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娇娘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贵妃当道81.娇娘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眼睛刚刚开始不好的时候,她摔过很多次,只没伤筋断骨,此时她倒也镇定,默然等待随即而来的钝痛。她脑中甚至开始浮现某次晚上绊了跤,晨起时往铜镜里瞧见自己鼻青脸肿的模样。她安慰自己,反正也不会要命,疼几天就会好,上次莫兰送来的金创膏还剩许多,正好有了用处。

    她吕子非从小到大什么苦没吃过,也不是美娇娘,自不会怕这些。

    她紧闭着眼睛,双手本能的往前伸,过了片刻,才知道自己并未挨地,而是倒在温软的臂怀中。她稳了稳心神,往后退了一步,福身道:“多谢。”

    周围开始有细微的说话声,子非耳尖,轻声道:“绿儿,快来扶我。”

    绿儿瞧了一眼刘从广,飞快的福了福身,连忙走至子非身侧,将她扶住。因天色已晚,众人皆往外散去,大臣们还要出宫,更不敢久留。

    刘从广呆呆的凝望着子非,四处有人穿来过往,他却只望着她,像是要将她揉进心底里去。她穿着柳青色花草纹样缎宫褙子,袖口极大,腰身处却是空落落的盈盈一握。他就站在她身前,她却一点也不知道。

    她抬起头朝他望过去,那眼睛依旧清冽如泉水,从广心头一凛,不由得张了张嘴,想要唤她。却听她笑道:“绿儿,刚刚你走开了,我差点要摔倒,幸好有人及时将我扶住,也不知是谁,话也不说就走了。”

    绿儿正要说什么,见刘从广忽然转了身,不由转了话头,只道:“刚才尚宫让我去里殿拿了样东西,她本可以让旁人去做,你如今不方便她心里也清楚,却偏偏只叫我,实在令人生气。”

    子非扶着她往外走,道:“如今她们瞧着我晚上不用做事,觉得我占了便宜,自然心有不甘。你也别生气,午时兰昭仪娘娘遣人送了百合酥来,我给你留着。”

    绿儿转怒为喜,笑道:“这还差不多。”

    听着她们的声音渐渐远了,从广才停住步子,缓缓回过身去。

    他心中痛楚难当,只是强捱着。

    高悬的宫灯在风里轻轻摇荡,她的身影被黑夜笼罩,融入朱墙深处,偶有笑语被风吹入耳中,几乎让他把持不住想要奔过去,圈住她,亲吻她。他伸出自己的右手,想着刚刚她还扑在自己怀里,简直就像做梦一般,让人不可置信。

    旁侧有新来的小内侍见他踌躇不前,以为他是迷了路,连忙上前道:“大人,请跟奴才走。若是等宫门下了锁,可就麻烦了。”

    刘从广回过神,内侍正要引他出去,却见他自己大步往前走了,不觉有些疑惑,倒也未有计较。

    第二日是旬休,朝廷官员皆在家中休憩,官家亦不用早朝。

    赵祯因昨晚喝了酒,晨起时头痛欲裂,又不敢说,生怕那些谏官又要上奏指责。莫兰吩咐宫人用葛根、苏叶、神曲炖了几碗汤水让他服下,道:“六郎往后喝酒该有些节制,若是伤了龙体,可不好。”

    赵祯道:“正在兴头上,就多喝了几杯。”又瞧见莫兰正在做针线,用金丝在蓝缎上绣着几朵梅花纹,遂笑道:“你又在做什么?可别累坏了。”

    莫兰从仙鹤腾云绣盒中拣出几只半个巴掌大的袜子,放在手心,笑眯眯道:“你瞧,好看么?”

    赵祯虽育有几女,却从未仔细瞧过小孩儿用的衣物,也觉有趣,只是心疼莫兰,道:“这些让文绣房的人做就好了,何必你亲自动手。”

    莫兰道:“反正我乐意。”

    后宫虽由德妃协理,但每至旬休,她都要将诸事禀于官家。

    因刚过完年,事事自然顺当,倒日渐闲逸下来。她多日未见官家,此时正好名正言顺的去趟福宁殿。她穿了件浅蓝色底白玉兰花长裙,梳着高髻,缀以赤金花叶步摇,华贵又端庄。

    惜茜从红木镶珠妆盒中捡了对金丝小圈红玛瑙耳环,替德妃戴上,道:“如今除去兰昭仪,稍有恩宠的就属张婕妤、李美人,后宫里就那么几人,只怕迟早要进行择选。”

    德妃往镜中仔细端详容貌,淡淡道:“朝廷大臣也正上奏要立中宫,可官家一直僵着不开口,旁人又如何奈何得了。”

    惜茜又拿了镶珠手链拢在德妃手腕,小心翼翼道:“奴婢瞧着,兰昭仪家世虽差些,可深得圣宠,若是再生个皇子,只怕……”

    德妃忽而取下头上步摇,狠狠往台上一甩,皱眉道:“说这些做什么,凭她那点手段,如何能管得了掖庭?官家喜欢她也不过是一时新鲜,先前尚美人那样得宠,还不是说逐出去就逐出去了。你若再说些颠三倒四的话,我也不能留你了。”

    惜茜是宫中老人,又伺候过先帝妃嫔,什么肮脏腌臜的事没瞧过?本是好心想提点着德妃,毕竟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却不想眼前这位,竟骄纵高傲到了无视一切的地步,事事都不肯屈就,以为凭着自己家世、治理之力便可将中宫之位收入囊中。

    惜茜见德妃生气,自不敢再说,默默打点好一切,扶着她往福宁殿去。

    赵祯却不在福宁殿,这几日他都宿在如意院,德妃甚少去妃嫔寝殿,心中虽百般不乐意,但也无法,强耐着性子溢出笑意。才行至院门,清秋已经领着宫人在门口相迎,先请了安,方领着众人进殿。

    莫兰本坐在窗下绣花,听见内侍通传,忙搁下针线,待德妃进来,方起身请安。德妃知道她怀着身子劳累,忙摆手道:“别起身,坐着罢。”又见赵祯歪在她身侧的红木藤椅上,什么也没做,一副极为悠闲平常的模样,心中不觉涌出千种滋味,拜下身去,道:“官家万福。”

    赵祯头还有些发昏,见德妃来,知道她要禀事,就有些烦闷,也未表露,只笑道:“起来吧。”

    清秋亲自搬了凳子来请德妃坐下,又捧了新茶,才静静退下。

    德妃见赵祯精神不济,倒有几分不耐之色,也是诚惶诚恐,捡了几样稍微急需的事项说了,又想探探官家口气,遂道:“蕙馥苑、降云殿等几处空殿,臣妾想趁着春上事少,使宫人拾掇出来,若是拣选时,封了新人,倒能马上搬进去住。”

    赵祯似有倦色,也未多说,只点点头,算是应允。

    三人一时无话,德妃正要告退,却听赵祯道:“莫兰。”

    莫兰头也未抬,眼瞧着手中针线,轻轻“嗯”了一声。那情形像是平常夫妻百姓家,随意闲适,无君臣之仪。

    德妃望了她一眼,虽是圣驾在,她也只挽着方髻,鬓角压着一支新剪的芍药,朱钗尽褪。春光透过青纱照在她的脸上,照得面如莹玉,她嘴角微翘,含着几丝骄纵之色,令谁也不敢小窥。

    赵祯道:“朕见你日日就穿着几件旧衣,趁着德妃在,你跟她说说,想要什么模样儿的,让文绣局做去。”

    德妃也笑着凝视莫兰,只见她此时才抬起头来,脸上绽出一个明媚的笑意,道:“若真要做,自然也该同后宫妃嫔一齐做,若单单只给我一人做,岂不叫德妃为难?”

    德妃笑:“还是妹妹替我着想。”

    赵祯沉吟片刻,即道:“那就一齐做,每人新做三套衣裳,也并不为过。”

    德妃微微欠身,道:“臣妾替后宫众姐妹谢官家赏赐。”三人又说了一会,德妃才告退。待行至宫街,想起殿中种种,眼底竟是一暖,落下泪来。

    惜茜也不知何故,刚刚在殿中还言笑晏晏,怎么才转身就哭了?她递过帕子给德妃,小心翼翼问:“娘娘可有苦恼?”

    德妃拭去泪,眼圈红红,倒有几分与往日不同的柔弱之姿,道:“兰昭仪闺名叫张莫兰,若不是官家今日叫她,我都要快忘记了。”低了低声,道:“官家从未当着我的面叫过妃嫔名字,总是叫封号,他也从未叫过我名字,可是他叫兰昭仪却叫得很稀疏平常。”又苦笑道:“若是官家能如此待我,做不做皇后,又有何干系?”

    天际的白云忽卷忽舒,春风拂面,夹杂着不知从哪里来的香花青草气息扑鼻,亦让人沉醉。两侧宫墙高耸,靛蓝的碧空像是一条长河,流向远处。

    德妃扶着惜茜缓缓走在其中,宫人们屏声静立墙下,这条路像是没有尽头似的,不能回头不能停,只能一步一步往前走,至死方休。

    仁明殿今日来人出奇的少,子非闲得无事,就挑了闲书来看。

    偶尔翻到吴越王钱镠写给原配戴氏的书信,读到一句:“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饶于嘴中细细咀嚼,虽平实温馨,却情愫尤重,又想起自己与刘从广的种种,不觉流下两行清泪,把心都读软了。

    正要掏出绣帕来拭泪,往袖中一掏,竟没有。

    那是莫兰送予她的节礼,她日日带着身上,平时不见得有多珍贵,但若是真丢了,又觉可惜,遂要起身去寻。不料,却有一只手拿着帕子扑入眼帘,上面绣着兰花,正是自己那一块。

    子非愣住了,并不是因为那帕子,而是……

    她认得那只手。

    水曲柳木书几上用白瓷粉彩莲花纹长瓶簇拥着大束蔷薇,那花儿只是随意的拢在一起,红的粉的白的,一朵一朵的开着,花瓣轻盈,暗香袭袖。窗外春风习习而入,那帕子轻若无物,漾在指尖如女子飞舞。那只手骨节粗大,看上去修长有力,拇指下方有一颗深褐色的小痣,在绣帕间若隐若现。

    他叫了一声:“子非。”低头望着她额上刘海轻轻扫在眉眼间,睫毛颤动,似有千万中情愫绕于唇齿间,思量许久,却也只能说一句:“我回来了。”

    子非是不能哭的,苏文君千叮万嘱,无论发生什么事也不能哭,她的眼睛至少要修养半年才能痊愈。她用仅存的意识告诉自己,不能哭不能哭,可眼泪还是落了下来。

    她心里砰砰乱跳,脑中似被浆糊黏住,刷成了比日头还要亮的颜色。她缓缓抬起头,抿住嘴唇,道:“刘从广,你可回来了。”

    刘从广双手捧住她的脸,帮她抹去眼泪,道:“你笑得比哭还难看。”

    子非鼻尖翕动,想要说什么,却凝噎在喉口处,嘴巴一张,只是呜咽作响。她原本坐着,身后又有九尺多高的书柜,所以外面即便有人撞了进来,一时也难分辨。

    刘从广蹲下身去,与她面对面,见她越哭越带劲,眼泪鼻涕流了满面,竟不知如何安慰,凝睇许久才柔声道:“傻丫头,你眼睛不好,别哭了。”

    子非一时止不住,嘴上却还不忘犟一句:“你才傻。”

    不知何故,从广这才吁了口气,又从袖袋中拿出一包东西来,将纸摊开,递至子非面前,浅笑道:“你爱吃的桂花糖蒸栗粉糕。”

    子非撇过头去,望着花瓶上的粉瓷莲纹,一卷一卷的舒展盛开,扁嘴道:“我早就不爱吃这个了。”

    从广好脾气,哄着道:“那你如今喜欢吃什么?”

    子非不回答他,起身就要往外走,从广蹲得久了,又大病初愈,站得急了些,眼前竟是一阵眩晕,往前扑去。

    子非眼疾手快,连忙伸手将他扶住。

    从广顺势将她抱住,只觉身姿温软,柔柔弱弱的,与先前大有不同,心里怜惜万分,不禁又紧了紧臂怀,子非面红耳赤,不怀好气道:“你是故意的吧!”又伸手将他推开,道:“这可是在仁明殿,若是被人瞧见了……”顿了顿,板着脸道:“你家娘子若是听见什么,你就回家跪地板吧。”

    从广道:“除了你,旁人可不敢如此待我。”

    子非正欲说话,忽然有人道:“谁在那里?”

    他们本躲在大殿最末端的书柜后,声音又放得极低,见有人来,两人互打了眼色,从广立刻往旁侧书柜转去,而子非则捡起刚刚看的书,爬上楼梯,装腔作势整理册籍。

    来者是昭文馆的大学士,在官家面前虽不受待见,但品级颇高,日日流连于仁明殿,与司籍司众人都很熟稔。

    他见子非在,倒也未疑其他,吩咐着寻了本古书,就独自去了。

    子非环顾四周,不见从广人影,以为他走了,心里顿觉空空的,做什么都无趣。正打算回屋用午膳,才要出殿,却见刘从广不知从哪里冒了出来,笑道:“怎么也不等等我?”

    子非正要骂他两句,恰有宫人往这边走来,忙恭谨道:“刘大人有何吩咐?”

    从广会意,道:“我要寻几本西夏的史册,你跟我去三楼找一找。”

    因有人瞧着,子非也不敢诋毁,只好随着从广往楼上去。今日本就是旬休,三楼又只是堆着一些杂乱的竹简史书,故去的人少之又少。两人立在窗前,望着汴京城内贩夫走卒,勾栏瓦肆,熙熙攘攘般车如流水马如龙。

    从广将桂花糖蒸栗子糕递给子非,道:“我知道你不耐饿,先填着肚子。”

    子非道:“哼,我可不是以前大胖子吕子非了,也算窈窕淑女,怎会……”话还未完,肚子竟毫不争气的“咕隆”一响,就再也说不下去了。

    他的手举在半空许久,她就是不肯接,无奈道:“你生气归生气,但不许折磨你自己。”

    子非冷笑一声,道:“只要你不折磨我,我就谢天谢地了。”

    两人都静了下来,宫外的喧哗呦呵之声如浪涛声般远远传来,繁华的城郭里炊烟袅袅。天际是一片澄净的蔚蓝,白云像漂浮的棉花糖,恨不得让人吃掉。

    子非忽然开口道:“我记得那天晨阳未起,天上只有几缕粉霞,那颜色可真美。我站在这里,看着你的队伍摇摇远去,人都看不见了还舍不得走。”

    从广知道她要说什么,沉默的望过来,只见她的侧脸像是洒着一层金光,鼻尖挺直,下巴玲珑有致,竟美得有些惊世骇俗,让人不忍移了目光。

    她遥望着远方,沉浸在自己的回忆里,有些失魂落魄,她道:“我心里一直在嚼着你说的那句话,你说,太后见我兄长回京,必然欣喜万分,我提什么只怕都会答应。不出三日,我必向她要了你去。”眼角溢出泪水,滑过脸颊,重重的坠于地上,“我日日想着、念着,连魂魄都跟着你去了,可你,却辜负了我。”

    她的声音越来越低,说到最后,竟是嘤嘤而泣。

    从广心里难受,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良久才愣愣的说了一句,道:“对不起。”

    子非抹着眼泪,道:“对不起有何用?你若是真心觉得对不起,今后就离我远些,别再惹我。”说着,从他手中抢过那桂花糖蒸栗子糕,道:“既是买给我的,倒不如收下,就当两不相欠。从今以后,你是你,我是我,再无瓜葛。”

    从广道:“你就真的不能原谅我么?”

    子非愣了愣,道:“我原不原谅又能怎样?刘从广,你听好了,金屋藏娇的事,你想都别想,我吕子非宁可玉碎不能瓦全。”说完,依礼欠了欠身,疾步往楼下去。

    从广站在原地,直至那一抹碧影消失于无迹,才觉嗓子处腥味浓腻,一口吐在掌心,竟将素帕染成了猩红。

    这一日,天气尚好,张婕妤携着李美人往如意院陪莫兰说话,李美人见桌上搁着几样荷包,是以金丝细线绣着九爪蟠龙,形态活脱流畅,尤其是点睛之处,更是栩栩如生,不由笑道:“兰昭仪绣的东西瞧着模样儿就与别个不同,我若能有一二,也算不错了。”

    莫兰道:“不过是玩意儿,倒不必当真。”

    弄月抿了抿额上垂发,道:“你如今怀着身子,凡事都该少些思虑为好。”

    莫兰笑道:“我日日闲着,哪有什么好思虑,总不过是打发时辰罢。”

    李美人端了莲瓣茶碗,脸上盈盈含笑,道:“我听人说宫里马上就要进行择选,朝中五品以上大臣家里都接了圣旨,不出几日,只怕世家女们就要进宫了。到时候,可有得热闹。”

    弄月眉毛一挑,敛色道:“若只是拣选也就罢了,只怕慈元殿也要进去新人。”她又瞧了瞧莫兰脸色,倒看不出什么倪端,才道:“你自是不用发愁,若是生了皇子,就是皇长子,想来中宫也不敢给你颜色。”

    莫兰口气淡淡,道:“你圣眷正浓,难道还怕什么不成?”

    弄月叹气道:“比起你,我那点圣宠算什么,官家不过念着旧情罢,若往后有了新人进宫,个个年轻貌美,迟早要把我忘了。”顿了顿,又道:“到时候,还要请你多多照拂咱们才是。”

    李美人也在旁侧连连答是,莫兰瞧着此时此景,更觉烦心。

    三人正说着,忽听廊下有内侍火急火燎的跑了进来,清秋站在帘下喝道:“怎么毛手毛脚,没个规矩。”

    内侍连忙跪下道:“可不好了,官家在选德殿完蹴鞠,拐了脚,连行走都不能了。”

    众人皆是一惊,就要往选德殿去,内侍又道:“圣驾已经回了福宁殿,御医们也都去了。”

    莫兰连衣服也不及换,连忙唤了三顶舆轿,领着众人急急忙忙去福宁殿。

    德妃早已在殿中守着,赵祯躺在藤椅上,任御医们摆弄自己的腿,虽是痛极,面上却也只是微微皱了眉头。苏且和领着陪练的蹴鞠侍卫跪在廊下,皆是恭敬肃穆,像木墩子般扎在地上,半丝动静也无。

    莫兰进了殿,还未开口说话,倒让赵祯先道:“你来做什么,怀着身子也帮不上什么忙,若是吹了风头疼,又要吃药了。”

    莫兰略有些不悦,道:“你若是小心些,也犯不着我来。”又见他脚上裹着厚厚的白布,很是心疼,问:“还痛么?”

    赵祯怕她担心,摇摇头道:“场上受伤也是常有的事,算不得什么。”

    旁侧的人见了如此情形,皆是讪讪,唯李美人却笑道:“官家和兰昭仪恩爱,倒是羡煞旁人了。”

    赵祯道:“既如此,这几日你就留在福宁殿伺候吧。”

    李美人欣喜,躬身道:“是。”

    因圣躬违和,不便上朝,大臣们就候在福宁殿外,依着规矩按序进殿禀事。李美人得了口谕,亦留在御前斟茶候水,侍奉圣驾。

    春末夏初,天黑得迟,宫里到酉时末分才上灯。

    用过晚膳,李美人沐洗了,又换了身晚霞紫斜襟轻纱裙,将发髻散开,满头青丝垂垂落了满身,才款款走入殿中。

    殿中只燃了四架九盏莲枝灯,有错金朱雀雕在那灯柄上,展翅欲飞。李美人亲自往灯上剪烛花,又斜睨着赵祯,只见他手上拿着书卷,看了半个时辰,竟连姿势也未变,仿若她根本不存在似的。

    有宫人捧了茶上来,她连忙接过,亲自递至御前,道:“官家,喝口茶罢。”

    赵祯慢慢将书页翻了一张,却罔若未闻,并不答话。

    李美人又重复了一句,赵祯才抬起头来,愣了愣,方道:“你怎么在这里?”遂即又回过神,卷着书往头上一拍,笑:“瞧朕这精神头,竟忘了。”

    他接过茶抿了一口,随手搁在案边,眼睛又落回了书上。

    李美人娇媚道:“官家累了一日,该早些歇息。”

    赵祯“嗯”了一声,连头也未抬,只吩咐道:“你若困倦,就先去安寝。时辰还早着,朕睡不着。”

    李美人心有不甘,道:“臣妾不困。”果真又在旁侧伺候了大半时辰,剪了几回烛花,换过几次热茶,实在无聊至极,熬不住了方唤了一声:“官家。”

    赵祯抬起头,见她婷婷立在灯下,身子裹在紫色轻纱里,光如清波微漾,浅浅的拢在周身。他浮起一丝笑意,道:“你倒不必等着朕安寝,先退下吧。”

    李美人脸上红了红,终归不肯明说,嘴上答应着,往寝殿进去。

    赵祯本全神贯注在书本上,忽像想起了什么似的,扬脸道:“婉婷。”

    李美人听见官家叫住自己,心中一喜,忙回转过身,躬身道:“官家有何吩咐?”赵祯沉吟片刻,方道:“朕脚上有伤,你倒懒得顾全,不如到侧殿睡一晚。”说着,又唤了阎文应进来,让他领着李美人去旁殿。

    阎文应没有料到官家会如此吩咐,也不敢多嘴,忙领着李美人出去。

    到了廊下,李美人悄悄儿问阎文应,道:“这又是什么缘故?”

    阎文应摇摇头,道:“咱们做奴才的哪敢揣摩圣意啊,娘娘也不必多心,自奴在福宁殿当差,倒还真没见过有后妃留宿……”

    李美人听着,心里稍稍抚慰。阎文应本还想说除了兰昭仪,但话未开口,见李美人已往前去了,也不肯多事,只恭顺伺候着。

    过了十余日,赵祯方才能走路,又说李美人侍奉有功,晋为正三品婕妤,与张弄月平起平坐。

    弄月听闻,虽是愤愤难平,却忙收拾妆扮了,扶着梨落往锦瑟殿去贺喜。早有几月都见不着赵祯面的妃嫔们坐于殿中说笑,见弄月前来,忙起身招呼。弄月强耐着心中不悦与众人周旋了半日,方回自己殿里。

    赵祯脚上好了,心中虽惦记着莫兰,第一晚却宿在德妃殿里,又宠幸了李婕妤,第三天方去如意院。

    两人半月未见,犹如小别胜新婚。莫兰肚子愈来愈大,赵祯不能碰她,只将她揽在怀里,吻在唇上。又见窗下斜月如勾,星光璀璨,遂道:“你整日闷在屋里也不好,咱们出去透透气。”

    莫兰懒懒的倚在红木雕花藤椅上,将一件白地云水金龙妆花缎女披盖在身上,道:“我不想动,这样躺着甚好。”

    赵祯在灯下见她肤色雪白,凝润如玉,不由抚在她脸上,道:“以前宫里后妃有孕,脸上总会长些斑迹,为何你竟一点也没有?”

    莫兰笑道:“我也并不知道,大约是像我母亲的缘故。”

    赵祯想她已在塌上歪了一日,遂拉了拉她的手,道:“咱们去御花园散散,朕讲笑话给你听。”

    莫兰噗呲一笑,道:“你竟也能讲笑话,倒是千古奇闻。”

    赵祯愈加笑得深了,道:“那你想不想听?”

    莫兰见他煞费苦心,倒不忍拂他的意,就点了点头。

    赵祯忙道:“若想听朕讲笑话,就必须得陪着朕散步。”

    虽是初夏,天气已然发热,但赵祯还是亲自将月白绣花锦缎披风帮莫兰系上,方牵着她的手慢慢往御花园去。宫中本已下锁,阎文应忙遣了内侍将宫门一重一重的叫开,赵祯命仪仗从简,倒多半是莫兰所需之物,又令他们跟在百步开外。

    两人行在宫街上,夏风裹着花草清香拂过脸面,分外馥郁芬芳。

    赵祯亲自提了四方羊角宫灯,伸手揽在莫兰腰上,在耳边低声说着什么,时而引得莫兰发笑,那笑声轻盈如殿中常燃的熏香,被风一吹,就四处飞了出去,萦绕满室。

    到了七夕节,朝中五品以上官员府上十三岁至二十岁间待嫁闺中的世家女皆往宫中参加拣选。由东华门进,入了玉津门,在选德殿候驾。

    因中宫悬空,一切事宜均由德妃权从做主。

    这日不过寅时,德妃便已起身,洗漱梳妆,穿了后妃朝服,随意用了几口糕点填肚,就坐于临华殿中静候宫人来报。

    至卯时,有内侍疾步而来,道:“启禀德妃,参与拣选的世家女子已候在选德殿,请娘娘示下。”

    德妃道:“令尚宫局有司往选德殿择视可否。”

    内侍磕了头答应,返身去了。至午时,方又有人来禀,道:“已择去十五名世家女子,还剩二十四名,请娘娘示下。”

    德妃正襟危坐,生怕有所错漏,道:“令尚食局备宴。”

    直待过了未时,德妃方摆了仪仗,坐着舆轿往选德殿去。

    世家女们莺莺燕燕立于庭中,周围簇花围绕,引得蝴蝶翩翩而至,飞了满院。先有内侍探前,高声道:“德妃娘娘到。”

    众人忙排列齐整,恭谨跪了下去,过了半盏茶时辰,舆轿方至,齐呼:“德妃娘娘万福金安。”

    德妃下了轿,她身穿后妃大袖,戴着蟒纹霞帔,高高梳着发髻,别着花钗金步摇,面上虽含着笑,亦是威仪高贵,使人不敢直视。她坐于主位,扬手道:“都起来吧。”

    世家女们都是大户出身,亦是规规矩矩,娴静温婉,恭谨有加。

    众人一一上前将自己的家世、生辰年纪、平日所爱所喜之事通通说予德妃听了,才渐渐少了些拘谨,纷纷活络起来。

    德妃赐了坐,令尚食局宫人呈上糕点,方命人去请官家。

    赵祯倒只穿着平日常穿的朱红龙袍,头戴冠玉,因天暖减了衣裳,更显得身长玉立,君临天下。他刚刚还在凝辉殿与朝臣议事,见德妃遣了人来,才匆匆起身,摆驾选德殿。

    世家女先见了德妃阵仗,已是惶恐万分,以为圣驾更要威仪百倍,却不想,赵祯竟连仪仗也未带,身侧只跟了两名内侍,闲步而来。

    众人皆起身跪于地,赵祯手负在身后,朗声道:“免礼。”

    赵祯坐至德妃身侧,笑道:“你们中间有谁曾到过宫里么?”先无人做声,许久才有身材羸弱的娘子走入中央,低头道:“前年七夕节,妾曾跟着父亲进过宫,还受过先太后召见。”

    赵祯道:“抬起头来。”那娘子扬起脸,却依旧不敢看圣上,只垂眼望着地上雕着云纹的砖面,竟有些微微颤抖。

    只听赵祯道:“朕瞧着你也十分面熟,倒像见过。你父亲是谁?”

    那娘子声音软得像山间轻淌的流水,款款道:“是保静军节度使王德用。”

    赵祯颔首,道:“原是王爱卿的小女,难怪仪态大方。”稍顿又问:“你叫什么名字?”

    王娘子道:“妾闺名青兰,青萝拂行衣的青字,兰叶春葳甤的兰字。”

    赵祯颔首,道:“你退下吧。”青兰先还觉得官家对自己颇为待见,本还想说上几句,却不料官家竟忽而又淡淡的让自己退下,真是令人捉摸不透。

    赵祯又随意指了几名世家女说了话,脸上均是不动声色,众人也不敢放肆,官家问什么便答什么罢。

    到了亥时初分,赵祯方摆驾去了,德妃见如此,只寒暄几句,就吩咐着内侍将众女遣送出宫。至夜,圣驾至临华殿,德妃令内侍们高举着择选娘子的画册、籍贯及名姓让赵祯拟旨赐封。

    赵祯凭着印象挑了八位女子,安了品级,就搁了笔。

    德妃会意,忙令宫人记录成册,见那王青兰不在卷上,不由得问:“臣妾瞧着那王德用大人的小女倒是端庄有礼,官家不喜欢么?”

    赵祯端茶喝了,方道:“宫里已经有了兰昭仪,不必再有其她。”

    德妃一愣,才想起那小娘子名讳中有个“兰”字,忙住了嘴,又去吩咐宫人拟旨。

    第二日,圣旨传遍朝野,德妃又安排宫人往各处将受封的后妃接入宫中,令尚宫局将各宫室清扫干净,又指派了宫婢内侍,足足忙了大半月,才觉理顺通畅。

    赵祯知她辛苦,虽有新人入了宫,也未临幸,倒日日宿在临华殿。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贵妃当道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贵妃当道》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贵妃当道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贵妃当道》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