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李唐王朝执行了先军政策,致使主管民部的萧瑀异常忙碌,既要配合兵部、吏部募集军队,又要为军队准备粮食,之后才是主职的农耕等民生问题。
这天,萧瑀抽空去南市体察民情,刚到市内大门,发现市内弥漫着极为紧张的气息;只见市内人潮汹涌,从京城各处赶来的人群挤满了米行大街。
不耐烦的叫喊声、怒骂声此起彼伏,这已是连续第七天出现这种买米盛况了。
粮价上涨的现象其实从年初就开始了,从最初的四十钱每斗涨到五十钱,继而涨到六十钱,由于涨幅不大,没人放在心上,觉得新粮上市,粮价就会下降。
可到二月,粮价陡然爆涨,从六十钱猛涨到了一百钱,这几天更是以每天十钱的速度上涨,昨天已到斗米两百四十钱的高度。粮价上涨导致其他物价跟着上涨,京城民众怨声载道。
粮价上涨的原因更是被百姓议论纷纷,有人说是益州南部出现旱情、雪情,使冬小麦产量大跌;有人说商人出高价购买红稠木、楠木树等造船木材,卖给隋朝,百姓见到有高利可图,纷纷入山打树,无心侍田,终使粮食减产;还有人说朝廷征收大量的粮食去供给军队,导致市面粮食被官府收购一空,还有人说收税太重……总之是众说纷纭,但任何说法都有规可依,并非是无稽之谈。
商人却一致认为是钱制出了问题,一方面隋钱数量大增,卷走了大量的货物,朝廷又用金银把这些钱换走,用去购买隋朝的铁矿石,但另一方面,却是在境内流通的开元通宝的劣币泛滥成灾。
萧瑀也是深有体会,朝廷本来就处于铜量不足的窘境,可在荆州之时,又用大量金银铜锭、铜钱去买隋朝的高价粮食、铁矿石来当战略储备,导致李唐缺铜的缺口进一步扩大。如今连有限的铜又被用来铸箭簇,使市面上的钱的数量开始萎缩,结果只能将现有的钱回收重铸,降低钱的含铜量,以前一枚开元通宝的含铜量高达十成,含铜量比大隋的炎黄通宝还要高,可现在新铸之钱只有以前四五成,用手就能将钱币一掰两断,有些私钱甚至两成铜都不到,劣钱数目猛增结果是钱不值钱,粮价怎不上涨?
萧瑀虽然不通金融,可也知道一个王朝崩溃的很大程度民生的崩溃,唐朝最大的问题是失去秩序,如果李渊能听众李建成的建议,沉下心恢复秩序,而不是疯狂扩军,那国力就会慢慢复苏,但李渊走的却是和杨广一模一样的路。
杨广的第一次高丽战争刚刚结束,又开始筹备第二次高丽战争,为了军需所用,疯狂铸造劣钱掠夺百姓财富,天下岂能不乱。
眼前的李渊刚失去荆州几个月,又疯狂扩军,疯狂铸钱掠夺百姓财富,这与当初的杨广何其之似?
其实萧瑀也理解李渊之苦,杨广当时是处于强势的进攻方,只要停止第二次高句丽,就能把大隋经营好;但李渊却不行,强势的隋朝不可能任由李唐王朝慢慢恢复,所以只能以杀鸡取卵的办法来扩军,以应对隋军的进攻。
不过这粮价这段时间暴涨确实有特殊原因,去年冬月至今,益州南部的资阳、隆山、眉山、泸川、涪陵、宕渠、巴郡等大部分地区滴雨未下,大小河流干到了无法取来灌溉地水位,冬小麦没长出来就大面积枯死,然后又被一场大雪压死、冻死,再加上太和军,和火烧皇帝西进的船队的僚人不时抢地方官仓、义仓,因此从二月以后,益州南部的大量流民涌入成都城就食,而圣上和朝官都北巡平武、金山、汶山、普安、义城、巴西、清化等地,使至京城混乱、粮价暴涨。
萧瑀长叹了口气,以前洛阳混乱的时候,他伴驾出征,感受不到洛阳官员的压力,如今却是深刻体会到了流民的恐怖,官员的无能为力,较之杨广敢大胆放权给留守官员,已如惊弓之鸟的李渊却没给大家半点实权,而是册封李元吉为留守、京兆尹,成都城军政大权全部落在李元吉之手。令萧瑀这个理政大员空有百般想法,也无济无事。
如今的京城已经涌入二十多万流民,还有许多流民正源源不断的从灾区赶来,而官府既不出面疏导,也没有开仓放粮,这样迟早会出大乱子的,连他这个文人都看得懂,难道奉命镇守京城的齐王就一点都不明白?就算不明白,可自己也已陈说厉害关系了啊。
就在这时,萧瑀身后传来一声惊叫,“流民闯进来了!”
萧瑀一回头,惊得他差点从马上摔下,只见黑压压的流民从四面八方奔来,青壮男子奔在前面,夹杂大量妇孺,已近南市只有二百多步。
市门口顿时一阵大乱,百姓四散奔逃,萧瑀在侍卫的护卫下,赶紧向市署狂奔,他们一行人走了百余步,便听到身后哭喊声、惨叫声响起一片,他不敢回头,一路逃到市署。
“饥民已经闯进市内,快把衙役派去维护秩序。”萧瑀到了市署便大喊。
“萧相国,我们只有十几个人。”市署主官倒是认识萧瑀,他哭丧着脸道,“兵权都在齐王手中。”
“那就派人去通知齐王,让他派军前来维持秩序。”萧瑀大急。
“喏。”
市署官员一片大乱,纷纷奔出大门。
但远水救不了近火,在萧瑀狂奔之时,涌入市内的流民暴发了大规模抢粮事件,南市数十家米行无一幸免,不仅是米行,市内的屠行、鱼行、丝帛行、衣肆、药行、常平仓也相继受到冲击,所有钱财货物被抢一空,店铺被烧、伙计掌柜被打死,被踩死、挤死、砍死的京城百姓、流民、常平仓役丁、商人超过千人,受伤者接近万人人,酿成了震惊朝野的“南市事件”。
与此同时,三市之一的西市也在发生了类似的流民暴乱,死伤万余人。
受到这两起事件影响,京城大乱,粮价暴涨,仅只一天时间,斗米攀升到了六百钱。
全城民怨沸腾,官员愤怒,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留守京城的齐王李元吉。
作为留守、京兆尹,却让京城如此严重事件,他难辞其咎。
更让京城官民不满的是,直到两起事件发生一个多时辰,军队才进驻京城,接管城防;但很快又有一个消息传出,由于太子昨天离开京城,去南方与僚人进行第二轮谈判,因此在头一晚,京官为他和裴寂举办一场饯行宴,结果齐王在回府路上,呕血倒地。
京城发生暴乱之时,齐王昏迷不醒,御医全力抢救,这兵,还是武川司长史韩志不惜受到重罚,私自取了兵符调来的。
……
入夜,萧瑀来到齐王府,探望卧床的李元吉,房间内弥漫着浓浓的药草味,萧瑀看到的李元吉双眼深凹、脸色苍白,气息十分微弱,几到奄奄一息的程度。
“你们帮我把殿下扶起来,我喂殿下喝药吧。”韩志对几名侍女吩咐道。
一名侍女低声道:“韩长史,殿下今早尿血了,能不能不喝药?”
“胡说八道,殿下要是不喝药,早就毒发身亡了,哪能挺到现在?快扶他起来。”
“喏。”
两名侍女只得把李元吉扶起来,韩志拿出一块玉板,小心翼翼的撬开李元吉的牙齿,在众人不注意在的地方悄悄地掐了李元吉三下。然后接过药碗,慢慢把药汤灌了下去,可是大半又流了出来,洒在了李元吉的衣服上了。
“还好,这次喝了不少,应该有所起色。”韩志松了一口气。
萧瑀煞是震惊,韩志撬开李元吉的牙齿,这可是极为无礼举动,他怎么能这么做?他不仅感到震惊,还十分怀疑。
“萧相,请到外面议事吧。”放下药碗,韩志对萧瑀说道。
两人一前一后,走到了外间,萧瑀忍不住询问起来,“韩长史,齐王殿下到底生了何病?”
“不是病,殿下是我大唐头号战将,体质非常好,怎么可能生病?他是中毒了。”
“中毒?”萧瑀也听到一些传言,甚至也问附近许多人,一些人都说他们看到李元吉坠马吐血,皱眉道,“饯行宴上中的毒?”
“正是。”说起来,韩志还真佩服李元吉的,自己只是给出了一个栽赃嫁祸的方案,让他装出中毒的样子,然后再收买看病的御医。谁想到这家伙更狠,装作坠马吐血之后,回府就默默的估算御医到他府中所用时间,在御医入府之时,立马就喝了真的毒药,最终成功的骗过了就诊御医;当御医诊断完毕,出去配药,转身就喝下早已备好的解毒药,当御医药物配好,他的毒其实已经解了。
他叹了口气,对萧瑀说道:“也许是命不该绝,殿下在查抄地方恶霸之时,得到很多药草,从而使御医能够及时备齐;若不然,殿下此时恐怕成了一具尸体了。”
萧瑀低声道:“听说淮安王派人查到下毒之人了,据说是太子殿下在背后操纵,只是那下毒的宫人已经死了,证据不足。”
韩志故作惊讶:“不是吧!太子谦谦君子,素来与齐王殿下交好,怎么可能毒杀同父母的亲兄弟?卑职认为是隋朝所为,想搞乱大唐政局。”
萧瑀叹了口气,“我也希望是这样,可所有证据现在都指向太子殿下;事实上,晋王已经和皇位彻底无缘了,如果深受圣上喜爱的齐王又中毒身亡,那么太子殿下就是最大的受益人。从这点就能判断出太子殿下有很强动机。”
“可是圣上除了太子、晋王、齐王,还有很多皇子啊。”
“话是这么说!”萧瑀长叹道:“可其他皇子不仅是庶出,而且年纪还小,如果国势稳定的话,倒是可以慢慢培养成才,选出有才干之皇子继承国祚。可如今,我大唐岌岌可危,幼小的皇子不仅维护不了大唐国祚,更难以应对隋朝汹涌大势!为了国祚延续,哪怕圣上明知是太子毒杀了齐王,也迫于大势,只能传位给太子。”
韩志也想不到还有这么多弯弯道道,又问道:“刑部怎么决定的?”
萧瑀说道:“淮安王和刑部尚书、大理寺卿下午就赶去见圣上了。”
韩志点了点头:“这个卑职决定不了,也管不了。现在我会全力监管齐王府,免得殿下再次受创。而且御医说了,殿下若是再次中毒,即便解了,也会落下病根。”
“那你要好生照顾殿下,告辞了。”萧瑀起身告辞而去。
萧瑀刚走,韩志便步入李元吉休养的房间,将侍女打发了出去,过了一会儿,才笑道,“殿下,没有人了。”
李元吉这才坐了起来,走下床来舒展了一下身子,说道:“装病太难受了,先生还是让我早点康复吧!”
韩志笑道:“从时间上算,殿下今天就可以醒了,只是需要尽量虚弱一点,而且城内现在很乱,殿下此时若是出去,会受到极大的指责。更是再乱一天时间,影响力才会越大,圣上才更愤怒。”
李元吉摆手请韩志坐下,低声问道:“这计划没问题吧?”
韩志微微一笑,“策划这么久、准备这么充分,还有深受圣上信任的淮安王说项,怎么会有问题?太子这次百口难辩。”
说到这,韩志又继续道:“圣上因为禅让一事,不仅失信于人,也失信于太子殿下。只要太子一出现在他面前,就会让他想起出尔反尔之事,就会感到难堪,说到底,太子现在已经成了圣上眼中钉、肉中刺,否则也不会让殿下调查太子了。如今咱们只不过是顺着圣上的心意,顺水推舟的助他一臂之力,让圣上拿到废掉太子理由,只要不露陷,太子这次一定翻不身。”
李元吉沉思一下道:“那我们有露陷的地方吗?”
“卑职认人知道的人还是比较多。只有全部灭口,才能做到万无一失。”韩志在这起事件之中,安排的都是李元吉以前的亲信。若是将之诛杀,那么就能把一些混进来的黑冰台将士提拔起来,从而实现全盘接管武川司的目的。
“可以。”李元吉点了点头,他也支持韩志这个建议,至于下面的人,他无所谓的。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这天,萧瑀抽空去南市体察民情,刚到市内大门,发现市内弥漫着极为紧张的气息;只见市内人潮汹涌,从京城各处赶来的人群挤满了米行大街。
不耐烦的叫喊声、怒骂声此起彼伏,这已是连续第七天出现这种买米盛况了。
粮价上涨的现象其实从年初就开始了,从最初的四十钱每斗涨到五十钱,继而涨到六十钱,由于涨幅不大,没人放在心上,觉得新粮上市,粮价就会下降。
可到二月,粮价陡然爆涨,从六十钱猛涨到了一百钱,这几天更是以每天十钱的速度上涨,昨天已到斗米两百四十钱的高度。粮价上涨导致其他物价跟着上涨,京城民众怨声载道。
粮价上涨的原因更是被百姓议论纷纷,有人说是益州南部出现旱情、雪情,使冬小麦产量大跌;有人说商人出高价购买红稠木、楠木树等造船木材,卖给隋朝,百姓见到有高利可图,纷纷入山打树,无心侍田,终使粮食减产;还有人说朝廷征收大量的粮食去供给军队,导致市面粮食被官府收购一空,还有人说收税太重……总之是众说纷纭,但任何说法都有规可依,并非是无稽之谈。
商人却一致认为是钱制出了问题,一方面隋钱数量大增,卷走了大量的货物,朝廷又用金银把这些钱换走,用去购买隋朝的铁矿石,但另一方面,却是在境内流通的开元通宝的劣币泛滥成灾。
萧瑀也是深有体会,朝廷本来就处于铜量不足的窘境,可在荆州之时,又用大量金银铜锭、铜钱去买隋朝的高价粮食、铁矿石来当战略储备,导致李唐缺铜的缺口进一步扩大。如今连有限的铜又被用来铸箭簇,使市面上的钱的数量开始萎缩,结果只能将现有的钱回收重铸,降低钱的含铜量,以前一枚开元通宝的含铜量高达十成,含铜量比大隋的炎黄通宝还要高,可现在新铸之钱只有以前四五成,用手就能将钱币一掰两断,有些私钱甚至两成铜都不到,劣钱数目猛增结果是钱不值钱,粮价怎不上涨?
萧瑀虽然不通金融,可也知道一个王朝崩溃的很大程度民生的崩溃,唐朝最大的问题是失去秩序,如果李渊能听众李建成的建议,沉下心恢复秩序,而不是疯狂扩军,那国力就会慢慢复苏,但李渊走的却是和杨广一模一样的路。
杨广的第一次高丽战争刚刚结束,又开始筹备第二次高丽战争,为了军需所用,疯狂铸造劣钱掠夺百姓财富,天下岂能不乱。
眼前的李渊刚失去荆州几个月,又疯狂扩军,疯狂铸钱掠夺百姓财富,这与当初的杨广何其之似?
其实萧瑀也理解李渊之苦,杨广当时是处于强势的进攻方,只要停止第二次高句丽,就能把大隋经营好;但李渊却不行,强势的隋朝不可能任由李唐王朝慢慢恢复,所以只能以杀鸡取卵的办法来扩军,以应对隋军的进攻。
不过这粮价这段时间暴涨确实有特殊原因,去年冬月至今,益州南部的资阳、隆山、眉山、泸川、涪陵、宕渠、巴郡等大部分地区滴雨未下,大小河流干到了无法取来灌溉地水位,冬小麦没长出来就大面积枯死,然后又被一场大雪压死、冻死,再加上太和军,和火烧皇帝西进的船队的僚人不时抢地方官仓、义仓,因此从二月以后,益州南部的大量流民涌入成都城就食,而圣上和朝官都北巡平武、金山、汶山、普安、义城、巴西、清化等地,使至京城混乱、粮价暴涨。
萧瑀长叹了口气,以前洛阳混乱的时候,他伴驾出征,感受不到洛阳官员的压力,如今却是深刻体会到了流民的恐怖,官员的无能为力,较之杨广敢大胆放权给留守官员,已如惊弓之鸟的李渊却没给大家半点实权,而是册封李元吉为留守、京兆尹,成都城军政大权全部落在李元吉之手。令萧瑀这个理政大员空有百般想法,也无济无事。
如今的京城已经涌入二十多万流民,还有许多流民正源源不断的从灾区赶来,而官府既不出面疏导,也没有开仓放粮,这样迟早会出大乱子的,连他这个文人都看得懂,难道奉命镇守京城的齐王就一点都不明白?就算不明白,可自己也已陈说厉害关系了啊。
就在这时,萧瑀身后传来一声惊叫,“流民闯进来了!”
萧瑀一回头,惊得他差点从马上摔下,只见黑压压的流民从四面八方奔来,青壮男子奔在前面,夹杂大量妇孺,已近南市只有二百多步。
市门口顿时一阵大乱,百姓四散奔逃,萧瑀在侍卫的护卫下,赶紧向市署狂奔,他们一行人走了百余步,便听到身后哭喊声、惨叫声响起一片,他不敢回头,一路逃到市署。
“饥民已经闯进市内,快把衙役派去维护秩序。”萧瑀到了市署便大喊。
“萧相国,我们只有十几个人。”市署主官倒是认识萧瑀,他哭丧着脸道,“兵权都在齐王手中。”
“那就派人去通知齐王,让他派军前来维持秩序。”萧瑀大急。
“喏。”
市署官员一片大乱,纷纷奔出大门。
但远水救不了近火,在萧瑀狂奔之时,涌入市内的流民暴发了大规模抢粮事件,南市数十家米行无一幸免,不仅是米行,市内的屠行、鱼行、丝帛行、衣肆、药行、常平仓也相继受到冲击,所有钱财货物被抢一空,店铺被烧、伙计掌柜被打死,被踩死、挤死、砍死的京城百姓、流民、常平仓役丁、商人超过千人,受伤者接近万人人,酿成了震惊朝野的“南市事件”。
与此同时,三市之一的西市也在发生了类似的流民暴乱,死伤万余人。
受到这两起事件影响,京城大乱,粮价暴涨,仅只一天时间,斗米攀升到了六百钱。
全城民怨沸腾,官员愤怒,所有人都把矛头指向留守京城的齐王李元吉。
作为留守、京兆尹,却让京城如此严重事件,他难辞其咎。
更让京城官民不满的是,直到两起事件发生一个多时辰,军队才进驻京城,接管城防;但很快又有一个消息传出,由于太子昨天离开京城,去南方与僚人进行第二轮谈判,因此在头一晚,京官为他和裴寂举办一场饯行宴,结果齐王在回府路上,呕血倒地。
京城发生暴乱之时,齐王昏迷不醒,御医全力抢救,这兵,还是武川司长史韩志不惜受到重罚,私自取了兵符调来的。
……
入夜,萧瑀来到齐王府,探望卧床的李元吉,房间内弥漫着浓浓的药草味,萧瑀看到的李元吉双眼深凹、脸色苍白,气息十分微弱,几到奄奄一息的程度。
“你们帮我把殿下扶起来,我喂殿下喝药吧。”韩志对几名侍女吩咐道。
一名侍女低声道:“韩长史,殿下今早尿血了,能不能不喝药?”
“胡说八道,殿下要是不喝药,早就毒发身亡了,哪能挺到现在?快扶他起来。”
“喏。”
两名侍女只得把李元吉扶起来,韩志拿出一块玉板,小心翼翼的撬开李元吉的牙齿,在众人不注意在的地方悄悄地掐了李元吉三下。然后接过药碗,慢慢把药汤灌了下去,可是大半又流了出来,洒在了李元吉的衣服上了。
“还好,这次喝了不少,应该有所起色。”韩志松了一口气。
萧瑀煞是震惊,韩志撬开李元吉的牙齿,这可是极为无礼举动,他怎么能这么做?他不仅感到震惊,还十分怀疑。
“萧相,请到外面议事吧。”放下药碗,韩志对萧瑀说道。
两人一前一后,走到了外间,萧瑀忍不住询问起来,“韩长史,齐王殿下到底生了何病?”
“不是病,殿下是我大唐头号战将,体质非常好,怎么可能生病?他是中毒了。”
“中毒?”萧瑀也听到一些传言,甚至也问附近许多人,一些人都说他们看到李元吉坠马吐血,皱眉道,“饯行宴上中的毒?”
“正是。”说起来,韩志还真佩服李元吉的,自己只是给出了一个栽赃嫁祸的方案,让他装出中毒的样子,然后再收买看病的御医。谁想到这家伙更狠,装作坠马吐血之后,回府就默默的估算御医到他府中所用时间,在御医入府之时,立马就喝了真的毒药,最终成功的骗过了就诊御医;当御医诊断完毕,出去配药,转身就喝下早已备好的解毒药,当御医药物配好,他的毒其实已经解了。
他叹了口气,对萧瑀说道:“也许是命不该绝,殿下在查抄地方恶霸之时,得到很多药草,从而使御医能够及时备齐;若不然,殿下此时恐怕成了一具尸体了。”
萧瑀低声道:“听说淮安王派人查到下毒之人了,据说是太子殿下在背后操纵,只是那下毒的宫人已经死了,证据不足。”
韩志故作惊讶:“不是吧!太子谦谦君子,素来与齐王殿下交好,怎么可能毒杀同父母的亲兄弟?卑职认为是隋朝所为,想搞乱大唐政局。”
萧瑀叹了口气,“我也希望是这样,可所有证据现在都指向太子殿下;事实上,晋王已经和皇位彻底无缘了,如果深受圣上喜爱的齐王又中毒身亡,那么太子殿下就是最大的受益人。从这点就能判断出太子殿下有很强动机。”
“可是圣上除了太子、晋王、齐王,还有很多皇子啊。”
“话是这么说!”萧瑀长叹道:“可其他皇子不仅是庶出,而且年纪还小,如果国势稳定的话,倒是可以慢慢培养成才,选出有才干之皇子继承国祚。可如今,我大唐岌岌可危,幼小的皇子不仅维护不了大唐国祚,更难以应对隋朝汹涌大势!为了国祚延续,哪怕圣上明知是太子毒杀了齐王,也迫于大势,只能传位给太子。”
韩志也想不到还有这么多弯弯道道,又问道:“刑部怎么决定的?”
萧瑀说道:“淮安王和刑部尚书、大理寺卿下午就赶去见圣上了。”
韩志点了点头:“这个卑职决定不了,也管不了。现在我会全力监管齐王府,免得殿下再次受创。而且御医说了,殿下若是再次中毒,即便解了,也会落下病根。”
“那你要好生照顾殿下,告辞了。”萧瑀起身告辞而去。
萧瑀刚走,韩志便步入李元吉休养的房间,将侍女打发了出去,过了一会儿,才笑道,“殿下,没有人了。”
李元吉这才坐了起来,走下床来舒展了一下身子,说道:“装病太难受了,先生还是让我早点康复吧!”
韩志笑道:“从时间上算,殿下今天就可以醒了,只是需要尽量虚弱一点,而且城内现在很乱,殿下此时若是出去,会受到极大的指责。更是再乱一天时间,影响力才会越大,圣上才更愤怒。”
李元吉摆手请韩志坐下,低声问道:“这计划没问题吧?”
韩志微微一笑,“策划这么久、准备这么充分,还有深受圣上信任的淮安王说项,怎么会有问题?太子这次百口难辩。”
说到这,韩志又继续道:“圣上因为禅让一事,不仅失信于人,也失信于太子殿下。只要太子一出现在他面前,就会让他想起出尔反尔之事,就会感到难堪,说到底,太子现在已经成了圣上眼中钉、肉中刺,否则也不会让殿下调查太子了。如今咱们只不过是顺着圣上的心意,顺水推舟的助他一臂之力,让圣上拿到废掉太子理由,只要不露陷,太子这次一定翻不身。”
李元吉沉思一下道:“那我们有露陷的地方吗?”
“卑职认人知道的人还是比较多。只有全部灭口,才能做到万无一失。”韩志在这起事件之中,安排的都是李元吉以前的亲信。若是将之诛杀,那么就能把一些混进来的黑冰台将士提拔起来,从而实现全盘接管武川司的目的。
“可以。”李元吉点了点头,他也支持韩志这个建议,至于下面的人,他无所谓的。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