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大乾康元七十一年、八月初十、午时、长安城、兴宁坊、新魏王府、墨云阁】
李缜自大明宫面圣归来之后,在“留香居”内匆匆用过了午膳,便一个人来到荃湖中央的墨云阁上,独自静坐,沉思默想……
这座新的魏王府邸原本是他大哥楚王李祉所有,楚王被囚之后,天子便将这楚王府原封不动尽皆赏给了魏王。
李缜对楚王府前堂后院中各个亭台楼阁之名,大多心中不喜,依照他原先的设想,楚王府内所有旧称须当尽皆更换,然他忙碌至今,竟然连一个名称都没来得及更改,此刻他静坐的这所阁楼,楼门上所悬挂的牌匾,依然还是楚王之时的旧称“墨云阁”。
这墨云阁楼高两层,占地虽不大,然贵在建造于荃湖之中心,周边尽是湖水,除了一座浮桥可通后园,几乎无人可进得此楼。
昔年楚王每逢难以决断之事,往往会一个人来墨云阁中静坐。他若与属下暗里密谋,也大多聚于这墨云阁中,屏退一众下人,连这浮桥另一端也有专人把守。楚王为何会如此喜爱这墨云阁?一来,坐在阁楼之顶,可便览荃湖之景,二来,在阁楼上不管如何大声说话,四下里也无人能偷听。
如今,李缜得了这座庞大的府邸之后,最喜静坐之地,竟也是这所荃湖之中的墨云阁。
此刻,李缜一个人静坐窗前品着茶,眼中所见虽尽是荃湖秋景,心中所想却都是刚才在大明宫中与父皇奏对时的场景……
一个时辰之前,他跟着高良士走进皇帝的寝宫偏殿,君臣父子相见,皇帝赐魏王座,俩人并未有过多的寒暄之语,李重盛直切主题,向着李缜问道:
“缜儿呀!你方才在大殿之上,因何如此护着李君羡?”
李缜未加思索,当即回道:
“禀父皇,儿臣口中所言,虽是为李君羡而争,然心中所想,却是为父皇而辩!”
“为朕而辩?朕有何事要你来争辩?”
“回父皇,李君羡身为太宗爷之后,乃高宗之弟英王之七世孙,依辈分而论,恰与父皇位处同辈,照常理而言,儿臣见了他还当以叔辈相论。他非但是儿臣之叔辈,且文武双全,武功谋略更是冠绝群臣,乃我军中不世出的良将。我大乾上自朝堂下至民间有哪一个不知,昔年正是这位李将军,匹马长枪,身入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长枪之所向,无不披靡!我大乾有李将军在,萧军不敢越边境一步!如此良将,却因废太子一案,无故受牵连,险些命丧法场。无论朝臣还是百姓,每每闻之,亦不免扼腕叹息。仰赖父皇圣明烛照明察秋毫,既免了他死罪,又尽复他官职爵名,今日早朝之上,又对他当殿所奏请无不恩准。父皇对李君羡有如此隆恩,君羡岂能不感恩戴德?满朝文武闻之,岂能不为天子圣明感化?此举若传之于天下黎庶之口,岂非成天下人之美谈?!”
“原来如此啊!”李重盛默然片刻,觉得也言之有理,于是点了点头,转而又问道:
“放开此事先不谈,朕就算不追究李君羡‘狂悖违礼’之罪,但你怎可让朕诰封明月一个‘二品公主’?”
李缜笑了笑,“父皇,区区一个‘二品如意公主’的名头,且还是死后追赠,却能成就父皇一段佳话,何不乐而为之?父皇天威赫赫,造七十余年康元盛世,万邦宾服、四海景从,普天之下皆知父皇乃千古不遇之明君,四海八方皆知我大乾乃开放包容之乐土。明月不过区区一个青楼女子,父皇却能一反常理追封其为公主。那些小国之君,岂能有父皇如大海之心胸?此一段佳话若传之于民间,天下人岂不共仰之?”
李重盛听罢,亦只得笑了笑,但他随即又问道:
“追封明月一个‘二品如意公主’也就罢了,但此女毕竟青楼出身,你怎可又让朕敕封她为‘渭水之神’?想我等凡人,欲升天而成神,何其难矣!天地诸多神只者,自有其道。想那明月,于长安百姓而言,无纤芥之名,于渭水河而言,无微末之功,更遑论她出身贱籍,如何得封一个‘渭水河神’?”
李缜被问得一时无言以对,然他想了一想,当即坦然回道:
“父皇,渭水河自西而东贯穿整个长安,去岁大旱,渭河之水几近干涸,故而未闻水灾。然儿臣听闻,往年三五月间,桃花汛时,渭河之水上涨,每每泛滥成灾,周边大片良田,受淹者无数,百姓苦不堪言呐!儿臣以为,明月既投渭河而死,不如就因势利导,敕封其为渭水河神,为长安百姓镇守渭河,说不定,那渭河之水从此之后就波澜不起了呢!”
李重盛听得不以为然,正待再言,忽见李缜起身离座,朝自己拱手言道:
“父皇,儿臣险些忘了,在千里之外的江南,还有一件大喜事要禀报父皇呢!”
“哦……?”李重盛顿时来了兴趣,“江南杭州府,小恪可有什么消息?”
“回父皇,无病在杭州查案,尚无进展,不过,前日杭州知府李秋来信,说到今年杭州府的盐税,他能实收一百二十万两。”
“一百二十万两!”李重盛不禁站起身,在御榻之侧走了走,看得出,这位老皇帝心情格外喜悦。
“缜儿,你坐下……”李重盛挥手让李缜从容就座,随即问道:“快同朕说说,李秋到江南之后,吏治整顿如何?那杭州府的盐税,往年最多不过六十余万两,吴文龙到任江南,实收亦不过五万两,李秋竟能征缴一百二十万两之多,他是如何做到的?”
“回父皇,李秋到任杭州知府之后,不费旬月工夫,便抓出了江南官场的一只巨贪——杭州府通判汪再兴。此人为祸杭州十年,鱼肉乡民、贪赃枉法,从他府中查抄出的银两,竟有四十八万两之巨!如今这四十余万两银子,经青衣卫管百户解送,已尽入我大乾国库。自汪再兴被革职下狱之后,整个杭州府上下便焕然一新,非但贪墨之风已不复,且勤政之风渐长,听闻如今的杭州百姓人人皆道,杭州城来了一位好知府啊!至于今年的盐税么……”李缜顿了一顿,又道:“李知府也是用了许多法子,明知其难而不畏艰难!他在信中虽未曾细述,但儿臣知道,这一百二十万两白银,李知府能够全数征缴,着实是不易!”
“好啊!甚好!”
李重盛在御榻前走了一圈,随即回身落座,接着问道:
“缜儿,这一百二十万两白银,何日能押运至长安入库?”
李缜道:“不出意外的话,当在一个月内。”
“好!朕心甚慰!”李重盛笑道:“缜儿呀!这李秋果然不负朕望!你这次举荐有功,想要什么赏赐?”
李缜面露愧疚之色,于座中拱手道:
“父皇,儿臣今日早朝之时,言语唐突,冒犯圣躬,父皇不加责怪,儿臣已感万幸,如何还敢舔颜邀功?”
“诶!……”李重盛摆了摆手,说道:“这是两码事么!你举荐得人,帮朕既清理了江南官场,又征缴上来这么大一批银子,朕当然要赏你!不过……”老皇帝语音忽然一变,变得深沉而肃穆,“你在大殿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两度与朕为难,确是有些唐突了!朕心中的你,一向谨言慎行,如何才一两个月间,你竟变得如此急言冒进?难道是有什么人?跟你说过什么话么?”
李缜闻听此言,急忙离座而起,上前一步朝皇帝俯身跪倒在地,恳切言道:
“启禀父皇,儿臣纵然年岁已变,容颜在变,身体发肤渐变,然一颗对父皇的赤胆忠心,从未曾变!儿臣心中只有父皇,只有我大乾之江山社稷!儿臣扪心自问,所言所行从未有任何私心,若父皇觉儿臣所言有可用之处,儿臣感激涕零,若父皇觉儿臣之所言一无是处,儿臣感愧惶恐之甚!就请父皇下旨,褫夺儿臣一切官职爵名,将儿臣顶上这九颗王珠,亦全数摘去!”
李缜说话之时,双眼中已是泪光隐隐,就连声音也数度哽咽,老皇帝无奈之下,只得走下御榻,亲自将自己的儿子扶起,温言宽慰道:
“好了好了!快起来,起来!缜儿呀!父皇并无他意,你切莫多心。这些年你办差做事,深体朕意,朕又岂能怪你?你一心为公,做事勤勉,朕自然知道。朕方才之所言,无非是期望你今后行事,尚需圆融谨慎一些为好……”
待父子君臣二人终于又重新入座,局面便为之一变,李重盛再也没了先前那般凛然而深沉的眼神,一直是和言安抚着李缜,末了又道:
“缜儿呀!你身上的这副胆子,不可谓不重!朕今后还有更重的担子要交于你,你切不可妄自菲薄,轻言放弃!”
“父皇教诲,儿臣谨记于心!”
“至于这个‘明月’么……你说的也对。她在渭河中不慎落水而死,说明她与渭河有不解之缘。朕既已令高良士下旨,择吉日当亲临渭水河畔,代天敕封明月为渭水河神!从此之后,渭河有明月相镇,自当永绝水患!”
“儿臣谢父皇恩典!”
“好了,朕有些乏了,你且先回府,有事朕会叫你。”
“儿臣告退!”
李缜躬身一拜,旋即转身退出殿外,他顾自迈步出门,自然未曾瞥见,皇帝看他背影之时,眼神已极其复杂。
……
……
李缜走到窗前,只见荃湖之上波平如镜,正午的日光照射在湖面之上,波光粼粼而动,整一片荃湖静谧无声,仿佛连风也已静止,唯有金色的流光随着水流漾动,那一片金色的波光与旭日的倒影,时分时合、时曲时直,时而化作流星,时而变为彩练,时而灿然夺目,时而又黯淡失色……
“咳!三哥呀!你教我的御前奏对之策,也不知是对是错?”
李缜内心,暗自感叹了一声。
他又想起了好几日前,同样是在这墨云阁中,赵王李义同他促膝谈心时的场景……
李义:“父皇年纪渐老,非但日益懒政,行事也愈发随性,四弟,你今后无论是上朝之时还是单独面圣之时,但见父皇有冥顽昏聩之举,则须当面陈奏,让父皇收回成命!”
李缜:“三哥,这样做不妥吧?父皇虽年事已高,然春秋正盛,他老人家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若是小弟言语不慎,惹得父皇生气,那……”
李义:“无妨!有三哥给你撑着,你怕什么!身为人子,匡父亲之错,乃真尽孝,身为人臣,谏君主之过,是大诤臣!如今我大乾正逢多事之秋,你既为人子,又是人臣,你若不挺身而出,试问整个朝堂之上,还能有谁去谏阻父皇?!”
李缜:“若小弟不慎触龙逆鳞,惹来父皇雷霆震怒,到时该如何收场?”
李义哈哈大笑,拍了拍李缜肩膀:“放心吧,你不会有事的!父皇就算再怎么动怒,也不会来责罚你。”
“三哥何以有如此把握?”
“你信我就是!”
“可是,三哥,若果真到了那一天呢?”
“若果真到了那一天,就算三哥保不住你,还有白老阁主!”
……
……
李缜不再多想,随即取笔在手,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李秋写信,信中之大意,就只有一条。
今年杭州府的盐税,务必实收一百二十万两之上,而且,务必在一个月内,解送至长安。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李缜自大明宫面圣归来之后,在“留香居”内匆匆用过了午膳,便一个人来到荃湖中央的墨云阁上,独自静坐,沉思默想……
这座新的魏王府邸原本是他大哥楚王李祉所有,楚王被囚之后,天子便将这楚王府原封不动尽皆赏给了魏王。
李缜对楚王府前堂后院中各个亭台楼阁之名,大多心中不喜,依照他原先的设想,楚王府内所有旧称须当尽皆更换,然他忙碌至今,竟然连一个名称都没来得及更改,此刻他静坐的这所阁楼,楼门上所悬挂的牌匾,依然还是楚王之时的旧称“墨云阁”。
这墨云阁楼高两层,占地虽不大,然贵在建造于荃湖之中心,周边尽是湖水,除了一座浮桥可通后园,几乎无人可进得此楼。
昔年楚王每逢难以决断之事,往往会一个人来墨云阁中静坐。他若与属下暗里密谋,也大多聚于这墨云阁中,屏退一众下人,连这浮桥另一端也有专人把守。楚王为何会如此喜爱这墨云阁?一来,坐在阁楼之顶,可便览荃湖之景,二来,在阁楼上不管如何大声说话,四下里也无人能偷听。
如今,李缜得了这座庞大的府邸之后,最喜静坐之地,竟也是这所荃湖之中的墨云阁。
此刻,李缜一个人静坐窗前品着茶,眼中所见虽尽是荃湖秋景,心中所想却都是刚才在大明宫中与父皇奏对时的场景……
一个时辰之前,他跟着高良士走进皇帝的寝宫偏殿,君臣父子相见,皇帝赐魏王座,俩人并未有过多的寒暄之语,李重盛直切主题,向着李缜问道:
“缜儿呀!你方才在大殿之上,因何如此护着李君羡?”
李缜未加思索,当即回道:
“禀父皇,儿臣口中所言,虽是为李君羡而争,然心中所想,却是为父皇而辩!”
“为朕而辩?朕有何事要你来争辩?”
“回父皇,李君羡身为太宗爷之后,乃高宗之弟英王之七世孙,依辈分而论,恰与父皇位处同辈,照常理而言,儿臣见了他还当以叔辈相论。他非但是儿臣之叔辈,且文武双全,武功谋略更是冠绝群臣,乃我军中不世出的良将。我大乾上自朝堂下至民间有哪一个不知,昔年正是这位李将军,匹马长枪,身入万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长枪之所向,无不披靡!我大乾有李将军在,萧军不敢越边境一步!如此良将,却因废太子一案,无故受牵连,险些命丧法场。无论朝臣还是百姓,每每闻之,亦不免扼腕叹息。仰赖父皇圣明烛照明察秋毫,既免了他死罪,又尽复他官职爵名,今日早朝之上,又对他当殿所奏请无不恩准。父皇对李君羡有如此隆恩,君羡岂能不感恩戴德?满朝文武闻之,岂能不为天子圣明感化?此举若传之于天下黎庶之口,岂非成天下人之美谈?!”
“原来如此啊!”李重盛默然片刻,觉得也言之有理,于是点了点头,转而又问道:
“放开此事先不谈,朕就算不追究李君羡‘狂悖违礼’之罪,但你怎可让朕诰封明月一个‘二品公主’?”
李缜笑了笑,“父皇,区区一个‘二品如意公主’的名头,且还是死后追赠,却能成就父皇一段佳话,何不乐而为之?父皇天威赫赫,造七十余年康元盛世,万邦宾服、四海景从,普天之下皆知父皇乃千古不遇之明君,四海八方皆知我大乾乃开放包容之乐土。明月不过区区一个青楼女子,父皇却能一反常理追封其为公主。那些小国之君,岂能有父皇如大海之心胸?此一段佳话若传之于民间,天下人岂不共仰之?”
李重盛听罢,亦只得笑了笑,但他随即又问道:
“追封明月一个‘二品如意公主’也就罢了,但此女毕竟青楼出身,你怎可又让朕敕封她为‘渭水之神’?想我等凡人,欲升天而成神,何其难矣!天地诸多神只者,自有其道。想那明月,于长安百姓而言,无纤芥之名,于渭水河而言,无微末之功,更遑论她出身贱籍,如何得封一个‘渭水河神’?”
李缜被问得一时无言以对,然他想了一想,当即坦然回道:
“父皇,渭水河自西而东贯穿整个长安,去岁大旱,渭河之水几近干涸,故而未闻水灾。然儿臣听闻,往年三五月间,桃花汛时,渭河之水上涨,每每泛滥成灾,周边大片良田,受淹者无数,百姓苦不堪言呐!儿臣以为,明月既投渭河而死,不如就因势利导,敕封其为渭水河神,为长安百姓镇守渭河,说不定,那渭河之水从此之后就波澜不起了呢!”
李重盛听得不以为然,正待再言,忽见李缜起身离座,朝自己拱手言道:
“父皇,儿臣险些忘了,在千里之外的江南,还有一件大喜事要禀报父皇呢!”
“哦……?”李重盛顿时来了兴趣,“江南杭州府,小恪可有什么消息?”
“回父皇,无病在杭州查案,尚无进展,不过,前日杭州知府李秋来信,说到今年杭州府的盐税,他能实收一百二十万两。”
“一百二十万两!”李重盛不禁站起身,在御榻之侧走了走,看得出,这位老皇帝心情格外喜悦。
“缜儿,你坐下……”李重盛挥手让李缜从容就座,随即问道:“快同朕说说,李秋到江南之后,吏治整顿如何?那杭州府的盐税,往年最多不过六十余万两,吴文龙到任江南,实收亦不过五万两,李秋竟能征缴一百二十万两之多,他是如何做到的?”
“回父皇,李秋到任杭州知府之后,不费旬月工夫,便抓出了江南官场的一只巨贪——杭州府通判汪再兴。此人为祸杭州十年,鱼肉乡民、贪赃枉法,从他府中查抄出的银两,竟有四十八万两之巨!如今这四十余万两银子,经青衣卫管百户解送,已尽入我大乾国库。自汪再兴被革职下狱之后,整个杭州府上下便焕然一新,非但贪墨之风已不复,且勤政之风渐长,听闻如今的杭州百姓人人皆道,杭州城来了一位好知府啊!至于今年的盐税么……”李缜顿了一顿,又道:“李知府也是用了许多法子,明知其难而不畏艰难!他在信中虽未曾细述,但儿臣知道,这一百二十万两白银,李知府能够全数征缴,着实是不易!”
“好啊!甚好!”
李重盛在御榻前走了一圈,随即回身落座,接着问道:
“缜儿,这一百二十万两白银,何日能押运至长安入库?”
李缜道:“不出意外的话,当在一个月内。”
“好!朕心甚慰!”李重盛笑道:“缜儿呀!这李秋果然不负朕望!你这次举荐有功,想要什么赏赐?”
李缜面露愧疚之色,于座中拱手道:
“父皇,儿臣今日早朝之时,言语唐突,冒犯圣躬,父皇不加责怪,儿臣已感万幸,如何还敢舔颜邀功?”
“诶!……”李重盛摆了摆手,说道:“这是两码事么!你举荐得人,帮朕既清理了江南官场,又征缴上来这么大一批银子,朕当然要赏你!不过……”老皇帝语音忽然一变,变得深沉而肃穆,“你在大殿之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两度与朕为难,确是有些唐突了!朕心中的你,一向谨言慎行,如何才一两个月间,你竟变得如此急言冒进?难道是有什么人?跟你说过什么话么?”
李缜闻听此言,急忙离座而起,上前一步朝皇帝俯身跪倒在地,恳切言道:
“启禀父皇,儿臣纵然年岁已变,容颜在变,身体发肤渐变,然一颗对父皇的赤胆忠心,从未曾变!儿臣心中只有父皇,只有我大乾之江山社稷!儿臣扪心自问,所言所行从未有任何私心,若父皇觉儿臣所言有可用之处,儿臣感激涕零,若父皇觉儿臣之所言一无是处,儿臣感愧惶恐之甚!就请父皇下旨,褫夺儿臣一切官职爵名,将儿臣顶上这九颗王珠,亦全数摘去!”
李缜说话之时,双眼中已是泪光隐隐,就连声音也数度哽咽,老皇帝无奈之下,只得走下御榻,亲自将自己的儿子扶起,温言宽慰道:
“好了好了!快起来,起来!缜儿呀!父皇并无他意,你切莫多心。这些年你办差做事,深体朕意,朕又岂能怪你?你一心为公,做事勤勉,朕自然知道。朕方才之所言,无非是期望你今后行事,尚需圆融谨慎一些为好……”
待父子君臣二人终于又重新入座,局面便为之一变,李重盛再也没了先前那般凛然而深沉的眼神,一直是和言安抚着李缜,末了又道:
“缜儿呀!你身上的这副胆子,不可谓不重!朕今后还有更重的担子要交于你,你切不可妄自菲薄,轻言放弃!”
“父皇教诲,儿臣谨记于心!”
“至于这个‘明月’么……你说的也对。她在渭河中不慎落水而死,说明她与渭河有不解之缘。朕既已令高良士下旨,择吉日当亲临渭水河畔,代天敕封明月为渭水河神!从此之后,渭河有明月相镇,自当永绝水患!”
“儿臣谢父皇恩典!”
“好了,朕有些乏了,你且先回府,有事朕会叫你。”
“儿臣告退!”
李缜躬身一拜,旋即转身退出殿外,他顾自迈步出门,自然未曾瞥见,皇帝看他背影之时,眼神已极其复杂。
……
……
李缜走到窗前,只见荃湖之上波平如镜,正午的日光照射在湖面之上,波光粼粼而动,整一片荃湖静谧无声,仿佛连风也已静止,唯有金色的流光随着水流漾动,那一片金色的波光与旭日的倒影,时分时合、时曲时直,时而化作流星,时而变为彩练,时而灿然夺目,时而又黯淡失色……
“咳!三哥呀!你教我的御前奏对之策,也不知是对是错?”
李缜内心,暗自感叹了一声。
他又想起了好几日前,同样是在这墨云阁中,赵王李义同他促膝谈心时的场景……
李义:“父皇年纪渐老,非但日益懒政,行事也愈发随性,四弟,你今后无论是上朝之时还是单独面圣之时,但见父皇有冥顽昏聩之举,则须当面陈奏,让父皇收回成命!”
李缜:“三哥,这样做不妥吧?父皇虽年事已高,然春秋正盛,他老人家的脾气,你又不是不知道,若是小弟言语不慎,惹得父皇生气,那……”
李义:“无妨!有三哥给你撑着,你怕什么!身为人子,匡父亲之错,乃真尽孝,身为人臣,谏君主之过,是大诤臣!如今我大乾正逢多事之秋,你既为人子,又是人臣,你若不挺身而出,试问整个朝堂之上,还能有谁去谏阻父皇?!”
李缜:“若小弟不慎触龙逆鳞,惹来父皇雷霆震怒,到时该如何收场?”
李义哈哈大笑,拍了拍李缜肩膀:“放心吧,你不会有事的!父皇就算再怎么动怒,也不会来责罚你。”
“三哥何以有如此把握?”
“你信我就是!”
“可是,三哥,若果真到了那一天呢?”
“若果真到了那一天,就算三哥保不住你,还有白老阁主!”
……
……
李缜不再多想,随即取笔在手,给远在千里之外的李秋写信,信中之大意,就只有一条。
今年杭州府的盐税,务必实收一百二十万两之上,而且,务必在一个月内,解送至长安。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