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张无山与无字灵书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地下谜宫第十六章 张无山与无字灵书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高世仁知道张无山快下山了,但张无山他自己还不知道。

    他更不知道自己已经大难临头!就像一只独眼的青蛙,面对一条蠢蠢欲动的毒蛇。视而不见,浑然不知。

    硫磺山。

    冰火洞中,极寒与极热并存,雾气缭绕。一位老者雪鬓霜鬟,双目微闭。

    “无山,你的大限到了。”

    “不会吧怎么是我?”独眼张无山不明白,明明是师兄高世仁闯了祸,怎么却是自己大限临近。

    张无山和高世仁的师父是个‘老妖精’,对所有事都看得透彻。他也预见到未来要发生的事,大徒弟高世仁下山为非作歹去了,而且自己的二徒弟也要为此命丧黄泉。

    于是他对张无山说:“你师兄二人本是互生互克,共寻真道。如今你师兄大祸临头,你亦危矣!张无山我问你可愿意与这大山同眠?”

    张无山听到这似乎明白了:“师父我脑子笨,你说的与山同眠是不是就是死翘翘了?”

    他师父点头说:“死是肯定的,翘不翘就不知道了。”

    张无山大眼一瞪:“师父,我还不想死,我还没活够呢。求师父点化我。”

    他师父摇摇头:“一场劫难在所难免。为师已救过你数次了,命数可改,天数难违。”

    “师父你这么厉害,这事肯定还有办法吧?”张无山不敢相信。

    “无山,这次你要自己去寻你的解命人,该面对的终要面对。此亦是寻道。”他师父叹声道。

    张无山一听要自己去解决,顿时没了信心。

    “哎,这人海茫茫......我张无山去何处寻那解命人。罢了!师父,我愿与此山长眠!”

    他师父一听这话,立马吹胡子瞪眼:“愚不可及!

    你他娘滴有你师兄一半聪明就好了!”

    “疼......疼啊再扭耳朵,我就真成独眼聋了。”张无山捂着耳朵,咧着嘴。

    “无山,你速速下山吧,此地不再是你的归宿。”

    “不会吧,师父?”张无山用可怜的眼神看过去,他师父还是一脸严肃。

    他师父接着说:“这包裹里有一本无字灵书,好生保管,下山去吧。”

    张无山接过包裹来,他还是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走吧!”他师父说。

    张无山见师父言词决绝,便磕了三个响头,背起包裹就要要下山去。

    只听师父说:“无山,那无字灵书可指引你三次,此行多灾多难,且行且珍惜。”

    “谢师父。”

    “去吧。”

    独眼张无山一行眼泪纵横,竟自下山去了。

    他的师父叫张云天,本是修习独门异术的方士,非常的小众偏门。

    张无山也不知道他师父到底多大年纪,反正剪下的胡子可以做好几床棉被了,长得像个活化石似的。

    他师父自称是秦王焚书坑儒时期的幸存者,师父的师父叫张风之,就埋在了坑里。

    当年秦王嬴政为求长生,召集天下能人异士来研制长生之术,师祖张风之偶得异人相助,得到奇异之术,可使人长生不死。

    只是此术太邪门。

    大意是把将死之人的灵魄转移到另一个活人躯体上,以此来延年续命。

    此法在秦王嬴政眼前做了验证,但秦王嬴政疑心重,不敢轻易尝试。

    嬴政怕其中有诈,若有奸人图谋不轨,岂不死于非命,所以不以为真。

    众多方士消耗大量钱财人力,秦皇陵都快竣工了,长生之法却不得!

    秦皇陵从嬴政十三岁就开始建,用了三十八年之久建成,你可以想象,一个活人从小就满耳朵听闻自己的坟墓修建之事,那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仿佛有人在对你说,你的坟快修好了,你也快埋了!

    天天这样念叨,嬴政能不怕死吗!这促使了他对长生的渴望。

    地下宫殿再富丽堂皇,人死后又是如何,能否享受?他不敢想象死后的样子,若要不死,只能寻找长生之术。

    徐福东下海,方士炼丹中。

    皇陵三十载,只为求长生!

    而如今长生之术根本没有寻到,自从徐福上了船便一去不返,而那些所谓的能人异士也全都是是骗子!

    再加上身边小人的挑拨之语,秦始皇龙颜大怒。

    “好!很好!

    既然朕不能长生,先让你们这些骗子去死好了!”

    焚书坑儒,把近五百名方士都活埋了,当时张风之就在坑里,他本想着加官进爵,没想到是加棺进掘。

    张风之有两个徒弟,张云天和张云霞。

    张风之出事后,张云天和张云霞抱着师父的研究资料躲进了山里,从此不问世事。

    如此说来长生之术是真的,因为他师父张云天还活着。

    而且师兄高世仁偷了师父的禁书,就是当年祖师爷张风之的。

    师父张云天之所以收了张无山做徒弟,估计是可怜他只有一只眼,才收养了他。

    他们这门派由于非常小众,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张无山问过他师父门派叫啥名。

    他师父说:“名?隐居在山林要什么名!名是给外人看的,既然是隐居就要无名也无利。”

    他师父说得似乎很有道理,既然不为名利,干脆就不再提什么名字,但是高世仁却因为名字和师父吵过一次。

    高世仁认为,连瞎子都起了名字叫张无山。结合师父的名字张云天,师祖的名字张风之。

    很明显,独眼张无山是门派的传承人,而他高世仁还叫高世仁。从名字上来说,高世仁觉得自己象个外人,是跟门派无关的外人。

    他师父说:“高世仁这三个字是你父母赐给你的,我不必多此一举再送你名字。咱们门派连名字都没有,你又何必在意自己的名字。”

    高世仁却不以为意,常常为此耿耿于怀。但高世仁学的东西可比张无山多的多。

    他们主习似针灸而非针灸的东西,与人的魂魄相关。

    他们虽然隐居深山,但却不是清闲度日。他们闻鸡起舞,日日练功,过得非常清苦,当然偶尔的,趁着师父闭关之时,高世仁会带着师弟下山偷吃野味。

    他师父对此心知肚明,倒也没责备他俩。

    经过常年的练功,他们积累体内的灵力。他们这功夫,既不属于中医也不属于道术,到底是什么功夫,张无山自己也说不清楚。

    说是偏门方士吧,还确切点,反正默默无名,管他是什么呢。

    他们的用的银针比中医针灸用的更长更粗,而且上面刻着异国的楔形文字。

    这针叫镇魂针,这个倒有名字,而且还挺邪性!

    这银针是用寒铁和砂银混合打造的。众所周知,铁和银是不相溶的。

    但硫磺山的冰火洞,有极寒和极热两个温度,才得以打造出这铁银合金的镇魂针。

    张无山虽然资质愚笨,但是也学了不少本领,下山做个江湖骗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也正因为他资质愚笨,后来的高世仁反倒成了他师兄。

    张无山也不在乎谁高谁低,高世仁做师兄也挺好,至少他比我多一只眼。

    人家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虽然上帝给我关了一扇窗户,但是我的门开的很大啊。

    瞧,一颗大门牙都撅到门外面来了,就他这般模样下山,会不会拉低人民群众的颜值,影响市容。

    张无山咧着嘴,自嘲的笑了笑。

    山中一日,世上千年,而张无山在山上呆了五十三年,他一边向山下走,一边回忆山上的岁月。

    突然,他发觉到了有什么不对劲,脑后生风!

    有东西在跟踪他,噗噗~

    一只蝙蝠正在他身后盘旋。

    张无山虽是独眼,却是耳聪目明,只见他手腕一抖,一枚银针在手。

    嗖!

    张无山一甩手,银针击中蝙蝠,蝙蝠应声落地。他走过去,定睛观察。

    这蝙蝠有些异常,双目浑浊,脏腑腐臭,这分明是死蝙蝠!而且是死亡多日了的。

    扑!

    蝙蝠猛的飞了起来,逃之夭夭,就在张无山刚从它身上取出银针的功夫,蝙蝠飞的没影了。

    万物生而有灵,死而如灰。但这明明已经死了的蝙蝠,怎么还能飞?

    除非有人用了移魂之术!不是我,也不是师父。

    会此术的人还能有谁,这还用想,高世仁!

    张无山暗叫不妙:“师兄他这是什么意思!还用这小把戏跟踪我。”

    师兄啊,你到底做了什么事?难道他真的闯了大祸,平时他就爱捣鼓东西,这次不知又捣鼓了什么幺蛾子。

    师父让我下山找的解命之人又是谁?高人?难道还有比师父更厉害的高人。

    可人海茫茫的我去哪里找寻,对了,无字灵书!

    师父说无字灵书可指引我三次,可是我这么笨,三次哪里够啊。”

    “无字灵书果然没有字,就是不知道灵不灵,”张无山看着这本无字灵书,却舍不得打开,毕竟只有三次机会。

    正他在思索间——突然。

    噗!

    那只蝙蝠又飞了回来!

    张无山赶紧把无字灵书放进包裹里,抬头仔细观察这蝙蝠。

    只见这蝙蝠围着他绕了两圈,接着向前面飞去,继而又原地盘旋。

    “这蝙蝠是在引路!难道是师兄在找我?

    既然是他找我,我去就是,师兄弟一场,他还为难我不成。

    而且这次师兄闯了祸,惹恼了师父,我去劝勉阻止他,兴许能免去这次劫难。

    如果师兄能跟我回山上,向师父磕个头认个错,那就不用再找什么解命人了。”

    这么一合计,张无山便跟着那怪异的蝙蝠,不急不慢的下山去。

    张无山毕竟少了一只眼,他看不到山下等待他的到底是什么!

    他师父说过,张无山此行将会多灾多难,此言不虚。

    高世仁正忙着为他师弟张无山布置陷阱呐!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地下谜宫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地下谜宫》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地下谜宫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地下谜宫》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