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朱翊钧才和刘平商量完南洋皇庄的一些事,外头传报说内阁诸阁老觐见。可能是八万顷良田的好消息带来了好心情,朱翊钧面带微笑地在西暖阁接见了众辅臣。
阁老们此来不为别事,正是为了刚才在内阁吵得沸反盈天的两件事:是否现在撤军;是否接受朝鲜内附。
这两个问题其实都能再细化一下。比如是否现在撤军,假如回答是撤军,那还好办,但如果回答是不撤,那就要再问一问:大军留在朝鲜是打算做什么?是要继续进攻倭国本土,还是要从此驻防朝鲜?
倘若是要继续进攻倭国本土,那么就得问原先的后勤运输线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现有的兵力远征倭国是否够用,若不够又该从何处调拨?大军征战日久是否需要轮替,何时轮替,以何处之兵来轮替?战胜的奖赏是现在就“结”,还是等打完倭国本土再“结”?
倘若不是要进攻倭国本土,而是要留在朝鲜,那么就要问一问,协防朝鲜需要多少兵力?亦或者说将来在朝鲜再搞出一个班军制度,从全国各地征调人马轮番戍朝?
又比如说朝鲜内附的问题。倘若不同意的朝鲜内附,那也就罢了,大概有两种选择。其一是彻底放手,也就是大军撤回国内,朝鲜一切照旧;二是留驻部分军力,这就可以参考上述安排。
倘若同意朝鲜内附,这个问题就更复杂了一些,其中至少包括如下几条:
其一,朝鲜的行政体系该如何搭建。这里包括是否在朝鲜建立布政使司,是否设立都司或者行都司,是否需要设置单独的总督、巡抚——说起来,巡抚似乎应该单独设置,但总督是否要由蓟辽总督兼任?
其二,朝鲜王李昖应该如何安排。朝鲜国王虽然是一国之君,但是按照大明的礼仪制度,他在大明国内的地位并不是类比亲王,而是类比郡王。亲王、郡王的嫡庶子孙都有“视一品”或“视二品”,但他们本人都是超品,且成年必须之国。[注:之国,前往封地。]
李昖当然是成年人,那就意味着必须给他找个地方之国,换句话说得先给他找块郡王级别的封地。
朝鲜三千里江山,换来大明最多一府之地,这买卖对于大明来说当然很划算,何况大明的王爷们现在并没有真正的封地管理权,相当于大明只需要给李昖找一块相应的食邑。那么,这封地究竟安排在哪,内阁需要作建议,皇帝则需要圣裁。
其三,朝鲜臣子在内附之后怎么办。朝鲜两班,武将也还罢了,那文官与大明看似选拔规矩相当,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大明要考个进士那是真的难,因为就算你爹是阁老,由于进士考卷会公布天下,所以也很难作弊——某种程度上来说全天下的读书人都是监督者。除非你事先得到了考题,那倒有机会提前准备好文章。
然而按照规定,会试考官是皇帝临时任命的,这些考官们在接受任命之后,立刻就要进入礼部指定的地方与世隔绝,然后商议出题目报呈皇帝。
接下来,凡是涉及决定题目和印发考卷者,理论上除了皇帝本人之外,所有人都要与世隔绝,直到开考……总而言之,有一大堆相应的规定让人难以舞弊。
而且在这一基础上,朝廷对仍然可能出现的科举弊桉也都极其重视,像原历史上张居正那样,能给儿子安排三甲名额的情况几乎可以说绝无仅有——毕竟人家自己也说了嘛,“吾非相,乃摄也。”
然而朝鲜两班中的文官就不同了,虽然看似也都出自科举,其实有各种各样的办法让他们轻松考取。这些事前文有述,就不再赘言。
这样的文官,在大明朝廷的文官们看来自然是不足取的,但是考虑到朝鲜刚刚内附,为了稳定考虑,这些人一时肯定还得先用着。那么,如何任用,任用到什么时候,就都需要仔细商议了。
其四,朝鲜上层虽然大多都通汉文,可是下层百姓却不然,这一点肯定是需要改变的,但如何取改却是个难题,同样需要议论出个章程来才行。
总而言之,林林总总许多事,每一件都是需要好好商议的。毕竟大明并没有统治殖民地的传统,朝鲜一旦内附,那也肯定是按照本土来对待,各种规章制度的施行都不得不慎。
得亏了朱翊钧现在这会儿心情不错,耐着性子听王家屏领衔内阁把这些问题一条条说给他听。
听完之后,朱翊钧先做了第一个圣断:“经此一役,可见朝鲜民心军心涣散之极,面对倭寇侵袭毫无还手之力。以朕所见,漫说倭寇仍有去而复返之可能,即便倭寇不来,一旦其国内有不轨之徒阴谋叛逆,恐怕朝鲜王也只能束手无策。
有鉴于此,若朝鲜真心归附,我天朝当以父母之庇子女、天地之养万物为念,破例准其所请,以免尊我名教之国生灵涂炭。”
王家屏虽然今天和那批官员闹了个不欢而散,而那些人大半反对朝鲜内附,但他身为元辅却不能全凭一时好恶来做事。因此,王家屏提醒道:“皇上,兹事体大,是否准众臣工群议商讨,然后再做定夺?”
朱翊钧摆了摆手:“王先生若认为有此必要,那就让他们商讨吧,总之内阁要知道朕主意已定,一切相关事宜都该按照准许朝鲜内附来做。”
看来朱翊钧现在的确已经是个成熟的皇帝了,知道议论权该放就放,不放反而容易多事——比如司礼监一天收数百上前篇疏文,全都是大骂皇帝陛下剥夺了他们议政之权,乃是独夫民贼……
这类玩意朱翊钧看着就烦,但骂是骂不过这些文官的,那干脆就让他们议论好了,反正不管他们怎么议论,最后总还是他这皇帝的圣断才算数。
五位阁老其实早就知道皇上会同意朝鲜内附,原因其实不难发现:朝鲜自壬辰年之后,再提内附正是发生在高务实亲往朝鲜之后。
而且这还有证明,比如朝鲜所谓的“柳成龙、权栗谋逆桉”,这二位本是朝鲜文、武之巅,平时没听说过有什么不轨之举,却居然在天朝十万大军齐聚朝鲜的情况下谋逆,岂不怪哉?
所以阁老们心里明镜似的,这次朝鲜提请内附之举,十有八九是高务实一手推动,甚至干脆就是其一手操控的。
既然是高务实做的,那皇上怎么可能不同意?就算事前毫无风声,但考虑到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这件事肯定一早就谈妥了。
正因如此,当皇帝说完这段话,众阁老即便心中原本不同意的,也都懒得反对。王家屏见状便又要说起朝鲜今后的各项安排,谁知才刚起了个头就被朱翊钧摆手打断:“具体这些事等日新回朝再议不迟,现在有另一件事需要商议。”
王家屏只好道:“请皇上下示。”
“日新出征之前和朕有过议论,是关于此战究竟何时作罢。”朱翊钧环顾五位阁老一眼,道:“日新的意思是,我们不能止步于将倭寇赶回去,还得一劳永逸,彻底降服倭国,因此他当时便提出要跨海远征倭国本土。对于此事,诸位有何高论?”
王家屏见其他四位阁僚都没有抢先发言的意思,便开口道:“方才内阁之中有数十名官员来见,正好便对此事有过争议。不少官员都认为战事当罢,而大军应该早日撤回,以免开销浩繁,徒耗国力。
尤其是,群臣对江南五省的商税加征颇有怨言,不少人言辞夸张,语气激烈。臣恐朝廷若不但不肯罢兵,反而继续出征倭国,会让这些官员大失所望,难免出言不逊……”
朱翊钧也不知道是天性使然还是太受高务实影响了,他最烦的情况之一就是一些人搜肠刮肚找出各种理由来不肯交税。
高务实在过去的各种疏文中早已将税收的重要性强调了无数次,朱翊钧对他的观点一向是非常认可的。
不过,高务实另外有一句现在已经传得非常广的话,就是“税者,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这句话现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因此,由于朝鲜内附而需要驻军,亦或者进一步还要进攻日本本土而不能从朝鲜撤军,这两件事都需要对江南加征的“百三商税”来支持,那么也就必须面临一个质问:这笔钱算不算“用之于民”。
换言之,怎么解释这样的做法不是好大喜功,而是确有所需。更直白一点说,这么做对于“民”而言,是否有好处、是否有足够大的好处?
高务实此前和皇帝有过交流,但当时君臣二人主要谈论的方向只是朝鲜,而较少涉及到日本。对于朝鲜内附问题,彼时二人谈论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朝鲜半岛在中原王朝的战略层面——或者用后世的话来说叫做“地缘政治”层面——的意义;二则是经济层面的意义。
在地缘政治层面,高务实说服朱翊钧的理由是:朝鲜半岛是稳定东北的重要基石。
按照高务实的分析,从秦朝统一中原以来,但凡大一统时代,都必须面临至少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对内维持各板块统一;二是如何确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优势。
虽然从秦朝以来,中国就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但华北、东北、西北、青藏、云贵、江南等板块却因为迥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天然存在着撕裂的风险。
为了确保对各板块的控制,中原王朝除了驻军、分封等手段外,还在云贵川等地推行改土归流,潜移默化地增强帝国的控制力。而对于都城的选择,就更是统治者意志的重要体现。
秦朝以来,天下之中的八百里秦川成为大一统帝国的建都首选。而后随着地理环境的恶化,帝国政治中心开始逐渐东移。到了隋唐,大运河的横空出世也为经济重心的南移,以及政治中心的继续东移和北移提供了可能。
北京之所以从元朝以来始终作为大一统帝国的都城,根本原因在于它是华北、东北和西北三大板块的交汇之处。后世所谓北京“处在鸡脖子要害位置”的说法,其实说穿了就是指它这个三大板块交汇处的关键地理位置。
当然,现在的大明版图并不是雄鸡形状,所以高务实必须以大明为例来给朱翊钧说明。按照高务实的解释,华北是南方的屏障,东北是华北的犄角,只有同时控制华北和东北,才能够对西北的少数民族形成优势。
一旦东北有变,比如大明原先撤销奴儿干都司,导致的结果就是朝廷对西北,尤其是对蒙古高原的优势很快荡然无存。
其实,对于元清两个将蒙古高原纳入疆域的王朝而言,东北、西北和华北又互为犄角,一旦其中一方有变,比如明朝夺取华北,逃回蒙古高原的元朝很快又失去东北,进而全面瓦解。
清朝晚期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当漠北蒙古被沙俄染指后,东北不再是安全的老家,清朝很快风雨飘摇。当然,高务实举例说明的时候只能举例元朝,但这也就够了。
总而言之,正因为三个板块缺一不可,尽管北京地处北方, 从建都的角度来说,气候条件并不优越,甚至还需要南方供给粮食等重要战略物资,但却始终被青睐。
其实高务实内心里看得更远一点,因为他知道原历史上沙俄和苏联撕裂蒙古后,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都受到巨大威胁,斯大林一心想将蒙古作为两国缓冲,但这种局面却造成了现代版的“天子守国门”。
正因为如此,红朝第一代领导集团才多次向苏联提出解决蒙古问题,不过在当时新中国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这样的要求注定是一厢情愿。而在蒙古问题木已成舟的情况下,保住东北就成为北方乃至全国安全的最重要问题。
而朝鲜,就是最能影响东北安全的因素。因为东北地形整体从西北向东南倾斜,靠近朝鲜的东南部分比西北部分的气候更优越、人口更稠密,乃是东北的重心所在。
至于说日本可能的侵略问题,说实话反而不是高务实考虑的重点,因为按照他的规划,将来的日本不存在还有侵略朝鲜半岛、继而侵略大明的可能性。
更外部的侵略可能呢?比如说西方殖民者,高务实也没有太担心,毕竟南疆体系就是他对此做出的应对。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初次登录”、“云覆月雨”、“杰出来说”的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书友151019194830683”的12张月票支持,谢谢!
ps:这章是补发昨天的,昨晚因病休息了,今天下午才见好,非常抱歉。今晚的更新应该不会受到影响。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阁老们此来不为别事,正是为了刚才在内阁吵得沸反盈天的两件事:是否现在撤军;是否接受朝鲜内附。
这两个问题其实都能再细化一下。比如是否现在撤军,假如回答是撤军,那还好办,但如果回答是不撤,那就要再问一问:大军留在朝鲜是打算做什么?是要继续进攻倭国本土,还是要从此驻防朝鲜?
倘若是要继续进攻倭国本土,那么就得问原先的后勤运输线是否需要调整,如何调整?现有的兵力远征倭国是否够用,若不够又该从何处调拨?大军征战日久是否需要轮替,何时轮替,以何处之兵来轮替?战胜的奖赏是现在就“结”,还是等打完倭国本土再“结”?
倘若不是要进攻倭国本土,而是要留在朝鲜,那么就要问一问,协防朝鲜需要多少兵力?亦或者说将来在朝鲜再搞出一个班军制度,从全国各地征调人马轮番戍朝?
又比如说朝鲜内附的问题。倘若不同意的朝鲜内附,那也就罢了,大概有两种选择。其一是彻底放手,也就是大军撤回国内,朝鲜一切照旧;二是留驻部分军力,这就可以参考上述安排。
倘若同意朝鲜内附,这个问题就更复杂了一些,其中至少包括如下几条:
其一,朝鲜的行政体系该如何搭建。这里包括是否在朝鲜建立布政使司,是否设立都司或者行都司,是否需要设置单独的总督、巡抚——说起来,巡抚似乎应该单独设置,但总督是否要由蓟辽总督兼任?
其二,朝鲜王李昖应该如何安排。朝鲜国王虽然是一国之君,但是按照大明的礼仪制度,他在大明国内的地位并不是类比亲王,而是类比郡王。亲王、郡王的嫡庶子孙都有“视一品”或“视二品”,但他们本人都是超品,且成年必须之国。[注:之国,前往封地。]
李昖当然是成年人,那就意味着必须给他找个地方之国,换句话说得先给他找块郡王级别的封地。
朝鲜三千里江山,换来大明最多一府之地,这买卖对于大明来说当然很划算,何况大明的王爷们现在并没有真正的封地管理权,相当于大明只需要给李昖找一块相应的食邑。那么,这封地究竟安排在哪,内阁需要作建议,皇帝则需要圣裁。
其三,朝鲜臣子在内附之后怎么办。朝鲜两班,武将也还罢了,那文官与大明看似选拔规矩相当,其实根本不是一回事。
大明要考个进士那是真的难,因为就算你爹是阁老,由于进士考卷会公布天下,所以也很难作弊——某种程度上来说全天下的读书人都是监督者。除非你事先得到了考题,那倒有机会提前准备好文章。
然而按照规定,会试考官是皇帝临时任命的,这些考官们在接受任命之后,立刻就要进入礼部指定的地方与世隔绝,然后商议出题目报呈皇帝。
接下来,凡是涉及决定题目和印发考卷者,理论上除了皇帝本人之外,所有人都要与世隔绝,直到开考……总而言之,有一大堆相应的规定让人难以舞弊。
而且在这一基础上,朝廷对仍然可能出现的科举弊桉也都极其重视,像原历史上张居正那样,能给儿子安排三甲名额的情况几乎可以说绝无仅有——毕竟人家自己也说了嘛,“吾非相,乃摄也。”
然而朝鲜两班中的文官就不同了,虽然看似也都出自科举,其实有各种各样的办法让他们轻松考取。这些事前文有述,就不再赘言。
这样的文官,在大明朝廷的文官们看来自然是不足取的,但是考虑到朝鲜刚刚内附,为了稳定考虑,这些人一时肯定还得先用着。那么,如何任用,任用到什么时候,就都需要仔细商议了。
其四,朝鲜上层虽然大多都通汉文,可是下层百姓却不然,这一点肯定是需要改变的,但如何取改却是个难题,同样需要议论出个章程来才行。
总而言之,林林总总许多事,每一件都是需要好好商议的。毕竟大明并没有统治殖民地的传统,朝鲜一旦内附,那也肯定是按照本土来对待,各种规章制度的施行都不得不慎。
得亏了朱翊钧现在这会儿心情不错,耐着性子听王家屏领衔内阁把这些问题一条条说给他听。
听完之后,朱翊钧先做了第一个圣断:“经此一役,可见朝鲜民心军心涣散之极,面对倭寇侵袭毫无还手之力。以朕所见,漫说倭寇仍有去而复返之可能,即便倭寇不来,一旦其国内有不轨之徒阴谋叛逆,恐怕朝鲜王也只能束手无策。
有鉴于此,若朝鲜真心归附,我天朝当以父母之庇子女、天地之养万物为念,破例准其所请,以免尊我名教之国生灵涂炭。”
王家屏虽然今天和那批官员闹了个不欢而散,而那些人大半反对朝鲜内附,但他身为元辅却不能全凭一时好恶来做事。因此,王家屏提醒道:“皇上,兹事体大,是否准众臣工群议商讨,然后再做定夺?”
朱翊钧摆了摆手:“王先生若认为有此必要,那就让他们商讨吧,总之内阁要知道朕主意已定,一切相关事宜都该按照准许朝鲜内附来做。”
看来朱翊钧现在的确已经是个成熟的皇帝了,知道议论权该放就放,不放反而容易多事——比如司礼监一天收数百上前篇疏文,全都是大骂皇帝陛下剥夺了他们议政之权,乃是独夫民贼……
这类玩意朱翊钧看着就烦,但骂是骂不过这些文官的,那干脆就让他们议论好了,反正不管他们怎么议论,最后总还是他这皇帝的圣断才算数。
五位阁老其实早就知道皇上会同意朝鲜内附,原因其实不难发现:朝鲜自壬辰年之后,再提内附正是发生在高务实亲往朝鲜之后。
而且这还有证明,比如朝鲜所谓的“柳成龙、权栗谋逆桉”,这二位本是朝鲜文、武之巅,平时没听说过有什么不轨之举,却居然在天朝十万大军齐聚朝鲜的情况下谋逆,岂不怪哉?
所以阁老们心里明镜似的,这次朝鲜提请内附之举,十有八九是高务实一手推动,甚至干脆就是其一手操控的。
既然是高务实做的,那皇上怎么可能不同意?就算事前毫无风声,但考虑到这对君臣之间的关系,这件事肯定一早就谈妥了。
正因如此,当皇帝说完这段话,众阁老即便心中原本不同意的,也都懒得反对。王家屏见状便又要说起朝鲜今后的各项安排,谁知才刚起了个头就被朱翊钧摆手打断:“具体这些事等日新回朝再议不迟,现在有另一件事需要商议。”
王家屏只好道:“请皇上下示。”
“日新出征之前和朕有过议论,是关于此战究竟何时作罢。”朱翊钧环顾五位阁老一眼,道:“日新的意思是,我们不能止步于将倭寇赶回去,还得一劳永逸,彻底降服倭国,因此他当时便提出要跨海远征倭国本土。对于此事,诸位有何高论?”
王家屏见其他四位阁僚都没有抢先发言的意思,便开口道:“方才内阁之中有数十名官员来见,正好便对此事有过争议。不少官员都认为战事当罢,而大军应该早日撤回,以免开销浩繁,徒耗国力。
尤其是,群臣对江南五省的商税加征颇有怨言,不少人言辞夸张,语气激烈。臣恐朝廷若不但不肯罢兵,反而继续出征倭国,会让这些官员大失所望,难免出言不逊……”
朱翊钧也不知道是天性使然还是太受高务实影响了,他最烦的情况之一就是一些人搜肠刮肚找出各种理由来不肯交税。
高务实在过去的各种疏文中早已将税收的重要性强调了无数次,朱翊钧对他的观点一向是非常认可的。
不过,高务实另外有一句现在已经传得非常广的话,就是“税者,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这句话现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因此,由于朝鲜内附而需要驻军,亦或者进一步还要进攻日本本土而不能从朝鲜撤军,这两件事都需要对江南加征的“百三商税”来支持,那么也就必须面临一个质问:这笔钱算不算“用之于民”。
换言之,怎么解释这样的做法不是好大喜功,而是确有所需。更直白一点说,这么做对于“民”而言,是否有好处、是否有足够大的好处?
高务实此前和皇帝有过交流,但当时君臣二人主要谈论的方向只是朝鲜,而较少涉及到日本。对于朝鲜内附问题,彼时二人谈论的关键有两点,一是朝鲜半岛在中原王朝的战略层面——或者用后世的话来说叫做“地缘政治”层面——的意义;二则是经济层面的意义。
在地缘政治层面,高务实说服朱翊钧的理由是:朝鲜半岛是稳定东北的重要基石。
按照高务实的分析,从秦朝统一中原以来,但凡大一统时代,都必须面临至少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对内维持各板块统一;二是如何确保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优势。
虽然从秦朝以来,中国就奠定了大一统的基础,但华北、东北、西北、青藏、云贵、江南等板块却因为迥然不同的地理环境,天然存在着撕裂的风险。
为了确保对各板块的控制,中原王朝除了驻军、分封等手段外,还在云贵川等地推行改土归流,潜移默化地增强帝国的控制力。而对于都城的选择,就更是统治者意志的重要体现。
秦朝以来,天下之中的八百里秦川成为大一统帝国的建都首选。而后随着地理环境的恶化,帝国政治中心开始逐渐东移。到了隋唐,大运河的横空出世也为经济重心的南移,以及政治中心的继续东移和北移提供了可能。
北京之所以从元朝以来始终作为大一统帝国的都城,根本原因在于它是华北、东北和西北三大板块的交汇之处。后世所谓北京“处在鸡脖子要害位置”的说法,其实说穿了就是指它这个三大板块交汇处的关键地理位置。
当然,现在的大明版图并不是雄鸡形状,所以高务实必须以大明为例来给朱翊钧说明。按照高务实的解释,华北是南方的屏障,东北是华北的犄角,只有同时控制华北和东北,才能够对西北的少数民族形成优势。
一旦东北有变,比如大明原先撤销奴儿干都司,导致的结果就是朝廷对西北,尤其是对蒙古高原的优势很快荡然无存。
其实,对于元清两个将蒙古高原纳入疆域的王朝而言,东北、西北和华北又互为犄角,一旦其中一方有变,比如明朝夺取华北,逃回蒙古高原的元朝很快又失去东北,进而全面瓦解。
清朝晚期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当漠北蒙古被沙俄染指后,东北不再是安全的老家,清朝很快风雨飘摇。当然,高务实举例说明的时候只能举例元朝,但这也就够了。
总而言之,正因为三个板块缺一不可,尽管北京地处北方, 从建都的角度来说,气候条件并不优越,甚至还需要南方供给粮食等重要战略物资,但却始终被青睐。
其实高务实内心里看得更远一点,因为他知道原历史上沙俄和苏联撕裂蒙古后,中国东北、华北和西北都受到巨大威胁,斯大林一心想将蒙古作为两国缓冲,但这种局面却造成了现代版的“天子守国门”。
正因为如此,红朝第一代领导集团才多次向苏联提出解决蒙古问题,不过在当时新中国一穷二白的情况下,这样的要求注定是一厢情愿。而在蒙古问题木已成舟的情况下,保住东北就成为北方乃至全国安全的最重要问题。
而朝鲜,就是最能影响东北安全的因素。因为东北地形整体从西北向东南倾斜,靠近朝鲜的东南部分比西北部分的气候更优越、人口更稠密,乃是东北的重心所在。
至于说日本可能的侵略问题,说实话反而不是高务实考虑的重点,因为按照他的规划,将来的日本不存在还有侵略朝鲜半岛、继而侵略大明的可能性。
更外部的侵略可能呢?比如说西方殖民者,高务实也没有太担心,毕竟南疆体系就是他对此做出的应对。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曹面子”、“初次登录”、“云覆月雨”、“杰出来说”的月票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书友151019194830683”的12张月票支持,谢谢!
ps:这章是补发昨天的,昨晚因病休息了,今天下午才见好,非常抱歉。今晚的更新应该不会受到影响。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