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导语:
寻找伴侣时如同走进了一个麦田,一路有麦穗向我们招手,很多人不知道摘取哪一支,因而就会有踌躇与彷徨、遗憾与悲伤。而正常人再花心,他或她也得选择一支来陪伴自己的旅程。当然并不排除有极少数人会在短短的一生里一换再换。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选择最合适的异性,这是关乎终生幸福的大事。因此,选择约会对象至关重要。
人的一生,从约会、恋爱、结婚到相守一生,处处充满了博弈,学会分析其中的博弈之道,也许就能对自己的爱情有更深的了解,那么我们就先从约会开始吧。
还记得电影《美丽心灵》的一个情节:
一天,纳什和同学遇到一个金发女郎,同学们开始讨论追还是不追。这个问题激发了纳什的灵感,并引出了著名的“金发女郎”问题:酒吧里有两个以上男性,又有多个魅力十足的女士,但只有一个金发女郎;相对于其他女士,男士们更喜欢金发女郎,有女伴总比没有女伴要好。但是如果所有男士都去追求金发女郎,他们不仅会遭到拒绝,还将惹恼其他女士,结果是所有男士都找不到女伴,这是最坏的结果。纳什因此提出建议:所有男士都应该忘掉金发女郎,追求其他女士,这样男士们都不会空手而归。
纳什的这一建议并非最优,因为大家都没有追求到金发女郎,有得到首选目标,大家都不会对此结果满意。但是如果大家都冒险追求金发女郎,结果只会面临更大的风险。这一博弈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现在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剩女”:女士越漂亮,吸引来追求的男士就会越多,每位男士都会想太多的人去追求这位漂亮的美女,被拒绝的概率很大,结果反而会空手而归,不如退而求其次,追求把握更大的女士。
此外,关于恋爱博弈还有著名的“麦穗理论”。该理论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
古希腊哲学导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支曼最大的麦穗。
第一个弟子走几步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下了。但是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支大,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
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美丽的麦穗。虽说,这不―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支,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
这一故事转换为恋爱博弈,可以说寻找伴侣时如同走进了一个麦田,一路有麦穗向我们招手,很多人不知道摘取哪一支,因而就会有踌躇与彷徨、遗憾与悲伤。而正常人再花心,他或她也得选择一支来陪伴自己的旅程。当然并不排除有极少数人会在短短的一生里一换再换。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选择最合适的异性,这是关乎终生幸福的大事。因此,选择约会对象至关重要。
我们不妨假设有20个合适的单身男子都有意追求某个女孩,这个女孩的任务就是,从他们当中挑选最好的一位作为结婚对象,决跟谁结婚。从这20个人里面选出最好的一个并非易事,该怎么做才能争取到这个结果?
明显,最好的方法是和这20个人都接触一遍,了解每个人的情况,经过对比筛选,找出那个最适合的(当然并不一定是最优秀),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花大把大把的时间去和每个人都交往。不妨假定更加严格的条件:每个人只约会一次,而且只能一次性选择放弃或接受,一旦选中结婚对象没有机会再约会别人。那么最好的选择方法存不存在呢?事实上存在的。好的方法可以增加达到目标的机会,当然不能否认还有气的成分。不如我们就用模型来模拟实战一下。显然,你不应该选择第一个遇到的人,因为他是最适合者的概率只有1/20。这个概率可以说是非常的渺茫,直接把筹码放在第一个人身上,也是最糟的赌注。同样地,后面的人情况都相同,每个人都只有1/20的概率.能是20个人当中的最适合者。可以将所有的追求者分组(比如分5组,每组4人),首先从第一组中开始选择,在第一组中每一个男性都约会,但并不选择第一组中的男性,即使他再优秀、再完美都要选择放弃。因为,最合适的对象在第一组中存在的概率不过1/5。如果以后遇到比这组人更好的对象,就嫁给这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就是这么进行选择的,通过总结从前恋爱的经验与心得体会,作为评估后来者的基础。
当然这种方法就像“麦穗理论”一样,它并不能保证选择出的是最饱满最美丽的麦穗,但却能选择出属于最大中比较美丽的麦穗。
寻找到合适的约会对象,接下来恋爱过程,一般都是重复博弈的过程,因此恋人有无数次的机会做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么,在这个重复博弈的过程中,谁将是情场上的赢家呢?将在博弈中获胜呢?
根据罗伯特・爱克斯罗德的试验,胜利也总是属于那些善意的、宽容的、强硬的、简单明了的恋人们。反之,恶意的、尖刻的、软的、复杂的恋人们往往才会败北。所以,获得幸福爱情的博弈原应该是:
第一,善意而不是恶意地对待恋人。
第二,宽容而不是尖刻地对待恋人。幸福的恋人可能并不是忠贞不贰的,当然也肯定不是见异思迁的,他们能够生活得愉快,关键是能够彼此宽容,既宽容对方的缺点,甚至也宽容他偶尔的不忠贞。而尖刻地对待恋人的人,对恋人的偶尔不忠贞总是不肯宽容的人,往往都不会幸福。
第三,强硬而不是软弱地对待恋人。就是要在我永远爱你的善意的前提下,做到有爱必报,有恨也必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其中,当然是要有限度和分寸的,每次发脾气都是有限度的,而且还要能宽容对方。
四,简单明了,而不是山环水绕地对待恋人。爱克斯罗德的实验证明,在博弈过程中,过分复杂的策略使得对手难以理解,无所适从,因而难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事实上,在一个“非零和”的环境里,“城府深严”“兵不厌诈”“揣着明白装糊涂”往往并非上策。
相反,明晰的个性、简练的作风和坦诚的态度倒是制胜的要诀。要让恋人明白你说的是什么,切忌让对方猜来猜去,造成误会。因为,不简单明了地对待恋人最终导致误会而分手的爱情悲剧并不少见,所以,爱情的手段还是简单一点好,让恋人一看就明白,免去了很多猜谜的时间。
婚姻的经营也是一门有趣的学问。如果双方都不变心,那是最好的结局。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如果都变了心,结果也不坏,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如果其中一方变了心,并且找到了更好的情�,另一方却还傻乎乎地忠贞不贰,那另觅新欢的一方是最幸福的,比两人都不变心的结果还幸福,因找见了更好的情人,而被�弃的一方是最不幸的,比两人都变心结果更不幸,因为他承担的压力既来自于对方的太幸福,也来自于自己的太不幸福。
这很类似于囚徒困境,按照囚徒困境的分析结论,恋人最得意的选择是另觅新欢,最天真的选择是天荒地老,最理性的选择是分道扬镳,最糟糕的选择是被另有新欢的对方无情抛弃。问题是,最得意的结局过于缺德,最天真的结局过于虚幻,最理性的结局过于残酷,最糟糕的结局又让一方过于心痛。
然而,生活中恋爱成功的人并不少见,厮守一生一世的人也不少见,不能说他们都是勉强的。存在于现实中的幸福的爱情生活,也可以从博弈论中找到答案。这应该感谢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罗伯特・爱克斯罗德。他组织过一场计算机竞赛的试验。竞赛的思路非常简单:任何想参加这个计算机竞赛的人都扮演“囚徒困境”案例中一个囚犯的角色,他们开始玩“囚徒困境”的游戏,每个人都要在合作与背叛之间做出选择。关键问题在于,他们不只玩一遍这个游戏,而是一遍又一遍地玩上200次,这就是所谓的“重复的囚徒困境”。
于是,这就更逼真地反映了日常人际关系。这又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条件,最简单的囚徒困境模型说的是一次性博弈,正是这一次性博弈加剧了囚徒做出坦白的决心。
试验的结果使爱克斯罗德大为吃惊,因为竞赛的冠军获得者所采耳取的策略一点都不高深,而是非常简单:一报还一报。正如中国古话所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婚姻的经营也是一门有趣的学问。聪明的读者您知道怎么进行您的“爱情博弈”了吗?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寻找伴侣时如同走进了一个麦田,一路有麦穗向我们招手,很多人不知道摘取哪一支,因而就会有踌躇与彷徨、遗憾与悲伤。而正常人再花心,他或她也得选择一支来陪伴自己的旅程。当然并不排除有极少数人会在短短的一生里一换再换。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选择最合适的异性,这是关乎终生幸福的大事。因此,选择约会对象至关重要。
人的一生,从约会、恋爱、结婚到相守一生,处处充满了博弈,学会分析其中的博弈之道,也许就能对自己的爱情有更深的了解,那么我们就先从约会开始吧。
还记得电影《美丽心灵》的一个情节:
一天,纳什和同学遇到一个金发女郎,同学们开始讨论追还是不追。这个问题激发了纳什的灵感,并引出了著名的“金发女郎”问题:酒吧里有两个以上男性,又有多个魅力十足的女士,但只有一个金发女郎;相对于其他女士,男士们更喜欢金发女郎,有女伴总比没有女伴要好。但是如果所有男士都去追求金发女郎,他们不仅会遭到拒绝,还将惹恼其他女士,结果是所有男士都找不到女伴,这是最坏的结果。纳什因此提出建议:所有男士都应该忘掉金发女郎,追求其他女士,这样男士们都不会空手而归。
纳什的这一建议并非最优,因为大家都没有追求到金发女郎,有得到首选目标,大家都不会对此结果满意。但是如果大家都冒险追求金发女郎,结果只会面临更大的风险。这一博弈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现在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剩女”:女士越漂亮,吸引来追求的男士就会越多,每位男士都会想太多的人去追求这位漂亮的美女,被拒绝的概率很大,结果反而会空手而归,不如退而求其次,追求把握更大的女士。
此外,关于恋爱博弈还有著名的“麦穗理论”。该理论来源于这样一个故事:
古希腊哲学导师苏格拉底的三个弟子曾求教老师,怎样才能找到理想的伴侣。苏格拉底没有直回答,却让他们走麦田埂,只许前进,且仅给一次机会选摘一支曼最大的麦穗。
第一个弟子走几步看见一支又大又漂亮的麦穗,高兴地摘下了。但是他继续前进时,发现前面有许多比他摘的那支大,得遗憾地走完了全程。
第二个弟子吸取了教训,每当他要摘时,总是提醒自己,后面还有更好的。当他快到终点时才发现,机会全错过了。
第三个弟子吸取了前两位教训,当他走到三分之一时,即分出大、中、小三类,再走三分之一时验证是否正确,等到最后三分之一时,他选择了属于大类中的一支美丽的麦穗。虽说,这不―定是最大、最美的那一支,但他满意地走完了全程。
这一故事转换为恋爱博弈,可以说寻找伴侣时如同走进了一个麦田,一路有麦穗向我们招手,很多人不知道摘取哪一支,因而就会有踌躇与彷徨、遗憾与悲伤。而正常人再花心,他或她也得选择一支来陪伴自己的旅程。当然并不排除有极少数人会在短短的一生里一换再换。对于一个人来说,在众多的追求者中选择最合适的异性,这是关乎终生幸福的大事。因此,选择约会对象至关重要。
我们不妨假设有20个合适的单身男子都有意追求某个女孩,这个女孩的任务就是,从他们当中挑选最好的一位作为结婚对象,决跟谁结婚。从这20个人里面选出最好的一个并非易事,该怎么做才能争取到这个结果?
明显,最好的方法是和这20个人都接触一遍,了解每个人的情况,经过对比筛选,找出那个最适合的(当然并不一定是最优秀),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花大把大把的时间去和每个人都交往。不妨假定更加严格的条件:每个人只约会一次,而且只能一次性选择放弃或接受,一旦选中结婚对象没有机会再约会别人。那么最好的选择方法存不存在呢?事实上存在的。好的方法可以增加达到目标的机会,当然不能否认还有气的成分。不如我们就用模型来模拟实战一下。显然,你不应该选择第一个遇到的人,因为他是最适合者的概率只有1/20。这个概率可以说是非常的渺茫,直接把筹码放在第一个人身上,也是最糟的赌注。同样地,后面的人情况都相同,每个人都只有1/20的概率.能是20个人当中的最适合者。可以将所有的追求者分组(比如分5组,每组4人),首先从第一组中开始选择,在第一组中每一个男性都约会,但并不选择第一组中的男性,即使他再优秀、再完美都要选择放弃。因为,最合适的对象在第一组中存在的概率不过1/5。如果以后遇到比这组人更好的对象,就嫁给这个人。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就是这么进行选择的,通过总结从前恋爱的经验与心得体会,作为评估后来者的基础。
当然这种方法就像“麦穗理论”一样,它并不能保证选择出的是最饱满最美丽的麦穗,但却能选择出属于最大中比较美丽的麦穗。
寻找到合适的约会对象,接下来恋爱过程,一般都是重复博弈的过程,因此恋人有无数次的机会做到“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么,在这个重复博弈的过程中,谁将是情场上的赢家呢?将在博弈中获胜呢?
根据罗伯特・爱克斯罗德的试验,胜利也总是属于那些善意的、宽容的、强硬的、简单明了的恋人们。反之,恶意的、尖刻的、软的、复杂的恋人们往往才会败北。所以,获得幸福爱情的博弈原应该是:
第一,善意而不是恶意地对待恋人。
第二,宽容而不是尖刻地对待恋人。幸福的恋人可能并不是忠贞不贰的,当然也肯定不是见异思迁的,他们能够生活得愉快,关键是能够彼此宽容,既宽容对方的缺点,甚至也宽容他偶尔的不忠贞。而尖刻地对待恋人的人,对恋人的偶尔不忠贞总是不肯宽容的人,往往都不会幸福。
第三,强硬而不是软弱地对待恋人。就是要在我永远爱你的善意的前提下,做到有爱必报,有恨也必报,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其中,当然是要有限度和分寸的,每次发脾气都是有限度的,而且还要能宽容对方。
四,简单明了,而不是山环水绕地对待恋人。爱克斯罗德的实验证明,在博弈过程中,过分复杂的策略使得对手难以理解,无所适从,因而难以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事实上,在一个“非零和”的环境里,“城府深严”“兵不厌诈”“揣着明白装糊涂”往往并非上策。
相反,明晰的个性、简练的作风和坦诚的态度倒是制胜的要诀。要让恋人明白你说的是什么,切忌让对方猜来猜去,造成误会。因为,不简单明了地对待恋人最终导致误会而分手的爱情悲剧并不少见,所以,爱情的手段还是简单一点好,让恋人一看就明白,免去了很多猜谜的时间。
婚姻的经营也是一门有趣的学问。如果双方都不变心,那是最好的结局。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如果都变了心,结果也不坏,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如果其中一方变了心,并且找到了更好的情�,另一方却还傻乎乎地忠贞不贰,那另觅新欢的一方是最幸福的,比两人都不变心的结果还幸福,因找见了更好的情人,而被�弃的一方是最不幸的,比两人都变心结果更不幸,因为他承担的压力既来自于对方的太幸福,也来自于自己的太不幸福。
这很类似于囚徒困境,按照囚徒困境的分析结论,恋人最得意的选择是另觅新欢,最天真的选择是天荒地老,最理性的选择是分道扬镳,最糟糕的选择是被另有新欢的对方无情抛弃。问题是,最得意的结局过于缺德,最天真的结局过于虚幻,最理性的结局过于残酷,最糟糕的结局又让一方过于心痛。
然而,生活中恋爱成功的人并不少见,厮守一生一世的人也不少见,不能说他们都是勉强的。存在于现实中的幸福的爱情生活,也可以从博弈论中找到答案。这应该感谢美国密西根大学的罗伯特・爱克斯罗德。他组织过一场计算机竞赛的试验。竞赛的思路非常简单:任何想参加这个计算机竞赛的人都扮演“囚徒困境”案例中一个囚犯的角色,他们开始玩“囚徒困境”的游戏,每个人都要在合作与背叛之间做出选择。关键问题在于,他们不只玩一遍这个游戏,而是一遍又一遍地玩上200次,这就是所谓的“重复的囚徒困境”。
于是,这就更逼真地反映了日常人际关系。这又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条件,最简单的囚徒困境模型说的是一次性博弈,正是这一次性博弈加剧了囚徒做出坦白的决心。
试验的结果使爱克斯罗德大为吃惊,因为竞赛的冠军获得者所采耳取的策略一点都不高深,而是非常简单:一报还一报。正如中国古话所说,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婚姻的经营也是一门有趣的学问。聪明的读者您知道怎么进行您的“爱情博弈”了吗?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