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七十三:福王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造化寻仙录第75章 七十三:福王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那道人进山时与跨着腿从马上爬下来的那位赵公公擦肩而过,没理会一脸通红的赵公公。

    而这位赵公公明显是位跋扈惯了的主,挺起身来刚要破口大骂,就被王力死死拽住。

    一手捂住赵公公的嘴,王力等那道人走得远了,阴恻恻的凑到他耳边说,

    “孙子诶,这里不是神都,更不是广宁宫,得罪了这些高来高去的修仙人,可没人替你收尸。”看来,这位貌似忠厚的

    “王力”,也不是易与之辈。

    “蒋…”这位赵公公好容易挣开

    “王力”的手,身上一闪而逝乍起的寒光显示出其不凡的修为,刚喊出一个字,似乎是在称呼这位校尉,但校尉的脸色一变,一身气息陡然变得深沉暴虐,感应到事有不对的赵公公立即缄口不言,那位校尉也恢复了一脸憨厚,只是眼中戾气森森,如刀子般钉在。

    两位随从走在他俩前面,把他们与那位道人隔开,身上光华流转间似有如屏障般挡住前方道人的感应,而那道人果真如毫不知情般只顾着往前走,对身后发生的事似乎没有任何察觉。

    一行人在这种诡异而平静的气氛中走过冗长崎岖的山路,来到一座隐秘在灌木丛中的小院前,小院显得极为破旧,林间的青苔蔓延了半个墙面,另半个墙面又被藤蔓所占领,尽管如此,张公公他们自然能看见墙皮脱落后露出的已经有些酥脆的青砖。

    走过遍地青苔走上去有些打滑的石板路,道人带着他们来到一扇二人并立都有些困难的破旧院门前,道人一挥手,

    “各位,我们到了。”

    “这位道长,”校尉拉住想要出言讥讽的张公公,看了看实在是破财得厉害的小院,尴尬的笑着,

    “我等难道就住在这…这么古朴的院子里?”

    “自然不是,诸位还请将马匹栓好,随贫道来。”道人依旧是一脸淡然,好像什么事都不能使他动容。

    等几位随从把马匹在门前的侯马亭处理好,道人一挥衣袖,院门打开,内里却并非是众人所想的一副破败,反倒是迷蒙一片,似有高山流水莺燕啼鸣,又仿佛是江山浩远烟波缥缈,

    “各位,请吧。”道人当先一步,跨入门中,校尉和张公公面面相觑,带着诸位随从跟了上去。

    甫一踏入迷雾之中,张公公只觉得眼前一黑,脚下一阵空虚,似乎跌入万丈深渊,但很快恢复光明,鸟鸣声声林涛阵阵,眼前所见,正是宁阳观真正的山门所在,不过并非山门正路,而是客房斋院。

    道人带着官府众人来到一处清秀的院子前,说:“还请诸位在此院暂住,尘予道长两天后便会出关。”说完,也不管他们,径直走了,留下张公公他们面面相觑。

    那位校尉突然想到了什么似得追了过去,但转过院角,道人便已不见踪影,摇了摇头,校尉面色低沉的回来,对有话想说的张公公说道,

    “进去再说。”说完当先推开院门,走了进去,而剩下的几位亲兵随从,也悄无声息的随在校尉身后,越过张公公跨进院门,而那位张公公似乎早已经习惯了被无视,摸摸手上的龙纹戒指,仰头强自振奋的走进院子,顺手,啊不,顺脚踢上了院门,就在

    “哐当”一声后,山林又恢复了安静。此时斋院对面的一处山头上,方才那位道人背负着双手,静静的看着对面的斋院,一道流光闪过,一身青色道袍变为白色,道人面相也有了些变化,虽然还能看出与方才的道人有些相像,但却无人相信面前的白袍青年与那位青袍道人是一人。

    “大师兄,”这时从道士身后传来一阵呼唤,脚步及近,正是肃元子,

    “这帮人马有何异样,竟劳得大师兄亲自探查。”这位白袍青年,赫然是宁阳观当代首座大弟子,人称曦元少君的曦元子,观其形象,势如山岳岿然不动,精气充沛灵光仄仄,竟是渡得天雷之劫的元婴修士,只差一步便可地魂归位成就元神,

    “你可知这些人都是什么身份么?”

    “这…师弟不知,还请师兄讲解。”

    “神都皇城司御马监少监,武道小宗师张吉祥,典狱司金章捕头,永宁宫守备,婴灵宗师蒋离,还有其手下的六丁符将,师弟,你可想到了什么?”

    “他们都是福王的人!”肃元子并不是一心修行的苦修士,作为宁阳山大管家的他对俗世内外各大势力都了如指掌,当今皇帝李阕虽然不至于昏庸,但一直没有作为,反倒是皇帝的六叔,有贤王之称的福王李扈倒是经常被百姓赞扬,甚至于有好事者曾直言请皇帝与福王共治天下,不过都被典狱司衙门给拿下了。

    说起这位福王,那真不是一位简单的人物,昔年大唐仁宗皇帝还未登基时,灵帝昏聩八王乱政,仁宗皇帝非是后妃所出,天然便矮了诸王一头,但仁宗勇武机智,仁义道德,不但争取了灵帝本就不多的精力关注,更吸引了一大批有志之士的拥趸,在朝堂周旋于景、裕、泰、曦、寿、春、永、定八王之间,努力维系国之命脉,使得诸王不至于大打出手,在外争取士族百姓的支持,为稳固局势四处灭火。

    其后灵帝突然病危,未留下立子诏书就驾崩离世,八王之间最后的遮羞布消失,神都之中接连数月诸派人马打得不可开交,甚至灵帝灵柩摆在永宁宫大殿之中数月,除了仁宗带着福王几个年龄尚小的几个弟弟看顾,才不至于让灵柩失灾。

    而后八王议和,决定除掉八王之外的所有成年皇子,找个年幼的皇子为帝,而八位王爷则幕后操控,做大唐的

    “太上皇”,幸亏八王跋扈,密谋之事未做保密,被福王获知,快马加鞭告诉了在邙山大营慰军的仁宗,仁宗率领邙山卫回京清乱反正,即位为帝。

    即位后励精图治,努力数年才使得国库再度充盈,百姓安居乐业,总算是把八王乱政留下的烂摊子收拾个干净。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造化寻仙录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造化寻仙录》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造化寻仙录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造化寻仙录》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