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朱棣一想也是。
老大可不得懵逼一下,从黄昏入仕后到如今,朱棣真没发现黄昏和朱高炽有过什么联系,也就是他从顺天回来应天,听郑和的人说过,黄昏因为卖光明神器去过一两次朱高炽的王府。
之外再无联系。
这么说来黄昏支持朱高炽为太子,是基于国家现状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恐怕也有更容易实现他伟大宏图的想法。
黄昏的伟大宏图么……貌似和自己一样。
这么一想朱棣心里好受了许多。
看了一眼殿外,笑道:“你且回去罢,早些准备着,别到时候搬去东宫时一片忙乱,让礼部和内侍这边看了笑话。”
两个儿子还在外面等着,估计是因为就藩的事情。
但就藩还是要就的。
既然老大是储君,你们两个小崽子就给我滚到地方去,少来折腾事情。
朱高炽立即起身告退。
朱棣挥手,示意狗儿去把汉王和赵王宣进来。
两兄弟进了殿门后,朱高燧就刻意放慢脚步,走在朱高煦的后面,他心里明镜着呐,枪打出头鸟,这事老二更心急,让他想去消化父皇的怒意。
果不其然。
朱高煦丝毫没发现他那好三弟的意图。
进了大殿,老实跪礼。
不待朱棣免礼,朱高煦自己就爬了起来,大声道:“敢问父皇一句,儿臣到底是犯了什么罪,您要将儿臣赶到万里之外的云南去!”
云南……哪来的万里之外。
朱高燧见状暗喜,又暗忧,老二来的这么猛,别一来就挂了,到时候靠自己来对付老大这个太子,很是吃力。
于是也急忙道:“儿臣也有此疑问。”
朱棣愣了下。
好小子,谁给你俩的勇气当着老子的面发火。
脸色一沉,“你俩想造反不成!”
朱高煦理直气壮,无所畏惧,红着眼睛道:“父皇您是天子,是一言九鼎出口成宪的圣人,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别说要把儿臣赶到万里之外的云南去,就父皇您说儿臣们想造反,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而已,父皇您要真这么认为,儿臣就站这里,父皇您尽管杀便是!”
朱棣怒极反笑,“好一个一言九鼎,才当了汉王而已,就觉得自己已经是大明天子了么!”
朱高煦大声道:“不敢,大明的天子哪里轮得到儿臣,大明的天子就应该是老大那样的人,表面一团和气,让群臣折服,守着京畿,坐看边关雄师出生入死,像儿臣这样的人,只配拿着刀去冲锋陷阵,当一个随时都会没命的炮灰。”
这话其实很有水平。
一方面说老大虚假仁义,另一方面暗示朱棣你儿子我靖难是有大功的。
朱高燧立即配合,“二哥你这说的什么话,快给父皇认错,父皇选择大哥当太子,肯定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没有大哥的仁义,天下臣子岂会为了大明江山竭尽心力,像你我这样的人,不就正适合给大哥当马前卒吗?”
朱棣一脸黑线。
这两家伙一唱一和,意图昭然若揭。
怒道:“所以你们是不打算就藩吗?”
朱高煦怒道:“儿臣不去!”
这是要硬钢了。
又道:“您今日就是要砍了儿臣的脑袋,儿臣也不去!”
朱棣眼睛发红。
咬牙切齿。
朱高燧一见状况不妙,急忙道:“父皇息怒,二哥也孝心迫切,这么多年,二哥都一直追随在父皇鞍前马后,忽然要被就藩云南,远离父皇和母后,每每想见父皇都要跋山涉水,一年难以在父皇和母后膝下尽孝一两日,一念及此,二哥心疼不已,是以才会如此失态,请父皇赎罪。”
朱高煦一听,心里一惊。
知道老三这是在提醒自己,过犹不及。
父皇毕竟是父皇。
也是要面子的。
而且自古以来,天子杀皇子的事情不要太多,自己真把父皇惹毛了,就算不死,那也得重罚,免王位或者圈禁之类的。
于是演技附体,眸子红了起来,鼻头酸酸,哽咽着说:“如今大哥已是太子,儿臣早已不做他望,只愿兄慈弟顺,一起辅佐父皇,让我大明欣欣向荣,走向比汉唐更大的盛世,儿臣初心,只想留在应天,或者跟随父皇去往顺天,若有那漠北蛮夷侵我边境,儿臣当身先士卒,为父皇宣扬我大明雄风,若无兵事,儿臣便在父皇膝前尽孝,陪母后听曲儿,做一个盛世王爷也可,如此,至少儿臣能得以仰慕父皇和幕后的尊颜,能听到父皇和幕后的谆谆教诲,何至于要母子相隔万里难以得见,何至于要君臣猜疑,还请父皇准了儿臣一片丹心啊!”
说完跪地不起,双肩抽动,泣不成声。
朱高燧也跪下,“请父皇让儿臣尽孝!”
朱棣看见这一幕,眼睛也红了。
天下父亲都一样。
朱棣也是个父亲。
其实他何尝不想把最喜欢的两个儿子留在京畿呢,何况他内心深处其实有点懊恼着了黄昏的道,也有点后悔立储朱高炽。
扭过头,望着殿外,许久,才让发涩的眼角恢复正常。
看向两个儿子,柔声道:“起来罢。”
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虽然低头,但听这声音,知道父皇心软了,哪会放弃这良机,同声道:“远隔万里不得以见双亲,与死何异,父皇,儿臣愿死不就藩!”
这话阴柔并济。
朱棣却只听见了两个儿子的柔情。
内心触动,叹了口气道:“此事规制在前,为父也很为难,你俩先起来罢,暂留京畿几日,容为父与群臣再议,可好?”
……
……
朱高炽出了午门时,发现黄昏和娑秋娜一起进宫,一问得知,一个是要去觐见母后,一个是要去求见父皇,朱高炽略一犹豫,还是从轿子上下来,不顾内侍和护卫的眼光,对着黄昏深深鞠躬。
谢意太重,无以为表,唯有一礼。
两畔护卫,随行内侍,见状呆滞。
他们大多认识黄昏。
一个被罢官的宠臣。
罢官了的宠臣还能是宠臣么?
但是咱们这位准备入主东宫的太子爷,竟然对他弯腰鞠躬为礼,这简直不可想象。
谁当得起这礼?
陛下可以。
大概姚广孝和丘福、朱能也可以。
唯独他黄昏不可以!
哪里知道,在众人瞠目结舌的注视下,黄昏也只是弯腰为礼,根本没有按照规矩跪下还礼的意思,更让大家想不通的是,太子爷竟然不以为忤,笑着上了轿子远去。
内侍和护卫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
不可思议!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老大可不得懵逼一下,从黄昏入仕后到如今,朱棣真没发现黄昏和朱高炽有过什么联系,也就是他从顺天回来应天,听郑和的人说过,黄昏因为卖光明神器去过一两次朱高炽的王府。
之外再无联系。
这么说来黄昏支持朱高炽为太子,是基于国家现状的基础上经过深思熟虑,恐怕也有更容易实现他伟大宏图的想法。
黄昏的伟大宏图么……貌似和自己一样。
这么一想朱棣心里好受了许多。
看了一眼殿外,笑道:“你且回去罢,早些准备着,别到时候搬去东宫时一片忙乱,让礼部和内侍这边看了笑话。”
两个儿子还在外面等着,估计是因为就藩的事情。
但就藩还是要就的。
既然老大是储君,你们两个小崽子就给我滚到地方去,少来折腾事情。
朱高炽立即起身告退。
朱棣挥手,示意狗儿去把汉王和赵王宣进来。
两兄弟进了殿门后,朱高燧就刻意放慢脚步,走在朱高煦的后面,他心里明镜着呐,枪打出头鸟,这事老二更心急,让他想去消化父皇的怒意。
果不其然。
朱高煦丝毫没发现他那好三弟的意图。
进了大殿,老实跪礼。
不待朱棣免礼,朱高煦自己就爬了起来,大声道:“敢问父皇一句,儿臣到底是犯了什么罪,您要将儿臣赶到万里之外的云南去!”
云南……哪来的万里之外。
朱高燧见状暗喜,又暗忧,老二来的这么猛,别一来就挂了,到时候靠自己来对付老大这个太子,很是吃力。
于是也急忙道:“儿臣也有此疑问。”
朱棣愣了下。
好小子,谁给你俩的勇气当着老子的面发火。
脸色一沉,“你俩想造反不成!”
朱高煦理直气壮,无所畏惧,红着眼睛道:“父皇您是天子,是一言九鼎出口成宪的圣人,您说什么就是什么,别说要把儿臣赶到万里之外的云南去,就父皇您说儿臣们想造反,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而已,父皇您要真这么认为,儿臣就站这里,父皇您尽管杀便是!”
朱棣怒极反笑,“好一个一言九鼎,才当了汉王而已,就觉得自己已经是大明天子了么!”
朱高煦大声道:“不敢,大明的天子哪里轮得到儿臣,大明的天子就应该是老大那样的人,表面一团和气,让群臣折服,守着京畿,坐看边关雄师出生入死,像儿臣这样的人,只配拿着刀去冲锋陷阵,当一个随时都会没命的炮灰。”
这话其实很有水平。
一方面说老大虚假仁义,另一方面暗示朱棣你儿子我靖难是有大功的。
朱高燧立即配合,“二哥你这说的什么话,快给父皇认错,父皇选择大哥当太子,肯定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没有大哥的仁义,天下臣子岂会为了大明江山竭尽心力,像你我这样的人,不就正适合给大哥当马前卒吗?”
朱棣一脸黑线。
这两家伙一唱一和,意图昭然若揭。
怒道:“所以你们是不打算就藩吗?”
朱高煦怒道:“儿臣不去!”
这是要硬钢了。
又道:“您今日就是要砍了儿臣的脑袋,儿臣也不去!”
朱棣眼睛发红。
咬牙切齿。
朱高燧一见状况不妙,急忙道:“父皇息怒,二哥也孝心迫切,这么多年,二哥都一直追随在父皇鞍前马后,忽然要被就藩云南,远离父皇和母后,每每想见父皇都要跋山涉水,一年难以在父皇和母后膝下尽孝一两日,一念及此,二哥心疼不已,是以才会如此失态,请父皇赎罪。”
朱高煦一听,心里一惊。
知道老三这是在提醒自己,过犹不及。
父皇毕竟是父皇。
也是要面子的。
而且自古以来,天子杀皇子的事情不要太多,自己真把父皇惹毛了,就算不死,那也得重罚,免王位或者圈禁之类的。
于是演技附体,眸子红了起来,鼻头酸酸,哽咽着说:“如今大哥已是太子,儿臣早已不做他望,只愿兄慈弟顺,一起辅佐父皇,让我大明欣欣向荣,走向比汉唐更大的盛世,儿臣初心,只想留在应天,或者跟随父皇去往顺天,若有那漠北蛮夷侵我边境,儿臣当身先士卒,为父皇宣扬我大明雄风,若无兵事,儿臣便在父皇膝前尽孝,陪母后听曲儿,做一个盛世王爷也可,如此,至少儿臣能得以仰慕父皇和幕后的尊颜,能听到父皇和幕后的谆谆教诲,何至于要母子相隔万里难以得见,何至于要君臣猜疑,还请父皇准了儿臣一片丹心啊!”
说完跪地不起,双肩抽动,泣不成声。
朱高燧也跪下,“请父皇让儿臣尽孝!”
朱棣看见这一幕,眼睛也红了。
天下父亲都一样。
朱棣也是个父亲。
其实他何尝不想把最喜欢的两个儿子留在京畿呢,何况他内心深处其实有点懊恼着了黄昏的道,也有点后悔立储朱高炽。
扭过头,望着殿外,许久,才让发涩的眼角恢复正常。
看向两个儿子,柔声道:“起来罢。”
朱高煦和朱高燧两人虽然低头,但听这声音,知道父皇心软了,哪会放弃这良机,同声道:“远隔万里不得以见双亲,与死何异,父皇,儿臣愿死不就藩!”
这话阴柔并济。
朱棣却只听见了两个儿子的柔情。
内心触动,叹了口气道:“此事规制在前,为父也很为难,你俩先起来罢,暂留京畿几日,容为父与群臣再议,可好?”
……
……
朱高炽出了午门时,发现黄昏和娑秋娜一起进宫,一问得知,一个是要去觐见母后,一个是要去求见父皇,朱高炽略一犹豫,还是从轿子上下来,不顾内侍和护卫的眼光,对着黄昏深深鞠躬。
谢意太重,无以为表,唯有一礼。
两畔护卫,随行内侍,见状呆滞。
他们大多认识黄昏。
一个被罢官的宠臣。
罢官了的宠臣还能是宠臣么?
但是咱们这位准备入主东宫的太子爷,竟然对他弯腰鞠躬为礼,这简直不可想象。
谁当得起这礼?
陛下可以。
大概姚广孝和丘福、朱能也可以。
唯独他黄昏不可以!
哪里知道,在众人瞠目结舌的注视下,黄昏也只是弯腰为礼,根本没有按照规矩跪下还礼的意思,更让大家想不通的是,太子爷竟然不以为忤,笑着上了轿子远去。
内侍和护卫们心中只有一个想法。
不可思议!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