没有,小坝村的人怎么可能会娶罗秋菊,娶回去还不得被老罗家吸干了,他们什么德行,大家都知道。”
“嫁去上河村了,我听在小坝村的亲戚说,那男人不单只四十岁了,还有好几个娃呢,不过却出了一百五的礼金。”
“上河村那也太远了吧。”
“近的村子谁不知道之前的事情,谁愿意娶这么个搅家精回去?”
“罗秋菊也愿意?”
那女人是不是脑子有问题傻了,宋家日子不差,宋老大又勤快能干,重点还对她好。
她要为了娘家人离开宋家,现在居然还愿意嫁给四十岁的老汉子?
“不愿意又能怎么样,她们家又不是她说了算。”
“反正前两天结婚,被她两个弟弟直接送去了上河村,嫁妆什么的啥都没有。”
“老罗家也太狠心了,这就是卖女儿啊!”
有人小心的看了宋楚三人一眼,见她们没反应,忍不住道:“是啊,还卖了两次呢。”
“啧啧,罗秋菊长得也就一般,没想到二手价格还挺高的,比人家黄花大闺女的礼金还贵。”
“那男的家孩子多又没婆娘,花钱买回去照顾孩子呢。”
“真是作孽啊!”大家对罗家无语,对罗秋菊更无语。
自己的男人孩子不要,非要去补贴娘家,最后又被娘家卖了去给人当后娘。
村里的人对罗秋菊的遭遇并不怎么同情,都是她自己的选择,大家都觉得就是自找活该。
这件事对宋家的人来说,并没有掀起多大的浪花。
不过宋大妞和宋二娃听到外面那些传言后,更加的懂事了。
特别是宋二娃,也不像是以前一样只知道野出去玩,还会主动帮忙做事。
吃食方面也不再自私霸道,在宋楚的引导下,对宋大妞好了很多。
很多时候,成长懂事的背后得付出代价,这也是没办法的。
养殖场这边的鸡舍建好后,宋楚让人将小鸡孵化器搬了过来,机械厂那边又生产出两台拉了过来。
宋楚想将养殖场一次到位,所以将整片空地全都规划了进去,养鸡、养鸭、养鹅、养猪、养兔的都单独建了一块地方,最后连成一片。
养鸡的建好了,剩下的还在继续建。
又过了一周,两百只小鸡被孵化了出来。
养殖场这边招的十个人已经到位,男女都有,全是勤快能干或者有养鸡经验的人。
宋老四换到的砖瓦挺多,宋楚还让村里人重新翻修了榨油作坊。
因为四周是荒地,和大队申请之后,将院子扩大了出去一圈,又单独修了几个大工作间和仓库出来。
小鸡孵化出来后,宋楚就开始组织榨油作坊的人做豆腐。
除了可以换东西外,重点就是豆渣喂鸡。
经过一个多月的累计,老人们换了很多豆子回来。
宋楚又招了不少老人过来做豆腐。
又规定不用很早开始,上工时间再过来,然后一起干活的人有十来个,分摊下来比上工轻松多了,大家也都做得动。
这次没有单独选人,村里干得动的老人们都可以报名,如果身体不舒服的,还可以请假在家休息,按照上工的天数发福利。
干不了重活的人,榨油作坊和养殖场也安排了一些轻活,只是工资和福利比起其他人来会少不少。
可对于这些人来说,也无疑是一种救赎,他们终于可以不用拖累家里了。
这也让宋楚的名声在村里更上一层楼,村里的老人们提起她来,就基本没有不称赞的。
现在下坝村,谁要是说宋楚一句不好的话,绝对被喷。
老人们能够得到这样的工作都很珍惜,一早上就做出了不少豆腐。
“楚楚,这些做出来的豆腐要怎么办?送去城里换东西吗?”
宋楚笑着说:“今天第一天做出来的豆腐,让村里的人先尝尝吧,每家每户可以用工分来换豆腐,大家一起乐呵下。”
老人们一个个都高兴不已,“楚楚就是个好的,什么都为村里人着想。”
“那明天怎么办呢?总不能又让他们用工分换吧。”老人们更为宋楚和作坊考虑。
宋楚笑着说:“明天开始,做出来的豆腐可以挑着去其他村换豆子等,要是有多的我就让人拉去城里的厂子换东西。”
“这就好,咱们以后多做点豆腐拿去和那些大厂换。”
“对对,豆腐放不住的话,咱们还能多弄点豆腐皮和豆干出来。”
“我会做腐乳,要不要也做点拿去换?”
在作坊里干活,宋楚对这些老人都比较和善关心,也让他们有意见的都可以提,所以大家就七嘴八舌的说起来。
宋楚眼中尽是笑意,“这个好,做成豆腐皮、豆干、腐乳再拿去卖更省事,挑去换东西也能轻便点。”
“人家都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们作坊有你们这些老人,可都是宝,你们的意见很好,全采用了。”
不少老人们因为下不了工和干不了重活等,变成了负担,甚至被家里人嫌弃。
宋楚除了想要照顾老人们外,并不觉得他们是拖累,他们做事虽然慢点,可却比较有耐心和细心,阅历也更丰富,还会帮忙监督,她觉得挺好的。
老人们被宋楚这么一说,心里更高兴了,干劲十足,更是决定要帮她看好作坊,多弄点豆制品拿去换东西。
中午休息时间,村里的喇叭就响起了,让村民们想要豆腐的都可以用工分去作坊换。
就没有哪家不要的,现在其实吃个豆腐都不容易。
城里买豆腐还要票呢,在村里也没人会单独去做,所以一年中吃不上几顿豆腐。
现在听说作坊可以用工分换,大家都纷纷激动高兴的拿着盆跑去了榨油作坊,热闹无比。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