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起源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棺盗迷巢第六十六章 起源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龙尾桥”本是这片河水上一座石桥的名字,乾隆四十年间,湖南以南连着江西一带接突下起暴雨,雨下五日不停,声势浩大,引得水位上涨,冲坏了两岸连接的唯一石桥。

    那时,便有地方官员写奏书上奏朝廷,望问题能够得以解决。这事情传到宫中后,皇上便发令广招天下能工巧匠来修建桥梁,工人们赶到后,雨水并未有停下的意思,于是乎工人们每日乘着船只,在翻滚不停凶险无比的河面上来回往返,其目的一是为了测量两岸距离,二是为了测量水的深度。

    然而事情却并未有预计的那般简单,石匠们几经测量后发现,石桥需要能支撑桥面的石柱得有一丈多高,而且需要的一根不止,难度可想而知。

    后来石匠们又在镇上来回寻找,企图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东西,但事情并不能如愿,就算是发现了上好的石材,请来上好的石匠师傅凿那石材也得不少时间,这样子大伙儿的工程就被此事耽搁了不少。

    后来,不知何处来了一道士,突然找到他们说道:“我有你们需要的石柱,你们同我去后山上扛去。”

    石匠们觉得奇怪,但又心存侥幸,就跟着道士前去。老道走前给石匠每人盛上一碗高粱稀饭,碗里撒上刚刚烧过的纸灰,叫人们喝了,不准说话,不准回头,只准一路朝前走。

    道士引路,石匠们来到后山处,竟真的发现有几根石柱,一根根石柱一丈多长,几个人根本扛不起来,石匠们担心,这么多石柱怎么才能扛回去。老道瞅了瞅石柱,看了看石匠,说了声“搬”,大家扛起石柱,掉回头来,跟着老道就往回返,不知怎的,肩上的石柱轻得很,石匠们个个行走如飞。

    后来在下山途中,不知从哪冲出来一只野兽,体型硕大生相凶恶,从样貌中区分不出是哪种动物,它出现时一时间拦住了所有人的去路不让其通过,石匠们这时吓坏了胆,但又想起老道之前的嘱咐后,只得硬着头皮往前走,也不说话,也不抬头。

    虽说这野兽生性凶恶,可石匠们要走那下山的道时,它却也不拦,只是在一旁吼叫惊吓这些石匠们,双方一进一退,场面僵持许久不下。

    就这般,抗石柱的石匠们一路走到了为建好的石桥那,那野兽也一路跟到了石桥处不停骚扰,走到桥西时,终有一位石匠忍不住用刀挥舞着将野兽赶走,老道见状连喘几口粗气,道:“这桥怕是建不到好处。”

    后来石桥因为老道的帮助在一个月内完工,按照当时的规矩,新桥必须举行了典礼仪式后,才能通人。

    祭桥这天,天气晴朗,前来观看的人成千上万。老道士命人把住大桥两头,不许任何人通过。

    突见这时,一只凶兽从人群之中冲出,石匠们定眼一看,发现这凶兽竟是之前阻挠他们的那只,一时间场面混乱,人群退散,凶兽趁机跳到了石桥中央去。

    石匠们恐这凶兽是来破坏石桥的,千钧一发时,老道士不知念了什么法术,凶兽突然变成了一座石块掉落在了河内,一时间天空乌云密布,大雨滂沱,漫桥的洪水把大桥的西头三个桥眼冲塌。等到雨过天晴,人们又把西头的三个桥眼修好,又重新祭桥。

    然而从那以后,此地再也没有发生过水灾,但石桥的三个桥眼到如今还不太牢固,这也正是应了老道的那句话。

    说到这里,大爷又饮上一杯,接上,“呐,这些呢可是我们祖辈上流传下来的故事,石桥的来历不简单,半真半假。这时候说出来给大伙儿听听,也好在让你们熟悉熟悉,不过我们这儿常年下雨,洪水泛滥,石桥它就算再牢固,冲坏了我看也是早晚的事儿。”

    宝叔听后也是愣了片刻才笑说,“没想到咱们村那时候还出过这事儿,实在意外。”

    眼下,一桌人又围在一块儿讨论这石桥的事情,然而坐在一旁的我却显得不耐烦了些,他们其实并未聊到重点,现如今石桥已被冲塌,再聊也聊不出什么东西,而那消失的镇水兽,方才是我们应该讨论的对象。

    此后,我又按耐不住性子,向大爷讨教道:“老大爷,我猜这个故事里,那只被道士降服的凶兽就是近些日子被挖出了镇水兽吧?”

    话一出口,老大爷顿了片刻,朝我打量了一番,觉得面生,就问说,“这位小兄弟是?”

    “是隔壁矿场的工人,两位小兄弟因为帮助过咱们,所以今儿个请来吃个便饭。”宝叔这时出来介绍道。

    “哦,是这样。”大爷听后,突然就摆起了一副难看的脸色,在连抽几口烟后竟怒道:“我说老宝啊,你说你请他们那边人来作甚?他们前些日子干的好事儿你不知道吗?他们要不到处乱挖,咋们这里最近能摊上这事儿吗?”

    我不知老大爷为何发火,后来细想一番,觉得应该和胡军挖出镇水兽的事情有关。

    这时候宝叔又劝说道:“嘿,你这人咋这样,他们厂做的关这两娃娃何事儿?你冲他们发什么火儿呢?”

    大爷也不听劝,此后一人抽着闷烟喝着小酒,经此一闹后,一桌人的气氛又显得尴尬了一些,宝叔同我说因为是这位大爷家里的庄家被冲坏了不少,憋着一肚子气所以才会这般无理取闹。我本不在意这些,与锋子四目相望一番后,就不再开口说话了。

    饭局过后,锋子说要起身去外头抽烟解闷,我说要不就干脆在多坐一会儿,到时就可以先行告退了,老太的后事宝叔也请了其他人处理,我们只需过来吃个便饭就行。

    锋子同意了,之后二人坐在饭桌上,看着来来往往的客人,这时又见唱戏团停下了声音,一位道士领着几位抬棺人进来,嘴里念念叨叨了一会儿后,才将这硕大的棺材抬了出去。

    这时候,锋子在一旁打趣道:“怎么着,遇上同行了,不出去瞧瞧?”

    我笑而不语,只是这时候看到这情形时,突然想起往前与师父的那些零零碎碎的回忆,也不知他老人家这时候又在何处,过得如何?

    棺材被抬走时,宝叔就随着抬棺队伍去了,而老太的那些穿白衣带白冠的子孙们也不能落下,自然是跟着这支队伍后头,亲眼目送自己亲人最后一程。

    可后来我心想一下,又觉得不对,晚上阳气稀薄,阴气较重,下葬的话会导致墓地的阴气更重,这样一来周围风水气场几乎没有阳气,对于墓地风水会有一定破坏性。

    不知那道士是如何选的时间,下葬自然是清晨最好,这样子匆忙下葬,怕不是其中又有什么难言的事情,其他人自然看不出这样的讲究,而我看出了也不打算去说,免得到时候耽误了人家的事情。

    意外的是,宝叔后来只目送了一小段路就折了回来,一问才知道原来是宝叔八字与老太相冲,对于两者都不是好事,所以受那道士嘱咐回来料理其他杂事,这也正好省去了我们等他下葬完回来的时间。

    乡下吃完饭又有喝茶的习惯,那时宝叔给宾客每人泡了壶茶,我与锋子自然是没有喝茶的习惯,就打算起身告退了,宝叔原本想挽留一下,可还未开口却突见外头一人闯了进来,面色惊慌,找到宝叔道:“叔,不好了,刘老太那傻儿子拦着棺材队不让走啊,现在正堵在那上山的路上,您快去看看吧。”

    宝叔听得心中一震,忙放下手中的杂活儿出了房门直往那抬棺队赶去,我和锋子回去的道儿正好要路过那里,心想这会儿走吧,正好跟去瞅瞅看是怎么回事。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棺盗迷巢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棺盗迷巢》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棺盗迷巢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棺盗迷巢》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