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一章 于谦议军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叫门天子第一百一十一章 于谦议军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王振给大家带来的痛苦过于深刻,对于谦有知遇之恩的兵部老尚书邝野,就身死于土木堡乱军之中。

    朱祁镇亲征之前,邝野就上书力阻,认为皇帝不可以身犯险,可惜朱祁镇没有听从。行军途中,又屡屡违背王振的意愿,提出许多与王振背道而驰的意见,邝埜屡屡上奏,王振对此十分愤怒,命令他与户部尚书王佐一同跪于草中,直到夜晚才让起来。

    可怜土木堡兵败当晚,邝野死于乱军之中,因兵荒马乱,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事后凭借衣冠勉强辨认,由其子邝仪收敛了毛发和衣物,回乡置于衣冠冢中。

    从那之后,于谦就愈发痛恨起宦官来,简直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在他看来若没有奸宦王振,就不会有土木堡二十万明军惨死。

    为了缓解现场稍显尴尬的气氛,朱祁镇脑子一转,故意岔开话题:“廷益早朝时一言未发,可是有什么顾虑?”

    听见朱祁镇发问,于谦不敢怠慢,神色一正回道:“陛下荣禀,臣确实有些想法,想面奏于陛下……”

    “于爱卿且慢,其实朕也有话想对你说,且让朕猜猜你心中所想,看朕猜的对不对……”朱祁镇到底是个青年,初见于谦这位历史上著名人士,不禁想要卖弄一番。

    “呃……”

    于谦面皮抽了抽,“微臣洗耳恭听。”

    朱祁镇微微一笑,捋了捋胡须,故作沉吟之状,“嗯,于爱卿为兵部尚书,自是为了兵事而来,如果朕没有猜错的话,当是为了团营一事!”

    于谦本来只是碍于情面决定配合朱祁镇的表演,可听到朱祁镇直接点到团营,还是面色一变,显得有些紧张。这团营制度,毕竟有违大明现行的军事制度,一时间摸不清朱祁镇的想法,不由得皱了皱眉。

    看到于谦神色凝重,朱祁镇不由有些自得,先是冲着兴安扬了扬头,收获一脸崇拜后,愈发有些飘飘然,“不仅如此,朕还知道,于爱卿此行与五军都督府有关。”

    朱祁镇此言一出,于谦像是触电一般浑身一颤,关于现行军制的一些看法,他只是在心中想过,因为事关重大并未向任何人提及,即便皇帝耳目通天也不可能提前知道,此时于谦脸上的表情已经由凝重变为惊恐,一脸惊讶的看着朱祁镇,眼中满是疑惑不解。

    见朱祁镇不像是开玩笑,于谦再也不敢拿捏,敬服的说道:“陛下料事如神,微臣不敢隐瞒。”

    “无妨,朕对军制变革一事早有诸多想法,于爱卿不用顾忌祖制,只要有利于大明,还请廷益畅所欲言,朕先恕你无罪。”

    于谦松了口气,涉及军事问题,向来都是皇帝乾坤独断,毕竟只有把枪杆子握在手里,才能保障皇权的统治地位。所以,涉及军制改革十分敏感,一个不慎就会引发皇帝的猜疑。但若是有皇帝的支持,军事改革推进的阻力也是最小的,这也是于谦决定绕过朝堂,直接来和朱祁镇沟通的原因。

    于谦谢恩之后,起身稍作沉吟,踱着步子徐徐说道:“臣以为,我大明军队,之所以土木堡一战大败,所败不在兵将、不在武器装备,不在天时地利,而在于令出多门,将士无所适从所致。”

    朱祁镇额头的青筋跳了跳,此战的罪魁祸首就在于谦面前,只是他不敢说罢了,“于爱卿继续说。”

    见朱祁镇并未动气,于谦咬了咬牙,他今天来是抱着死谏的意志来的,如果朱祁镇不接受,他就打算辞官回西湖边钓鱼,执掌兵部之后,于谦才知道大明军事糜烂之深,已经不是刮骨疗毒就能解决的,必须要狠下心挖肉换血。

    “臣以为首弊在于五军都督府和兵部相互节制互不统属,五军都督府统兵而不调兵,兵部调兵而不统兵。到了战时,将不专兵,兵不私将,难以形成合力。”

    “第二弊在于世兵制,军户苦于劳役,无暇练兵,各地卫所缺额大多在五成以上,所余大多老弱不堪,战力无从谈起。”

    “第三弊在于监军,中军镇守宦官不知军事,但权力极大,祸乱军政、中饱私囊,令将军不能专心训练,军令不能有效执行,危害不可谓不深。”

    “此三弊不除,国之根基不稳,昔日土木堡之事,必将重演!”

    于谦说完之后,一脸视死如归的跪在地上,再也不发一言。

    朱祁镇对于谦的话早有准备,可兴安已经是目眦尽裂,于谦说的前两个弊端他倒是无所谓,可第三条摆明了是要和太监们不对付,若是少了这些镇守太监这一条进项,别说是宫中的各位太监头头,就是皇帝的荷包也要瘪下去许多。

    于公于私兴安都不能再忍,瞪着眼睛厉声尖叫道:“大胆于谦,祖宗之法岂容你妄加质疑,不要以为打了几场胜仗就了不得了!”

    呵斥万于谦之后,还没等朱祁镇反应过来,兴安就扑着跪倒朱祁镇脚下,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哭诉道:“别的不说,就说那团营之中,若是没有刘永诚、曹吉祥两人调遣,如何能保住这北京城,还有阮让、陈瑄等人,虽说和奴才一样是残缺之人,可统帅各营兵马,也没少杀敌啊……”

    朱祁镇没好气的看了兴安一眼,他说的倒也没错,十二团营里的太监们,在北京一战中完全发挥了朱元璋当初设计制度时的初衷,不仅没有拖后腿,反而个个都是急先锋。

    不过作为一个群体,中军太监的制度明显是弊大于利的,在身边人的体面和国家兴亡之间,朱祁镇自然会选择后者,至于兴安这些人,他自有安排,只是还没有到说的时候,只能暂时让兴安继续委屈着。

    “兴安,朕渴了,去倒杯茶来。”朱祁镇语气阴冷,这是在提醒兴安,什么才是他的本分,若是再有违背,别说他是孙太后的宠臣,就是曾经尊崇无比的王振,不也是身首异处。

    兴安一愣,猛地反应过来,也顾不得脸上的眼泪鼻涕,连滚带爬的退到了一边。

    “于爱卿老成谋国,所思所虑与朕不谋而合,只是此时涉及重大,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自上而下逐步推行。朕打算先从朝堂改起,将兵部从六部移出,与五军都督府合署,直接对朕负责,日后军令只出于此,你看如何?”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叫门天子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叫门天子》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叫门天子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叫门天子》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