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洪兴二十年,孟冬时节。
朱和幸学当知县的课程还没有结束,不过他已经学到了不少东西......至少大开了眼界!
首先他主持了一次闹哄哄的科举考试,同时也知道了一场公平的考试对许多而言,真的是非常珍贵的机会,足以让他们拿命去搏——对于民间各种能折腾的人来说,如果不能像流寇那样,用60万府兵户分镇地方,把他们死死镇压,那就得多开一些上升通道,让他们有个奔头。
其次,在考试结束后,他又见识了马万春这个老牌县令的能力和狠辣——一次考试加上一次推举,就把石柱县内最能折腾的几十人都搜罗到手了。有了他们去组织动员,4000人的乡勇没费什么劲儿就有了。
而这4000丁壮一旦到了马万春手中,大风堡上的3000流寇府兵户就长久不了啦!大风堡上的3000人大多是老弱妇孺,丁壮不见得有300,要不然也不能让马万春的1000西川兵镇住局面。现在又多了4000丁壮,还有朱和幸带来的500近卫军,大风堡之战还有什么悬念?
悬念只是这些被马万春骗到手里的丁壮会死多少?
不过无论死多少,马万春都不心疼......而且他的功劳都是大大的!
这家伙是狠人,更是个能吏!
而这样的狠人能吏,如今的大明官场上还不知道有多少!要用好他们,管好他们,可不容易啊!
再次,朱和幸在石柱真正见识到了底层百姓的穷苦!
他现在正和丁玉英在南山乡小李村视察分田工作——分田的事儿是主要由石柱县的司户校尉和下面的各乡镇官长负责的,朱和幸和丁玉英就带着几百个杀气腾腾的近卫军四处走走,给下面的小民壮壮胆,让他们知道大明的精兵已经来了,大风堡上的流寇死定了,所以他们可以放心分田了......
至于下面的官员在分田的过程中做手脚,占有农民土地的事儿,马万春倒是一点不操心——这些官员可不是原先的士大夫地主,他们本身没有多大的势力,是县衙的“试办科举”给了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他们如果不知道珍惜,随时撤职查办都不用上报吏部,毕竟这些人都还在“试官”期限内呢!
所以在石柱乡间晃悠了一二十天的朱和幸,倒是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他的心情还是有点抑郁。
因为他在石柱的乡间见到了以往从没见过的贫穷!
虽然他一向知道大明有不少穷乡僻壤,即便在应天府内,也用不少吃饭都难的穷人。
但是他从没有那么近距离的接触过真正的穷人——那些近卫军士兵只能算是苦出身,在成为了大明帝国最锋利的宝剑之后,他们早就已经脱了贫,不是真正的穷人了。
而新军的士兵虽然没有近卫军士兵那么高的待遇,但也算不上真正的穷人——他们每年的净收入(扣除伙食)大多在30两白银之上,相当于30石白米,而且都是可以用了供养家人或积攒下来的收入。
至于更穷一些的人,在进入四川之前,大概就是在虎牙镇上见过——他在路过虎牙镇的时候曾经短暂上岸,去丁玉英的老家转悠了一圈,走马观花,也没细看。
不过虎牙镇的穷人怎么看,都要比石柱县乡下的穷人要富多了。至少他们看上去都不是面黄肌瘦的,而且也没有在虎牙山的山坡上不惜工本的开出大片的梯田。
然而在石柱乡间,朱和幸看到的是遍地的赤贫,真正的一无所有,家徒四壁。在东南和中原地方被人嫌弃的坡地、梯田,在这里的人看来都成了宝贝,人均只能分到三亩多不到四亩这样的梯田坡地,还一个个乐得更什么似的......
“玉英,你家是大农,你比我知道农事,你说一说,就这样的梯田有个三四亩的,能养活一个五尺男儿吗?”
搀扶着已经有了三四个月身子的丁玉英走在山间小道上的朱和幸,忽然问起了农事儿。
在石柱县城独自呆了一些日子的丁玉英(她不方便走得太远,所以朱和幸去比较偏远的乡间视察的时候就没带上她),听朱和幸问起这个问题,先是一愣,然后摇摇头道:“夫君,这可不大好说......奴家里虽是大农,却没有一亩梯田和坡田。”
朱和幸问:“这是为何?”
丁玉英说:“梯田在东南不太多,也不值钱,我家这样的大农一般不要梯田,因为梯田很容易种亏。”
跟在朱和幸、丁玉英二人身后的李进学一起抵达南山乡,现在是石柱县的司户县尉,是管农事和户口的官,分田的事儿也归他管。他当然也懂得农事,但是却不知道什么叫“种亏”。
听见丁玉英的话,他就忍不住插了话,道:“种亏?种地还有种亏的说法?朱夫人说的是歉收吧?”
丁玉英回头看了李进学一眼,“做什么买卖能稳赚不赔啊?种地又怎么可能例外?
梯田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根本没有办法用少量人力配合耕牛广种,只能投入大量的人力精耕。而且梯田很难存住雨水和肥力,不能抗旱,而且还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去积肥......在山坡上开辟梯田要花很多钱,雇农精耕又要花钱,购买粪肥也要花钱。投入那么多本钱下去,又能收获多少?投入多,产出少,怎么会不亏本?而且梯田容易受旱灾,一旦天旱少雨,很容易颗粒无收,那可就亏得血本无归了!”
“种地是养人的事情,怎么能计较盈亏呢?”李进学完全不能理解丁玉英的话,“难道因为种地不赚钱就不种了?不种地,那么多人吃什么呢?”
丁玉英摇摇头,“虽然做买卖也有先赔后赚的,但是终究是为了赚钱,要是一直赔本,怎么做得下去?种地也是一样啊,农民如果一直赔本,手头的本钱就会越来越薄,没有了本钱,你怎么种地?”
“种地能要多少本钱?有种子,有几样农具,有块土地,再有把子力气不就行了?”
“这就是本钱啊!”丁玉英道,“种子、农具、土地不是钱?力气也可以卖钱,堂堂五尺的壮汉去当雇农,包吃包住后也能有个五六两可以拿。如果去城里做工,赚得就更多了,当然开支也大。另外还可以出洋谋生,风险是大,但是发财的机会也多。”
“进城?出洋?”李进学愣了又愣,“难道大明不禁农人离土迁徙?”
“早就不禁了,”丁玉英道,“而且也禁止不住啊!在乡能安居乐业的,自然不会外迁,活不下去的,或是想外出求富贵的,强使之在乡又有何益?”
李进学连连摇头,“自古农耕之人都是安土重迁的,如果能在家乡有几亩薄田守着,谁愿意背井离乡去往它处?流寇伪朝这几年也想使人去缅甸,说是去了就白给土地,还能得水田。可是又有多少人肯去那等瘴痢之地?”
丁玉英摇摇头:“强使人外迁和强使人在乡都是不行的,是去是留还得由着自己啊!”
“都由着自己?那朝廷就不管了?”李进学实在不大理解丁玉英的脑回路了。
“朝廷还管这个?”丁玉英同样不能理解李进学的思路——他们俩都有代沟了!不,不仅是他们俩,是大顺朝治下的百姓和大明朝治下的百姓有了代沟!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朱和幸学当知县的课程还没有结束,不过他已经学到了不少东西......至少大开了眼界!
首先他主持了一次闹哄哄的科举考试,同时也知道了一场公平的考试对许多而言,真的是非常珍贵的机会,足以让他们拿命去搏——对于民间各种能折腾的人来说,如果不能像流寇那样,用60万府兵户分镇地方,把他们死死镇压,那就得多开一些上升通道,让他们有个奔头。
其次,在考试结束后,他又见识了马万春这个老牌县令的能力和狠辣——一次考试加上一次推举,就把石柱县内最能折腾的几十人都搜罗到手了。有了他们去组织动员,4000人的乡勇没费什么劲儿就有了。
而这4000丁壮一旦到了马万春手中,大风堡上的3000流寇府兵户就长久不了啦!大风堡上的3000人大多是老弱妇孺,丁壮不见得有300,要不然也不能让马万春的1000西川兵镇住局面。现在又多了4000丁壮,还有朱和幸带来的500近卫军,大风堡之战还有什么悬念?
悬念只是这些被马万春骗到手里的丁壮会死多少?
不过无论死多少,马万春都不心疼......而且他的功劳都是大大的!
这家伙是狠人,更是个能吏!
而这样的狠人能吏,如今的大明官场上还不知道有多少!要用好他们,管好他们,可不容易啊!
再次,朱和幸在石柱真正见识到了底层百姓的穷苦!
他现在正和丁玉英在南山乡小李村视察分田工作——分田的事儿是主要由石柱县的司户校尉和下面的各乡镇官长负责的,朱和幸和丁玉英就带着几百个杀气腾腾的近卫军四处走走,给下面的小民壮壮胆,让他们知道大明的精兵已经来了,大风堡上的流寇死定了,所以他们可以放心分田了......
至于下面的官员在分田的过程中做手脚,占有农民土地的事儿,马万春倒是一点不操心——这些官员可不是原先的士大夫地主,他们本身没有多大的势力,是县衙的“试办科举”给了他们出人头地的机会。他们如果不知道珍惜,随时撤职查办都不用上报吏部,毕竟这些人都还在“试官”期限内呢!
所以在石柱乡间晃悠了一二十天的朱和幸,倒是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他的心情还是有点抑郁。
因为他在石柱的乡间见到了以往从没见过的贫穷!
虽然他一向知道大明有不少穷乡僻壤,即便在应天府内,也用不少吃饭都难的穷人。
但是他从没有那么近距离的接触过真正的穷人——那些近卫军士兵只能算是苦出身,在成为了大明帝国最锋利的宝剑之后,他们早就已经脱了贫,不是真正的穷人了。
而新军的士兵虽然没有近卫军士兵那么高的待遇,但也算不上真正的穷人——他们每年的净收入(扣除伙食)大多在30两白银之上,相当于30石白米,而且都是可以用了供养家人或积攒下来的收入。
至于更穷一些的人,在进入四川之前,大概就是在虎牙镇上见过——他在路过虎牙镇的时候曾经短暂上岸,去丁玉英的老家转悠了一圈,走马观花,也没细看。
不过虎牙镇的穷人怎么看,都要比石柱县乡下的穷人要富多了。至少他们看上去都不是面黄肌瘦的,而且也没有在虎牙山的山坡上不惜工本的开出大片的梯田。
然而在石柱乡间,朱和幸看到的是遍地的赤贫,真正的一无所有,家徒四壁。在东南和中原地方被人嫌弃的坡地、梯田,在这里的人看来都成了宝贝,人均只能分到三亩多不到四亩这样的梯田坡地,还一个个乐得更什么似的......
“玉英,你家是大农,你比我知道农事,你说一说,就这样的梯田有个三四亩的,能养活一个五尺男儿吗?”
搀扶着已经有了三四个月身子的丁玉英走在山间小道上的朱和幸,忽然问起了农事儿。
在石柱县城独自呆了一些日子的丁玉英(她不方便走得太远,所以朱和幸去比较偏远的乡间视察的时候就没带上她),听朱和幸问起这个问题,先是一愣,然后摇摇头道:“夫君,这可不大好说......奴家里虽是大农,却没有一亩梯田和坡田。”
朱和幸问:“这是为何?”
丁玉英说:“梯田在东南不太多,也不值钱,我家这样的大农一般不要梯田,因为梯田很容易种亏。”
跟在朱和幸、丁玉英二人身后的李进学一起抵达南山乡,现在是石柱县的司户县尉,是管农事和户口的官,分田的事儿也归他管。他当然也懂得农事,但是却不知道什么叫“种亏”。
听见丁玉英的话,他就忍不住插了话,道:“种亏?种地还有种亏的说法?朱夫人说的是歉收吧?”
丁玉英回头看了李进学一眼,“做什么买卖能稳赚不赔啊?种地又怎么可能例外?
梯田都是一小块一小块的,根本没有办法用少量人力配合耕牛广种,只能投入大量的人力精耕。而且梯田很难存住雨水和肥力,不能抗旱,而且还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去积肥......在山坡上开辟梯田要花很多钱,雇农精耕又要花钱,购买粪肥也要花钱。投入那么多本钱下去,又能收获多少?投入多,产出少,怎么会不亏本?而且梯田容易受旱灾,一旦天旱少雨,很容易颗粒无收,那可就亏得血本无归了!”
“种地是养人的事情,怎么能计较盈亏呢?”李进学完全不能理解丁玉英的话,“难道因为种地不赚钱就不种了?不种地,那么多人吃什么呢?”
丁玉英摇摇头,“虽然做买卖也有先赔后赚的,但是终究是为了赚钱,要是一直赔本,怎么做得下去?种地也是一样啊,农民如果一直赔本,手头的本钱就会越来越薄,没有了本钱,你怎么种地?”
“种地能要多少本钱?有种子,有几样农具,有块土地,再有把子力气不就行了?”
“这就是本钱啊!”丁玉英道,“种子、农具、土地不是钱?力气也可以卖钱,堂堂五尺的壮汉去当雇农,包吃包住后也能有个五六两可以拿。如果去城里做工,赚得就更多了,当然开支也大。另外还可以出洋谋生,风险是大,但是发财的机会也多。”
“进城?出洋?”李进学愣了又愣,“难道大明不禁农人离土迁徙?”
“早就不禁了,”丁玉英道,“而且也禁止不住啊!在乡能安居乐业的,自然不会外迁,活不下去的,或是想外出求富贵的,强使之在乡又有何益?”
李进学连连摇头,“自古农耕之人都是安土重迁的,如果能在家乡有几亩薄田守着,谁愿意背井离乡去往它处?流寇伪朝这几年也想使人去缅甸,说是去了就白给土地,还能得水田。可是又有多少人肯去那等瘴痢之地?”
丁玉英摇摇头:“强使人外迁和强使人在乡都是不行的,是去是留还得由着自己啊!”
“都由着自己?那朝廷就不管了?”李进学实在不大理解丁玉英的脑回路了。
“朝廷还管这个?”丁玉英同样不能理解李进学的思路——他们俩都有代沟了!不,不仅是他们俩,是大顺朝治下的百姓和大明朝治下的百姓有了代沟!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