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风险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盛夏婉歌第二百一十五章 风险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盛夏来到陈家门前,看他门前打扫得挺干净,门上贴着对联,门窗都是擦得很干净。还真像个过年的样子。

    他深吸了口气,抬手敲了两下门。

    不一会儿,门就打开了一条缝。

    盛夏早就做好了打招呼和进屋的准备。

    开门的是那女人,她看是盛夏,脸上的表情极为复杂。

    盛夏灿烂一笑,“阿姨新年好。”

    那女人愣了愣,才把门打得大开,“进来吧。”

    盛夏走进屋,把随身带来的礼物放到了桌上。那女人还站在门边,也没请他坐。

    盛夏自己拉了张椅子坐了下来,他把整个屋子扫了一圈,也没听出什么动静。

    心想,难道她女儿没在家?

    他冲那女人亲切一笑,“阿姨,陈叔叔呢?”

    “他出去了。”

    那女人缓步走过来,倒了一杯茶递给盛夏。

    盛夏接过杯子,随口说了声“谢谢”。

    其实,他也明白,今天她还会倒一杯茶给他,或许是过年之际,他们当地的风俗习惯吧。

    “阿姨,就您一个人在家?”

    那女人“嗯”了一声。

    “阿姨,您家女儿没回来?还是上班去了?”

    “走了。上班去了。”

    她站了一会儿,也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

    盛夏喝了一口茶,看向她,“阿姨,实话跟您说吧,我这是第七次来到这小镇上了。上您家来已是第五次了。”

    那女人点头“嗯”了一声,“我知道。”

    盛夏笑了。“阿姨,您知道,那就好。”

    那女人沉思了片刻,才跟他说:“你还是要坚持找我家女儿帮忙?”

    “不然呢。”盛夏勾唇一笑。

    那女人应该这两天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表现得很果断。“我还是劝你打消这个念头。”

    “为什么?”盛夏反问。

    那女人也就不再拐弯抹角了,直截了当地想要表明自己的想法。

    “我实话跟你说,我家就这么一个女儿了,也是我们的依靠,更是我们活下去的希望和理由。我们不敢再冒任何风险了。”

    听到“风险”两个字,盛夏的心口不由得紧了紧。

    的确如此。任何一个手术,无论大小,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风险。

    可是,他们当时只考虑到自己的一方,并没站在人家的立场上去想过这个问题。

    是啊。要是真的会给人家带来风险,那该如何是好呢。

    盛夏竟然无言以对了。

    他沉默了许久后,才问:“阿姨,你女儿在县城上班吗?”

    “在市里,津城。”

    盛夏点点头,“阿姨,您女儿她应该成家了吧?”

    “嗯。她有家了,也有了孩子。”

    这时,盛夏已经完全明白他们的担忧了。

    自从宴语菲查出这个病住院后,医生只是提了做手术,却从未讲过会给对方带来什么麻烦。

    而他自己也从没意识到这个问题。看来,还是他疏忽了。

    此刻,他真的跟那女人再也开不了口求情。

    那女人看他终于安静了,又有些于心不忍。毕竟来说,都是她的女儿,让她见死不救,她却是狠不下心来。

    “你还是回家想想其他的办法吧。”

    盛夏点点头,“我明白您们的担忧。都是我没考虑周全,一心只想着做手术的事儿。”

    那女人又说:“我们就这么一个女儿,再也经不起折腾了。我家女儿她可是牵连着两个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我们真的没办法帮你。”

    盛夏微微一笑,表现得轻松而又自然的样子。“阿姨,我懂您们的心情。”

    那女人犹豫了片刻,才开口:“去年你来过我们家之后,我女儿回来过两次。看到你送来的礼品都很贵重,所以,她也希望我们全部退回给你。”

    盛夏摆手笑了笑,“阿姨,不必了。不管怎么说,您女儿嫁给了我,我来看您,也是应该的。只是以前,我一直不知道您女儿的身世。也就是在第一次来的前两天才知道的。就这样,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找您们家,还真被我给找到了。”

    那女人很想问问那小女儿的情况如何,又怕自己心软之后,没法跟他交差。

    盛夏接着说:“阿姨,过去他们对不起您家的事儿,还望您不要记恨他们。当时,他们家没有孩子,也有自己的苦衷。所以,他们才一直瞒着您女儿的真实情况。直到现在,您女儿都还不知道您就是她的亲生母亲。”

    他看她表情很难过的样子,也就不再说下去了。

    既然人家都说出自己的顾虑了,而他也没为人家考虑,那他也就不能再勉强他们了。

    现在,当务之急,他还得赶紧回家去找医生问清这个问题。

    再想想年后,他们从盛家回到自己家里的那个夜晚,宴语菲讲的那些话,她好怕来不及对他们家人好。

    他心里也是挺难过的。

    他不想耽误时间,稍坐了一会儿,他就起身告辞了。

    也许是过年的风俗,那女人今天却特别有心,非要留盛夏吃了午饭再走。

    盛夏不想麻烦人家,坚持要走。

    那女人拉住了他,说是过年来到家里的都是客人,必须要吃了饭才能走的。

    盛夏很是为难。说了一番客套话,硬是要走。那女人还是竭力想要挽留他。

    正说着话,那男人出门回来了。

    看是盛夏来了。他并没有表现出反感之意。

    盛夏跟他打着招呼:“陈叔叔新年好!”

    “你来了,坐呀。”那男人看盛夏跟自家女人都站着,也不知是怎么回事儿。“怎么不坐呢?”

    盛夏笑了笑,“哦。陈叔叔,我来您家有一会儿了,该走了。”

    那男人摆着手,“走什么呀!都中午了,吃了饭再走吧。”

    盛夏边往门口走边说:“不用了。下次有空再来吧。”

    那男人走过来拦住了他,“吃了饭再走。过年到家里来,就得吃饭。”

    那女人也跟着说:“让你吃饭,都说了这么久了,你还要走。吃顿饭,也不会耽误你太久的时间。”

    盛夏看他们今天难得的热情。想想,或许留下来吃顿饭,也会加深对他们家的了解,说不定还会增进彼此之间的感情。

    于是,他又转过身来,坐回到原来的椅子上了。

    那男人吩咐女人赶快去做饭,而他自己也准备泡茶了。

    那女人进到屋里端出一大盘各种吃的年味出来,她递给了盛夏。

    盛夏说了声“谢谢”,接过盘子放到了面前的桌上。

    那男人泡好茶,给盛夏倒了一杯茶,还让他随便吃东西。

    因为过年期间家里都准备好了各种熟食,家里来了客人,做起饭来也就方便了许多。

    不一会儿的功夫,那女人就做好了午饭,让男人收拾桌子。

    一大桌小镇接近乡下风味的家常菜,非常有地方特色,鸡鸭鱼肉,还有各种野味和蔬菜,除了海鲜外,可以说,要有尽有了。

    那男人还真把盛夏当客人了,拿出家里的好酒来招待盛夏。

    而盛夏却找了个借口,说等会儿还要开长途车回家,不能喝酒。

    那女人和男人表示非常遗憾,却也不敢再劝他喝酒了。

    吃饭时,那女人跟男人倒也是特别的热情,把他照顾得挺周到,不停地让盛夏随便吃菜。

    那女人也说蔬菜都是自家在地里种出来的,天然无公害,让他多吃一些。

    那男人指着桌上的鸡鸭鱼肉和各种野味,说都是乡下养的,算得上纯天然的,叫他随便吃,不要客气。

    饭快吃到一半时,盛夏突然问他们,“陈叔叔,您家怎么会搬到镇上来住呢?”

    那男人的脸上写满了自豪感。“我家女儿读书毕业后,在市里找了份工作,她担心我们住在乡下不太方便。再说吧,她时不时回来看我们,回到乡下花费的时间要更多一些,她的休息时间有限。所以,她就硬是要我们搬来这镇上了。其实啊,我跟她妈都是不愿意住这里的。”

    盛夏通过他的话,便能断定他家女儿很孝顺他们,想必她的性格跟他家的那个傻瓜应该差不多的。

    “陈叔叔,我去年来您家之前,去过那乡下,那地方挺好的,我也很喜欢那儿。”

    说到那乡下,那女人接过话来,“我们在乡下住的好好的,想种点儿什么菜都可以。还可以养鸡养鸭的,养猪也可以的。到了过年时,要吃的东西也不需要花钱买。要不是女儿非让我们搬来这镇上,我们也不会来这儿的。”

    “阿姨,您家女儿挺有孝心的。您们还是挺有福气的。”盛夏夸道。

    那男人满脸骄傲地笑了。“就这么一个女儿呗。她想推也推脱不了啊。”

    饭后,盛夏道过谢之后,就要告辞回家。

    那男人跟女人搬出那些礼品来,非要盛夏全部带走。

    盛夏难过地跟他们解释:“就算我不求您们帮忙。我好歹也是您家的女婿,来看您们二老也是应该的。您们怎么可以让我带走呢?”

    那女人面露难色。“我说,你还是替我们考虑下,你这么多贵重的礼品放在我们家,我女儿回来看到我们没有退还给你,她又会责怪我们的。”

    盛夏冲他们一笑,“阿姨,您有给你女儿提起我吗?”

    那男人实话实说。“我们哪敢跟女儿提起你呀!其实,我家女儿也不知道我们曾经送出去过一个女儿。年前,我家女儿回家,看到你送来的礼品,她问起这事儿,我们只得跟她撒个谎,说是有人看上了我们家这破房子,非要买下不可。每次来,都带来了礼品。”

    盛夏听他说到这里,心里莫名的失望。他每次满怀希望而来,也是为了他家的女儿好。然而,他们却把他胡编成一个买房子的人。

    他真是说不出的心酸。

    “哦。原来是这样啊。”他意味深长地笑了,“陈叔叔,那您家女儿也就信了您的谎言?”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盛夏婉歌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盛夏婉歌》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盛夏婉歌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盛夏婉歌》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