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只见瓷器上布满黄黑相间的裂纹,所谓金丝指细碎的开片,呈黄色。而铁线指大块的开片,呈黑色,美轮美奂,鬼斧神工。
金丝铁线的形成是因为瓷器在烧造过程中,由于胎质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出窑后开裂。当年观复博物馆马未都曾举例说,自家一件新仿制的哥窑瓷器,夜深人静时能听见嘣嘣作响的炸裂声,一直能持续两年时间之久。
釉片炸开后,粗的开片会渐成黑色,而细小开片由于间隙过小,颜色进不去,时间长气体进去后,就氧化成金黄色。
苏渊用手把玩着,入手凝润,釉质温润,釉面泛酥油光,如人脸之微汗,堪称润泽如酥!
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釉下充满大大小小气泡,星星点点,密密麻麻,仿佛群星闪耀。
聚沫攒珠!
因为哥窑釉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妙不可言。
苏渊长叹口气,这才是真正的缺憾之美。其实哥窑所产生的开片属于烧造工艺上的缺陷,是瓷胎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所导致的后果。
釉面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块面,疏密天成,古代窑工发现后认为是废品,上报督陶官,请求报废处理。
后来居然在破碎釉面上发现一种天然韵律美,能带给人一种崭新的艺术享受,于是将本欲丢弃的器物保留下来,并且由此开始刻意追求这样残缺之美。
千百年被文人充分发掘,推至审美最高层次,哥窑以其缺陷美在陶瓷史上独树一帜,获得社会认可,成为明清皇家推崇的对象。尤其宋哥窑,被藏家视为拱璧,拥有一件即可傲视同侪。
1932年清朝善后委员会在故宫文物时,发现一批从未见过的瓷器,釉色以炒米黄、灰青为主,浓淡不一,釉面上有大小不等的开片花纹,胎色有深褐、深灰、浅灰、土黄多种,胎体相对致密。
底部有乾隆诗:伊谁换夕熏,香伢至今闻。制自崇鱼耳,色犹缬鳝纹。本来无火气,却似有云氲。辨见八还毕,鼻根何处分。
在他的《御制诗集》里,咏哥窑的诗多达21首,宋代哥窑更是神秘之极,迄今未找到确切窑址。
全世界大约只有一百多件,甚至少于元青花的存世数量。国际拍卖市场上每出现一件明清仿精品,一般成交价都在上百万美元。
如果是宋代传世哥窑,价值连城!
苏渊越看越兴奋,只见开片均匀如一,平滑如镜,喃喃自语道:“这难道是传说中的百圾碎!”
开片是窑变的一种,千差万别,又称冰裂纹,按颜色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
形状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又分为大开片、小开片。小片细碎叫鱼子纹,大片稀疏叫牛毛纹、柳叶纹、蟹爪纹,百里挑一,独一无二。
何为百圾碎?
在冰晶玉洁的釉面上形成象冰雪一样清澈均匀的裂纹,十分致密,天衣无缝,任何杂质无法侵入,历经数百年,仍然显得晶莹剔透。
包浆莹润,温润之极,仿佛碎蛋壳一样,道道纵横交错,如同乍暖还寒时节河湖之上开裂的冰面,裂纹开合,天然取之,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哥窑万中无一,百圾碎又是千里挑一,号称极品中的极品!
龙泉三大经典,玲珑瓷、弟窑梅子青、哥窑百圾碎,历经千年,流芳百世,堪称不可逾越的巅峰。
苏渊心中升起一阵骄傲,还有什么比让失传已久的绝技重现江湖更有成就感?
脑中闪过一个想法,又拿起一个素胎,先使用千峰翠色,然后再金丝铁线,看看有什么效果?
“哎,虽然能叠加,但效果……”
苏渊摇摇头,发现瓷器跟刀剑还是有所不同,一把剑可以层层叠加开光术,效果越来越好。
可瓷器不同,因为审美各有千秋,梅子青和百圾碎是截然相反的标准。一个要求千峰翠色般纯洁如水,另一个是鬼斧神工般窑变之美,风马牛不相及,根本不能放在一起。
而且哥窑对素胎的要求不太高,反而是越厚越利于窑变,才能在釉下产生星星点点气泡,开片均匀,充分凸显残缺之美。
所以玲珑瓷是靠流云手和玲珑刀,功夫全在素胎,只有薄到极致,才算八面玲珑。
梅子青对素胎要求降低一步,机密集中于神秘的釉色之美,如何能烧出千峰翠色才是千古之谜。
最后是哥窑,更是可遇不可求的极品,就算是最顶级老把桩也不可能控制窑变。万里挑一,鬼斧神工,全看老天爷的心情。
尤其是百圾碎,需要两三年的不断脱变,仿佛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就连九五之尊都梦寐以求!
苏渊斗志昂扬,闭门不出,开始新一轮的冲刺。全身心沉浸在手艺中,痴迷不已,无法自拔。
终于更加看清自我,原本以为只对刀剑感兴趣,结果发现不是。
最兴奋的是不断挑战极限,征服一个个难题,破解一个个谜团,当失传绝技重现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才令人欲罢不能。
虽然有金手指,但也需要匠人通过苦练才能融会贯通,达到完美境界。这个过程是苏渊最享受,也是最有挑战性的目标。
就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时候,突然毛正聪打电话约见面,带来一个好消息。
“什么?龙泉政府要征集青瓷精品?”
毛正聪微微一笑,解释道:“龙泉两大特色,刀剑和青瓷。几年前刀剑博物馆已经建成,作为旅游的一大景点,收益不错,算是当地一大名片。”
“政府尝到甜头,去年就开始筹备青瓷博物馆,级别更高,得到故宫的技术支持。年底准备对外开放,所以向民间征集精品力作,作为第一批展品。”
苏渊眼前一亮,瞌睡有人送枕头,满意道:“这个主意不错,以您老的资历入选肯定易如反掌吧?”
毛正聪摆摆手,正色道:“民间高手如云,而且这次是公开选拔,所有裁判邀请国字头博物馆专家坐镇,尤其是故宫,专门派高手过来把关。”
“不只是我,老徐、老陈、老李,基本上有名有姓的制瓷艺人都会参加。拿出自己最好作品比赛,青瓷文化博大精深,光门类就二三十种,各有千秋,谁敢说一定胜券在握?”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金丝铁线的形成是因为瓷器在烧造过程中,由于胎质和釉的膨胀系数不同,出窑后开裂。当年观复博物馆马未都曾举例说,自家一件新仿制的哥窑瓷器,夜深人静时能听见嘣嘣作响的炸裂声,一直能持续两年时间之久。
釉片炸开后,粗的开片会渐成黑色,而细小开片由于间隙过小,颜色进不去,时间长气体进去后,就氧化成金黄色。
苏渊用手把玩着,入手凝润,釉质温润,釉面泛酥油光,如人脸之微汗,堪称润泽如酥!
拿出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釉下充满大大小小气泡,星星点点,密密麻麻,仿佛群星闪耀。
聚沫攒珠!
因为哥窑釉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含有气泡,如珠隐现,妙不可言。
苏渊长叹口气,这才是真正的缺憾之美。其实哥窑所产生的开片属于烧造工艺上的缺陷,是瓷胎与釉膨胀系数不一致所导致的后果。
釉面被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块面,疏密天成,古代窑工发现后认为是废品,上报督陶官,请求报废处理。
后来居然在破碎釉面上发现一种天然韵律美,能带给人一种崭新的艺术享受,于是将本欲丢弃的器物保留下来,并且由此开始刻意追求这样残缺之美。
千百年被文人充分发掘,推至审美最高层次,哥窑以其缺陷美在陶瓷史上独树一帜,获得社会认可,成为明清皇家推崇的对象。尤其宋哥窑,被藏家视为拱璧,拥有一件即可傲视同侪。
1932年清朝善后委员会在故宫文物时,发现一批从未见过的瓷器,釉色以炒米黄、灰青为主,浓淡不一,釉面上有大小不等的开片花纹,胎色有深褐、深灰、浅灰、土黄多种,胎体相对致密。
底部有乾隆诗:伊谁换夕熏,香伢至今闻。制自崇鱼耳,色犹缬鳝纹。本来无火气,却似有云氲。辨见八还毕,鼻根何处分。
在他的《御制诗集》里,咏哥窑的诗多达21首,宋代哥窑更是神秘之极,迄今未找到确切窑址。
全世界大约只有一百多件,甚至少于元青花的存世数量。国际拍卖市场上每出现一件明清仿精品,一般成交价都在上百万美元。
如果是宋代传世哥窑,价值连城!
苏渊越看越兴奋,只见开片均匀如一,平滑如镜,喃喃自语道:“这难道是传说中的百圾碎!”
开片是窑变的一种,千差万别,又称冰裂纹,按颜色分有鳝血、金丝铁线、浅黄鱼子纹。
形状有网形纹、梅花纹、细碎纹等。又分为大开片、小开片。小片细碎叫鱼子纹,大片稀疏叫牛毛纹、柳叶纹、蟹爪纹,百里挑一,独一无二。
何为百圾碎?
在冰晶玉洁的釉面上形成象冰雪一样清澈均匀的裂纹,十分致密,天衣无缝,任何杂质无法侵入,历经数百年,仍然显得晶莹剔透。
包浆莹润,温润之极,仿佛碎蛋壳一样,道道纵横交错,如同乍暖还寒时节河湖之上开裂的冰面,裂纹开合,天然取之,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哥窑万中无一,百圾碎又是千里挑一,号称极品中的极品!
龙泉三大经典,玲珑瓷、弟窑梅子青、哥窑百圾碎,历经千年,流芳百世,堪称不可逾越的巅峰。
苏渊心中升起一阵骄傲,还有什么比让失传已久的绝技重现江湖更有成就感?
脑中闪过一个想法,又拿起一个素胎,先使用千峰翠色,然后再金丝铁线,看看有什么效果?
“哎,虽然能叠加,但效果……”
苏渊摇摇头,发现瓷器跟刀剑还是有所不同,一把剑可以层层叠加开光术,效果越来越好。
可瓷器不同,因为审美各有千秋,梅子青和百圾碎是截然相反的标准。一个要求千峰翠色般纯洁如水,另一个是鬼斧神工般窑变之美,风马牛不相及,根本不能放在一起。
而且哥窑对素胎的要求不太高,反而是越厚越利于窑变,才能在釉下产生星星点点气泡,开片均匀,充分凸显残缺之美。
所以玲珑瓷是靠流云手和玲珑刀,功夫全在素胎,只有薄到极致,才算八面玲珑。
梅子青对素胎要求降低一步,机密集中于神秘的釉色之美,如何能烧出千峰翠色才是千古之谜。
最后是哥窑,更是可遇不可求的极品,就算是最顶级老把桩也不可能控制窑变。万里挑一,鬼斧神工,全看老天爷的心情。
尤其是百圾碎,需要两三年的不断脱变,仿佛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就连九五之尊都梦寐以求!
苏渊斗志昂扬,闭门不出,开始新一轮的冲刺。全身心沉浸在手艺中,痴迷不已,无法自拔。
终于更加看清自我,原本以为只对刀剑感兴趣,结果发现不是。
最兴奋的是不断挑战极限,征服一个个难题,破解一个个谜团,当失传绝技重现的时候,那种成就感才令人欲罢不能。
虽然有金手指,但也需要匠人通过苦练才能融会贯通,达到完美境界。这个过程是苏渊最享受,也是最有挑战性的目标。
就在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时候,突然毛正聪打电话约见面,带来一个好消息。
“什么?龙泉政府要征集青瓷精品?”
毛正聪微微一笑,解释道:“龙泉两大特色,刀剑和青瓷。几年前刀剑博物馆已经建成,作为旅游的一大景点,收益不错,算是当地一大名片。”
“政府尝到甜头,去年就开始筹备青瓷博物馆,级别更高,得到故宫的技术支持。年底准备对外开放,所以向民间征集精品力作,作为第一批展品。”
苏渊眼前一亮,瞌睡有人送枕头,满意道:“这个主意不错,以您老的资历入选肯定易如反掌吧?”
毛正聪摆摆手,正色道:“民间高手如云,而且这次是公开选拔,所有裁判邀请国字头博物馆专家坐镇,尤其是故宫,专门派高手过来把关。”
“不只是我,老徐、老陈、老李,基本上有名有姓的制瓷艺人都会参加。拿出自己最好作品比赛,青瓷文化博大精深,光门类就二三十种,各有千秋,谁敢说一定胜券在握?”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