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5章 金家三兄弟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长在春风里第015章 金家三兄弟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陆远不得不佩服金安邦眼睛很毒,也很细心,一眼就看出了这份文件没有杭三棉厂厂办的大红戳子,根本不是官方出台的文件。

    一时间,办公室里的气氛有些紧张起来。

    面对着金家老大金安国的横眉冷对,金家老二金安邦的质疑目光。还有金家老三金安民气势汹汹,口口声声称要送他进局子。

    陆远没有半点的慌乱,

    因为这个所谓的帮扶政策措施,虽然不是杭三棉厂出台的官方文件,但却是真实存在的,厂办那边估计上周五临下班前已经备档了。

    就在上周五,洪刚向郑一鸣汇报了相关业务情况,把他跟陆远的分析见解一并汇报给了郑一鸣。郑一鸣听后,肯定了他们的分析和见解,又提出怎么样不降纱价的前提下,拿下金盛家纺这个大订单,洪刚和陆远接着说出了他们下一步的计划方案。

    他们认为,金盛家纺有可能会是二科成立以来的第一单业务,也是杭三棉厂这种老国企与民营企业的第一次开放性合作,自然是要有一些新气象。所以,他们提出了对民企给予一定的相关政策福利,如结款方式,负责运送等。郑一鸣听后也表示赞同,只要能把棉纱以市场价卖给民营企业,就不算违规操作。别看他只是销售二科的科长,但是他这个位置的权力是相当之大的,尤其是销售二科,虽说编制就五六个人,比不上他们一科,但作为杭三棉厂在国企改制过程中的试刀石,很多事情郑一鸣是可以先自主行事,事后再上报厂办过审的。

    郑一鸣的自主权有的时候甚至比一科科长周大成很大,陆远听二毛子说过,主管销售办的副厂长关良义,是从省轻工厅空降来杭三棉厂的,除了主管销售办之外,他还负责推进今年开始的杭三棉厂改制。而这位副厂长关良义,和郑一鸣有一段很隐秘的关系,那就是三十多年前关良义还是个十六岁的毛头小子的时候,他响应号召下乡当知青,正好插队在郑一鸣老家的大队上,吃住都在郑一鸣爸妈家里。那会儿关良义是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的年纪,得亏了郑家照顾,所以郑一鸣父母在世那会儿,关良义逢年过节就拜会两位老人家。这个习惯一直维持到两位老人先后去世。足见是个念旧情的人。

    这段往事还是郑一鸣竞聘当上科长之后,一时兴起喝多了,说秃噜嘴说给了二毛子听。

    二科作为国企改制的排头兵,关良义能支持郑一鸣到新成立的销售二科当科长,既是下了决心,也是给了信任的。所以郑一鸣提出的这些为了二科业务的措施,只要不违规,到了厂办那边基本都是过审的。

    其中各种政策条款里,就数陆远提出来的限定区域独家供纱这一条,最有杀伤力。郑一鸣曾评价过陆远提出的这条排他协议,称赞陆远犀利到位,直中要害,进可以签下金盛家纺这条城厢镇家纺行业的大鱼,退可以让金盛家纺的竞争对手们蠢蠢欲动,即便签不下金盛家纺,也能退而求其次,签下其他三家中的任何一家。

    这份文件依着流程,需要销售二科送到主管销售的副厂长关良义手中审定,然后再由关良义放到厂党委会议上讨论,通过之后再交由厂办以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到二科去对外公布和执行。

    不过这个流程哪怕副厂长关良义一路开绿灯,厂党委上全票通过,至少也要一个礼拜的时间。

    出差的时间临时定在周一,陆远根本就等不到这个官方文件的出台,所以郑一鸣才决定特事特办,先斩后奏,让陆远带着这份还没盖大红戳的文件出差到城厢镇。为的就是能让陆远顺利谈好业务,顺利拿下金盛家纺这单开门红。

    在陆远看来,郑一鸣这个直管领导,不仅靠山硬,还有魄力,懂变通。用陆远他爸陆青山的话来说,在杭三棉这种国营大厂里,能不能做成事,就要看你能不能跟到好领导。对陆远这个国企菜鸟而言,无疑是幸运的。

    ……

    ……

    陆远不慌不忙地站了起来,走到金安国的办公桌前,对金安国说道:“金厂长,借个电话使使,我给洪刚拨个电话。等接完金总接完洪刚的电话,个中缘由自然一清二楚。”

    后半句,自然是跟大发雷霆的金安民说的。

    金安国嗯了一声抬抬手,示意他自便。

    很快,洪刚的手机拨通了,洪刚那头锣鼓喧天唢呐齐鸣的,人还在老丈母娘的灵堂上。陆远让他找个僻静的地方接电话,然后简单跟他说了一下这边的状况,才请金安民过来通话。

    金安民一脸不悦地走过来接电话,洪刚在电话里不迭道歉之余,也跟他解释了一番这个帮扶政策文件的由来,这才让金安民释然。

    挂完电话之后,金安民也跟大哥、二哥解释了这个文件的由来,金安国的脸色才慢慢转好,金安邦倒是笑道:“看来你们这位郑科长在厂里的关系很硬啊,居然没有对外公布执行的文件,提前拿出来作为谈业务的筹码。”

    陆远耸耸肩,说道:“郑科长是我们领导,领导自然有领导的眼光和胆略。”

    “哈哈哈,会说话,”金安邦继续笑着,然后拿着手中的这几页文件,说道,“在《关于针对民营家纺企业的若干帮扶政策和措施》后面,你们应该再加(临时)两个字。这份文件还没盖戳生效,就不算正式的官方文件嘛。”

    陆远看着眼前这位金家的智囊,说道:“金副厂长,换一个角度来想,我拿着这份还没盖大红戳的文件来拜访金盛家纺,虽说有些冒昧,但也显示出了我的诚意,显示出了我们销售二科希望与金盛家纺达成这份合作的诚意!”

    “哦?”金安邦迟疑了一下。

    “你还有理了?”金安国和金安民也被逗笑了。

    陆远说道:“如果这些帮扶政策是盖着杭三棉厂大红戳子,对外公布的红头文件,我想金盛家纺就不是第一家看到这些政策的厂家了。换句话说,杭三棉厂未来要出台的这份文件,金盛家纺至少比其他同行要先一个礼拜看到。这难道不是诚意,不是商机吗?”

    “嘿……真有急智!”金安邦由衷赞道。

    金安民问道:“那昆泰、思羽、艾科斯三家呢?”

    陆远说道:“他们最快也要明天才能看到。至于另外城厢镇的家纺企业,一个礼拜以后等杭三棉厂的正式通告吧。”

    当然,这句话的潜台词是一旦金盛家纺或者昆泰、思羽其他三家签下了独家供纱的排他协议,即便看到正式通告也晚了。杭三棉厂的高密度细纱,在城厢镇内,只供独家。

    金家三兄弟自然能听得懂。不过这种买卖涉及到20吨的细纱,不可能听陆远三言两语就当场决定是与否的,他们必须三兄弟商量,商量之后还要听听下面部门的意见,最后再做决定。

    金安国看了看时间,快五点钟了,他说自己晚上约了镇里领导吃饭,晚饭让金安民陪陆远吃饭,毕竟陆远代表的是省内棉纱行业排前三的杭三棉厂,一顿招待饭这是必不可少的礼数。

    不过陆远婉拒了金安国的盛情,因为他还约了卢佩姗晚饭时间碰个头,听听她下午约见其他三家家纺厂的反馈信息。

    不过他的婉拒看在金家兄弟眼里,却以为是陆远提前约了其他三家中的哪一家吃晚饭,毕竟都知道他来城厢镇不是只拜访金盛家纺一家,而且昆泰、思羽三家对他们金盛家纺一直都有蛇吞大象之心。

    陆远和金家三兄弟告辞,出了金盛家纺厂。

    还没出园区打上车,金安民就派厂里的司机开车追了上来,说金总吩咐的,要送陆远回宾馆。

    最后一直把陆远送到银佳宾馆放下,司机才调头回厂。

    陆远回了房间,简单洗了把脸,差不多等到六点左右,卢佩姗才敲响了银佳宾馆302的房间。

    卢佩姗效率奇高,一下午的时间拜访了昆泰、思羽、艾科斯三家,将杭三棉厂向民营家纺企业开放棉纱采购之事告知了他们。正如之前陆远所猜的一样,一开始他们三家也并不感兴趣,毕竟如今市场上高密度细纱并不只有国营厂才能生产,但是当他面听到杭三棉厂将会出台的相关帮扶政策的时候,他们便来了兴趣。

    他们三家比不了金盛家纺的家大业大,甚至一度被金盛家纺强摁着抬不起头来,所以对一季度一结算的方式,以及杭三棉厂负责运输等相关优惠帮扶措施,还是比较在意的。不过要说直击要害的还是那条限定区域独家供纱的排他协议,他们三家倒不是想要自己拿下城厢镇的独家供纱权,他们是担心真的有一天,金盛家纺拿下杭三棉厂在城厢镇的独家供纱权,那就意味着他们从杭三棉厂没有了采购权,像杭三棉厂这种大国企,那巨大的棉纱日产量可不是那些小厂能比的,谁能保证自己有一天不需要杭三棉厂的棉纱?而且在他们这些老一辈人的观念看来,如果用了杭三棉厂的国营棉纱,意味着他们的私营家纺跟国营棉纱厂对接合作上了,那么工厂的档次自然也高上去了。

    所以昆泰、思羽家纺三家负责人各自送走了卢佩姗之后,纷纷私底下通了个电话,最后跟卢佩姗打了个电话,他们希望明天早上在家纺小商品市场旁的一家茶馆,约见一下陆远,想跟陆远这位杭三棉厂的代表,咨询和确定一些相关的问题,主要还是金盛家纺的态度。

    他们也不可能单凭卢佩姗说一番话,就轻易换掉棉纱供货商,商场如战场,岂能儿戏。

    ……

    卢佩姗反馈回来的信息,自然是陆远乐见其成的,不得不佩服卢佩姗的办事效率。现在陆远相信了,她一个人创业一肩挑,完全是专业的。

    第二天,早上十点钟。

    陆远在卢佩姗的带领下,准时到了小商品市旁边的东湘茶馆,也见到了昆泰、思羽家、艾科斯三家家纺厂的负责人。

    一番谈问,倒也甚欢。陆远了解到,三位家纺厂的负责人,昆泰家纺的陈天光才三十岁,是承袭祖业,守业有成;思羽家纺的罗思羽大姐是90年代摆地摊起家,一手创立了思羽家纺;艾科斯家纺的郭亮原先是在德国人的外资家纺里当高管,后来回国自己创业成立了艾科斯家纺。在陆远眼中,三位都是商场的精英和前辈,如今成就是他仰望的。

    但是站在杭三棉厂业务代表的位置,跟这三位的洽谈,他发现还是比不上金盛家纺的金家三兄弟。论沉稳淡定,不如金安国。论睿智世故,不如金安邦。论豪气胆略,不如金安民。

    金盛家纺能够在城厢镇越做越大,力压同行,成为本地龙头家纺厂,不是没有道理的。

    约莫谈到了中午12点,三位家纺厂的负责人纷纷和陆远留了联系方式,才从东湘茶馆出来。

    送走了三位家纺厂的负责人,卢佩姗跟陆远去她姑妈家的大排档吃了午饭,便送他去了客运站。

    临别时,卢佩姗让陆远放宽心,城厢镇这边有什么情况,她会第一时间告知洪刚的。毕竟洪刚才是这单业务的真正负责人,洪刚才是跟她有共生利益的合作伙伴。

    临上前,陆远问卢佩姗,洪刚许了她多少佣金,居然这么卖力和拼命。

    卢佩姗笑着伸出手,张开纤细的五指,在陆远面前比划了一下,眯着眼好看的月牙眼,笑着说道:“五成!你跟洪刚到手的提成,我分五成佣金!晓得了吧?”

    “五成?”陆远微微诧异,他知道他们销售二科和一科不同的是,一科只算综合奖金和绩效,没有单独的业务提成。而他们二科谈成业务是有提成的,不算在综合奖金里,二科的提成是直接落实到每一单的业务里的。

    所以这单业务洪刚带他一起做,哪怕他是新来的,也有提成,但是提成的比例肯定没有洪刚这些资深业务骨干要高罢了。

    洪刚许诺卢佩姗五成佣金虽说没有经过自己同意,但这一次城厢镇如果没有卢佩姗的帮忙,肯定是要走很多冤枉路,甚至做很多无用功。所以他也没有意见。

    洪刚是资深业务骨干,每单有五个点的业务提成。他是菜鸟新人,这不是他的业务,只是协助同事,按理说是没有提成的。不过洪刚之前把陆远的分析占为己有在郑一鸣勉强邀功,他觉得不好意思。再加上他想让陆远卖力帮忙做下这单,所以私底下答应陆远,他让出一个点给陆远当提成。这种让提成点数合作,在业务员之间是常有的事情。

    他暗暗算了算,如果金盛家纺这单能成,20吨40支规格的高密度细纱,依着现在细纱的市场价是14580元/吨……这么算下来,卢佩姗的五成佣金足有六七千之多……

    “喂,傻愣着想什么呢?”卢佩姗微微一推陆远,冲检票口的位置努努嘴,“该检票了,少年!该不是舍不得姗姐吧?”

    “呃……”

    陆远翻了翻白眼,居然被卢佩姗调戏了一下。

    “杭州的,杭州的,13:45分发车去杭州的,赶紧检票上车了!”

    客运站戴着红袖标的大姐,已经拿着高音喇叭在催了。

    和杭州客运站不一样,城厢镇这种小镇客运站没有电子广播,只有人工喇叭到处催。

    陆远赶紧跟卢佩姗互留了QQ,也没说什么互祝道别的话,也许下次见面不会太晚,也许就在和金盛家纺签约的那天。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长在春风里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长在春风里》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长在春风里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长在春风里》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