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人才辈出的颍川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之大汉琦王第十七章 人才辈出的颍川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刘表等人正在城外等候,见到刘琦和薛攀归来,肩上还扛着一大袋的干粮,终于才放下心来。

    在当前兵荒马乱下,刘表还真怕他两出点意外。

    当刘琦将汉灵帝昭告天下,解除党禁时,刘表眼中浸透着泪水,并且朝着洛阳城方向深深一拜,感谢皇恩浩荡。

    刘琦分析朝廷应该会解除党禁,召集各方精壮之士镇压黄巾暴乱,不过分析和真正的解禁那是两码事。

    身上没了禁锢的刘表,时不时还催促快些挥马鞭,尽快赶到阳翟。

    从尉氏县沿着西南方向一路长袭,准备到达长社再补给干粮,然后在从长社往西走,就是颍川郡的治所阳翟县。

    终于踏入颍川地界,突然一句话浮现在刘琦的脑海中。

    颍川出奇人!

    长社的钟氏在魏晋时期也是颇具影响力的世家大族。

    钟皓学识渊博,谨慎笃志,与陈寔、荀淑、韩韶并称为“颍川四长”,朝中多次征召他做官,他都拒绝了,并且教授门徒千余人。

    而他的孙子钟繇,奉献帝归曹操。

    后为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为曹操经营关中,招集流散,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明帝即位,进封定陵侯,而且他的两个儿子也都被封以爵位,可谓是一个大族。

    长社县往东南方向就是许县,曹操迁都于此地后,改名许都,曹丕即位后改为许昌,并且将颍川的治所由阳翟改为许昌,由此许昌就成为颍川乃至整个北方最繁华之地。

    长社县往南乃颍阴县,颍川荀氏就居于此处,这一族在三国魏晋时期崛起,最终成为颍川最为显赫的名门望族。

    荀氏人才辈出,荀卿第十一世孙荀淑品行高洁,学识渊博,人称“神君”,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等都尊他为师。荀淑有八子:俭、绲、靖、焘、汪、爽、肃、专,八人都非常有名,人称“荀氏八龙”!其中以六子荀爽最为优秀,所以颖川有“荀氏八龙,慈明无双”的说法,慈明就是荀爽的字。

    在三国时期,像荀彧、荀谌、荀衍、荀悦,荀攸等人皆是盛极一时的智谋之士。

    荀彧乃是“二龙”荀绲的幼子,早年被举孝廉,任守宫令,率宗族避难冀州,曾被袁绍待为上宾。

    其后投奔曹操。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

    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

    并且荀彧为曹操举荐了如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这样的顶级谋士,在献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从历史上荀彧的成就,确实如曹操所说,其重要作用堪比帮助刘邦建立西汉的张良。

    汉献帝在长安,欲逃往洛阳,被李傕、郭汜派兵追赶,荀彧对曹操荐言:“今天子蒙尘,将军若于此时首倡义兵,奉天子以从众望,此乃顺天应人之大略,若不早图,人将先我而为之亦。”

    此时荀彧建议的是奉天子以从众望,而不是曹操后来的挟天子以令诸侯。

    这也是后来荀彧与曹操产生隔阂的重要原因之一,然后患病而去。

    而另外一位荀攸也是一位贤能俊才。

    在官渡决战,袁绍不听荀攸计谋兵败官渡,被曹操击败,后拜入曹操门下,得到曹操重用。

    当年曹操远征张绣,荀攸劝说曹操不要攻打他,让他与荆州刘表内斗,曹操只需要静静等待就好,让他们两败俱伤已得渔翁之利,曹操不听发兵攻之大败而归,曹操回来后非常的自责,重谢荀攸。

    荀攸跟随曹操讨袁谭,灭袁尚也献计无数,成功帮助曹操统一北方。

    按辈份来说荀彧比荀攸高一辈,而荀攸则比荀彧大了七岁。而年轻一辈中,又以荀彧荀攸比较出众,所以两人走的也比较近。

    荀氏一门多英才,荀氏帮助曹魏开疆扩土,家族也颇受魏晋朝廷的倚重,荀氏兴盛数百年。

    颍川除了长社钟氏、颍阴荀氏外,还有许县陈氏、鄢陵庾氏都是人才辈出的世家大族。

    并且像回马荐诸葛的徐元直、拥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称号的郭奉孝、水镜先生司马徽都是出自颍川。

    所以颍川出奇人,不无道理。

    “此次颍川之行,看看能不能结交一下当地名士,到时弄两个顶级谋士在身边,汉室可兴,霸业可成亦!”刘琦心中暗喜道。

    “貌似现在不管是荀彧,还是郭嘉,甚至是徐庶都还年轻,这次除了帮助朝廷镇压黄巾,建功立业外,定要拐骗些许谋士于麾下。”

    “如果像荀彧这样奇才不能招揽麾下,那种普通的人才,我也要,只要招纳麾下,真心实意效忠于我,就可以好好培养。”

    “琦王系统里这么多典籍,我还不信培养不出一个像荀彧这样拥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贤良俊能。”

    刘琦的想法的确是可行的,像东汉末年人口接近3000多万人,也许经历这次黄巾暴乱后,人口会锐减一部分,但是总的基数还在那里。

    虽然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旷世奇才,但是相比庞大的人口基数来说,真的可以说是万一挑一。

    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因为世家门阀垄断那些珍贵的典籍,让寒门学子受到很大的限制。

    像刘表这样的名士,也是因为身为汉室宗亲,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所以家中还有些典籍的珍藏,但也不多,随着时间的流逝,或是丢失,或是损坏。

    假如聚集一大批普通之人,授予典籍供他们专研,领悟,必定能造出像诸葛亮的人才。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对于诸葛亮这样顶级谋士提供的计谋,三个一流谋士总能想出比其更好的办法来。

    而刘琦要培养的就是这样的二流谋士、一流谋士,然后组成庞大的智囊团。

    而现在李典就是刘琦重点培养对象,刘琦打算将李典培养成像姜维那样能文能武的将帅之才。

    不过这就涉及在培养的过程中,典籍泄露的问题,很有可能帮别人的势力培养人才,到时就得不偿失了。

    不过这是后面才需要考虑的问题,到时总有办法解决,当前还是想想怎么聚纳人才。

    骑在马背上的刘琦,想着未来的宏伟蓝图,脸上露出笑容,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还笑出了声。

    旁边的刘表询问道:“琦儿何故发笑?”

    刘琦提着缰绳,拿着马鞭,转过头含笑道:“孩儿想到父亲将来能大展宏图,匡扶汉室,到时父亲穿着铠甲站立于城楼之上,面对百万军甲,面不改色。”

    “想到此景,让孩儿忍不住激动,故而兴奋。”

    这个场景,刘琦可没有胡编乱造,将来刘表作为荆州牧,必定会有这样的英姿。

    “别想入非非,要注重当下,眼下我父子寸功未立,何谈有如此的雄风。”刘琦面露威严,一脸严肃说道,不过心中却是非常振奋,这样的场景也是他所期望的。

    堂堂七尺男儿,都有一颗保家卫国、封侯拜相、光宗耀祖之心,也是每个男儿心中最大的愿望。

    “孩儿谨遵教诲,定当努力练武,争取早日协助父亲,匡扶汉室,解救处于苦难中的大汉百姓。”

    父子二人在一番言谈之后,又急速向长社赶去。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之大汉琦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大汉琦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大汉琦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大汉琦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