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重返巴格达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宋燕王第529章 重返巴格达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巴士拉首府最高长官早已换过好几人,但数年前大宋船队几十艘大船来访,声势浩大,给塞尔柱国带来无数东方丝绸、茶叶和瓷器,对他们的生活影响深远,他再孤陋寡闻,也不可能没有听说过。

    于是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马上派人先行奔赴港口确认消息是否属实,与此同时立即安排人手,准备迎接大宋使者。

    三天后,巴士拉首府最高长官亲自派遣五百人的庞大迎接队伍抵达波斯湾港口,举行了简单的欢迎仪式,便将大宋使团迎回巴士拉首府。

    在巴士拉,以杨丛义为首的大宋使团受到热烈欢迎,直通长官府邸的一条大道两旁挤满了黑布包头、黑巾蒙面的围观百姓,好奇的看着道中走来的奇怪队伍,特别是队伍中衣着鲜亮华丽的几十个年轻女子,她皮肤白净,脸上无遮无挡,很是吸引众人目光。

    这队衣着靓丽的女子正是从临安带来的歌姬和舞姬,她们这样的扮相,不管在哪里,都会吸引住人们的目光,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

    阿拉伯地区的女子,不管是黑衣大食,还是白衣大食,只要出门在外几乎全都蒙头蒙脸。这里的男人除了自己家人外,很少有机会看到其他女人的面目,现如今这异域的女子,身材阿罗多姿,面容娇美,能在光天化日之下,让他们一饱眼福,他们哪有不多看几眼,不追随的道理。

    大宋使团前脚走,围观的百姓后脚便追,瞬时便将宽阔的街道拥堵的水泄不通,潮水一般朝大宋使团涌去。

    幸好,进城之后大宋使团后面和左右两边都由首府长官派遣的军队在保护,巴士拉的百姓再疯狂也不敢冲撞自己的军队。

    他们始终距离队伍三五丈远,不敢靠近,但也不会远离,就那么紧紧的跟着,能多看一眼是一眼,即使看不到,能闻到她们路过之后留下的芳香,也让疯狂的男人陶醉。

    杨丛义一身鲜亮的衣袍,骑着高头大马由巴士拉首府最高长官陪同,走在队伍正中。

    在他前面的是一百名衣甲整齐、手举长枪、精神抖擞的精武军,他们后面是三十名靓丽的舞娘、歌姬,再后面又是一百名精武军,跟随他们的是制衣工匠、道人和十五车礼物,队伍的最后还是一百名精武军。

    三百余人的大宋使团在迎接队伍护送下,很快抵达巴士拉首府官邸。

    当天,大宋使团受到极高礼遇,几乎全体官员出席欢迎宴会,为大宋使团接风洗尘。

    就在杨丛义等人安心在城里住下之后,两个消息从巴士拉飞速传出,一个往南传往百里外的港口,命令船队尽快靠岸,登陆扎营,另一个往北传往千里外的国都巴格达,将大宋回易船队到来的消息送进国都。

    四天后,巴格达的命令下达至巴士拉首府,命令要求巴士拉即刻派人护送大宋回易使团赶往国都。

    接到命令的第三天,巴士拉首府最高长官亲自带领一千五百人护送大宋回易使团出发,迅速赶往国都巴格达。

    千人的队伍,行进速度再快,仅凭两条腿一天也走不到五十里,虽然巴士拉征调了马车、骆驼和马匹,但大部队行军,速度依然受到限制,何况队伍中还有来自神秘的东方大国的贵宾。

    大宋回易使团以可能的最快速度向巴格达前进,而关于大宋回易船队再次来到塞尔柱国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一般,几天之内便朝各地传开,闻讯而来的贵族和大商贾紧紧跟在队伍身后,希望能得到面见回易使团的机会。

    然而为了大宋使团安全,奉命护送的巴士拉最高长官断然拒绝,丝毫不给他们接近的使团机会,大宋人是贵宾,在到达巴格达之前,绝对不能出半点意外,否则以国王对他们的重视程度,他将会面临难以接受的惩罚。

    跟在队伍后面的人每天都在增加,好在他们没有疯狂到冲击前进的队伍。

    几天后,随着巴格达派来迎接大宋回易使团的队伍到来,巴士拉首府最高长官这才松了一口气,放下心来,因为巴格达来的这支迎接队伍十分庞大,是一支万人精锐骑兵,个个骏马弯刀,军容齐整,与大宋军队相比也丝毫不差,可见巴格达对大宋使团之重视。

    随着护卫骑兵到来,队伍行进速度进一步加快。

    两天后,大宋使团在两支队伍护卫下,安然抵达塞尔柱国都巴格达。

    巴格达是一座古老的城市,建立在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经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建城历史已达几千年,由于此地在整个阿拉伯地区最水源充足,土地最肥沃,因此战乱也最频繁,巴格拉城建了毁,毁了再建,几经反复后,整个城市也越发壮大。

    此时的塞尔柱已经统一周边数个国家,强盛一时,巴格达作为都城更是繁盛无比,城市规模已达方圆十里,是整个阿拉伯地区当之无愧的中心。

    一进城里,便见处处都洋溢着节日的气氛。

    这是一个商城,宽阔的街道两边到处都是店铺,商品琳琅满目,随便看看,就能见到来自东方的丝绸、瓷器、象牙、布匹、珊瑚、珍珠、药材等熟悉的东西,也有种类繁多五颜六色的香料和药材,还有更多商品杨丛义不曾见过,也叫不上名目,估计不是本地物产,就是来自北非或者西部欧洲的东西。

    整个巴格达城经商的氛围十分浓烈,几乎达到无人不商的地步。

    这种情况与东方大不相同,细细一想,其实可以理解,塞尔柱地处东西方交界处,南北要冲之地,连通东南西北,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不做些中转交易,简直就是对地利的极大浪费。

    加之整个阿拉伯地区干旱少雨,种不出足够的粮食,不靠经商赚钱,根本养活不了自己。

    因此,整个阿拉伯地区,不光是塞尔柱,周边各国多数人也都是靠经商为生,只是塞尔柱的两河流域地区位置更加优越,经商条件更好,氛围更浓。

    一名王子代表国王,带领一众官员在城门口亲自迎接大宋使团进城,规格颇高,引得围观百姓私欲不断。

    使团入城,像在巴士拉一样,也引起了巨大的轰动。

    在围观中,使团在护卫下走过长长的繁华街道,最终抵达行馆,三百余人被安排进一处整洁的巨大宅院。

    随后,递上大宋国书,安然等待国王亲自召见。

    休息一天后,杨丛义作为回易正使代表大宋朝廷,携带数十车精美礼品进入王宫,拜会年近六十的塞尔柱国王。

    八年过去,国王苍老了许多,而当时作为回易参军和使团护卫将军的杨丛义,如今刚过而立之年,正是精力旺盛,能大干一场的年纪。

    多年后再见,国王问起当年的使者黄大人,打听他的近况,因为当年他们两人交流颇多,交情深厚。

    杨丛义告诉他,黄大人已经过了在海上漂泊的年纪,如今他在大宋都城临安,正在皇宫里陪伴大宋皇上。

    听闻黄大人这次没来,国王顿时有些失望,在他看来,黄大人虽是东方人,但很是知他心意,这么多年过去了,能理解他的人还是寥寥无几,而最了解他的人却是一个万里之外的东方人,知己难求的感觉,很不好受。

    叙旧之后,国王在王宫设下宴席,召集群臣作陪,盛情款待第二次来到塞尔柱的尊贵的东方客人。

    宴席上有人问起东边的辽国,听说他们是在东方被大宋打败,逃亡几千里之后,凭借数万残兵旧部建国,十几年时间东征西讨,建成了国土地域堪比塞尔柱的大国,不知真假,于是向来自东方大宋的杨丛义求证。

    杨丛义告诉他们,辽国曾经在大宋北方建国,实力非常强大,宋辽之间征战百年,最终在三十多年前,辽国被灭,一部分残兵经由北方无边草原向西边窜逃,最终他们逃到大宋难以顾忌的西域地区,将几个小国攻灭,在别人的土地上重建辽国。如今他们是何模样,大宋了解不多,因为他们肯定没有能力,也不敢再往东边去,大宋对他们没了防范,就失去了解他们的兴趣。

    随后又告诉他们,据他所知,塞尔柱国土面积很大,一直往东,地域千里,而辽国面积也很大,一直往西也是横跨千里,以辽国的秉性,他们一定一步步吞并周边小国,不停的扩大国土面积,现在两国应该已经接壤,甚至已经爆发了冲突。大宋与辽国是仇敌,如果需要,大宋可以在东边给辽国施加压力,迫使他们将进攻主力调回东边防守,降低向西攻击的能力,让辽国陷入东西夹攻之境。

    群臣对这个提议十分感兴趣,当场就有人向国王建言议政,完全不顾这是宴请大宋使节的宴席。

    国王很是恼怒,他不喜欢在这种情况下议政,这是对大宋使节的不尊重,同样也会把塞尔柱国在大宋眼中的好印象毁掉。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宋燕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宋燕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宋燕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宋燕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