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可惜啊,光靠嘴皮子能喷死同僚、能喷死那些武将、能喷的皇帝无话可说,然而却喷不死鞑子啊,等日后鞑子入关的时候,他们的喷功就没用了,想要和我大明时候一样喷,还没说几句呢,刀子就奔着脑袋来了,真是活该啊。
沈隆也不拉架,就当是看猴戏了,反正这里面大部分人日后都是要收拾的,现在就让他们蹦跶吧;等散朝之后沈隆把袁崇焕叫过去安抚了几句,大概意思么就是说哎呀,袁爱卿勇气可嘉,这种敢于任事的脾气朕是很欣赏的,奈何朝堂上阻力太大,朕也不好勉强啊,你且先留在朝中待着吧,说完就让袁崇焕走了,不管咋说,督师辽东这事儿是肯定不能让他干了。
搞得袁崇焕一脸懵逼,不是,陛下,就算五年平辽不行,咱还可以商量么,十年八年啥的我也认啊,这不去辽东没银子捞啊,留在朝堂上我可折腾不过这些大佬啊,还是去辽东对付那些傻乎乎的军头好啊,吃空饷收贿赂多美啊。
可惜沈隆根本不给他讨价还价的机会,袁崇焕就只有这么灰溜溜地走了,他可没想到是沈隆不想用他,而是把怨到了那些六部大佬的头上,气呼呼地回去打算想办法报复回来。
这才是当皇帝应有的姿态啊,自己不乐意干啥事儿,也不要直接站出来反对,让下面的人斗就行了,这样埋怨就落不到自己头上,双方还都指望自己能帮他们一把,不比坐在宝座上挨喷来得舒服惬意?
当然,该挨喷的时候还是得挨,喷完了拉出去砍了就是了,只是那是得等到有大事发生的时候才行,这种小事儿都要挨喷,那也太委屈了。
送走了袁崇焕,沈隆又把郭真叫过来,“如今还有那些大臣进京了?”自从天启病重,自己登基之后,许多被魏忠贤赶出朝堂的人都看到了复起的希望,纷纷来到京城,沈隆打算瞅瞅这里面有没有勉强能用的。
郭真马上报出如今已经到了京城的大臣名录,沈隆听到了两个自己想见的人,于是下令,“去召徐光启、孙元化入宫奏对。”晚明时分大多数官员就剩下张嘴皮子了,但徐光启和孙元化却不是这种人,这是个真正的人才,一定要大用才行。
不多时,徐光启就带着自己的弟子孙元化到了沈隆的书房之中,他俩进来的时候正看见沈隆盯着书桌上的一座地球仪看得入神呢,一见这场景,徐光启和孙元化顿时大喜。
早在万历年间,福建学政李之藻就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座地球仪,李之藻曾跟随利玛窦学习西方科学,接受天主教教义,后受洗入教,和徐光启不仅是教友也是好友;看得这一幕,徐光启以为皇帝陛下对西学产生了兴趣,自然高兴不已。
行礼过后,徐光启忍不住问道,“敢问陛下这座地球仪从何而来?却是和老臣所见过的颇有不同。”
这是当然了,这座地球仪可是我在《人民的名义》世界让秘书根据崇祯元年的情况制作的,后世制作的地球仪自然比这一时期制作的精细得多。
“这座地球仪可是让朕大开眼界啊,朕今日方知天下之大。”沈隆并未回答,而是感慨道,“我大明不过是天下一隅,却自视天朝上国,不肯放眼天下,着实有些可笑啊。”
身居上位就是有这种好处,遇到不想回答的问题不说就是了,下面的人也不敢追问,听沈隆这么一说,徐光启心中愈加热切,“诚然如是,西夷虽然不懂经义,但在天文历法、算学航海等方面颇有所长,正和为我大明所用。”
“朕今日召二位来正是为了此事,徐先生、孙爱卿且随朕来。”沈隆说完就带着他俩出了书房,来到御花园之中一片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前方,这里早已种下沈隆从现实世界带来的诸多良种,玉米、红薯、土豆都有。
“这是甘薯,却是比老臣在家中种植的好,这应该是洋蕃芋、玉麦。”徐光启曾经从福建沿海把红薯引入松江种植,也见过土豆,至于玉米早在嘉靖年间就进入中国了,只是没有大规模种植而已。
“徐先生果然博学多识。”沈隆鼓掌赞道,徐光启的老家就在今天的徐家汇一带吧?在徐家汇种红薯,这可是够奢侈的,“听给朕送来种子的人说,这几样良种高产且耐旱,而且不怎么挑剔土地,若是此物可以广种天下,我大明百姓可是有福了。”
明年陕西那边就会因为灾害乱起来,这事儿可得先处理好了,所以沈隆希望徐光启能替自己担起这份重任,把这几样良种的培育、种植工作做好。
“听闻徐先生在农学上颇有造诣,不止先生可否帮朕将这些良种广为种植?”沈隆知道徐光启对功名利禄不怎么感兴趣,反倒是对科学和传教颇为热衷,所以也没和他拐弯抹角,直接就进入正题。
“陛下这御花园之中的甘薯,却是比老臣在家中种植的更为茁壮。”徐光启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藤蔓,要不是沈隆还在跟前盯着,他都想伸手去挖了。
沈隆摆摆手,自有小太监动手,给徐光启挖了一株,看到那么大的红薯,徐光启的呼吸愈加急促。
“这块地里种的全是甘薯,若是都如同这株一般,这一亩地的产量当在五千斤以上。”这可是后世的高产红薯种子,远不是徐光启种的那些可比,就算没有用化肥,光靠粪肥就能长到这种程度。
听到这个,徐光启就更加激动了,毫不犹豫应了下来,根本没有问沈隆会给他什么官职;他可以不问,沈隆却不能不说,“徐先生原是礼部右侍郎,今朕打算让徐先生转为户部右侍郎,专门负责此事,若是能办好此事,朕不吝公候之赏。”
要是能喂饱大明百姓的肚子,一个爵位又算得了什么?
徐光启又和沈隆聊了一会儿,感觉他心情比较好,于是小心翼翼问道,“不知陛下如何看待西洋教?”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沈隆也不拉架,就当是看猴戏了,反正这里面大部分人日后都是要收拾的,现在就让他们蹦跶吧;等散朝之后沈隆把袁崇焕叫过去安抚了几句,大概意思么就是说哎呀,袁爱卿勇气可嘉,这种敢于任事的脾气朕是很欣赏的,奈何朝堂上阻力太大,朕也不好勉强啊,你且先留在朝中待着吧,说完就让袁崇焕走了,不管咋说,督师辽东这事儿是肯定不能让他干了。
搞得袁崇焕一脸懵逼,不是,陛下,就算五年平辽不行,咱还可以商量么,十年八年啥的我也认啊,这不去辽东没银子捞啊,留在朝堂上我可折腾不过这些大佬啊,还是去辽东对付那些傻乎乎的军头好啊,吃空饷收贿赂多美啊。
可惜沈隆根本不给他讨价还价的机会,袁崇焕就只有这么灰溜溜地走了,他可没想到是沈隆不想用他,而是把怨到了那些六部大佬的头上,气呼呼地回去打算想办法报复回来。
这才是当皇帝应有的姿态啊,自己不乐意干啥事儿,也不要直接站出来反对,让下面的人斗就行了,这样埋怨就落不到自己头上,双方还都指望自己能帮他们一把,不比坐在宝座上挨喷来得舒服惬意?
当然,该挨喷的时候还是得挨,喷完了拉出去砍了就是了,只是那是得等到有大事发生的时候才行,这种小事儿都要挨喷,那也太委屈了。
送走了袁崇焕,沈隆又把郭真叫过来,“如今还有那些大臣进京了?”自从天启病重,自己登基之后,许多被魏忠贤赶出朝堂的人都看到了复起的希望,纷纷来到京城,沈隆打算瞅瞅这里面有没有勉强能用的。
郭真马上报出如今已经到了京城的大臣名录,沈隆听到了两个自己想见的人,于是下令,“去召徐光启、孙元化入宫奏对。”晚明时分大多数官员就剩下张嘴皮子了,但徐光启和孙元化却不是这种人,这是个真正的人才,一定要大用才行。
不多时,徐光启就带着自己的弟子孙元化到了沈隆的书房之中,他俩进来的时候正看见沈隆盯着书桌上的一座地球仪看得入神呢,一见这场景,徐光启和孙元化顿时大喜。
早在万历年间,福建学政李之藻就制造出了中国第一座地球仪,李之藻曾跟随利玛窦学习西方科学,接受天主教教义,后受洗入教,和徐光启不仅是教友也是好友;看得这一幕,徐光启以为皇帝陛下对西学产生了兴趣,自然高兴不已。
行礼过后,徐光启忍不住问道,“敢问陛下这座地球仪从何而来?却是和老臣所见过的颇有不同。”
这是当然了,这座地球仪可是我在《人民的名义》世界让秘书根据崇祯元年的情况制作的,后世制作的地球仪自然比这一时期制作的精细得多。
“这座地球仪可是让朕大开眼界啊,朕今日方知天下之大。”沈隆并未回答,而是感慨道,“我大明不过是天下一隅,却自视天朝上国,不肯放眼天下,着实有些可笑啊。”
身居上位就是有这种好处,遇到不想回答的问题不说就是了,下面的人也不敢追问,听沈隆这么一说,徐光启心中愈加热切,“诚然如是,西夷虽然不懂经义,但在天文历法、算学航海等方面颇有所长,正和为我大明所用。”
“朕今日召二位来正是为了此事,徐先生、孙爱卿且随朕来。”沈隆说完就带着他俩出了书房,来到御花园之中一片新开垦出来的土地前方,这里早已种下沈隆从现实世界带来的诸多良种,玉米、红薯、土豆都有。
“这是甘薯,却是比老臣在家中种植的好,这应该是洋蕃芋、玉麦。”徐光启曾经从福建沿海把红薯引入松江种植,也见过土豆,至于玉米早在嘉靖年间就进入中国了,只是没有大规模种植而已。
“徐先生果然博学多识。”沈隆鼓掌赞道,徐光启的老家就在今天的徐家汇一带吧?在徐家汇种红薯,这可是够奢侈的,“听给朕送来种子的人说,这几样良种高产且耐旱,而且不怎么挑剔土地,若是此物可以广种天下,我大明百姓可是有福了。”
明年陕西那边就会因为灾害乱起来,这事儿可得先处理好了,所以沈隆希望徐光启能替自己担起这份重任,把这几样良种的培育、种植工作做好。
“听闻徐先生在农学上颇有造诣,不止先生可否帮朕将这些良种广为种植?”沈隆知道徐光启对功名利禄不怎么感兴趣,反倒是对科学和传教颇为热衷,所以也没和他拐弯抹角,直接就进入正题。
“陛下这御花园之中的甘薯,却是比老臣在家中种植的更为茁壮。”徐光启眼睛眨也不眨的看着藤蔓,要不是沈隆还在跟前盯着,他都想伸手去挖了。
沈隆摆摆手,自有小太监动手,给徐光启挖了一株,看到那么大的红薯,徐光启的呼吸愈加急促。
“这块地里种的全是甘薯,若是都如同这株一般,这一亩地的产量当在五千斤以上。”这可是后世的高产红薯种子,远不是徐光启种的那些可比,就算没有用化肥,光靠粪肥就能长到这种程度。
听到这个,徐光启就更加激动了,毫不犹豫应了下来,根本没有问沈隆会给他什么官职;他可以不问,沈隆却不能不说,“徐先生原是礼部右侍郎,今朕打算让徐先生转为户部右侍郎,专门负责此事,若是能办好此事,朕不吝公候之赏。”
要是能喂饱大明百姓的肚子,一个爵位又算得了什么?
徐光启又和沈隆聊了一会儿,感觉他心情比较好,于是小心翼翼问道,“不知陛下如何看待西洋教?”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