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土默特正式上表内附的消息传到京师,无疑是平地惊雷一般的影响,震得许多人目瞪口呆,甚至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
强盛如土默特,居然就这么轻易地表示要内附了?他们的局面真的有如此危急?他们的内部能够达成一致?他们会不会只是想试探一下朝廷的态度?
各种猜测,一时并起。反应到朝廷上,就是一大波人通过各种方式来探高务实的口风,希望了解更多的“内幕”——事出反常必有妖嘛,或许是有我不知道的内情呢?但我不知道没关系,元辅可是土默特承认的“降三世明王转世”,他还能不知道?
天可怜见!自从皇帝旷工、司礼监歇业,高务实这几个月忙得脚不点地、口舌起泡,他哪有工夫关心一直政局平稳的土默特,又知道个鬼的内幕!
通过这一批批前来打探消息的人,他倒是发现了另一个问题:原本他知道朱翊钧有某种程度的“高务实依赖症”,并且对此持乐观态度,可是直到今日他才知道,合着整个朝廷都出现了“高务实依赖症”?
那要是忽然没了我掌舵,这个朝廷岂不是连基本判断力都要丧失了!你们衮衮诸公难道全在梦游吗?
如果高务实真的是个意图颠覆、阴谋篡位的大野心家,那也还罢了,这局面对他而言完全是大好事。皇帝没了他不行,百官没了他也不行,那他想干点什么,把握岂不是大得惊人?
可问题在于他并不是什么大野心家,他也从来没打算“夺了鸟位”。他只是希望把大明从娘胎里带来的病根给治一治,然后尽量搞出一套符合这个时代生产力水平,同时还具备一定前瞻性冗余的制度来,让大明能够摆脱畸形,正常发展下去,不要让中华文明走那两三百年的弯路……仅此而已。
至于他在南疆、南洋,甚至日本、印度搞的那些事怎么解释……
前者是给自己预留一条后路,毕竟改革者往往没有好下场,而他又不愿意新郑高氏这么大一个家族全给自己陪葬;后者则是因为发展惯性,当京华的力量大到内部无法合理消化,必然要进行对外输出,这不是他主观意识就能扼制的,只能加以方向性引导。
说一千道一万,他认为在明朝这个政治架构之下,换一家一姓当皇帝其实没什么大区别。如果真要换,反而一定会出现大动乱,会死很多人,但这些人全是白死的,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并无助益。
而与之相反,如果自己在南疆、南洋建起屏障,反而能抵消欧洲殖民狂潮的侵袭,让中华文明能够抵御工业革命后欧洲力量最强时期带来的冲击。等到中华文明也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剩下的事就不需要他这个“古人”考虑了——还是那句话,中国才是天选之国。
为什么?因为广土,巨族,同心。这意味着资源丰富,人口充足,文化一体。
这,就是天选之国的标准。而后世的经验告诉高务实,全世界只有中国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
美利坚资源丰富,人口勉强够用但需要外来移民补充。然而因为内部阶层高度固化,导致不愿意接受太多真正高素质的外来移民,结果外来移民素质越来越差,内部矛盾日益激化。至于文化一体……可拉倒吧,左右互搏到恨不得对方当场暴毙;
俄罗斯资源丰富,但人口不足比美国还要严重,而且它还不是一个特别欢迎移民的国家,根本原因是其主体民族的占比也有点危险了。至于文化,同样也不是一体,虽然其国内自称东正教占比超过80%,但很多人只是认为自己“与东正教有关联”,实际上不仅还有很多教派占比不低,而且还有很多无神论者。所以,俄罗斯只能是俄联邦,而不是俄罗斯共和国;
欧洲……嗯,欧洲无大国,连表明统一都做不到。可以说,他们就是一群工业革命时代机缘巧合形成的暴发户,当世界其他地区发展起来的时候,他们就只能回到历史上应有的位置,这一点从长远上来看不会有什么意外。
高务实甚至认为,欧洲人在政治思维上只停留在春秋战国的中后期水平,所以他们的学者才会在研究了一丁点中国史之后说中国“政治早熟”——哦,你发育迟缓就说我早熟?我中国早在周公旦时代就解决了神权问题,你们配给我提鞋吗?
至于有些人担心印度会是什么“下一个中国”,快拉倒吧!一个种姓制度都只是在纸面上废除,实际上始终大行其道,而国内统治需要依靠激发教派矛盾来区分“我与非我”的国家,永远只是空有名义上的人口,是根本无法形成合力的一盘散沙。更别说,印度资源其实也并不算丰富,甚至连至关重要的水源上游,都控制在中国手里。
印度如果真有战略家,他或者他们应该很清楚,中国和印度根本不在一个层次。印度之所以看起来还有些声量,除了他们的人口之外,其实不过是印度爱跳,而中国往往更愿意示敌以弱。
很多人对“示敌以弱”颇为不屑,但他们恐怕不知道,“示敌以弱”才是随时准备动手的表现。正如同后世很多人认为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迫不得已与李建成、李元吉爆发的一场突然冲突,却不知道他们以为的“双方势均力敌”,其实是李世民当皇帝之后故意伪造出来的。
从全国精锐到关中精锐,再到长安城驻军,全在他李世民手里,朝中名将也全是他李世民的人,甚至在玄武门事变之前,李渊和几位宰相就已经被尉迟恭“请”到湖中“泛舟”了……你说这情况是李世民集团与李建成、李元吉联盟势均力敌?
那为何李世民非要让后人觉得他是被迫的、他的力量和他的兄弟也就半斤八两呢?因为李世民聪明啊!他知道舆论总是下意识偏向弱者,下意识偏向“无过错方”,所以他必须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强,看起来是被对方逼到了墙角……所以中印的事,还需要说得更直白吗?
正是因为你强,所以你才必须再三“退让”,因为只有这样,你最终的“忍无可忍”才会显得有合理性,才不至于激起全天下的声讨。
这时候或许还会有人说:只要我够强大,天下罪我又何妨?我一力降十会,谁反对我,我就揍谁。
是,你可以这样做,但作为统治者,那就意味着你要把大量的力量用于无意义的消耗。就如同拿破仑的法国一样,前期一路赢赢赢,直到耗光国力,一把输个干净。而与此同时,你的对手英国已经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牢牢占据了首位,将打成一锅粥的欧洲大陆抛远远在身后。
当然,除了“广土、巨族、同心”三个基础条件之外,国家的治理能力也至关重要。前三者好比硬件,后者好比软件。不过,后者的运行也有赖于前者的支撑,好比你拿一款3A大作去初代PC上运行,别说跑起来了,装都装不下,那还玩个屁。
总之,高务实的目的很简单:中国不是因为农业时代过于先进,而且人口太过充足,导致没有工业化的需求么?那我就来打造一个南疆来扮演中间商,让你早些与“国际接轨”,让“国际需求”来刺激你发展转型。
而我,我即使将来身在南疆,即使把子孙后代都留在南疆,也依然是中华苗裔,依然是为中华之兴盛而努力。
既然如此,朝臣们如此依赖他高务实一个人就是他不可接受的,必须要有所改变。
他先请陈矩去问皇帝的态度,结果不出所料,皇帝表示“卿可自决”。于是,他马上召开了大小九卿会议,要求共议。
大小九卿会议是大明朝商议要务时按例可以召开的——尽管以往多数时候是为了廷推阁臣,现在召开却也合情合理。
会议上,高务实一改往日风格,既不是最先发言来“定调”,也不是最后发言作“总结”,而是不断的引导与会诸大臣思考大明需要一个怎样的漠南。
换句话说,高务实在引导他们用更加理智的方式,思考大明朝的国家态势。
比如说,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而言,现阶段大明是否需要继续维持土默特的“自治领”状态。在这个问题上,高务实就要首先引导他们了解,自己过去默许土默特“名为藩篱,实则自治”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呢?为了在有效降低统治成本的前提下,还能获取大明想要的收益。
他这么说的时候,与会诸大臣几乎都有点懵圈——啊?难道不是因为土默特一直保有较为强大的军事力量,我们直接强压他们臣服有点不划算吗?
于是高务实就向他们详细分析,大明要压服土默特并不困难,甚至如果愿意无耻一点,设个局让土默特当场改旗易帜是非常容易的。
高务实做了个假设:援朝抗倭之时,因为是他亲自带兵出征,他完全有理由、有威望让土默特调集国中精锐随他出征——土默特拥兵十万,核心精锐超过四万,而他有把握让土默特随征超过七万人。
这就意味着,他能一下子将丰州滩几乎抽空,最多能留下一万左右人马守护顺义王王庭。而此时,大同、宣抚两镇抛开调往朝鲜作战的部分军队之外,总计至少超过十五万可战之兵,其中骑兵依旧接近三万左右。
那么问题来了,这三万精锐骑兵趁土默特不备(土默特对大明“不备”已经很多年了),一举端掉归化城,生擒王庭高层有什么难度吗?没有难度,几乎是手拿把掐的事。
那么下一步,逼这些高层宣布内附,自然也是顺理成章——只要朝廷答应保护他们现有的财产和权力,那么人在屋檐下,就由不得他们不低头。
诸大臣面面相觑,那模样仿佛在眼神交流:“你别说,你还真别说……”于是大伙儿再看高务实的时候,眼神就有点意思了,好像在问: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为啥没做呢?
因为不划算。
高务实于是开始给他们算账。土默特对内的统治是蒙古式的,某种程度来说算是“放养”,行政成本异常低廉。但是如果换成大明直辖,那情况就大相径庭了——你总要建衙门吧?要落实户籍吧?要统计牛羊吧?要明确税额吧?要确定军役吧?要拨付军饷吧?要提供军械吧?……一直到要抗灾救灾吧?
凡此种种,都要花钱,而大明能从蒙古人手里收几个税钱?你可拉倒吧,蒙古人和大明做生意往往都是直接拿马匹牛羊来换货,你现在说要收税,让他们拿命交?
好,你说可以用牛羊冲抵,那么你怎么定价?甚至可以作一些比较极端的假设:他拿一头已经染病但是尚在潜伏期的病牛给你,他作为蒙古人看得出来这牛其实有病而且没救了,但你的征税官员也看得出来?
反过来,如果征税官员本身不是个好人,硬指着对方一头健牛说是病牛,只肯给个低价,对方会怎么想?这种情况一旦多了,积累的矛盾最终会导致什么结果,是不是都要加以考虑?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让蒙古人自己管理土默特,其统治成本远比大明去直辖要低得多得多得多。而且,大明需要蒙古的是什么?从国家战略层面而言,无非是战马和随征;而民间的牛羊交易,可以让大明边界附近的百姓获得更多的肉食……基本也就这些了。
这些需求,土默特自治而不内附的时候,难道大明做不到吗?可别忘了,如今正在西域为大明“开疆拓土”的博硕克图和额尔德木图两人,那可都是蒙古人,其麾下兵马也都是蒙古骑兵,而大明除了答应事后给赏,几乎连毛都没出一根!
哦,最后这句不准确——大明还是给他们配了几十门炮的,只不过操控者依旧是临时调拨的明军炮兵,人和炮在作战完毕之后也都是要回到明军的。
这么一通说下来,诸大臣总算明白高务实的意思了。
懂了!就是说好处咱就不客气了,但是责任呢,这个咱可不负……啊,那要这么说,现在土默特要内附,咱们好像不应该接受啊!
然而,高务实的话却还没有说完。
——
感谢书友“云覆月雨”、“doni”、“醉卧青牛1234”、“圆月弯刀杀人”、“书友130311122745499”、“胖胖龙2003”、“milan123”、“没良心的黑狼”、“冰红茶19”、“邵爷”、“艼蘦2022”的月票支持,谢谢!
PS:这位艼蘦2022朋友,你是打哪找出这俩生僻字来害我的……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强盛如土默特,居然就这么轻易地表示要内附了?他们的局面真的有如此危急?他们的内部能够达成一致?他们会不会只是想试探一下朝廷的态度?
各种猜测,一时并起。反应到朝廷上,就是一大波人通过各种方式来探高务实的口风,希望了解更多的“内幕”——事出反常必有妖嘛,或许是有我不知道的内情呢?但我不知道没关系,元辅可是土默特承认的“降三世明王转世”,他还能不知道?
天可怜见!自从皇帝旷工、司礼监歇业,高务实这几个月忙得脚不点地、口舌起泡,他哪有工夫关心一直政局平稳的土默特,又知道个鬼的内幕!
通过这一批批前来打探消息的人,他倒是发现了另一个问题:原本他知道朱翊钧有某种程度的“高务实依赖症”,并且对此持乐观态度,可是直到今日他才知道,合着整个朝廷都出现了“高务实依赖症”?
那要是忽然没了我掌舵,这个朝廷岂不是连基本判断力都要丧失了!你们衮衮诸公难道全在梦游吗?
如果高务实真的是个意图颠覆、阴谋篡位的大野心家,那也还罢了,这局面对他而言完全是大好事。皇帝没了他不行,百官没了他也不行,那他想干点什么,把握岂不是大得惊人?
可问题在于他并不是什么大野心家,他也从来没打算“夺了鸟位”。他只是希望把大明从娘胎里带来的病根给治一治,然后尽量搞出一套符合这个时代生产力水平,同时还具备一定前瞻性冗余的制度来,让大明能够摆脱畸形,正常发展下去,不要让中华文明走那两三百年的弯路……仅此而已。
至于他在南疆、南洋,甚至日本、印度搞的那些事怎么解释……
前者是给自己预留一条后路,毕竟改革者往往没有好下场,而他又不愿意新郑高氏这么大一个家族全给自己陪葬;后者则是因为发展惯性,当京华的力量大到内部无法合理消化,必然要进行对外输出,这不是他主观意识就能扼制的,只能加以方向性引导。
说一千道一万,他认为在明朝这个政治架构之下,换一家一姓当皇帝其实没什么大区别。如果真要换,反而一定会出现大动乱,会死很多人,但这些人全是白死的,对中华文明的发展进程并无助益。
而与之相反,如果自己在南疆、南洋建起屏障,反而能抵消欧洲殖民狂潮的侵袭,让中华文明能够抵御工业革命后欧洲力量最强时期带来的冲击。等到中华文明也由农业国转为工业国,剩下的事就不需要他这个“古人”考虑了——还是那句话,中国才是天选之国。
为什么?因为广土,巨族,同心。这意味着资源丰富,人口充足,文化一体。
这,就是天选之国的标准。而后世的经验告诉高务实,全世界只有中国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
美利坚资源丰富,人口勉强够用但需要外来移民补充。然而因为内部阶层高度固化,导致不愿意接受太多真正高素质的外来移民,结果外来移民素质越来越差,内部矛盾日益激化。至于文化一体……可拉倒吧,左右互搏到恨不得对方当场暴毙;
俄罗斯资源丰富,但人口不足比美国还要严重,而且它还不是一个特别欢迎移民的国家,根本原因是其主体民族的占比也有点危险了。至于文化,同样也不是一体,虽然其国内自称东正教占比超过80%,但很多人只是认为自己“与东正教有关联”,实际上不仅还有很多教派占比不低,而且还有很多无神论者。所以,俄罗斯只能是俄联邦,而不是俄罗斯共和国;
欧洲……嗯,欧洲无大国,连表明统一都做不到。可以说,他们就是一群工业革命时代机缘巧合形成的暴发户,当世界其他地区发展起来的时候,他们就只能回到历史上应有的位置,这一点从长远上来看不会有什么意外。
高务实甚至认为,欧洲人在政治思维上只停留在春秋战国的中后期水平,所以他们的学者才会在研究了一丁点中国史之后说中国“政治早熟”——哦,你发育迟缓就说我早熟?我中国早在周公旦时代就解决了神权问题,你们配给我提鞋吗?
至于有些人担心印度会是什么“下一个中国”,快拉倒吧!一个种姓制度都只是在纸面上废除,实际上始终大行其道,而国内统治需要依靠激发教派矛盾来区分“我与非我”的国家,永远只是空有名义上的人口,是根本无法形成合力的一盘散沙。更别说,印度资源其实也并不算丰富,甚至连至关重要的水源上游,都控制在中国手里。
印度如果真有战略家,他或者他们应该很清楚,中国和印度根本不在一个层次。印度之所以看起来还有些声量,除了他们的人口之外,其实不过是印度爱跳,而中国往往更愿意示敌以弱。
很多人对“示敌以弱”颇为不屑,但他们恐怕不知道,“示敌以弱”才是随时准备动手的表现。正如同后世很多人认为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迫不得已与李建成、李元吉爆发的一场突然冲突,却不知道他们以为的“双方势均力敌”,其实是李世民当皇帝之后故意伪造出来的。
从全国精锐到关中精锐,再到长安城驻军,全在他李世民手里,朝中名将也全是他李世民的人,甚至在玄武门事变之前,李渊和几位宰相就已经被尉迟恭“请”到湖中“泛舟”了……你说这情况是李世民集团与李建成、李元吉联盟势均力敌?
那为何李世民非要让后人觉得他是被迫的、他的力量和他的兄弟也就半斤八两呢?因为李世民聪明啊!他知道舆论总是下意识偏向弱者,下意识偏向“无过错方”,所以他必须让自己看起来不那么强,看起来是被对方逼到了墙角……所以中印的事,还需要说得更直白吗?
正是因为你强,所以你才必须再三“退让”,因为只有这样,你最终的“忍无可忍”才会显得有合理性,才不至于激起全天下的声讨。
这时候或许还会有人说:只要我够强大,天下罪我又何妨?我一力降十会,谁反对我,我就揍谁。
是,你可以这样做,但作为统治者,那就意味着你要把大量的力量用于无意义的消耗。就如同拿破仑的法国一样,前期一路赢赢赢,直到耗光国力,一把输个干净。而与此同时,你的对手英国已经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牢牢占据了首位,将打成一锅粥的欧洲大陆抛远远在身后。
当然,除了“广土、巨族、同心”三个基础条件之外,国家的治理能力也至关重要。前三者好比硬件,后者好比软件。不过,后者的运行也有赖于前者的支撑,好比你拿一款3A大作去初代PC上运行,别说跑起来了,装都装不下,那还玩个屁。
总之,高务实的目的很简单:中国不是因为农业时代过于先进,而且人口太过充足,导致没有工业化的需求么?那我就来打造一个南疆来扮演中间商,让你早些与“国际接轨”,让“国际需求”来刺激你发展转型。
而我,我即使将来身在南疆,即使把子孙后代都留在南疆,也依然是中华苗裔,依然是为中华之兴盛而努力。
既然如此,朝臣们如此依赖他高务实一个人就是他不可接受的,必须要有所改变。
他先请陈矩去问皇帝的态度,结果不出所料,皇帝表示“卿可自决”。于是,他马上召开了大小九卿会议,要求共议。
大小九卿会议是大明朝商议要务时按例可以召开的——尽管以往多数时候是为了廷推阁臣,现在召开却也合情合理。
会议上,高务实一改往日风格,既不是最先发言来“定调”,也不是最后发言作“总结”,而是不断的引导与会诸大臣思考大明需要一个怎样的漠南。
换句话说,高务实在引导他们用更加理智的方式,思考大明朝的国家态势。
比如说,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而言,现阶段大明是否需要继续维持土默特的“自治领”状态。在这个问题上,高务实就要首先引导他们了解,自己过去默许土默特“名为藩篱,实则自治”是为了什么。
为了什么呢?为了在有效降低统治成本的前提下,还能获取大明想要的收益。
他这么说的时候,与会诸大臣几乎都有点懵圈——啊?难道不是因为土默特一直保有较为强大的军事力量,我们直接强压他们臣服有点不划算吗?
于是高务实就向他们详细分析,大明要压服土默特并不困难,甚至如果愿意无耻一点,设个局让土默特当场改旗易帜是非常容易的。
高务实做了个假设:援朝抗倭之时,因为是他亲自带兵出征,他完全有理由、有威望让土默特调集国中精锐随他出征——土默特拥兵十万,核心精锐超过四万,而他有把握让土默特随征超过七万人。
这就意味着,他能一下子将丰州滩几乎抽空,最多能留下一万左右人马守护顺义王王庭。而此时,大同、宣抚两镇抛开调往朝鲜作战的部分军队之外,总计至少超过十五万可战之兵,其中骑兵依旧接近三万左右。
那么问题来了,这三万精锐骑兵趁土默特不备(土默特对大明“不备”已经很多年了),一举端掉归化城,生擒王庭高层有什么难度吗?没有难度,几乎是手拿把掐的事。
那么下一步,逼这些高层宣布内附,自然也是顺理成章——只要朝廷答应保护他们现有的财产和权力,那么人在屋檐下,就由不得他们不低头。
诸大臣面面相觑,那模样仿佛在眼神交流:“你别说,你还真别说……”于是大伙儿再看高务实的时候,眼神就有点意思了,好像在问:既然有这么好的机会,为啥没做呢?
因为不划算。
高务实于是开始给他们算账。土默特对内的统治是蒙古式的,某种程度来说算是“放养”,行政成本异常低廉。但是如果换成大明直辖,那情况就大相径庭了——你总要建衙门吧?要落实户籍吧?要统计牛羊吧?要明确税额吧?要确定军役吧?要拨付军饷吧?要提供军械吧?……一直到要抗灾救灾吧?
凡此种种,都要花钱,而大明能从蒙古人手里收几个税钱?你可拉倒吧,蒙古人和大明做生意往往都是直接拿马匹牛羊来换货,你现在说要收税,让他们拿命交?
好,你说可以用牛羊冲抵,那么你怎么定价?甚至可以作一些比较极端的假设:他拿一头已经染病但是尚在潜伏期的病牛给你,他作为蒙古人看得出来这牛其实有病而且没救了,但你的征税官员也看得出来?
反过来,如果征税官员本身不是个好人,硬指着对方一头健牛说是病牛,只肯给个低价,对方会怎么想?这种情况一旦多了,积累的矛盾最终会导致什么结果,是不是都要加以考虑?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让蒙古人自己管理土默特,其统治成本远比大明去直辖要低得多得多得多。而且,大明需要蒙古的是什么?从国家战略层面而言,无非是战马和随征;而民间的牛羊交易,可以让大明边界附近的百姓获得更多的肉食……基本也就这些了。
这些需求,土默特自治而不内附的时候,难道大明做不到吗?可别忘了,如今正在西域为大明“开疆拓土”的博硕克图和额尔德木图两人,那可都是蒙古人,其麾下兵马也都是蒙古骑兵,而大明除了答应事后给赏,几乎连毛都没出一根!
哦,最后这句不准确——大明还是给他们配了几十门炮的,只不过操控者依旧是临时调拨的明军炮兵,人和炮在作战完毕之后也都是要回到明军的。
这么一通说下来,诸大臣总算明白高务实的意思了。
懂了!就是说好处咱就不客气了,但是责任呢,这个咱可不负……啊,那要这么说,现在土默特要内附,咱们好像不应该接受啊!
然而,高务实的话却还没有说完。
——
感谢书友“云覆月雨”、“doni”、“醉卧青牛1234”、“圆月弯刀杀人”、“书友130311122745499”、“胖胖龙2003”、“milan123”、“没良心的黑狼”、“冰红茶19”、“邵爷”、“艼蘦2022”的月票支持,谢谢!
PS:这位艼蘦2022朋友,你是打哪找出这俩生僻字来害我的……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