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兄弟重逢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汉当更强第三百五十五章 兄弟重逢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其实西楚军将士也有在奋勇抵抗,即便汉军将士已经全面攻破了西楚军大营的南三门,冲进了西楚军营内到处杀人放火,西楚军最轻也是外营不保,可是桓楚、终公和项悍等西楚军大将依然没有放弃,仍然还在率领着军队死守各自的营地,没有那怕一个千人长以上级别的将领逃跑或者投降,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对项羽的耿耿忠心。

    很可惜,大将虽然得力,但是他们麾下的士卒却不够争气,几次超大规模的新兵征调下来,西楚军队伍里的新兵数量早已超过了有经验的老卒,战斗力也早就比不上当初征讨齐地时的西楚军队,很多人惟一的作战经历就是在荥阳时硬碰汉军坚营,没有得到多少的实在历练,这样的军队在打顺风仗时倒是问题不大,可是一旦处于逆境下风,所有的弱点都会无限放大。

    激战中,老兵占比要高得多的汉军将士紧随各自队伍的旗帜,始终保持较为完善的编制集群作战,西楚军士卒却是乱成一团,很多士兵慌张得连各自所属的军队在那里都找不到,就象没头苍蝇一样在自军营中到处乱跑乱窜,被汉军将士以整击散,轻易消灭,再加上西楚军营内又是到处火起,到处都是人喊马嘶,西楚军将士更是乱成一团,喧哗震天。

    混乱中,无数过于胆怯的西楚军士兵你推我搡,大呼小叫,或是那里自家的人多就往那里跑,或是看到那里比较黑暗那里人少就往那里逃,还有许多人直接逃出了西楚军营地,借着夜色掩护逃往大营远处,夺路而逃进踩灭营火,推翻辎重车辆,扯倒营帐,乃至胡乱丢弃火把,自行点燃自家的军帐辎重,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还开始出现放下武器跪地投降的情况。

    更糟糕的是,更多的西楚军败兵还试图直接逃进中军营地逃命,为了进入目前还比较安全的中军营地,很多的西楚军败兵直接翻越栅栏,甚至试图直接推倒栅栏,顾前不顾后的只是汹涌冲击自家中军营地,逼得曹咎的直属军队只能是对着自家士兵放箭抡刀,武力驱逐惊慌失措的自家士兵。

    汉军依然还在源源不绝的冲进西楚军营地,龙且才刚率军进营,汉军另一名猛将丁疾也马上带着上万汉军将士跟上,以自己的旗帜为指挥,带着汉军将士直冲西楚军左营,而再接着,少帅军老人出身的汉军战将充峻和曾极也各领一军入营,携手冲击西楚军的右营,更加扩大了西楚军营内的战斗规模,也给西楚军营内制造了更多的混乱。

    汉军的重点进攻目标,当然还是西楚军指挥部和屯粮地所在的中军营地,汉军的步战王牌重甲兵一马当先,直接冲击西楚军的中军营门,曹咎的直属军队拼死抵抗,曹咎本人也亲临第一线指挥督战,靠着栅栏和辎重车辆组成的防线负隅顽抗,也一度暂时挡住了汉军的猛烈冲击。

    可是没用,单薄的木质栅栏防线注定不如营垒那么坚固,狡猾的汉军队伍又不断驱逐西楚军败兵为免费先锋,逼着西楚军败兵冲击自家防线,慌不择路的西楚军败兵为了活命,也不断推挤中军营地的栅栏,还硬生生的在栅栏防线冲出了一个缺口,结果许多的西楚军败兵倒是成功的逃进了中军营地,汉军将士也乘机尾随入营,成功粉碎了曹咎死守中军营地的美梦。

    事情到了这一步,还算是条汉子的曹咎依然没有半点的动摇,仍然还在带着他的亲兵拼死抵抗,可是这么做却注定无用,被突破的缺口一直都在不断扩大,冲进中军营地的汉军将士也是越来越多,把他的直属军队打得是节节败退,杀得是死伤惨重,最后不得不主动放弃栅栏防线,退入中军营内巷战。

    夺得了更多的营内空间后,另一名汉军大将钟离昧也亲自率军入营,还照样是尾随前军直接攻打西楚军的中军营地,曹咎直属军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最后干脆被压缩到了中军大帐的附近,还很快就被汉军将士三面夹击,随时都有被彻底合围的危险。

    很多忠心耿耿的亲兵都流着眼泪恳求曹咎下令撤退,濮阳城内的守军见势不妙,也早早就做好了打开城门接应自家败兵入城的准备,守将成祈还派人来与曹咎联系,请曹咎尽快撤回城内主持大局,可曹咎也咬紧了牙关坚决摇头,大声说道:“大王,把军队留给了本帅,本帅如果丢下军队独自回城,将来那里还有颜面去见我们大王?”

    “大司马,那也不能让我们的军队留在城外白白送死!”蒯彻进言道:“乘着现在还有机会,应该把我们的军队尽量撤回濮阳城里,留下足够的军队守城,这样我们才有希望继续牵制住汉贼军队,坚持到我们大王回师来救!”

    犹豫了一下,又飞快看了看自军营内的情况,见自军前营和东西两营都是杀声震天,到处都是火把缭乱,只有后营勉强还算太平,曹咎抿了抿了嘴,向蒯彻吩咐道:“那你去后营,给守后营的萧公角传令,叫他立即带着军队撤进濮阳城里,你也和他一起回城。”

    蒯彻的鼻子一酸,破天荒的向曹咎由衷拱手行礼,另一边的司马卬则心中大急,忙问道:“大司马,那小王呢?”

    “你也去吧。”曹咎头也不扭的回答,又大吼道:“所有人,向本帅的帅旗靠拢,死守本帅的帅旗,让我们的将士都知道,本帅现在还在大营里,给我们的后军转移争取时间。”

    蒯彻含泪而去,司马卬也迫不及待的拉着李左车跟上,曹咎的亲兵则依照命令,迅速向守在中军帅旗下的曹咎靠拢,还在激战中构建起了一个步兵圆阵,四面保护曹咎和他的帅旗,汉军随即掩上,也很快就重重包围了曹咎和他的亲兵队伍,四面攻打不断。

    曹咎的舍身取义给了西楚军后军迅速撤退的机会,看到他的帅旗一直还在中军营地飘荡,项悍、桓楚和终公等将受到鼓舞,也各自带着还能控制的军队,坚守各自的营地寸步不退,汉军则吃亏在无法全面投入兵力,只能是眼睁睁的看着后营的西楚军打着火把,飞快撤回濮阳城内继续守城,再是如何急切,也没有机会拦住西楚军撤回城内的道路。

    都是战场老麻雀,汉军众将当然都明白西楚军抵抗得这么顽强的原因,为了尽快彻底摧毁西楚军的抵抗意志,汉军重甲兵不顾体力已经严重下降,一个劲的只是冲击曹咎的帅旗不断,曹咎的亲兵则死守不让,硬是以血肉之躯硬抗几乎是刀枪不入的汉军重甲兵,汉军将士即便大量动用了原始手雷,也仍然没有炸开曹咎亲兵的严密方阵,只能是一刀一枪的和曹咎亲兵硬拼,象是剥竹笋一样的一层一层消灭曹咎亲兵。

    也只是时间问题,到了下半夜的时候,当接近七万的汉军主力全面杀入西楚军营内后,负隅顽抗的西楚军依然还是接连崩溃,西楚军大将终公首先战死,尸身负创数十处,他的军队也随之彻底土崩瓦解,接着桓楚看情况不妙,只能是赶紧带着剩下的军队撤往濮阳城内,汉军将士虽然全力追击,却没有能在城外干掉桓楚,让桓楚成功逃进了濮阳城里。

    项悍被汉军将士生擒,因为他旗号上写着一个项字,用战戈把他拽下战马后,汉军将士没有毫不留情的用乱刀乱剑往他身上招呼,选择了一哄而上,把他死死按在地上,抓紧手脚把他生擒活捉,即便项悍大骂不止,拼命激怒汉军将士,汉军将士也没有擅自杀他。为此,汉军将士还白白牺牲了十余名同伴。

    主要将领或是被杀或是被擒后,外营的西楚军队伍也很快就彻底崩溃,出营逃命者不计其数,为了活命跪地投降者同样数不胜数,汉军将士高歌猛进,终于在四更过半时全面占领西楚军外营,同时出营追击,拼命扩大战果。

    这个时候,曹咎身边的亲兵也已经只剩下了区区数百人,还大半带伤,根本没有任何希望突出重围,很多意志不够顽强的曹咎亲兵还已经放下了武器跪地投降,汉军将士的人群中也到处都是投降不杀的口号声。见大势已去,再打下去只会让自己的忠勇亲兵白白送死,曹咎也只能是惨然一笑,向他的亲兵队长吩咐道:“叫我们的人投降吧,不要让他们白白送命了。”

    言罢,曹咎飞快举起了腰间宝剑,在自己的脖颈上用力一抹,众亲兵大惊阻拦时,曹咎的颈处动脉早已被割断,鲜血喷洒得到处都是,左右亲兵放声大哭,曹咎却是神色木然,口中喃喃说道:“大王,末将无能,但末将至少没有贪生……,怕死。”

    曹咎死后,他的亲兵中有二十余人自刎追随,余下的亲兵无不放声大哭,最后也只能是依照曹咎的最后命令,纷纷放下了武器向汉军投降。而曹咎自刎的情况被报告到了项康的面前后,项康也是当场痛哭,捶胸顿足的大喊道:“曹叔父,你怎么就这么糊涂?我明明请绮里季先生告诉过你,你不管什么时候投降,我都绝对不会伤害你,也绝对不会亏待你,你怎么就是不听?怎么就是不听?”

    见项康哭得伤心动情,陈平和张良等人只能是纷纷安慰道:“大王节哀,这是曹司马他自己的选择,与你没有任何的关系。而且曹司马忠于西楚王,为西楚王尽忠而死,也肯定是他的心中所愿,死得心甘情愿,你就不要太为他伤心了。”

    “曹叔父对我们项家有大恩啊!我们这些项家子弟,全都是我二叔父一手抚养长大,恩同生父,他救过我的二叔父,就等于是救过我的父亲!我对不起他啊!”

    项康越哭越是伤心,还坦然承认自己很对不起对项家有着大恩的曹咎,汉军文武无奈,只能是耐心规劝,好说歹说才让项康暂时收住哭声。可项康依然不肯罢休,又哽咽着下令道:“厚敛我的曹叔父,在我们的营地里设灵祭祀,我要亲自为曹叔父披麻戴孝,然后再派人把他的棺木送回他的蕲县老家安葬。”

    汉军文武答应,现在的汉军郎中令许季也这才逮到机会,忙向项康说道:“大王节哀,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充竣将军刚刚派人来报,我们的将士生擒了你的阿兄项悍将军,抓到他的时候,他身上虽然带伤,但肯定没有生命危险。”

    “生擒了我阿兄项悍?”项康有些诧异,说道:“以我项悍阿兄的暴脾气,怎么可能会这么容易就被我们生擒活捉?充竣他们怎么抓到的?”

    “听说是用戈钩住了他的盔甲,把他硬拉下了马抓住的。”许季答道:“为了抓他,我们还有十几名将士被他的亲兵杀害,付出了相当大的代价。”

    项康神情复杂万分,半晌才说道:“去把我阿兄带来,我有话要对他说。”

    依照项康的命令,天色即将微明时,五花大绑的项悍就被押到了项康的面前,时隔足足两年,项康和项悍终于兄弟重逢后,两人都是久久不语,还是过了许久后,项悍才重重的吐了一口唾沫,骂道:“逆贼!”

    “逆贼?”项康惨然一笑,问道:“阿兄,你骂我是逆贼,那我倒要问你了,我反逆谁了?反逆了你追随的西楚王阿兄?他是我的大王吗?”

    项悍语塞,半晌才吼道:“你反逆了我们项家当初拥立的楚王!楚王下诏,让天下诸侯群起讨伐于你!”

    “阿兄,你还是三岁小孩吗?”项康很奇怪的反问道:“楚王下的那道声讨我的诏书,是怎么来的,别人不知道,你还不知道?如果不是我们阿兄项羽妒忌我的反秦功绩,硬要栽赃说我在关中擅自称王,逼着我们项家拥立的楚王熊心下诏,会有那道诏书吗?”

    “你胡说!”项悍涨红了脸,吼道:“你如果不想在关中擅自称王,当初在函谷关的时候,为什么要和我们阿兄的军队开战?为什么要杀我们阿兄麾下的将士?”

    项康苦笑,说道:“阿兄,看来你比我想象的还要幼稚啊,函谷关的事,就连其他的异姓诸侯都知道,是刘季那个匹夫在中间搞鬼,我们阿兄明明也清楚这点,但还是故意相信刘季的鬼话,让他可以有借口和我开战,抢走我亲手打下来的关中沃土,还有本来就该属于我的关中王位。你也是一员大将,手里有不小的权力,为什么就自己派人查一查?”

    “我用不着查!我只相信我们霸王阿兄的话!”项悍怒吼道:“还有,我们季叔也说了,函谷关的事就是你搞的鬼,他还以我们项家长辈的名誉,把你逐出了我们项家的宗谱!”

    “还真是永远叫不醒装睡的人。”项康冷笑,说道:“季叔对我是什么态度,别人不清楚,你难道没有亲眼看到?从我们在下相起兵那天开始,他就一直想伸手摘桃子,逼着我把兵权和地盘一起交给他,就因为我不肯答应,所以他才一直针对我。他说函谷关的事是我搞鬼,你一定要相信,那我也是无话可说。”

    项悍沉默,半晌才说道:“少说废话了,既然落到了你手里,要怎么处死我,动手吧。”

    “你是我阿兄,和我一样流项家的血,我如果现在就杀了你,对全天下都没有办法交代,更没办法向我们的两位叔母交代。”

    项康无奈的摇头,8又说道:“但你记住,我也只饶你这一次,你知不知道?今天为了抓你,我的士卒白白牺牲了十好几人,我如果为了念及亲情,以后还要这么做,就没办法向我麾下将士的父母妻儿交代。所以,不会有下次,下次我们再在战场上碰面,我会给我的将士下令,叫他们不必一定要你生擒活捉,在战场上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做为当事人,项悍当然很清楚,今天如果不是汉军将士手下留情,自己被拖下战马后,早就已经被乱刀乱剑砍成了肉酱,所以项悍也只能是闭上嘴巴。项康则吩咐道:“一会先给我阿兄身上的伤治一治,然后派人把他向东送出三十里,给他一匹马和一把剑,还有些钱粮,让他爱去那里去那里。”

    许季赶紧答应,项康挥了挥手,押解项悍的亲兵会意,立即拖起项悍就走,项悍也不说话,自行转身大步离开,项康则又喝道:“慢着,阿兄,如果你回去见到我们的西楚王阿兄,务必替我给他带一句话,就说他一个劲的只知道大用我们项家兄弟,只知道把有油水的好差事交给我们项家兄弟,不是在对你们好,实际上是害了你们。就象我们当年在侍岭亭打铁一样,只有千锤百炼,我们项家兄弟才能真正的成为大器。”

    项悍听出了项康的弦外之音,更不吭声,项康则又说道:“还有,给我们项家兄弟带一声好,就说我很想念他们,另外再替我向他们道一声歉,我们项家兄弟,以后恐怕很难再有一起游览嬉戏,同席共欢的机会了。”

    在项康的提醒下,想起了以前在下相兄弟同欢的日子,项悍嘴唇微微有些颤抖,可是只是顿了一顿后,项悍还是昂着头离开了项康的面前,从始至终都没有与项康兄弟相认。看在他离去背影,项康叹了口气,说道:“我的霸王阿兄的确不会用人,好好的一个大将之材,楞是叫他给调教成了这样。我的项悍阿兄如果还不知道悔改,只怕这辈子都废了。”

    “行了吧。”陈平和张良等人心中纷纷腹诽,暗道:“你们项家出了你和项羽,就已经把天下搅得大乱了,如果你们项家子弟个个都变成了你这样的奸贼,或者是变成了项羽那样蛮横残暴的西楚霸王,那天下人还活不活了?”

    腹诽过后,张良又向项康说道:“大王,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大批西楚贼军直接濮阳城里,保守估计少说也有两三万人,濮阳城又是出了名的城高壕深,易守难攻,我们正面强攻的话,只怕很难有把握拿得下来啊。”

    “子房先生放心,这点我早有心理准备。”项康顺口安慰,又微笑说道:“对于以前的我们来说,濮阳城确实很难靠正面强攻拿下来,好在现今的情况已经不同了,夯土筑成的城墙,已经再也不会是我们的障碍了。”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汉当更强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汉当更强》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汉当更强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汉当更强》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