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独领风骚的老妈(下)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重生之怒放的生命第19章 独领风骚的老妈(下)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有人说,大山阻碍了交通,也挡住了山里人的视野。

    其实不尽然。

    至少对东北兴安岭林区的人们来说,他们从未被时髦落下过。

    林区的人来自四面八方,更有五湖四海的知识青年,且他们大多来自南方的大都市。何况还有一年四季往来于南北的调木材的老客。

    当一款面料或服饰刚刚在京沪显露出流行趋势的时候,林区小镇的街面上,往往就一定会有同款出现。

    这种现象当时叫“赶时髦”,现在叫“追时尚。”

    这种行为当时叫“装面子”,现在叫“装装逼。”

    大哥王玺讲过个笑话,王遥记忆犹新。

    的确良作为一种不用布票,且光滑轻薄而耐磨的布料,在七十年代曾站在时尚的的前沿,年轻人都以拥有一件的确良衬衫为荣。

    一个哥们来到柜台前,才发现口袋里的钞票只够买三尺余的的确良,问售货员,做个短袖差不多吧?售货员答曰差不多。

    拿到裁缝店,师傅说差很多。做短袖不够,但够做一条裤衩。

    这哥们说,那就做条裤衩吧。

    裤衩穿上后,虽然被外衣裤罩在里面,这哥们腰杆还是挺直了好多“咱也穿上的确良了。”

    然而,锦衣夜行毕竟只是大佬们的底气。

    内衣外穿,毕竟在京沪穗也还没有先例。

    这哥们灵机一动,就在腰带上栓一布条,上书“本人内穿的确良裤衩一条……”

    王遥觉得这个笑话把东北“林大头”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因此对卖掉这些袜子,甚至以后做做服装二道贩子都很有信心。

    王遥由袜子而想到二道贩子,由二道贩子想到家乡对蔬菜的迫切需求,由需求想到了老大爷家的塑料大棚和温室。

    他甚至想到了在自己上大学前,就在自己家大门外靠近公路的地方,开一家饭庄。

    甚至,或者在县城里开一家时装店……

    想远了。

    但发点蔬菜回去试试水,却是可行的。

    菜场上最贵的蔬菜也没有超过五毛钱一斤,大多都是三两毛钱。他背着那两斤袜子,又买了几条麻袋,就近在菜市场就装了几袋子菜就雇车拉到了火车站。

    时间不等人,火车就要到发车的时间了。

    第二天上午十点多到家。

    午饭的时候,他就把诺河那位赶驴车老大爷家里的故事,讲给老爸老妈听。然后就说了自己也想弄塑料大棚和温室的想法,跟老爹老妈说了个透彻。

    老爹仍旧没有说话。

    老妈却觉得那是非常地可行。

    老妈在老局时就去镇上卖过菜,那时还没有改革一说呢。

    一切买卖都是国营的。

    即使是一个饭店,门面上那也是某某“国营饭店”四个大字赫然在目。

    即使是蔬菜,也要统供统销。

    个人私自卖东西,那就是地道的“资本主义尾巴”。

    于是,老妈就被割了资本主义的尾巴。

    老妈回家把几个孩子带上,就坐到了镇长的办公室里。然后就雷打不动了。

    几个孩子饿的眼睛发蓝,就竭嘶底里的哭。

    你方哭罢我登场,轮换着哭。

    前进农场下马的事情,老镇长很同情也很无奈,对王遥老爹的遭遇更是心有戚戚。

    于是,老妈卖菜依旧。

    别的小摊贩被追的满胡同乱串,老妈却再也没被割过资本主义尾巴。

    搬到了突谷,老妈仍旧是第一个走上街头卖菜的。

    王遥帮老妈装车时,曾搬起一个很大的西葫芦问老妈,这个能卖多少钱。老妈看了一眼说,一块多钱吧。

    兴安岭大开发时期,没有人管市面上卖东西的事。

    事实上,除了老妈隔三差五地卖点菜,突谷县城还从来没见过第二个。

    大哥说,老妈的血液里有做买卖的遗传基因。

    因为老妈的父辈和祖辈,都是开金匠铺子和银匠铺子的。

    王遥觉得,老妈更多是在生活,甚至是在生死的逼迫下,才爆发出来的一往无前。

    得到了老妈的支持,王遥跟老妈交代了一些事情后,当天下午就又返回了诺河。

    老妈尽管忙活了一整个中午,推着只装着三个空筐的小推车走在回家的路上时,脚步却觉得比来时还要轻快了许多。

    她觉得,王遥越来越像自己的亲生儿子了。

    然而他在被摔蒙之前,似乎只是他老爹的亲儿子。

    虽然她还不知道那个什么塑料大棚和温室到底是怎么个弄法,但她相信,王遥一定会有办法。

    当王遥在那块小木板上写出那些招工的文字时,她就觉得,她现在的这个儿子,比她都敢想敢干了。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态势,简直就是一发不可阻挡。

    只要把大棚和温室弄起来,种菜之类的事,有她和王遥他老爹就足够了。

    咱可是曾经的“菜农”,说别的不一定成,若论种菜卖菜,还没服过谁。

    她甚至想到了以前想都不敢想,还不得不想的王遥他大哥的婚事。

    只要一年四季有新鲜的蔬菜卖,别说王玺的婚事,就是两个女儿的嫁妆,甚至王遥的婚事,都不算个事儿了。

    这本帐,没有人比老妈更清楚了。

    只是,她更惦记王遥了。

    若是那些短工都来了,王遥还没回来,那可咋办?

    ……

    王遥这一次在诺河的事情,确实有点多。能不能按时回去,他自己心里也没有多少底。

    首先他要向那个毛驴老大爷取取经。

    老爹老妈都没弄过的大棚和温室,他自然也没弄过。

    别说他一辈子都没弄过,两辈子加一起甚至都没亲眼见过。只是在影视视频里什么的似乎有点印象。这点印象跟没有印象没有什么两样。顶多吹吹牛时描绘一下外观倒是可以,自己家要弄,那可就不是吹吹牛的事情了。

    所以,还是按照上次遇到老大爷的时间,他一路小跑提前了半个多小时就守候在那个国营企业的大门口了。

    他后悔没有请教老大爷姓氏名谁家住哪里……

    他忐忑着忽悠了老大爷,说自己是诺河人家听爸爸妈妈话的好孩子……

    他完全不知道老大爷知道实情后可能的反应。

    所以,他就拎了两瓶酒,外加一个酱肘子。

    当官的都不打送礼的。有了这些酒肉,老大爷至少不会打他了。

    在大门口转悠了一会儿,他忽然想起老大爷在火车站前上那个缓坡时吃力的样子……

    他重重扇了自己一个嘴巴。就立刻拔腿向着火车站的方向飞快地跑了起来。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重生之怒放的生命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重生之怒放的生命》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重生之怒放的生命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重生之怒放的生命》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