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孙门武学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请回到1988第十八章孙门武学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库库库……”

    经过了长达五个多小时的旅程,火车终于驶进了京城火车站。

    说实话,坐惯了后世的高铁快车,再坐这种老牛车一样慢的老式绿皮火车,张泽真的有点受不了。死慢死慢的速度,脏乱差的环境,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子臭脚丫子、烟味、汗臭味和各种味的味道,再加上冬天不能开窗子,人多闷热,让张泽忍不住恶心。

    “不急,让他们先下,遇事要有静气,学武之人要有泰山压顶面不改色的胆气和心性,遇事不能慌乱,尤其是对敌的时候。你一乱心神,敌人就会乘虚而入,抓住你的破绽。”孙剑生老爷子这个时候,不忘抓住机会,对张泽进行教导。

    师父的作用是什么?有人说:“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是师父还要言传身教,尤其衣钵传人,更是悉心教导,有时候比教亲儿子还要用心。

    张泽本来是看车到站了,就急不可耐的想要下车,他实在是受够了这味道。但是既然干爷说了,他肯定是照搬,而且这话也很有道理。遇事不冷静,头脑发热,很容易像他前世一样,让人给捅死。

    “是,干爷,我知道了。”说着,张泽有重新做到座位上,深吸一口气,然后平心静气,闭目养神。

    大约十几分钟后,张泽听着车上已经没有什么动静了,他才睁开眼睛。果然,人已经下差不多了,下车的队尾已经到门口了。

    张泽这才起身,先把自己的行李包背上,然后又把干爷的行李包提上,然后才开口说道:“干爷,咱们也下车,人都走了。”

    这时候,孙剑生老爷子才睁开眼睛,轻轻点头。他一手撑着根枣木拐杖,一手抬起来。

    张泽一看这架势,马上上前,空着的手扶住老爷子的胳膊,轻轻用力,老爷子这才站起来。身穿一身黑色唐装,梳着大背头,留着长须的老爷子,那是架势,是相当的有派头啊。

    “走吧!”

    张泽小心的扶住老爷子,不快不慢的走向车门。

    老爷子今年都是六十九,马上过年就七十岁的人了。虽说人到七十古来稀,但是老爷子身体那还是硬朗的很,腰挺得倍儿直,走路也有劲。张泽知道,老爷子身体特别好,首先自己就是中医,懂养生之道,其次老爷子练武强身。所以后世,老爷子活到九十多岁的时候,还是很精神。

    张泽和老爷子两人,不紧不慢的下了车,然后出车站,到车站广场上。

    人山人海,真是春运的时候,哪哪都是人。

    张泽看着京城车站广场,明显先到陈旧,好多周围的建筑,还是老建筑,后世的一些楼宇还没起来。

    张泽其实对后世的京城很熟悉,他毕业后在京城工作了四五年,由于是做销售,跑业务的原因,几乎跑遍了整个京城,包括一些周边的县城。现在虽说主要街道啥的和后世没什么大的区别,但是张泽也不敢确认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那样,所以他没老老实实的跟着老爷子走。

    出了广场,他们到路边公交车站,坐七路电车,去鼓楼东大街,然后再去地安门附近。

    这次孙剑生老爷子要带着张泽第一个拜访的,就是由武圣孙禄堂创立,后由其女孙剑云传承,发扬光大的孙门,也就是孙式太极拳总部基地。

    孙门武学,是由武圣孙禄堂创立,由其弟子和儿女发扬光大,其传播之广,遍及海内外。孙门主要功法就是号称三大内家拳的:形意拳、八卦掌和孙式太极拳。

    现任孙门武学门长,是孙禄堂老先生的幼女-孙剑云先生。孙剑云先生一生坎坷,可以说是波澜起伏,且因为抚养哥哥的孩子,而一生为嫁人。先生精通孙门各种武学,尤善八卦剑,被民国“剑仙”李景林称为“女中魁首”。

    孙剑生老爷子和孙剑云先生,两人是没出五服的堂姐弟,老先生年长九岁。所以当年孙剑生老爷子在学武时,大部分时间都是由孙剑云先生代父授艺。这么说起来,两人的关系就十分亲近了,亦师亦友,师姐第加堂姐弟的关系。

    孙剑生学艺归家不久,抗日战争爆发,他就参军了,后来双方就失去了联系。尤其是老爷子在十年过后,近乎半隐居的住在老家,直到近几年收了张泽做徒弟,这还是他刻意打听,老爷子才听说孙门和师姐的消息。

    二人下车后,先是找地方吃了个饭,虽然午饭时间过了,但还是要吃饭不是。然后才不急不缓的走到地安门附近的孙式太极拳研究基地,老爷子看着大门楣横匾上的“孙式太极”四个字,眼泪下来了。这四个字,是孙禄堂晚年武学大成,创立孙门武学时所书。孙禄堂一生精通各门拳法,尤善内家拳法,后融会贯通,创孙式太极拳,终成一代武圣。

    看着这四个字,孙剑生感慨良多,回想起小时在孙府跟随先生习武学文时的情景。师父平时特别严厉,而且很忙,除去刚开始开拳授架,每次见面基本就是考较技艺。平时都是堂姐在教功夫,所以和堂姐比较亲近,很怕师父考较的时候。尤其是,在考较时做错了拳架,被罚抽荆条时的记忆,现在想想犹在眼前。

    可惜的是,艺成分别后,再无缘见师父一面,再来孙府,已是几十年后,天人相隔。

    张泽看着这栋宅子,好像后世也是练太极拳的什么地方,记不太清了,那会他跑业务时,很少来内城,大多都在二环外晃悠。

    他看老爷子的这情况,估计想起旧事,没敢打断,就这么静静的等在旁边。

    半晌后,老爷子从回忆中清醒过来,伸手擦了擦眼泪,对张泽说道:“想起先师和往年旧事,一时没忍住。走吧小泽,我们进去。”

    “哎,干爷您慢点。”

    张泽上前扶着老爷子,跨进了大门。

    院子里面很安静,虽然摆在一些练武的器械,但是没人在练武。他们也没管太多,直接进了正堂。

    正堂屋里了,一位老太太坐在太师椅上,右手握一对太极球,左手随着收音机里的戏曲锣鼓点,在大腿上打着拍子。老太太身穿一套白色的太极练功服,脚蹬一双千层底布鞋,双眼微闭,随着锣鼓点微晃着身子,看着一副悠闲自得神态。

    两人进屋的动静很轻,并没有打搅到听戏中的老太太。

    孙剑生老爷子进屋后,向前走了两步,然后站定看着,好像是在辨认着什么。

    “师姐!”

    孙剑生的声音有些激动,虽然过去了几十年,相貌有所变化。但是他现在已经确认,这就是自己的师姐-孙剑云。

    老太太听到声音,双眼刷的一下睁开,上下打量着眼前的二人。

    张泽感觉到,在老太太睁开双眼的瞬间,好像有一道光从老人家的眼睛里放出,转瞬即逝。这种感觉很玄妙,似有似无中,总觉的老太太的眼睛,好像会摄人心神。

    “你是……?”

    “是我呀!师姐,小驴子啊!”

    “小驴子?”

    “是啊!师姐你不记得我了吗?那年冬天,因为练功桩功,我被师父罚,大冬天的,在雪地里站了三个时辰,最后把脚给冻在了地上。是你拿着热水,一点点把冰暖化了,才把我从雪地上给抱起来。然后有给我搓了半宿的药酒,要不然我这双脚就废了。”

    孙剑生说着有点激动,忍不住往前又走了几步,然后探身向前,方便老太太看清楚。

    “师姐你再好好看看,我小驴子啊,孙剑生。”

    “孙剑生?小驴子?”

    老太太又仔细看了看老爷子,然后低头想了一会,才猛然抬头,高兴的叫道:“剑生,你是五叔家的小驴子?”

    “是啊!师姐,快五十年了,我们姐弟俩又见面了。”

    老太太得到确认后,激动的从太师椅上站了起来,把手里的太极球放在旁边桌子上,然后几步走到老爷子面前,一把抓他的手说道:“剑生啊,你这些年还好吧?你艺成回了老家,说是随着五叔学医去了,怎么后来就没你的消息了呢?”

    “师姐,说来话长啊!”老爷子一边说话,一边扶着老太太坐回太师椅上。

    “我当年回老家后,安心和父亲学医行医,后来小鬼子来了,我们没了活路。我父亲母亲,都被小鬼子害死了,我就一怒参加了游击队。后来抗战结束,又打白狗子,等全国解放了,安稳不几年,我参加了抗美援朝。那十年过后,我回到老家,在县中医院上班,一直到现在。师姐你呢?我打听到,你过得可苦啊。”

    “唉!都不容易,但是总算都过去了,现在一切都好起来了不是?”老太太显然不愿意提起以前的事情,打了个哈哈带过去了。

    “是啊,都过去,现在改革开放了,日子也好过了。”老爷子听后跟着点头称是,也没再提起以前的事情。

    这时候,老太太看到在门口站着有点拘束的张泽,伸手一指道:“剑生啊,这是你孙子吧?都长这么打了,看着身架子,练得咱们孙门功法?”

    老爷子听到说张泽,脸上先是一暗,然后又笑着说道:“哈哈,这不是我孙子,这是我收的关门弟子,也是我认的干孙子。”

    “哦!不错,看着小伙子身坯子不错,是个块材料。”

    老太太认真的打量了张泽一番后,满意的对老爷子说道。

    “傻小子,别傻愣着啦!这是你孙剑云师伯,当年干爷学艺的时候,大部分功夫都是你师伯教我的,还不快来见礼。”老爷子伸手对张泽招了一下,高兴的手缕胡须说道。

    张泽多机灵啊,这一听,原来是这位老先生,这老太太不得了啊!说不定就能跟着学两手绝技什么,所以他赶紧过去,行大礼。

    张泽站直身子,先拱手行礼,后屈膝跪拜,抬头对老太太喊道:“弟子张泽,见过师伯,给您请安了!”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请回到1988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请回到1988》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请回到1988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请回到1988》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