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商人的荣耀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三国之王侯的荣耀第281章 商人的荣耀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在朔方郡住了几日,一行由龙越亲自护送来到云中郡,云中大都督宋宪迎候在界桥,宋宪是吕布的旧部,归顺李轨后一直在边军效力,积功做到大都督。

    李轨在朔方遇袭的事宋宪丝毫不觉,这证明李轨分割朔方出去另设大都督府的这个决策是完全正确的,这个时代通讯太落后了,一个大都督所能管辖的地域其实十分有限。

    在云中李轨主要考察了边境防务和军垦两件事。

    经过多年的努力,云中的边防工事已经十分完备,城、镇、堡、寨、烽、戍,立体交叉,卫军、乡军、土兵、乡勇,配合无间。

    更关键的是云中建立了一支快速反应力量,可以随时打击入侵之敌。

    这或者就是轲比能选择在朔方而不是云中对李轨下手的原因,毕竟朔方没有一支这样的力量。

    但李轨对宋宪也有许多不满的地方:

    譬如整个云中存在大量使用奴隶的现象,李轨的《废奴令》在这里简直就是狗屁。

    其次,云中城里除了驻军和驻军家属外,几乎见不到汉人,街头巷尾举目一望都是胡人。胡人的数量太多,汉人的数量太少,城中工商业基本上都被胡人垄断了。

    李轨深知能守住一个地的方靠的不是兵多兵少,武力强弱,归根到底是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云中百姓九成是胡人,这座城就被胡化了,一旦驻军撤离,这里很快就会成为胡人的城,所以要想守住这块地盘必须得对胡人进行一定的限制,同时加大移民力度,把汉人的数量搞的多多的,把地方经济命脉放到自己人的手里,如此一来,这座城,这个地方,才不会被外族侵犯夺走。

    但这些事宋宪显然做不来,他是军将出身,打仗是他的专长,搞这些事他不行。

    所以李轨还是找了个借口,把他调回京城,执掌豫州卫。

    云中大都督的人选暂时有些模糊,李轨让胡图暂代。

    胡图有些紧张,担心自己能力不够,资历不足。

    李轨道:“以你的资历做个大都督也不是不可以,至于能力,只要你谨慎用心,撑个三五个月应该不会有问题,到了秋天,我自会派人来接替你。”

    然后李轨又面授机宜,叫胡图认真细致地调查一下云中城中的胡人情况,给他一个详实的报告。

    自云中到幽州,一路行去,边境安宁无事,这些年边境各族在李轨的反复敲打下老实了不少,在此基础上李轨开放互市,互通有无,给他们一线生机,让他们不至于因为缺食少穿而铤而走险。

    幽州大都督乐进深入云中地界迎接,得知胡图上位大都督,表示祝贺,胡图腼腆地说:“只是暂代,我哪是做大都督的材料。”

    乐进道:“习惯就好,边疆事务多,但总不及警卫禁中责任重大,你是一个优秀的警卫将军,如何做不好边疆的大都督?还有云中的事,要害在胡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但又不能一上来就激化矛盾,所以得把握好这个度啊兄弟。”

    胡图道:“受教了。”

    两下做了交接,胡图自回云中统兵。

    李轨问乐进辽东的近况,乐进道:“公孙康的地位正如日中天,四方蛮族都顺服他,他的兵力现在很强大,官民都很拥护。但他也有一个致命的弱点:粮食不足。他每年都要从幽州购买大批的粮食。”

    李轨道:“据说他是个出手很大方的人,这些粮食都被他做了人情吧。”

    乐进道:“我调查过,有一部分是,但大部分还是他自己用了。辽东这两年天气不好,老天爷不赏饭,小民因此而破产的比比皆是,大量田亩被地方豪门兼并,而那些豪门又是不交税的,所以他现在很难。”

    李轨道:“辽东再怎么说也是大汉的郡,不管出于任何理由,我们都不应该卡人家的脖子,他们要粮食,那就给他们嘛,公平买卖,不要设置障碍。啊。”

    李轨的真实含义都包含在那一声“啊”里,乐进心领神会。

    辽东缺粮的这个秘密既然知道了,那就应该替公孙康保守下去,不仅如此,还要帮助公孙康解决这个现实困难,你不是缺粮吗,好,我卖给你,我的粮食又便宜又充足,没事你自己就别种粮了,等到我废了你的农业,咱们再来谈谈统一的问题吧。

    李轨关心的是幽州的经济恢复情况,黄巾之乱,幽州伤害不算太严重,此后虽然不敢说风平浪静,岁月静好,但大的灾难也是没有的,相较中原,幽州算是一块乐土了。

    记忆中幽州百姓的日子就很一般,过了这么多年仍然很一般,这跟地理、气候、环境有很大关系,再加上这里毕竟是边地,战争的阴影始终笼罩,想要百姓安居乐业的确是不容易。

    现在,直接威胁幽州的只有鲜卑人轲比能,这伙计在这两年势力日渐壮大,不仅在塞外侵扰幽州边界,还把触角深入到幽州内部,在太行山一带很嚣张。

    李轨询问乐进对付轲比能的手段。

    乐进道:“此人擅于用兵,为人又极为谨慎,来无踪去无影,根本摸不到他的踪影,很是难缠。更关键的是他深得鲜卑各部的拥戴,到哪都有人庇护他。”

    李轨道:“困难很多,但仍然要努力,此人不死,幽州不宁,百姓就无法安居乐业。除了轲比能,更远一点的还有乌桓,乌桓最近崛起的很快,兼并了很多部落,很快就会威胁到幽州,你们必须做好迎战的准备。”

    乐进道:“要打破乌桓,必须主动进攻。他跟鲜卑人又不同,鲜卑人是盗贼,三五十人一股,几百人一伙,行踪飘忽,来去无踪,不好对付,乌桓人却喜欢成群结队,若有机会与之决战,可一鼓荡破。”

    李轨道:“这个思路很好,可以骄其心,以待机会。”

    又道:“鲜卑迭嗒部已经内附,可以把他们迁入内地,在太行山一带牧马,让他们去挖轲比能的根,一个无根之人,终究成不了大器的。”

    当日李轨歇宿在常平镇。

    这里经过京营军的经营已经蔚然成繁华都市,论市面的繁荣远远超过幽州城。

    李轨问乐进这里每年能收多少商业税,乐进面露难色,说京营军有特权是不用交税的。李轨记在心上,第二天在巡视街面时,找了个缘故把京营军常平镇将给训斥了一顿,勒令他以后向幽州地方纳税。

    这等大事,区区一个镇将哪敢做主?那镇将挨了李轨的训斥后立即把这件事报告了京营军主将石重,石重反应很快,当即派了自己的儿子石川带着庞大的代表团到了幽州,一面来向李轨认错,一面跟幽州地方展开谈判,最终议定常平镇采取包税制,每年向地方缴纳五十万贯的税款。

    这一来乐进反倒有些不安了,五十万贯,这可是一笔大数目啊,石重这下算是恨死自己了,为公事而得罪私人不划算,真不划算。

    李轨对他说:“你不做生意,不知道做生意的利润,区区五十万贯算不得什么。”

    于是把石川叫过来,问他:“每年问你要五十万贯,你觉得是多了还是少了?”

    石川道:“商户向国家交税乃是天经地义的,不拘多少,我们都甘之如饴。”

    李轨道:“你这话就虚了,从你口袋里掏钱,而且一下子掏这么多,你心里舒服才怪,但我跟你说,这钱你们应该掏。你们占据了幽州上风上水的好地方,垄断了多少产业,断了多少人的财路,光想着自己发财,罔顾国计民生,这怎么能行?这样的钱揣在口袋里也觉得不安心吧?做人不拘富贵,但求心安,我把你们的钱拿走了,却还给你们一份心安,有了这份心安,你们以后就可以挺起胸膛,活的豪壮正气。你说呢,大侄儿。”

    石川擦了擦额头上的虚汗,回道:“叔父教训的是,侄儿全懂了,做商人最大的荣耀就是回报国家和社会。”

    李轨纠正道:“做商人最大的荣耀是荣己荣人,利国利民。国家抬高了你们的地位,你们也应该有一点担当,配得起这地位。你说呢。”

    石川道:“是是是,叔父教诲,侄儿非但要自己铭刻于心,还要说与他们听,让他们都明白叔父的良苦用心。”

    事后李轨对乐进说:“他嘴上说的好听,回过头来又要跟你扯皮。你不必理睬他,按时把税单给他,他不交,你就挂账上,等着上面核查,我自有办法治他们。”

    (本章完)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三国之王侯的荣耀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三国之王侯的荣耀》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三国之王侯的荣耀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三国之王侯的荣耀》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