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南原大捷(第二卷终章)



苦读书推荐各位书友阅读:大明最后的藩王第一百零三章 南原大捷(第二卷终章)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腊月二十日,湖广盐运司第二届招标大会如期举行,虽然距离除夕只剩下两天时间,但由于盐商们担心前段时间荆州商户围攻官府一事会令朝廷收紧盐引供给,因此绝大部分盐商还是从各地赶到荆州来参加拍卖会,生怕拍不到盐引来年无盐可卖。

    这次招标大会还是在望江楼里举行,这里同时还是湖广盐商会馆。一大早会馆门前就挤满了前来参加拍卖会的盐商,有的是安排自家的掌柜参加,有的则是亲自赶来,由于会馆尚未开门,这些人挤在一起相互交流听来的小道消息。

    “唉,你们听说了吗?耿应昌耿员外这次应该能逢凶化吉了!”其中一个盐商小声说道。

    众人听到耿应昌的名字耳朵立即竖了起来,纷纷围过来七嘴八舌的问道:“耿员外不是听说被押到巡抚衙门去候审了吗?巡抚衙门的大牢一旦进去可能轻易出来吗?”旁边一人撇着嘴说道。

    “你还不信是吧?我就是从武昌过来的,听说耿员外被押到武昌之后并没有立即送进大牢,而是被软禁起来了。至于如何处置?那得皇上亲自过问!”刚才那人生怕别不信,声音提高了几分。

    “没有送进大牢就好,那地方是人呆的吗?好好的人进去,出来时半条命都得搭进去。”

    “你们说这事是不是有缓啊?朝廷不打算处置耿员外是不是就是说明今后也不会收紧湖广盐引的供给?”

    “有可能!”众人纷纷点头。

    上午巳时招标大会正式开始,庄则敬身为盐商总会会长宣布了这次盐运司从两淮盐场购买的盐引数目,整整五万引,与上次的数目一样。当盐商们听到盐引数目并没有减少时终于松了一口气,但很快又紧张起来,因为这次将会采取明标竞价的方式来拍卖,运司将会根据各家出价的高低来决定盐引归属,这让许多中小盐商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们的资金实力远远比不上武昌、汉口、荆州等地的大盐商,如此一来盐引岂不是都被大盐商所垄断?纷纷向庄则敬表示抗议。

    “各位冷静下,运司已经充分考虑到各位中小盐商的利益,为了保证公平、公正、公开,运司决定每一家拍卖最多不得超过一万引,超过一万引之后每一引运司将会另外加收一两的税。”

    众人听到这才终于放下心来。

    这次招标还是分了几个厅同时进行,武昌府、荆州府、长沙府单独占了一层,其余州府相邻的合并到一个厅举行,如此经过一上午的激烈争夺,所有的五万引盐引全部拍卖出去。总共拍卖所得五十万两,去除运司购买盐引所花费的成本和运费,运司净得三十万两,比上次整整多了十万两。

    拍卖结束之后,庄则敬马不停蹄的赶到纪王府向朱桓汇报这个好消息,恰好盐运使宋一鹤也在。

    “草民见过王爷,见过宋大人。正好宋大人也在,省的草民再多跑一趟了。”庄则敬向朱桓和宋一鹤见过礼之后,笑着说道。他与宋一鹤关系也熟了,说话也随意。

    “看庄会长的表情,这次拍卖应该是很顺利喽?”朱桓见庄则敬打一进到殿里嘴角就没合上,笑着问道。

    “王爷,这次总共拍得五十万两,比上次多了不少。”庄则敬将这次拍卖的情况详细的向两人汇报,包括各家拍了多少,出价多少等等。

    “庄会长,盐商花了这么高的价钱拍得盐引之后会不会将盐价也提上去?盐商总不能赔本卖吧?”宋一鹤听完却高兴不起来,皱着眉头问道。

    “这个确实有可能!”庄则敬愣了一下,随即回道。

    “宋大人,这正是孤今日找你来的原因。运司采取明标竞价的方式势必会将盐价提高,但孤算过一笔账,只要盐商将售价控制在三十文以内,还是有很大的利润可赚的。”朱桓早就考虑到采取竞价拍卖盐引会引起食盐涨价,所以提前让人计算了盐商们的成本和利润空间,得出只要盐价不高于每斤三十文,盐商仍有利可图。

    “殿下,虽说各地都成立了盐商行会,行会内也有不成文的规定约束各家盐商不得私自提高价格,但毕竟不是由官府强制推行的,恐怕仍会有盐商不按规矩来。”宋一鹤在盐运使得位子上一方面要为朝廷募集军饷,一方面也要考虑百姓吃盐的成本,令他十分为难。

    “宋大人,控制盐价不是没有办法。以往当遇到灾年或战乱时,由于商人囤积居奇导致粮食价格大涨,这时候官府会打开常平仓以平抑粮价。常平仓的作用在于此,因此孤建议运司也要仿照常平仓储存一部分盐,如果有地方盐价过高,运司可以将库存的盐输送过去以平抑价格。”朱桓将他早就想到的办法说与二人听。

    “王爷,这是个好办法!宋大人,草民觉得可行!”

    宋一鹤点点头也觉得这个办法十分有效,但需要储备多少才能有效的抑制住盐价却没有把握,问道:“殿下认为运司该储备多少盐合适?”

    “有个一万引就足够了,可以将储备盐存放在各府的仓库内已备不时之需。”

    “下官马上会让人去办。”宋一鹤起身领命道。

    “对了,庄会长,孤还有一件事要与你商量。”朱桓刚刚得到从京师传来的消息,被软禁在武昌的耿应昌不久之后应当就会被释放,陛下并没有深究他的罪责。

    “王爷请说。”

    “如今你身兼盐商总会会长和汇通银号大掌柜,事务繁杂,不如就将盐商会长的担子卸下来交给别人,你专心当好你的大掌柜。”

    “不瞒王爷说草民早有这个意思,银号现在规模越来越大,草民常常感觉力不从心,生怕辜负王爷对草民的信任。盐商会长一职如能有合适人选接任最好不过了。”庄则敬心想王爷既然提出来了,想必早就想好人选了。

    “你觉得耿应昌怎么样?”朱桓沉吟道。

    “耿员外心胸宽广、待人和气,在盐商中又有威望,自然是很好的人选。只是,耿员外现在还被押在巡抚衙门,不知何时才能放回来。”庄则敬听到王爷心中的人选竟然是耿应昌不由得大为讶异,心想耿应昌的罪名难道有缓?

    “这个你不用担心,孤已经得到消息,皇兄听了江陵县案件的来龙去脉后认为罪不在耿应昌,而且暴乱发生之后耿员外曾数次劝阻邢老三,皇兄已经赦免了他的罪责,不久旨意就会下到巡抚大人那,等耿应昌回来后你就劝他接下会长一职。”

    “是,王爷。”

    “卸任会长之后你就要把全部精力放在银号上,虽说现在已经开了四家分号,但还不够,明年一年内湖广各个府、散州皆要成立分号,另外江南一带也要尽快成立一家分号。”在朱桓的规划中未来商业版图要全部围绕汇通银号展开,因此必须在短时间内扩张银号的实力。

    “王爷,一年之内要开二十几家分号,恐怕.......草民担心欲速则不达啊,就算资金方面可以支撑,但人力方面短时间内也无法找到这么多合适的人选。”湖广总共有十三个府,十四个散州,如果明年每个州府都要成立分号的话,那么就是要新成立二十四家分号,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孤也知道难度很大,但银号这边也不要把目光仅仅局限在湖广一省之内,如果仅仅是湖广人才当然难以挑选,但放眼天下,人选遍地都是。尤其是扬州、苏州、杭州这些地方都很容易找到人选。汇通银号的目标是汇通天下,将来是要将分号开遍天下的,人才自然是各地的都要有才好。”

    “另外总号这边要尽快制订出一套规范来,各个分号要统一记账格式、授权原则,各分号掌柜能掌握多大的资金量都要制定出一个标准出来。此外,各个分号与总号之间通信往来、资金往来也必须规范起来。”

    “王爷,不如所有分号的人员都由总部加以训练,合格之后再派往各个分号,如此当能省不少麻烦。”庄则敬建议道。

    “如此甚好,总号可以在荆州设立一个培训学校,招收识字、品行良好的学徒,先在学校学习几年,通过总号的考试之后在总号实习三个月或半年然后再派到各地分号。”

    “培训学校?”庄则敬乍听到这个新鲜词汇愣了一下,但瞬间反应过来,心道这个词还真是贴切。

    “类似私塾,只不过传授的不是圣人之学而是钱庄的日常运营所学要的技能。”朱桓解释道。

    宋一鹤见两人渐渐的聊到银号今后的运营上不便在待下去,于是起身告辞离开。等到宋一鹤离开之后两人又聊了许多银号日常中遇到的问题,朱桓凭借着对后世金融系统的了解一一跟庄则敬解答。

    比如庄则敬就提到由钱庄发行一种会票,举例来说长沙府的某个商人有一批货物在荆州售卖后取得货款,由于数额较大不便携带,可以将这笔钱先存到荆州的银号,由银号出具会票作为凭证,等回到长沙之后就可以在当地的分号凭会票取出这笔钱,只需支付少量的费用即可,省去了路上的风险。由于银号认票不认人,所以这张票如何确定是不是由银号发出的而不是伪造的就显得尤为重要。

    朱桓早就想过这个问题,在他看来会票要想保证不被伪造,首先要确保印刷会票用的纸张必须是唯一的,另外印刷技术上也要领先于时代。由于这个年代还无法再纸张上做出水印,因此只能着眼于纸张上,朱桓已经让人研究用棉花来造纸,一旦试验成功以后银号所有发出的会票全部使用棉纸,如此会大大减少伪造的机会。另外会票还会使用最新的彩色套印技术来印刷,现在已经可以实现最多四色套印了,朱桓就打算收购一家拥有套印技术的印刷作坊。有了这些新技术的支持就会保证银号发出的每一张票据确保真实有效。

    “对了,西安分号最近还有没也战马送过来?”朱桓忽然想起熊文灿托西安分号购买战马一事,前段时间已经运来一千匹,不知后续有没有继续运来。

    “回王爷,最近没有。听说陕西又打仗了,闯贼又流窜回陕西了,上一次买马还是托徐铎从蒙古买来的,徐铎现在应该在参与围剿闯贼了吧?”庄则敬不确定的回道。

    朱桓愣了一下,忽然想起李自成上个月底已经在洪承畴的眼皮子底下杀了个回马枪经汉中返回陕西了,徐铎奉孙传庭之命追剿李自成去了,现在想必已经到了决一死战了吧。

    陕西,潼关。

    徐铎骑马立在一处高坡之上居高临下望着不远处的反贼大营,嘴里衔着一根稻草,露出一丝若有若无的微笑,仿佛丝毫没有将名满天下的闯王放在眼里。他身上的战甲早已污秽不堪,识不出原本的颜色,身后的几百名部下也皆是风尘仆仆的模样。

    殊不知这些人已经连续二十几日未曾解甲了,当日接到孙传庭急令,李自成率大军从汉中返回陕西,三成三股逃亡,一股由六队祁总管率领向东突围,一股由刘体纯率领向北突围,而李自成率他的老八队向西突围。

    接到命后徐铎召集部下共一千骑兵从榆林出发追击李自成残部,于十二月初在凤翔府首次接战,此后一路追到甘肃、西宁、甚至深入到青藏蒙古部落,一连追了二十几日最终还是被他逃脱了。

    但巡抚孙传庭早已料到反贼会向潼关突围,提前在距离潼关四十余里处的南原设下埋伏。此时聚集在此的官军光总兵就由曹变蛟、左光先、祖大弼、王洪等人,此外还有贺人龙、马科等副将,总兵力达到五万人,而李自成部经过连续的挫败兵力只剩下不足三千人,已是山穷水尽。

    南原上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号角齐鸣,终于三边总督洪承畴下令所有官军向反贼发起总攻,刹那间无数官军从四面八方向反贼涌去。

    徐铎反身朝着部下大喝一声:“儿郎们,跟我冲!”说着一马当先向着反贼冲去。

    由于双方力量的悬殊很快就呈现一面倒战况,六队祁总管看着仅剩六百多人的部下心灰意冷率先投降,很快其他反贼也陆续加入到投降的队伍里来。

    “闯贼呢?有没有见到闯贼?”洪承畴急切的问道。

    “报,尚未发现闯贼人影!”

    各部一一前来汇报尚未发现李自成的身影,连尸首都没发现!

    “数万大军围攻几千敌人竟然还让闯贼溜了!再去找!”洪承畴脸色铁青的怒道。

    苦读书 www.kudushu.org

如果您中途有事离开,请按CTRL+D键保存当前页面至收藏夹,以便以后接着观看!

上一页 | 大明最后的藩王 | 下一页 |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返回书页

如果您喜欢,请点击这里把《大明最后的藩王》加入书架,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最后的藩王最新章节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最后的藩王》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 点击这里 发表。