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暴乱与机遇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之大汉琦王第十五章 暴乱与机遇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黄巾起义终于爆发。

    这几日刘琦一直在等消息,没想到终于传来了。

    按照历史记载,创立太平道的张角,聚集信众于公元184年3月兴兵反汉,而提出的口号“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也有特别的含义。

    其中‘苍天’是指东汉,‘黄天’指的就是太平道,而且根据五德始终说的推测,汉为火德,火生土,而土为黄色,所以众信徒都头绑黄巾为记号  ,象征要取代腐败的东汉。

    本来准备相约三月,和宦官封胥、徐奉等人里应外合,可是起义前被门徒唐周告密,张角被迫在二月提前聚众反汉,史称黄巾起义,张角率领的军队成为黄巾军。

    黄巾军由三十六方渠帅统领,分布在青、徐、幽、冀、荆、杨、兖、豫八州之地,并且多为流民、山贼出身。

    他们烧毁官府、杀害吏士、四处劫掠,一个月内,全国七州二十八郡都发生战事,黄巾军势如破竹,州郡失守、吏士逃亡,震动京都。

    “看来历史的轨迹还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从传递消息速度来看,张角起义的时间也就在二月中旬。”刘琦心中想道。

    古代信息流通不方便,传递军情依旧如此,所以从张角起义到消息传到山阳郡高平县差不多也就一个月左右。

    当然,这种紧急军情,在黄巾军发难时就有专门的士卒骑快马将消息传到洛阳汉灵帝耳中。

    所谓的八百里加急,就是遇到这种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将消息传于京师,方便朝廷及时应对。

    而像兖州山阳郡这样的地方,消息传递自然要慢些。

    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该来的终于来了。

    “白身,想要加官进爵,唯有在乱世建立功勋,而这黄巾暴乱,将会是建功立业的大好机会!”刘琦感叹道。

    所谓白身,就是没有官职,平民百姓的意思。

    历史上,刘关张三人救出被张角打败的董卓,董卓见刘备是白身,不仅不感恩答谢,还冷嘲热讽。

    普通百姓、寒门出身之人,想要获得高位、出人头地要么建立军功、要么通过举孝廉从而步入仕途。

    举孝廉是一种由下向上推荐人才的制度,被举人的资历,大多为州郡属吏或通晓经书的儒生,并且每个州郡举荐的人数是不同的。

    要据该州郡的人数为标准,人口满二十万每年举孝廉一人,满四十万每年举孝廉两人。

    人口不满二十万,每两年举孝廉一人;人口不满十万,每三年举孝廉一人。

    所以举孝廉的名额少,更何况举孝廉的权利基本上都掌握在世家门阀手中。

    寒门才子想要通过举孝廉,要么才学过人,学识令人赞赏,才有可能获得名额。

    要么结交权贵,投奔世家门阀,成为他们的人,这样才有机会。

    任人唯亲就是这个道理,世家举荐的肯定都是自己的人。

    历史上荀彧就是通过举孝廉,踏入仕途,但是荀彧身后的乃是银川荀氏,东汉末期四大家族之一。

    所以说想要通过举孝廉入仕对于普通百姓简直难如登天。

    举孝廉不行,剩下一种方式就是建立军功,获得官职了。

    历史上,刘备就是通过平定黄巾暴乱有功,获得安喜县尉,虽然获得的官职跟他建立的军功差别很大,不过总算踏入了仕途。

    孙坚也是在黄巾暴乱中,作战悍猛,建功无数,朱儁把孙坚的事迹全部呈报给朝廷,朝廷才任命孙坚为别部司马。

    但是也有异类,西凉的董卓,在这次暴乱中寸功未建,他结交权贵,贿赂十常侍。

    即使寸功未建,也得到了朝廷的封赏。

    除了董卓这样的另类,建立功勋是当前踏入仕途最快的一种方式。

    刘琦想到此处,也整理了一下衣襟,朝书房而去。

    刚进入书房,薛攀正将消息告诉刘表,刘表见到刘琦进来,示意刘琦坐下,问道:“琦儿,你有何看法。”

    “父亲,孩儿以为这次黄巾暴乱乃是一次重入朝廷的机会?”刘琦激动的说道。

    刘表也异常兴奋,言道:“不错,身为大汉子民,理当皇上排忧解难,为国家铲除叛乱!”

    说道此处,刘表脸色一变,沉声道:“可是我乃戴罪之身,不能从军报国,空有一身本领,却不能报效国家,妄为汉室宗亲啊!”

    “何进那可有消息?”刘琦问道。

    刘表长叹一口气说道:“去年何进还有意助我,并且让我做他的掾属,可是这么长时间无半点消息。”

    “况且,黄巾暴乱后,皇上拜何进为大将军,领兵镇压叛乱,现在他已经位高权重,想必也不会在乎我这等戴罪之身。”

    “那父亲有何打算,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刘琦眉头微皱,言道。

    “唉!”刘表摸着胡须,长叹一声。

    刘琦见状,一脸郑重道:“孩儿有个主意,父亲听听,看合适否。”

    “快快道来!”刘表急忙道。

    刘琦信誓坦坦的说道:“当前黄巾作乱,朝廷必定会募集精兵,镇压叛乱,凭借父亲和攀叔的一声武功,必定能有所建树,建立功勋无数。”

    刘琦忧心忡忡的说道:“党锢之祸未解,此时报名从军,岂不是自投罗网吗?”

    刘琦摆了摆手,说道:“此事无需担忧,这党禁必定会解除,说不定皇上已经颁布解除党禁的圣旨。”

    “公子远在高平,还能预知朝中之事?”薛攀满脸疑惑问道。

    在薛攀眼中,刘琦虽然只是十一岁的少年,可是做事一向成熟稳重,绝不会胡言乱语。

    刘琦含笑道:“攀叔仔细想想,当前朝廷所面临的敌人是黄巾军,而且朝廷可用之人无多,有一大批贤才俊能因为党锢之祸或被被驱逐、或逃亡避难中。”

    “党锢之祸积怨日久,如果这批人与黄巾合谋,那朝廷的损失会更大。”

    “所以朝廷必定会从大局出发,解除党禁,共同镇压黄巾叛乱!”

    刘表惊叹道:“琦儿言之有理!”

    “想不到公子已经从朝廷大局思虑问题,卓识远见,真乃主公之福啊!”薛攀赞叹道。

    刘琦表现得更加优秀,作为父亲当然更加欣慰。

    刘表也很震惊,更多是欣喜,一脸笑意言道:“那我们该往何处从军入伍?”

    “雁门太守皇甫节之子、度辽将军皇甫规之侄皇甫嵩!”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之大汉琦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大汉琦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大汉琦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大汉琦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